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8)
- 2023(6579)
- 2022(5905)
- 2021(5410)
- 2020(4907)
- 2019(11273)
- 2018(11177)
- 2017(21962)
- 2016(12415)
- 2015(13963)
- 2014(14296)
- 2013(14385)
- 2012(13696)
- 2011(12399)
- 2010(12534)
- 2009(11578)
- 2008(11883)
- 2007(10914)
- 2006(9050)
- 2005(8157)
- 学科
- 济(51404)
- 经济(51354)
- 业(33055)
- 管理(32154)
- 方法(27436)
- 企(25964)
- 企业(25964)
- 数学(24638)
- 数学方法(24411)
- 农(14019)
- 财(13999)
- 学(13005)
- 中国(12020)
- 贸(9834)
- 贸易(9833)
- 地方(9715)
- 制(9559)
- 易(9554)
- 业经(9326)
- 农业(9220)
- 务(9043)
- 财务(9025)
- 财务管理(9000)
- 企业财务(8558)
- 银(8139)
- 银行(8101)
- 融(7785)
- 金融(7780)
- 和(7703)
- 行(7662)
- 机构
- 大学(185414)
- 学院(183865)
- 济(73265)
- 经济(71636)
- 管理(66792)
- 研究(64442)
- 理学(57966)
- 理学院(57244)
- 管理学(56086)
- 管理学院(55740)
- 中国(46829)
- 科学(43299)
- 农(40793)
- 京(38991)
- 所(35193)
- 财(33625)
- 农业(32826)
- 业大(32636)
- 研究所(32370)
- 中心(29738)
- 江(27715)
- 财经(27179)
- 经(24648)
- 北京(24080)
- 范(23601)
- 师范(23277)
- 经济学(23106)
- 院(22252)
- 州(22237)
- 农业大学(21270)
- 基金
- 项目(124118)
- 科学(95581)
- 基金(89667)
- 研究(84555)
- 家(80411)
- 国家(79783)
- 科学基金(66200)
- 社会(52185)
- 社会科(49414)
- 社会科学(49396)
- 省(49284)
- 基金项目(47749)
- 自然(44933)
- 自然科(43880)
- 自然科学(43856)
- 自然科学基金(43098)
- 划(42025)
- 教育(39274)
- 资助(37447)
- 编号(33392)
- 重点(28581)
- 部(27639)
- 成果(27589)
- 发(26563)
- 创(25398)
- 计划(25173)
- 科研(24860)
- 创新(23879)
- 课题(23303)
- 性(23003)
共检索到261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利 黄建新 王红 王神云 丁万霞 李建斌
在经过高代自交选育出结球甘蓝高抗霜霉病自交系R103和感霜霉病自交系S101的基础上,根据苗床田间自然发病的S101病害症状,以及病原物镜检和回接鉴定,明确该病害的病原是十字花科霜霉菌。经过苗期田间自然诱发和十字期人工室内接种抗性鉴定,以感病亲本为回交亲本的BC1群体中抗病株和感病株的比例,田间是0.91∶1,室内为0.96∶1,经卡平方适合性检测均符合1∶1分离比例;F2分离群体中自然鉴定和人工鉴定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的比例分别为2.93∶1和3.01∶1,检测结果经卡平方分析证明均符合3∶1的分离比例,2种抗性鉴定方法都表明这些群体中结球甘蓝霜霉病抗性受单基因显性控制,为了缩短抗性鉴定时间,...
关键词:
结球甘蓝 霜霉病 抗性鉴定 遗传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冷欢 郭印山 苏凯 石广丽 赵玉辉 宋俊杰 刘镇东 李坤 郭修武
以欧亚种红地球与山葡萄双优杂交组合149株后代群体及欧亚种霞多丽与山欧杂种北冰红杂交组合130株后代群体为试材,采用室内离体叶盘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杂交群体各单株对霜霉病的抗性并分析其遗传特征。结果表明:群体后代表型表现出免疫、高抗、中抗、感病和高感共5个级别。其中红地球×双优组合亲本的病情指数分别为84.44和2.96,红地球表现出高感,双优出表现高抗,杂交后代高抗级别以上的单株占60.41%,感病和高感级别的单株占23.49%,后代群体中产生了较多的抗霜霉病单株;霞多丽×北冰红组合亲本的病情指数分别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成合 刘传斌 任艳蕊 轩淑欣 申书兴
【目的】明确结球甘蓝叶色(紫/绿)的遗传方式及其基因所位于的染色体。【方法】以普通结球甘蓝‘9601’及其系列初级三体为母本分别与紫甘蓝‘紫阳’杂交;结合形态学观察和染色体数目鉴定从各F1群体中选出三体(2n+1)植株进行测交;采用双体和三体遗传分析及χ2测验法对叶色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双体遗传分析表明,结球甘蓝‘9601’和‘紫阳’的叶色(紫/绿)受2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紫红色对绿色为显性并表现加性效应;三体遗传分析显示,控制其叶色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结论】结球甘蓝‘9601’和‘紫阳’的叶色(紫/绿)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并表现加性效应,两基因分别位于3和8号...
关键词:
结球甘蓝 初级三体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克钧 朱月林 侯喜林 张蜀宁 曹寿椿
选取84份经芜菁花叶病毒(TuMV)、霜霉病菌[Peronosporaparasitica(Pers.)Fr.]、黑斑病菌[Alternariabrasicae(Berk)Sac.]单抗鉴定后筛选出的自交系,于1992~1993年对其进行上述3种病害苗期人工诱发接种多抗性联合鉴定,获得21份三抗材料。经鉴定,确认为三抗抗源材料。探讨了多抗性联合鉴定的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抗病育种 多抗性鉴定 抗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乐祥庆 钟雄辉 崔建 韩睿 宋旭朦 颉建明 康俊根
为了进一步明确结球甘蓝抗黑腐病性状的遗传基础,选育优质抗病品种,以结球甘蓝高抗黑腐病1号生理小种材料4674为父本,高感材料4673为母本,杂交获得F_1,F_1自交获得152个单株的F_2群体。采用苗期喷雾法对F_2群体进行接病,12~14 d后,按照甘蓝苗期鉴定方法对F_2群体进行表型鉴定。从404个分子标记中筛选得到175个多态性好且条带清晰的标记。随后,使用这175个分子标记对F_2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最后,结合抗病性表型鉴定数据和遗传图谱对甘蓝抗黑腐病性状的QTL进行标记定位。结果表明:有154对分子标记连锁到9条染色体上,其中包括110对InDel标记和44对SSR标记,覆盖长度714.29 cM,标记间平均图距4.64 cM。共定位到7个QTL位点,其中有3个为主效位点,分别是qBR-7-2、qBR-7-3和qBR-4-3,位于7号染色体的CG842110~CG842482及M29~M39标记间和4号染色体上的CD838151~BOE417,LOD值分别为5.75,3.20,3.47,可解释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6.0%,9.2%,1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梅 刘玉梅 方智远 杨丽梅 庄木 张扬勇 孙培田 孙振英
对6个甘蓝自交系的抽薹期与开花期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并估算其遗传参数,为筛选时耐期抽薹品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Ⅳ对6个结球甘蓝优良自交系的抽薹期和开花期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05521-2和04M9-2的一般配合力均较好,具有作为耐抽薹亲本材料的潜力;抽薹期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2.6%和50.04%;开花期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2.09%和67.28%,抽薹期和开花期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基因控制,在早世代着手对结球甘蓝的抽薹期和开花期性状的选择是有效的。
关键词:
结球甘蓝 抽薹期 开花期 配合力 遗传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富荣 石秀琴
采用病圃自然感染和温室幼苗接种的方法,鉴定了247份向日葵品种(系)对霜霉病的抗性,测定了感病品种的产量损失和抗病品种的增产效果,筛选出抗病品种39份。在食用向日葵中尚未发现抗病品种;油用向日葵自交系辽1045、汾3893等可作为杂交育种的抗源,龙葵杂1号、汾葵杂5号等杂交种具有多抗(兼抗锈病、耐菌核病)丰产的特性,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
关键词:
向日葵,霜霉病,品种,抗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庆元 张穗 李久禄 郑文明 陈俊伟 范龙柱
对13个抗病性不同的黄瓜品种抗、感霜霉病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对霜霉病的抗性强弱与叶内的叶绿素含量、糖分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幼苗接种经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增加两条新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感病品种仅增加一条.
关键词:
黄瓜 霜霉病 抗病性 叶绿素 过氧化氢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姝 赵奎华 刘长远 梁春浩 关天舒 王辉 张里 谢小平
为明确辽宁地区葡萄霜霉病菌的遗传变异规律,对采自辽宁省不同地区的21株葡萄霜霉病菌提取DNA,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rDNA-ITS序列扩增与测定,并利用Clustalx1.83及MEGA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其遗传多样性。试验结果表明:21株葡萄霜霉病菌的ITS序列长度为1306~1781bp,GC含量为34.16%~36.09%;菌株遗传距离为0~0.069;以遗传距离0.01划分为2个类群,以遗传距离0.005划分为3个亚群。采自沈阳的SYK菌株和采自朝阳的CYE菌株遗传距离为0;采自大连的2个菌株分别属于类群Ⅰ的2个亚群,遗传距离为0.016。采自沈阳的6株菌株分别属于2个类群,聚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洪运 颉建明 郁继华 简元才 康俊根
以不同生态型甘蓝抗枯萎病高代自交系R4-P1和感枯萎病自交系R2-P2组配得到的142个F2单株作为构图群体,利用AFLP、SSR、SRAP这3种分子标记技术对该群体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了一张含有9个连锁群、240个标记位点的高密度甘蓝分子遗传连锁图谱(LOD≥4),其包含162个AFLP标记、52个SSR标记和26个SRAP标记,标记间平均图距3.6 cM,覆盖864.4 cM。该图谱涉及标记种类多,是目前发表的覆盖基因组较全面的结球甘蓝亚种内遗传连锁图谱,可供参考的SSR标记数量多,将为后期甘蓝枯萎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及克隆搭建良好平台,同时为结球甘蓝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
关键词:
结球甘蓝 分子标记 遗传连锁图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向丽 宫国义 郭绍贵 许勇 卢向阳 彭振兴 张海英
以西瓜抗白粉病种质PI482246和感白粉病品种中信1号为亲本,建立了F2、BC1.1和BC1.2分离群体。从白粉病菌收集物中分离鉴定得到Px生理小种2 France,采用孢子悬浮喷雾法对各世代进行白粉病抗性苗期接种鉴定,并进行抗性遗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PI482246对Px生理小种2 France的抗性由一对不完全隐性单基因控制。
关键词:
西瓜 白粉病 生理小种鉴定 抗性遗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长春 罗本钒 傅强 徐跃进 万正杰
为筛选适合夏季高温气候条件下生产的不结球白菜品种,并为耐热不结球白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种质资源,对笔者所在实验室收集到的78份不结球白菜自交不亲和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武汉夏季自然高温环境进行了热害指数测定。结果发现,四季矮脚特白梗奶白菜(编号C72)的热害指数在所有材料中最低,并且植株对高温具有较强的耐受力。此外,经测定发现C72相比较于其他材料具有更高的POD、SOD酶活性和更低的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这些生理指标进一步表明C72具有更强的耐热特性。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遗传多样性 耐热性 热害指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灏 赵卫国 李殿荣 田建华 张文学 赵小平 王爱娜 李永红
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多态性,对来自我国19个省市和国外8个油菜主产国的104份不同类型、不同性状的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进行了RAPD分析,在3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表现稳定的引物40条,在此基础上共扩增出DNA片段288条,其中具多态性的252条,多态率87.5%,每引物平均多态位点6.3个。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对统计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当遗传距离为0.3时,可将104份材料分为8大类,其中最大遗传距离0.646 7,最小0.072 9,表明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各类种质资源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与材料的来源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对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目...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RAPD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文雁成 王汉中 沈金雄 刘贵华 张书芬
【目的】探讨中国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方法】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amplifiedpolymorphism)标记对建国以来不同时期选育的130个品种进行分析。【结果】25个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到509个谱带、123个多态性带;多态性带的比例为24%。每对引物组合的谱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20.4个和4.9个。在遗传距离为0.12处,将13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分为A、B、C、D4个类群,其中78.5%的品种归入C类。C类又可在遗传距离0.10处分为Ⅰ、Ⅱ、Ⅲ、Ⅳ、Ⅴ5个亚群,又有58.5%的品种归入Ⅲ亚群。说明我国近60%的甘蓝型油菜品种遗传多样性较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康俊根 翟依仁
选用2个耐热的甘蓝亲本(3A,5A)和3个不耐热的亲本(1A,11A,8A)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方法Ⅱ,配制出15个杂交组合用于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在总的遗传变异中,代表加性遗传效应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占绝大部分,而特殊配合力方差比例很小,仅占总变异的4%,显性效应不显著。以两组耐热和不耐热的亲本材料(5A×1A,3A×8A)分别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连同双亲获得P1,P2,F1,F2,B1,B2共6个世代的试验材料进行耐热性遗传模型分析和遗传参数的估算。结果表明,该性状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兼有上位性效应,显性效应不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