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3)
2023(5958)
2022(5119)
2021(4385)
2020(3778)
2019(8443)
2018(8280)
2017(15955)
2016(8561)
2015(9676)
2014(9688)
2013(9802)
2012(9334)
2011(8872)
2010(9279)
2009(8809)
2008(8443)
2007(7809)
2006(7365)
2005(6743)
作者
(27148)
(23035)
(22785)
(21708)
(14581)
(10879)
(10317)
(8811)
(8706)
(8258)
(8017)
(7610)
(7538)
(7342)
(7140)
(6897)
(6675)
(6503)
(6458)
(6428)
(5994)
(5553)
(5547)
(5393)
(5259)
(5156)
(4851)
(4640)
(4612)
(4477)
学科
(65250)
经济(65206)
管理(24589)
方法(21692)
(21178)
数学(18981)
数学方法(18880)
(16868)
企业(16868)
地方(16346)
中国(13793)
地方经济(12290)
(12167)
业经(10937)
(10568)
(8288)
(7877)
环境(7823)
农业(7512)
理论(7313)
经济学(7221)
(7042)
贸易(7038)
(6963)
金融(6962)
(6857)
(6791)
(6650)
(6632)
产业(6275)
机构
大学(145392)
学院(142490)
(71417)
经济(70221)
研究(53219)
管理(50716)
理学(43488)
理学院(42900)
管理学(42206)
管理学院(41932)
中国(38187)
科学(30221)
(29925)
(29731)
(27726)
研究所(24969)
财经(24294)
经济学(23907)
中心(21950)
(21905)
(21638)
(21491)
经济学院(21166)
(20151)
师范(20024)
业大(18864)
北京(18852)
财经大学(17783)
(17643)
(16830)
基金
项目(86966)
科学(69280)
基金(64721)
研究(63078)
(56008)
国家(55524)
科学基金(47335)
社会(44212)
社会科(41973)
社会科学(41959)
基金项目(33879)
(32920)
教育(28755)
自然(28233)
自然科(27572)
自然科学(27566)
(27413)
自然科学基金(27136)
资助(26335)
编号(23437)
成果(19917)
(19899)
(19760)
重点(19669)
国家社会(19036)
教育部(17463)
(17248)
人文(17119)
课题(16902)
发展(16616)
期刊
(87578)
经济(87578)
研究(50313)
中国(26768)
(22516)
学报(22319)
科学(21398)
管理(19868)
(19146)
大学(17243)
学学(16369)
经济研究(15135)
财经(14496)
(12732)
教育(12663)
农业(12593)
技术(11942)
(11676)
金融(11676)
问题(11578)
业经(11183)
技术经济(9474)
(8510)
统计(8437)
世界(8040)
国际(7314)
(7308)
商业(7259)
经济问题(7212)
决策(6657)
共检索到222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开敏  
一、如何估价人口的作用 人口再生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如何估价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问题。人口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这两种生产的并列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马克思主义对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剖析总是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紧密相联。两种生产的统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不应把人口因素排除在物质资料再生产之外,也不应片面强调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绝对支配作用,而低估人口再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强烈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南寿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是各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这一问题的表现、性质和解决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主要人口(劳动者)不是被并入工具之内,就是被依附在土地之上或从属于资本,成为被这些东西统治的对象。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恢复了人自身的主动地位,从而才有可能自觉地、正确地处理和解决人口与经济的内在辩证关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仲深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和二百三十多个岛屿组成。人口520多万(1981年底估计)。从1961—1978年,香港经济高速度发展,年平均增长率(按固定价格计算)为9.1%,同期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2%。香港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引起了世人瞩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建民  
当前我国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的现实情况是:人口如果不加控制,就将出现一个人口增长的特大高峰,使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无法适应。就上海而言,近几年就面临着就业高峰、结婚高峰、生育高峰,并产生住宅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都需要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予以解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耀军  柴多多  
本文利用空间分析方法,计算了京津冀地区2000—2014年人口与各产业重心的变动,以及2014年人口与各产业的局部空间自相关状况;使用人口产业弹性系数的概念及方法,对京津冀各地区的该系数值做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论表明,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与第三产业的分布状况最为接近,北京人口分布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由于京津地区人口产业弹性较河北地区更低,表明产业疏解所带动的人口疏解效果较为有限。研究结论的启示是,北京市人口调控应将产业疏解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并与其他措施多管齐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国清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这一原则的税收学或税法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我们认为,其理论基础的核心是税制诸要素及相互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合理配置。准此以观,本文拟对税制诸要素及相关概念的厘清、税制诸要素在税制中的地位即相互关系剖析以及税制诸要素的合理配置等作一勾勒。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龙剑  
一、引言目前,人们普遍认识质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间具有相互联系,但对三者间具体在哪些方面发生联系,如何发生联系却不甚清楚。尤其是对质量与技术进步、质量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不多,使我们准以透彻地描述质量提高如何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如何提高质量,提高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问题。而上述问题不搞清,我们就很难明确提高质量的现实意义和提高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就很难让人们,特别是领导们真正树立起质量意识,认识到质量提高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拟抛砖引玉,对质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二、几个基本概念 1.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0300系列中关于质量的定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延东,王奋宇  
本文使用了国际间移民研究中常用的理论概念,通过对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对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情况及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对其经济地位获得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正规教育与培训的作用。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对其经济地位获得的作用则更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流动人口不仅面临着对原有的人力资本进行转换,使之能更好地在新的环境中发挥作用的问题,还面临着突破在“乡土社会”中形成的“原始社会资本”的束缚,建立新型社会资本的任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谷元  
始于八十年代中期的企业股份化改造和股票证券市场,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股市的升温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冲击不可抵估。本文拟结合深圳股市实践对经济、社会以及货币市场的几个问题作分析探讨。 (一)股份制会不会动摇公有制主体地位。在深化改革开放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有人担心搞了股份制,发行股票,私人持股会不会影响和改变公有制的性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岑  冯长春  
近年来,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以城市人口规模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城市用地的实际情况,构建异速生长模型,探讨我国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用地扩张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1996年到2007年,我国城市用地发展整体上处于较合理的水平,但是土地城市化的相对速度在加快,人地关系正异速生长的趋势在不断加强。其中小城市和工业城市用地平均水平最高,特大城市、综合性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最快,超出了合理阈值,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有针对性的予以调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伟艳  张安录  渠丽萍  
在Carlino-Mills区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农地非农化变量,应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利用中国23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999年和2005年两个时间段的截面数据,从一个整体的视角分析了人口、就业与土地非农化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人口与非农就业相互影响,非农就业对城市人口的影响要大于城市人口对非农就业的影响;城市人口与第二产业就业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第三产业就业呈负相关关系;②城市人口和非农就业对农地非农化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城市人口对农地非农化的影响要大于非农就业对农地非农化的影响;农地非农化与第二产业就业正相关,与第三产就业负相关;③就业非农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忠观  
《人口研究》1989年第6期,刊登了翟胜明同志的《人口适应新论》(以下简称《新论》),我读了以后,认为该文的观点值得商榷,现就其中几个主要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一、为什么在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中,物质资料生产居于支配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 《新论》认为,在两种生产对立统一的矛盾中,人类自身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支配的决定性的作用。“在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组成的这个矛盾统一体中,作为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B·H·图尔钦科  
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 不久前某些作者断定,科学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间接关系,因为它是智力劳动成果,是研究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从何产生这种观点?众所周知,科学属社会意识形态,而生产力是社会存在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这两个范畴往往被视为绝对对立的事物。而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直接生产力的论点,出发于辩证地理解物质与理念的相互联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于旺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人口学者和一些政府的有关部门十分关心和注意研究的一个课题。1977年6月联合国在开罗召开了一个人口与发展问题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联合国世界人口会的秘书长、联合国人口司司长、人口活动基金副执行主任以及许多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共计几十人。会上就人口与经济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写出了报告。在亚太地区的人口会上,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1980年10月份召开的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胥玲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伴随着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中国近3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随着近几年房价的不断攀升,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