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1)
2023(7235)
2022(6258)
2021(5530)
2020(4916)
2019(11534)
2018(11375)
2017(21687)
2016(12380)
2015(14167)
2014(14380)
2013(14533)
2012(14060)
2011(12840)
2010(12910)
2009(12215)
2008(12389)
2007(11487)
2006(9898)
2005(8884)
作者
(42264)
(35713)
(35526)
(33681)
(22317)
(17242)
(16241)
(14023)
(13345)
(12790)
(12229)
(11793)
(11563)
(11463)
(11403)
(11352)
(11216)
(10781)
(10339)
(10232)
(9256)
(8997)
(8630)
(8209)
(8065)
(8059)
(8024)
(7828)
(7434)
(7407)
学科
(52017)
经济(51962)
管理(32531)
(30990)
方法(26111)
(24152)
企业(24152)
数学(23307)
数学方法(23069)
(15029)
(14775)
中国(12889)
(12757)
地方(10455)
(9907)
贸易(9904)
环境(9754)
农业(9730)
业经(9706)
(9602)
(9106)
(8374)
(7691)
银行(7625)
(7611)
金融(7609)
(7511)
财务(7495)
财务管理(7468)
(7248)
机构
大学(190667)
学院(188439)
(73121)
经济(71462)
研究(70856)
管理(65703)
理学(56334)
理学院(55618)
管理学(54323)
管理学院(54007)
中国(51104)
科学(49544)
(47546)
(41794)
(39926)
农业(38589)
业大(37255)
研究所(36838)
(32386)
中心(31943)
(29767)
北京(26381)
财经(25740)
(24892)
农业大学(24868)
(24201)
(24047)
师范(23627)
(23582)
(23260)
基金
项目(127477)
科学(96639)
基金(90447)
研究(83813)
(83114)
国家(82457)
科学基金(66993)
(51626)
社会(50005)
基金项目(47839)
社会科(47196)
社会科学(47175)
自然(46939)
自然科(45776)
自然科学(45750)
自然科学基金(44914)
(44273)
教育(38369)
资助(38206)
编号(32601)
重点(29790)
(28143)
计划(27868)
(27294)
成果(26825)
(25851)
科研(25802)
科技(25585)
创新(24372)
课题(23756)
期刊
(78674)
经济(78674)
研究(51005)
学报(43608)
(42928)
中国(36855)
科学(35214)
大学(30427)
学学(29067)
农业(28653)
(25578)
管理(22043)
教育(16797)
(16126)
技术(15164)
(15151)
金融(15151)
财经(12796)
经济研究(12674)
业经(12487)
业大(12269)
(11920)
(10976)
问题(10909)
农业大学(10159)
技术经济(9543)
科技(9499)
林业(9446)
统计(9258)
(8715)
共检索到276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成合  刘传斌  任艳蕊  轩淑欣  申书兴  
【目的】明确结球甘蓝叶色(紫/绿)的遗传方式及其基因所位于的染色体。【方法】以普通结球甘蓝‘9601’及其系列初级三体为母本分别与紫甘蓝‘紫阳’杂交;结合形态学观察和染色体数目鉴定从各F1群体中选出三体(2n+1)植株进行测交;采用双体和三体遗传分析及χ2测验法对叶色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双体遗传分析表明,结球甘蓝‘9601’和‘紫阳’的叶色(紫/绿)受2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紫红色对绿色为显性并表现加性效应;三体遗传分析显示,控制其叶色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结论】结球甘蓝‘9601’和‘紫阳’的叶色(紫/绿)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并表现加性效应,两基因分别位于3和8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关志林   靳丰蔚   刘婷婷   王毅   谭莹莹   杨春慧   李蕊彤   王博   刘克德   董云  
【目的】表皮蜡质是覆盖植物叶片和茎秆等部位的疏水层,在植物抵御逆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会影响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甘蓝型油菜作为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研究表皮蜡质突变体的遗传机制,为实现油菜高产稳产提供参考。【方法】对油菜光叶突变体M8和普通蜡质叶中双11(ZS11)和C20的叶片表征进行记载,使用便携式植物光合作用测量系统测定叶片光合速率;利用M8和ZS11、C20分别杂交获得2个F_1、自交构建2个F_2分离群体,用于分析油菜光叶性状的遗传规律;选取M8和ZS11杂交的F_2群体中光叶和蜡质叶表型单株分别进行混池,通过集团分离分析法结合靶向测序技术进行基因克隆,结合比较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进行候选基因预测,并通过RT-PCR验证候选基因。【结果】甘蓝型油菜光叶表型叶片气孔导度更大、光合效率更高;遗传分析表明M8光叶性状受1对基因控制,光叶相对蜡质叶为隐性。图位克隆将光叶控制基因定位至A08染色体0.134—0.699 Mb物理区间内。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ZS11,光叶突变体M8中A08染色体0.22—0.58 Mb区间存在大片段缺失,ZS11在该区段中的Bna A08G0006900ZS(Bna A08.SAGL1)可能为光叶的候选基因,该基因编码一个Kelch-F-box蛋白,在ZS11叶片中表达量高而M8中未检测到,该基因缺失可能导致了M8光叶表型。【结论】甘蓝型油菜光叶新突变体M8相比野生型蜡质叶片光合速率更高,该光叶表型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图位克隆鉴定到光叶性状调控基因为Bna A08.SAGL1,基因缺失产生了光叶表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利  黄建新  王红  王神云  丁万霞  李建斌  
在经过高代自交选育出结球甘蓝高抗霜霉病自交系R103和感霜霉病自交系S101的基础上,根据苗床田间自然发病的S101病害症状,以及病原物镜检和回接鉴定,明确该病害的病原是十字花科霜霉菌。经过苗期田间自然诱发和十字期人工室内接种抗性鉴定,以感病亲本为回交亲本的BC1群体中抗病株和感病株的比例,田间是0.91∶1,室内为0.96∶1,经卡平方适合性检测均符合1∶1分离比例;F2分离群体中自然鉴定和人工鉴定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的比例分别为2.93∶1和3.01∶1,检测结果经卡平方分析证明均符合3∶1的分离比例,2种抗性鉴定方法都表明这些群体中结球甘蓝霜霉病抗性受单基因显性控制,为了缩短抗性鉴定时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乐祥庆  钟雄辉  崔建  韩睿  宋旭朦  颉建明  康俊根  
为了进一步明确结球甘蓝抗黑腐病性状的遗传基础,选育优质抗病品种,以结球甘蓝高抗黑腐病1号生理小种材料4674为父本,高感材料4673为母本,杂交获得F_1,F_1自交获得152个单株的F_2群体。采用苗期喷雾法对F_2群体进行接病,12~14 d后,按照甘蓝苗期鉴定方法对F_2群体进行表型鉴定。从404个分子标记中筛选得到175个多态性好且条带清晰的标记。随后,使用这175个分子标记对F_2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最后,结合抗病性表型鉴定数据和遗传图谱对甘蓝抗黑腐病性状的QTL进行标记定位。结果表明:有154对分子标记连锁到9条染色体上,其中包括110对InDel标记和44对SSR标记,覆盖长度714.29 cM,标记间平均图距4.64 cM。共定位到7个QTL位点,其中有3个为主效位点,分别是qBR-7-2、qBR-7-3和qBR-4-3,位于7号染色体的CG842110~CG842482及M29~M39标记间和4号染色体上的CD838151~BOE417,LOD值分别为5.75,3.20,3.47,可解释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6.0%,9.2%,1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梅  刘玉梅  方智远  杨丽梅  庄木  张扬勇  孙培田  孙振英  
对6个甘蓝自交系的抽薹期与开花期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并估算其遗传参数,为筛选时耐期抽薹品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Ⅳ对6个结球甘蓝优良自交系的抽薹期和开花期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05521-2和04M9-2的一般配合力均较好,具有作为耐抽薹亲本材料的潜力;抽薹期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2.6%和50.04%;开花期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2.09%和67.28%,抽薹期和开花期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基因控制,在早世代着手对结球甘蓝的抽薹期和开花期性状的选择是有效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郎丽娜  赵娜  马兵  刘亚萍  田正书  刘璐  卢虹  刘霞  王阳  徐爱遐  黄镇  
为明确甘蓝型油菜花叶性状的遗传特点,开发与花叶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以甘蓝型油菜品系2205(圆叶)、1423(花叶)为亲本,构建了3个世代群体:F1、BC1和F2,探讨花叶性状的遗传规律;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花叶基因进行定位。结果表明,F1植株叶形表现为花叶,BC1(F1×2205)和F2中花叶与圆叶的植株分离比分别符合1∶1和3∶1,说明甘蓝型油菜的花叶性状受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利用集团分离法(BSA)筛选637对SSR引物,共筛选到了3个与花叶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CB10079、BNGMS114和BNGMS385。连锁分析发现,这3个连锁标记均位于花叶基因的一侧,其中BNGMS1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黎琼  段玉云  孙一丁  殷富有  钟巧芳  程在全  胡强  黄兴奇  
本文综述了水稻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紫色基因定位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对此类相关工作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洪运  颉建明  郁继华  简元才  康俊根  
以不同生态型甘蓝抗枯萎病高代自交系R4-P1和感枯萎病自交系R2-P2组配得到的142个F2单株作为构图群体,利用AFLP、SSR、SRAP这3种分子标记技术对该群体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了一张含有9个连锁群、240个标记位点的高密度甘蓝分子遗传连锁图谱(LOD≥4),其包含162个AFLP标记、52个SSR标记和26个SRAP标记,标记间平均图距3.6 cM,覆盖864.4 cM。该图谱涉及标记种类多,是目前发表的覆盖基因组较全面的结球甘蓝亚种内遗传连锁图谱,可供参考的SSR标记数量多,将为后期甘蓝枯萎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及克隆搭建良好平台,同时为结球甘蓝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婷婷  王立  张琳  王建军  侯喜林  李英  
对不结球白菜叶绿素含量进行遗传模式分析,为品质改良奠定基础。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以‘乌塌菜’和‘二青’为亲本配制的6个世代(P1、P2、F1、B1、B2和F2)为材料,对不结球白菜中叶绿素含量进行遗传模式分析。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2011年,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9.59,显性效应为1.17,在B1、B2、F2世代中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22.86%、41.65%、61.24%,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59.18%、36.08%、24.30%。2013年,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4.48,显性效应为2.09,在B1、B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露申  牛应泽  余青青  郭世星  柳丽  
【目的】对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进行量化观察,研究其数量遗传特性,为育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扫描仪和颜色提取软件对油菜新鲜花瓣进行处理,获得花瓣颜色特征值(CIERGB值),选择能反映花瓣颜色差异的B值,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HW243×HZ21-1和HW243×中油821)的P1、P2、F1、B1、B2和F2世代群体进行分析。【结果】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表现为一数量性状,其遗传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以主基因作用为主,多基因的作用相对较小。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和上位性效应均具有较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志文  毛玮  周芳彬  傅廷栋  
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结合经典遗传学方法对甘蓝型黄籽油菜No.2127-17与黑籽油菜99Yu42和恢5148-2杂交组合的6个世代(P1,F1,P2,B1,B2和F2)群体的种子种皮颜色进行联合分析。经典遗传学表明,种皮颜色受部分显性核基因控制,并具有母体遗传特点。混合遗传分析表明,受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1)控制,主基因对种皮颜色的表现起主要作用。其中,组合No.2127-17/99Yu42中主基因的加性和显性效应分别为7.58和2.48,而多基因则分别为1.91和1.33。在B1,B2和F2群体中种皮颜色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5.34%,63.27%和6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喜  周春雷  任雅琨  杨春艳  何旎清  柳周  江玲  万建民  
[目的]对水稻叶色白化转淡绿突变体WGL进行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为水稻叶绿素合成与质体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水稻白化转淡绿突变体WGL与‘日本晴’、‘越光’杂交构建F2群体,取隐性极端个体定位基因WGL。[结果]白化转淡绿叶突变体WGL由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籼稻‘南京11’获得,2叶1心期叶片开始转绿,但叶缘和叶尖仍表现白化。4叶期后,WGL叶色表现为淡绿色。与野生型相比,WGL的株高显著降低,剑叶长、剑叶宽、穗长、有效分蘖、千粒质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叶期和抽穗期光合色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3叶期WGL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下降,抽穗期叶绿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洪运  田多成  颉建明  简元才  康俊根  
在已构建的结球甘蓝AFLP、SSR和SRAP标记高密度遗传图谱的基础上,运用MapQTL 4.0软件对结球甘蓝F2群体抽薹、开花时间两性状分别进行QTL定位和分析。最终检测到2个控制甘蓝抽薹时间性状的QTL(qbt-3-2、qbt-9-1),以及一个同开花时间性状相关的QTL(qft-9-1),分别位于连锁群LG3与LG9上,这3个QTL均为增效位点,共解释甘蓝抽薹、开花时间性状变异的17.5%,22.7%;同时得到与QTLs共分离的2个分子标记E46M52-5、me26-em13-1,均可作为辅助选育甘蓝耐抽薹品种的标记使用,这将为结球甘蓝耐抽薹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文雁成  王汉中  沈金雄  刘贵华  张书芬  
【目的】探讨中国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方法】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amplifiedpolymorphism)标记对建国以来不同时期选育的130个品种进行分析。【结果】25个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到509个谱带、123个多态性带;多态性带的比例为24%。每对引物组合的谱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20.4个和4.9个。在遗传距离为0.12处,将13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分为A、B、C、D4个类群,其中78.5%的品种归入C类。C类又可在遗传距离0.10处分为Ⅰ、Ⅱ、Ⅲ、Ⅳ、Ⅴ5个亚群,又有58.5%的品种归入Ⅲ亚群。说明我国近60%的甘蓝型油菜品种遗传多样性较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康俊根  翟依仁  
选用2个耐热的甘蓝亲本(3A,5A)和3个不耐热的亲本(1A,11A,8A)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方法Ⅱ,配制出15个杂交组合用于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在总的遗传变异中,代表加性遗传效应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占绝大部分,而特殊配合力方差比例很小,仅占总变异的4%,显性效应不显著。以两组耐热和不耐热的亲本材料(5A×1A,3A×8A)分别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连同双亲获得P1,P2,F1,F2,B1,B2共6个世代的试验材料进行耐热性遗传模型分析和遗传参数的估算。结果表明,该性状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兼有上位性效应,显性效应不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