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0)
2023(8215)
2022(6413)
2021(5808)
2020(4780)
2019(10660)
2018(10088)
2017(19406)
2016(10347)
2015(10686)
2014(10127)
2013(9854)
2012(9017)
2011(7816)
2010(7551)
2009(6923)
2008(6626)
2007(5724)
2006(4895)
2005(4303)
作者
(30603)
(25578)
(25552)
(24097)
(15977)
(12427)
(11384)
(10020)
(9735)
(8766)
(8703)
(8391)
(8152)
(7926)
(7892)
(7842)
(7773)
(7621)
(7346)
(7231)
(6533)
(6168)
(6079)
(5914)
(5696)
(5666)
(5580)
(5389)
(5079)
(5022)
学科
(42472)
经济(42419)
(31803)
管理(28441)
(22839)
企业(22839)
方法(18237)
数学(16469)
数学方法(16363)
(15046)
(12816)
农业(11506)
中国(11309)
业经(10365)
(9582)
收入(9357)
(8828)
贸易(8826)
(8627)
产业(8497)
(8255)
地方(7792)
(6963)
银行(6926)
(6883)
财务(6882)
财务管理(6874)
(6673)
金融(6673)
企业财务(6621)
机构
学院(143318)
大学(143308)
(62408)
经济(61504)
管理(54364)
研究(50514)
理学(48673)
理学院(48115)
管理学(47281)
管理学院(47032)
中国(36996)
科学(32764)
(32163)
(28784)
业大(26616)
(26242)
(25663)
农业(25587)
研究所(24009)
中心(22502)
财经(21794)
经济学(20592)
(20120)
(19642)
经济学院(18881)
(18410)
农业大学(17410)
北京(17365)
(17361)
师范(17010)
基金
项目(107425)
科学(85340)
基金(81192)
(74169)
国家(73539)
研究(71284)
科学基金(62601)
社会(49567)
社会科(47091)
社会科学(47076)
基金项目(43724)
自然(41605)
(41476)
自然科(40710)
自然科学(40692)
自然科学基金(40050)
(35339)
教育(31616)
资助(31421)
编号(25539)
重点(24609)
(23362)
(23333)
(22954)
国家社会(22004)
创新(21553)
计划(21257)
科研(21146)
(19901)
教育部(19722)
期刊
(60897)
经济(60897)
研究(37650)
学报(30785)
(28197)
科学(26331)
中国(23170)
大学(22663)
学学(22146)
(19263)
农业(18643)
管理(18135)
(12379)
金融(12379)
经济研究(11876)
财经(10924)
业经(10718)
(9665)
(9444)
技术(8958)
业大(8852)
教育(8716)
(8672)
问题(8670)
科技(7613)
农业大学(7570)
商业(7388)
技术经济(6685)
(6354)
(6021)
共检索到193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婷婷  司登奎  陈文新  
收入分配不公是影响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从微观视角考察结构转型对贫富差距的影响,本文利用非线性阈值协整理论定量刻画了洛伦兹曲线随产业结构变化而发生变动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动,洛伦兹曲线斜率的变化具有非线性的特征,即当产业结构偏离均衡相同大小时,洛伦兹曲线恢复到均衡斜率的速度不同;产业结构的"突变"位置发生在结构转型程度为0.014处,该突变值对洛伦兹曲线斜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且该门槛效应发生在结构转变后的第3期。由此揭示的经济含义为: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中,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具有滞后性和非对称性的特点,滞后性表现为当结构转型发生之后,洛伦兹曲线在滞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婷婷  司登奎  
把握结构转型对贫富差距的作用机理能够从微观视角全面认知贫富差距,对于缩小贫富差距、协调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平滑转移的阈值协整模型,对结构转型过程中贫富差距所表现出的非线性特征进行刻画,结果发现:结构转型对贫富差距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和非对称性的特点。滞后性表现为贫富差距在结构转型的滞后3期才发生非线性变动,而非对称性表现为当结构转型变动程度相同时,贫富差距的变动程度不同,由此隐含了政策对贫富差距的调节具有非对称的特点。因此,在转型的背景下,缩小贫富差距既需要健全体制,又需要合理的调控政策操作力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尧   陈武元   程章继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的贫富差距对家庭教育期望的作用是提升还是抑制、如何通过教育公平促进阶层流动乃至实现共同富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年至201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尝试探究贫富差距对城乡家庭教育期望及教育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贫富差距会降低家庭教育期望,且主要对低收入与农村家庭造成负面影响;而教育补助能显著抑制贫富差距对弱势家庭教育期望的负向效应;但区域贫富差距扩大将使该地区总体教育投入水平提高。研究还发现贫富差距会扩大阶层教育投入差异,反映出当前教育投入的“内卷化”趋势。最后,本文针对贫富差距对教育领域存在的负外部性问题,从缩小社会阶层差距、减轻家庭教育负担、改善家庭教育期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淑萍  曲昌虎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贫富差距的日趋扩大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不相容性,以及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正受到社会各界日益广泛的关注。文章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出发来探讨贫富差距的形成,主要结合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大政方针与贫富差距的相互影响来进行对策分析,并通过党中央的系列措施和详实数据来论证贫富差距的可控性,从而更加坚定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期刊] 改革  [作者] 任毅  易淼  
缩小贫富差距是改革和发展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重大问题。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地区、行业和阶层差距四个方面。学术界关于贫富差距的度量和论争不断,必须理性看待,科学分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董全瑞  
走出对贫富差距认识的误区董全瑞对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悬殊问题的认识应不同于对一般理论问题的争鸣,也不同于对个别经济问题的探索。因为这个“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个人收入差距悬殊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任何认识上的偏差一旦影响到决策.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金波,彭宇文  
分析一国贫富差距的常用标准是基尼系数的大小,国际上将基尼系数值的合理区间定为0.2—0.4。在我国国内,有人提出根据我国特殊国情,可以将此值的上限确定为何0.48,事实上也基本上是按0.45的标准进行操作的。然而,在目前,运用这一指导思想将会是十分不利的。本文在就目前贫富差距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德照  
世界贫富问题目前有着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它以不同方式阻碍着经济的发展与稳定。贫富差距的扩大是90年代世界不安宁的重要原因。它使我们对许多问题要进行认真的思考。“贫困”同“不发达”有密切联系,但经济发展了,不等于就解决了贫困和贫富差距问题。消除贫困需要各国做出持久努力,也需要开展广泛有效的国际合作,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钧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表现出嫌贫爱富的特征。任由信用工具在市场上自由投放,会产生在地域上和对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投放量不均匀性,以至于成为拉大贫富差距的元凶之一。在我国的市场上,以地理上的胡焕庸线分界,已存在信用投放东高西低不均衡问题。信用投放不均匀不仅会拉大贫富差距,还致使信用弱势人群在知识、观念和行为上落后于时代,固化在较低的社会阶层,由此产生其他社会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常世旺  杨德强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也不断加大。贫富差距体现在收入、消费和财产三个层面上。强化税收调节是扭转贫富差距继续扩大的有效手段。税收调节不应局限于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也不应局限于个人所得税单一税种的调节,而应该建立一整套调节收入、消费及财产差距的税收体系,这涉及到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消费税及财产税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志康  张明  
本文选取2015-2020年我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测度共同富裕背景下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对城乡贫富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流通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缩小我国城乡贫富差距,且影响作用整体表现出“东、中、西”梯度递减趋势。从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和政府财政支出均可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据此,提出推进中西部地区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流通业数字化服务布局、加强落后地区边缘群体数字化转型培训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锟  吴卫星  蒋涛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消费者同时考虑财富效应与寿命不确定情况下的跨期最优消费路径。理论分析发现:(1)消费增长率与财富的平均消费倾向是正相关;(2)当消费者是风险厌恶且对社会地位比较关注时,利率对消费增长率的影响是负的或没有影响;(3)当消费者是风险厌恶时,收入财富比对消费增长率的影响方向是负的。然后利用我国1996-2012年间的24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地域与时间两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为理论结果提供了经验证据。最后为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联合  胡鞍钢  徐绍刚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分化的速度也较快。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分化既表现在城镇内部差距和农村内部差距上,更突出地表现在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上。实证研究发现,全国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拉大都与违法犯罪活动的增多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各种形式的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侵财性犯罪大量增加。高度重视贫富分化问题,采取措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并培育容忍合理差距的社会文化,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犯罪活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深圳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韩进川  林伟明  屈幼姝  朱科勇  
通过对1900-2011年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及法国的最高1%人口收入比重、个人所得税数据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美国和英国最高收入比重整体上呈"U",日本、德国和法国最高收入比重整体上呈"L"型变动趋势,并不是Kuznets(1955)提出的倒"U"型;(2)国外主要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对贫富差距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我国今后的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