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51)
2023(5211)
2022(4291)
2021(4386)
2020(3650)
2019(8723)
2018(8505)
2017(16242)
2016(8699)
2015(9872)
2014(9551)
2013(9826)
2012(9426)
2011(8530)
2010(8361)
2009(7943)
2008(7847)
2007(6525)
2006(5913)
2005(5587)
作者
(23264)
(19506)
(19413)
(18863)
(12936)
(9427)
(8878)
(7694)
(7517)
(6943)
(6925)
(6641)
(6405)
(6399)
(6370)
(6241)
(5877)
(5778)
(5669)
(5235)
(5003)
(4661)
(4638)
(4497)
(4478)
(4297)
(4275)
(4163)
(3989)
(3923)
学科
(41843)
经济(41797)
管理(21922)
(21597)
方法(18579)
数学(17461)
数学方法(17372)
(16517)
企业(16517)
中国(14168)
(10898)
(10484)
(9694)
贸易(9686)
(9507)
(9421)
地方(7418)
业经(6880)
农业(6758)
(6685)
财务(6680)
财务管理(6673)
(6622)
银行(6620)
(6558)
金融(6558)
(6552)
企业财务(6440)
(6427)
(6110)
机构
大学(122460)
学院(118866)
(61929)
经济(61145)
研究(49001)
管理(44339)
中国(40590)
理学(37599)
理学院(37131)
管理学(36663)
管理学院(36419)
(28292)
(27965)
科学(25820)
(24323)
财经(22280)
中心(21879)
研究所(21715)
(20781)
经济学(20732)
北京(19017)
经济学院(18664)
(18019)
(17554)
财经大学(16954)
(16131)
科学院(14946)
(14645)
师范(14547)
业大(14429)
基金
项目(76411)
科学(61335)
基金(59466)
研究(55965)
(52059)
国家(51710)
科学基金(44111)
社会(38592)
社会科(36798)
社会科学(36790)
基金项目(30765)
自然(27276)
自然科(26721)
自然科学(26711)
自然科学基金(26293)
资助(25367)
教育(24689)
(24261)
(22609)
编号(20138)
(19397)
中国(19024)
国家社会(17505)
重点(17266)
教育部(16888)
成果(16792)
(16469)
人文(15478)
(15366)
大学(14989)
期刊
(66952)
经济(66952)
研究(42195)
中国(27051)
(22460)
管理(17352)
科学(17041)
学报(16430)
(16312)
(15748)
金融(15748)
大学(12974)
经济研究(12243)
学学(12170)
财经(11930)
农业(11105)
(10372)
(9928)
国际(9203)
问题(9197)
世界(9187)
教育(8845)
技术(8348)
业经(7468)
(7218)
资源(6250)
统计(5977)
技术经济(5917)
会计(5466)
经济问题(5301)
共检索到194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2012年是中国股市的改革之年。不仅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力推中国股市改革,而且这项改革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今年的"两会"上,"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被明确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那么,股市改革该如何进行呢?本文特提出四点建议,以作抛砖引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华生  
一次股改完成了中国股市的产权界定,二次股改主要是完成中国股市运行体制的市场化转型。发行审批制度从新股、再融资到重组退市各环节的全面改革,是校正中国股市制度缺陷、重新构造市场不可回避的挑战和任务。文章希望,二次股改即发审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时间可以短得多,速度可以快得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竹清  
本文从公司特质信息含量、证券分析师年关注人次和信息披露质量等三个维度衡量股市信息环境水平,以2006~2010年间深沪主板的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境外股东持股水平和中国股市信息环境间的关系。研究显示总体上境外持股的上市公司特质信息含量、证券分析师年关注人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高于非境外持股的公司,且随着境外股东持股水平的增加,上市公司特质信息含量增加、证券分析师年关注人次增加、信息披露质量提高。而且,境外股东持股水平与证券分析师年关注人次和信息披露质量存在倒"U"型关系,而与上市公司特质信息含量呈"U"型关系。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庄学敏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代理成本为研究对象,对股改之于代理成本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股改的完成并没有显著地影响代理成本,控股类型仍然是影响代理成本的主要因素,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企业代理成本的积极影响不能一蹴而就,股改完成后我国还需要在法规、制度、市场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烨  王夺  李丹  于丹  
选取股改后2008-2010年沪深A股上市的机械设备业(C7)公司为样本,从关联交易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机制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集中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其关联交易规模越高,控股股东掏空能力越强;而股权制衡度、外资持股、市场化程度和独立董事比例等治理因素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规模,弱化控股股东掏空的动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高林  
作为我国股市制度历史性变迁的股权分置改革自2005年4月29 日正式启动以来,截止今年1月9日,已有二批试点、17批正式铺开,共计420家上市公司进入股改程序。对价水平及其计算依据是股改方案的核心内容。从表面上看,不同方案的对价依据各不相同。这一方面充分展现了市场的智慧和创新,但另一方面却使得对价方案制定和解读的难度和成本提高。在逐一研读46份试点方案和其后的代表性方案之后,笔者发现这些依据其实可以归纳为3大类及一些小类,如果以后的股改方案参照这些依据,将大大降低股改各方的成本、提高股改效率。否则还有近千家上市公司,其对价优劣怎么分析比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康霖  
是否是战略投资者,取决于商业银行股改后对投资者的回报;与其说外资看好中国金融市场,不如说是看好中国现行的金融制度;实现股份制改造,实质上是还权于企业,让民主和法制成为机制;中国银行业在世界银行业中处于弱势,要“走出去”,必须寻求合作;引进外资能改善治理结构,现阶段要建立约束“第一把手”的机制,要下决心实现“政企分离”;影响金融安全的首要因素是经济周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宝清  
本文从分析“股改论”所持两大似是而非的理由入手 ,论述了四大国有银行在我国经济宏观调控和稳定区域金融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最后就如何做好做大四大行的关键问题作了些探讨。文章认为 :我国“入世”后 ,在经济金融的格局及其发展趋势还不是十分明朗的关键过渡期内 ,坚持四大行的国有性质十分必要。从而 ,提出“以静制动”的策略 ,即 :在“入世”后的八年内 (其中有五年的金融开放过渡期 )四大行不可轻言股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向琴  谢磊柯  辛苑  
基于2006-2008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数据,利用事件研究法估计解禁事件的市场冲击(累计超额收益率CAR),从解禁特征、公司特征(微观角度)和股市周期(宏观角度)对影响CAR大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公司财务特征对CAR的解释作用很小,股市周期对CAR有很强的解释作用,而解禁特征作用居中。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小斌  
"二次混改"是指针对一些国有股占比较高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社会资本和推进员工持股等方式以降低国有股占比,强调新时期下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程度的深化。本文通过对2010-2015年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进行识别,考察"二次混改"后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变化。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退出绝对控股之后,并未产生具有制衡能力和治理意愿的积极股东,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性改变有限;第二,由于潜在制衡股东的治理能力和积极性较低,大股东控制权的弱化对公司的运营并没有产生积极影响;第三,相对于股权结构的变动,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费用压缩能起到更好的约束,国有股东的部分退出对于硬化上市公司的预算约束作用有限;第四,"二次混改"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有利于提升盈利的质量。为此,下一步要以市场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为前提,引入和扶植真正具备互补优势和治理能力的制衡股东,营造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平等竞争、自由融合的环境,循序渐进、切实有效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维章   杜言邦   董江春   管西娜  
浙江国祥IPO事件引发资本市场对二次上市问题的关注与探讨。与正常的IPO相比,二次上市存在着更为复杂的监管问题。文章以浙江国祥IPO事件为案例,首先探讨了浙江国祥中财务造假、机构合谋和监管失灵的问题;其次对二次上市的现状和与国际监管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针对存在的监管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研究意义在于为A股市场中二次上市的监管提供理论借鉴和政策建议,促进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