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6)
2023(9573)
2022(7994)
2021(7606)
2020(6404)
2019(14543)
2018(14302)
2017(27118)
2016(14803)
2015(16733)
2014(16515)
2013(16597)
2012(15572)
2011(14304)
2010(14652)
2009(13843)
2008(13804)
2007(12427)
2006(11202)
2005(10785)
作者
(41757)
(34962)
(34858)
(33665)
(22297)
(16662)
(15756)
(13479)
(13384)
(12563)
(12224)
(11738)
(11489)
(11464)
(11271)
(10930)
(10461)
(10276)
(10152)
(9871)
(9239)
(8413)
(8392)
(8005)
(7954)
(7881)
(7757)
(7552)
(7066)
(6879)
学科
(63654)
经济(63550)
管理(47771)
(42497)
(35696)
企业(35696)
方法(24849)
数学(21883)
数学方法(21689)
中国(21466)
(20282)
(20152)
(16509)
(14162)
贸易(14152)
(14083)
业经(14074)
(13877)
(13268)
银行(13254)
(12763)
(12109)
金融(12107)
体制(12058)
(11681)
(11651)
财务(11648)
财务管理(11614)
企业财务(11053)
地方(10302)
机构
大学(219430)
学院(213717)
(100598)
经济(98746)
研究(80280)
管理(79410)
理学(66978)
理学院(66194)
管理学(65385)
中国(65165)
管理学院(64931)
(50214)
(47321)
科学(42895)
(39815)
财经(38667)
中心(36144)
研究所(35346)
(35267)
(33427)
经济学(33006)
(31134)
北京(30729)
经济学院(29503)
(28892)
财经大学(28790)
(27073)
师范(26824)
业大(26258)
(25333)
基金
项目(134545)
科学(108338)
基金(102288)
研究(100817)
(88717)
国家(88050)
科学基金(75633)
社会(68359)
社会科(65064)
社会科学(65052)
基金项目(52171)
(47517)
教育(46378)
自然(45978)
自然科(44953)
自然科学(44936)
自然科学基金(44220)
资助(42606)
(41573)
编号(38009)
成果(33611)
(32902)
重点(30893)
(30713)
国家社会(30222)
教育部(29004)
(28582)
中国(28551)
(27733)
课题(27421)
期刊
(114324)
经济(114324)
研究(74264)
中国(48794)
(40591)
管理(33005)
学报(30620)
科学(30100)
(29050)
(25862)
金融(25862)
大学(24575)
教育(22777)
学学(22673)
财经(20960)
经济研究(19189)
农业(18797)
(18200)
技术(17019)
问题(15529)
(15273)
业经(15130)
国际(13733)
世界(13352)
(10456)
技术经济(10411)
理论(9756)
(9522)
会计(9437)
现代(9358)
共检索到347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白让让  王光伟  
以反垄断机构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公司,在互联网骨干网接入环节"接入歧视行为"的反垄断调查为线索,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2007年中国电信产业重组后所形成的不对称寡头垄断结构,使部分一体化运营商在接入和互联环节获得了一定的垄断势力,可以通过接入的价格或质量歧视,对上下游的竞争者产生一定的圈定效应。这种行为由于获得了行业规制者的许可,也限制了《反垄断法》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效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俊豪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采取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对垄断性产业实行市场结构重组政策。国内外有关经验证明,垄断性产业的这种改革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结构重组后政府所制定并实施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的有效性。本文以中国电信、电力产业为例,简要分析垄断性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及其面临的问题,着重讨论市场结构重组后垄断性产业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问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美娟  
电信企业能否达到纵向市场圈定目的,与实施市场圈定的企业和被圈定企业在下游市场的成本差异有关。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电信企业基于价格行为的纵向市场圈定与接入规制问题。研究发现,当主导企业的下游附属企业具有成本优势时,则其通过实施价格策略性行为能够达到纵向市场圈定目的;当其处于成本劣势时,则不能通过价格行为实现纵向市场圈定。因此,规制机构在制定接入规制政策时,应根据下游市场两个企业的成本差异选择合理的接入规制方法。当新进入企业成本较低时,可采取有效成分接入定价法和由市场决定接入价格的两种接入规制方法;当两者成本相同时,可采取激励性接入规制方法;当新进入企业成本较高时,可对两者实行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俊豪  王慧  
随着中国电信产业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反垄断机构对电信产业的介入将逐渐加强,从而使电信产业管制机构与反垄断机构的协调问题逐渐凸显。本文引入协调博弈的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两类机构的协调博弈模型,对直接影响协调成功的策略互补性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协调失败的原因及其改进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加强策略互补性的动力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两类机构协调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  吴绪亮  
本文分析了纵向限制的内涵和主要类型,通过整合并扩展近期关于纵向限制行为的理论研究,重点考察了纵向限制的私人和社会福利效应。本文提供了一个针对纵向限制行为的“动机→条件→效应”三阶段经济分析框架,借此甄别在何种情况下何种纵向限制的“恶性”效应会超过“良性”福利效应(或相反),以期为中国的反垄断立法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世杰  李伟  
原料药市场垄断问题近年来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也成为反垄断部门的重点规制对象。从理论层面来看,原料药市场垄断折射出产业链纵向关系下的中间产品市场垄断问题;而传统经济学研究多聚焦于最终产品市场,对中间产品市场垄断及其机理等问题关注不足。本文构建由中间产品市场和最终产品市场组成的纵向产业链模型,从分析产业链纵向价格形成机制入手,探究中间产品市场垄断加价导致的福利损失,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中间产品市场的垄断加价会通过"传导效应"、"协同效应"、"抑制效应"3种途径影响产业链效率与社会福利。基于3种效应的模型化讨论,本文构建测度中间产品市场垄断加价损失的理论公式,并予以仿真分析;进而结合中国原料药市场垄断案例,探讨当前原料药市场垄断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反垄断规制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丽君  黄明涛  
美国在纵向非价格限制规制上,从1963年的White Motor公司案适用合理规则,到1967年Schwinn案的本身违法规则,再从本身违法规则重回1977年Sylvania案的合理规则,美国在纵向非价格限制领域规制问题上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执法和司法经验。通过了解美国在该领域的经验,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运行的中国语境,不断完善我国的《反垄断法》纵向非价格限制条款,明确本身违法规则和合理规则的适用,注重纵向地域限制和顾客限制规制的经济分析,制定中国版本的反垄断指南,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完善我国反垄断法律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秀玉  
中国电信产业是典型的行政垄断产业。对中国电信产业行政垄断程度及其绩效的研究不仅是中国电信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同时对中国其他行政垄断产业的研究与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ISCP框架入手,对中国电信产业的行政垄断程度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行政垄断给中国电信产业带来的绩效影响进行实证测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锡荣  
本文基于省级Panel数据,分析了中国电信市场去垄断改革之后所发生的技术进步。DEA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表明,在2002-2004年间,中国电信市场经历了一个显著的技术进步过程,并且这种技术进步主要是通过注入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实现增长的。从DEA效率的跨年度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市场的有效前沿发生了明显的前移。Cobb-Douglas生产函数估计同样显示,改革中的中国电信市场是一个由技术进步所驱动的市场,技术进步因素对中国电信市场发展的相对贡献份额到达了61%以上。研究结果印证了中国电信行业的改革效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明浩  
中国电信业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也存在政企不分、行政垄断等诸多问题 ,要使我国电信业走上有效竞争的良性发展之路 ,就要变革产权结构 ,推进技术创新 ,健全管理体制及完善法规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洁  王宇  王萍  
随着国内反垄断法律的完善,纵向约束理论开始受到重视,文章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从竞争与反竞争两个方面对纵向约束理论进行整理和评述,系统梳理了纵向约束研究的理论变迁与内在逻辑,并以近期茅台和五粮液在销售策略上被惩罚为例,分析我国反垄断当局对纵向约束的态度,为企业在分销渠道制定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丹  
近几年来纵向价格垄断协议案件频发,不仅产生市场进入障碍、破坏市场竞争秩序,还严重侵蚀消费者利益。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规制路径可从执法与司法维度展开,在执法维度应明确单一执法机关、确立本身违法执法原则、实施激励性执法措施;在司法维度应构建完善的私人诉讼制度、鼓励私力救济,同时以适度加大惩罚力度为基调构建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内的完整法律责任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伟  
纵向垄断协议作为垄断协议的一种,是我国《反垄断法》的主要规制对象之一。然而,我国目前对纵向垄断协议的规制尚不完善,有待改进。本文以规制纵向垄断协议的反竞争效果为研究核心,在阐述纵向反垄断协议规制整体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纵向垄断协议实体规制规则和程序规制规则完善的方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翎翔  
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规定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给潜在竞争者增加了市场进入的障碍,同时也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当利益,给市场正常经营带来了负面影响。当前中国市场运行中出现了很多纵向价格垄断问题,影响了市场运行秩序的公平性,侵害了消费者的正当利益。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完善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总体路径,要求不断完善相关法律,细化纵向价格垄断协议中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明确反竞争效果的认定、抗辩、救济,明确执法考量等因素,提高在市场执行中的灵活性,细化罚款计算基础,为此要求完善相关法律责任体系,对相关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干预,更好地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公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