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0)
2023(9846)
2022(8398)
2021(7700)
2020(6407)
2019(14385)
2018(14341)
2017(26919)
2016(15069)
2015(16835)
2014(17259)
2013(16292)
2012(14989)
2011(13532)
2010(13910)
2009(13071)
2008(13023)
2007(11819)
2006(10567)
2005(9857)
作者
(42460)
(35452)
(35394)
(33480)
(22386)
(16874)
(16115)
(13549)
(13330)
(12826)
(12140)
(11975)
(11528)
(11337)
(11005)
(10878)
(10505)
(10423)
(10314)
(10022)
(8905)
(8652)
(8584)
(8140)
(8044)
(7927)
(7846)
(7825)
(7181)
(6941)
学科
(62401)
经济(62313)
管理(52329)
(42194)
(37465)
企业(37465)
方法(26324)
数学(22793)
数学方法(22375)
(18293)
(16595)
中国(15066)
地方(14589)
(14543)
环境(14218)
业经(13815)
(12098)
(11625)
(11600)
财务(11587)
财务管理(11545)
(11169)
理论(11013)
企业财务(10922)
(9972)
银行(9960)
(9959)
金融(9955)
(9742)
体制(9527)
机构
学院(215002)
大学(212605)
(83593)
经济(81611)
管理(80679)
理学(69002)
研究(68843)
理学院(68224)
管理学(66749)
管理学院(66343)
中国(53421)
(44523)
(43176)
科学(41483)
(34381)
(34282)
财经(33333)
中心(32187)
研究所(30465)
(29911)
(29730)
(28400)
业大(28263)
师范(28149)
北京(27790)
(27531)
经济学(25707)
(25508)
财经大学(24544)
经济学院(23037)
基金
项目(140610)
科学(111561)
研究(105372)
基金(101240)
(87379)
国家(86678)
科学基金(75139)
社会(67511)
社会科(63868)
社会科学(63851)
(56506)
基金项目(52565)
教育(49749)
自然(47275)
(46725)
自然科(46122)
自然科学(46114)
自然科学基金(45224)
编号(43525)
资助(41447)
成果(36200)
重点(32393)
课题(31112)
(31006)
(30945)
(29986)
(29476)
国家社会(27917)
创新(27585)
教育部(26923)
期刊
(97549)
经济(97549)
研究(63531)
中国(46366)
(36105)
管理(31537)
学报(30742)
科学(28875)
(27392)
教育(27364)
大学(24025)
学学(22449)
技术(20077)
(19820)
金融(19820)
农业(18050)
财经(16797)
业经(15669)
经济研究(14704)
(14361)
问题(12395)
统计(11196)
(10593)
(10526)
财会(10437)
技术经济(10140)
图书(10008)
资源(9895)
科技(9834)
理论(9604)
共检索到326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树青  
传统的环境治理是过程控制型的项目治理,其结果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树林,项目达标排放结果却是区域整体污染和环境破坏加重。对此,环境治理理念应当转向以结果为导向的区域性环境治理理念。结果导向的区域环境治理具有整体观,以整个区域为治理对象,通过整体制约个体的倒逼方式确保区域整体的环保结果目标的实现,这些倒逼机制有规划环评倒逼、环境容量倒逼、环境质量倒逼和区域限批倒逼机制等。而要最终实现这些倒逼机制,必须建立区别于传统行政区域的自然区域的环境绩效考核机制。结果导向的区域环境治理对环境法律制度、环境法律责任主体、环境法调整对象等产生重要的理论影响。其在环境治理实践中具有很大的范式意义,主要表现在:环境改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韩天岚  
本文以英国、美国、德国、法国4个国家的法律机制为依据,分析现行各国 法适用于国际保理中应收账款转让的法律机制及法律要求,并加以探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尹利剑  
我国办理国际保理的规模尚小。国际保理业务的一些通行做法与我国国内法律环境“不兼容”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笔者在探究了由我国《合同法》确立的商事债权让与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以此制度作为我国国际保理的法律规范不能完全适应保理实务和国际惯例的要求。其中对未来发生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的效力、禁转约定的抗辩、隐蔽性保理在我国法律体系下所遭遇的不适及就应收账转让引起的权利冲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修正原则。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曹树青  
传统的以企业或项目为管理对象的点源环境治理与环境问题的区域化日益相悖,环保历史与现实理性呼唤新的环境治理模式,与点源环境治理相结合的区域环境治理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区域环境治理是指以自然区域整体为治理对象的环境治理模式,分区治理和合作治理是其基本要求和特点;需要建立环境分区治理机制、区域环境整体治理机制、区域环境合作治理机制和区域环境管理体制,四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环境问题的特殊性要求按自然区域进行分区治理,每个自然区域必须作为一个自然整体进行治理,不同的自然区域以及自然区域内的各行政区域之间必须相互合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陶伦康  徐本鑫  
以低碳经济中的效率价值具有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的双重属性为立足点,透视生态效率是低碳经济立法的价值诉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我国当前生态效率提高在思想认知、制度供给和公众参与方面的困境。最后,立基于法律在调整社会行为上的功能优势,探求低碳经济下视域下我国生态效率提高的法律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玉兵  刘钦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其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农村环境在城镇化进程中甚至呈现出恶化趋势。面对此种情境,应进一步反思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依赖路径之不足,进而建构适应城镇化需要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现状看,其立法体系、执法机制、司法保障等尚不能有效回应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故应进行针对性完善,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农村环境治理的融合共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玉兵  刘钦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其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农村环境在城镇化进程中甚至呈现出恶化趋势。面对此种情境,应进一步反思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依赖路径之不足,进而建构适应城镇化需要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现状看,其立法体系、执法机制、司法保障等尚不能有效回应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故应进行针对性完善,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农村环境治理的融合共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德仿  
印度尼西亚是东盟重要的成员国之一,其劳工争议处理法律制度比较成熟与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有自己的特色,在法律上区分了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等争议方式并明确规定由不同的争议解决机构负责,鼓励争议双方采用自愿的、行政的争议解决机制,并建立了劳工法庭,把司法审查作为最后的救济手段。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崔秀荣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队伍迅速壮大,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因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民工问题。尽管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但实际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了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产生。究其深层原因还在于我国农民工权益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保护。因此,积极探索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机制,调动农民工参加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既是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江平  
■—味的管严,—切都是强制性规范,不利于公司根据自身不同情况创造多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只有统—性而无多样性是不利于公司发展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美春  钱新  钱瑜  张玉超  王勤耕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Regional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RERA)对象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复杂性,造成在对风险进行影响识别时常需采用专家意见等定性评价方法,带来了大量的不确定信息和未知信息。近年来,随着环境风险评价(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ERA)的发展,迫切需要能够模拟和分析不确定问题的方法用于评价。基于证据理论(D-S理论)和证据推理(ER)法的区间证据推理(IER)法用于区域环境风险评价(RERA),阐述了IER法的基本原理,并用实例展示IER法运用信度结构、评价语言转换技术和IER综合运算分别表述、转换和综合多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朋朋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规制面临政策体系不完备、责任制度难落实、农村企业监管薄弱、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政府应当根植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领导责任制度、强化农村企业环境治理责任落实保障制度和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等,以响应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要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之  
实习作为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工作实践的重要环节,是每个毕业生的必修课。每年我国有大量的实习生参与各种工作,当然也会遇到各种纠纷。然而目前我国法律却从未明确规定过实习生的法律地位,在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甚至工伤时,各地的纠纷解决和赔偿适用也各不相同。本文从实习关系与劳动关系的特征之比较入手,分析了实习关系与劳动关系、劳务关系的异同,论证了实习关系应当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关系,以及将实习关系列入特殊劳动关系立法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完善实习关系,减少争议的方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俊显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通过精准的对象识别、高效的组织动员、系统的帮扶政策和巨大的资源投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到2019年的0.6%。但是,虽然绝对贫困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并不意味着贫困治理画上了休止符,2020年以后多维化的相对贫困在扶贫工作中的战略定位将更加凸显,本文基于相对贫困的典型表现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机制。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成  
北极地区的法律规制盲区是造成目前北极区域治理进程成效缓慢且矛盾丛生的重要因素。北极区域治理的重点将是北极地区的国际法治理,因此解决北极区域治理的若干法律问题需要理顺其相应的法律内容。与此同时,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切身利益属于中国海外安全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维护自身在北极地区的海外安全利益的宗旨与方式有利于推动北极区域治理朝着良性均衡的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