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2)
2023(7280)
2022(5995)
2021(5547)
2020(4588)
2019(9859)
2018(9646)
2017(18154)
2016(9643)
2015(10325)
2014(9314)
2013(9136)
2012(8558)
2011(7721)
2010(7865)
2009(7244)
2008(7073)
2007(6410)
2006(5745)
2005(5205)
作者
(29053)
(24286)
(24217)
(22743)
(15272)
(11839)
(10775)
(9296)
(9240)
(8513)
(8331)
(8226)
(8016)
(7836)
(7724)
(7599)
(7361)
(7186)
(7029)
(7019)
(6056)
(6025)
(5970)
(5639)
(5570)
(5458)
(5282)
(5233)
(4978)
(4918)
学科
(36067)
经济(36034)
管理(28838)
(28182)
(24686)
企业(24686)
方法(13580)
技术(11780)
数学(11459)
数学方法(11289)
中国(11049)
(10735)
(9916)
(9529)
技术管理(9166)
业经(8929)
(8810)
地方(7538)
产业(6891)
(6835)
银行(6804)
(6596)
贸易(6590)
(6583)
(6481)
金融(6481)
(6377)
(6311)
农业(6142)
理论(6036)
机构
大学(132504)
学院(132220)
(53063)
经济(51982)
研究(51867)
管理(46710)
理学(40075)
理学院(39539)
管理学(38678)
中国(38591)
管理学院(38440)
科学(34056)
(28947)
(27375)
(26195)
研究所(25193)
(24420)
中心(22674)
业大(21632)
(20939)
农业(20853)
(19822)
财经(18983)
北京(18137)
(17677)
师范(17366)
(17303)
经济学(16604)
(16538)
(16368)
基金
项目(92606)
科学(73353)
基金(67519)
研究(63499)
(62036)
国家(61572)
科学基金(51587)
社会(40337)
社会科(38272)
社会科学(38259)
(36794)
基金项目(35505)
自然(34951)
自然科(34169)
自然科学(34155)
自然科学基金(33575)
(31837)
教育(28576)
资助(26761)
编号(23452)
重点(22358)
(22192)
创新(21107)
(20987)
(19684)
计划(18990)
成果(18552)
科研(18156)
课题(17708)
国家社会(17230)
期刊
(59310)
经济(59310)
研究(40730)
中国(28294)
学报(26039)
科学(23948)
(23237)
管理(19789)
大学(19119)
学学(18194)
(18099)
农业(15770)
教育(14078)
(12073)
金融(12073)
技术(10753)
经济研究(10687)
业经(9607)
财经(9413)
(9010)
科技(8502)
(8250)
问题(7244)
业大(6933)
技术经济(6767)
(6683)
(6004)
现代(5936)
资源(5840)
林业(5769)
共检索到201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燕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中国经济步入增速换档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于如何认识"新常态"的特征和前景,如何管理转轨风险,各个市场主体应该如何适应,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有什么样的总体定位,本刊编辑部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微  
相似的产业结构为辽宁、江苏两省对口合作奠定了基础,发展阶段的悬殊差距和特色资源禀赋为双方合作找到了契合点。对两省工业内部各细分行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区位熵、比较劳动生产率以及产业梯度系数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探讨两省进行产业合作的空间和可行性,对推进新常态下两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口合作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挺  李志中  张媛  
本文分析了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并展望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和层次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资结构得到改善,质量有明显提升。中国企业顺应国内经济转型,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并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自主产业价值链。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驱动和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将保持快速增长。同时为政府制定政策和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乃武  田子方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六个基本特征是阶段性增长、质量与效益型增长、创新驱动型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型增长、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增长、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增长。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基础论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能够实现7%左右中高速增长的六个依据是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阶段、"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全面深化改革期,这些都为新常态下实现我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揭示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近20年来 ,沪港两地产业结构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既得到提升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并逐渐成为两地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因此 ,为适应内外经济发展的需要 ,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提高各自的竞争力 ,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自然就成为沪港两地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90年代中期以来 ,沪港两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方向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较详尽的探讨 ,对人们了解两地经济未来发展目标不无裨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作诗  邵慰  
中美经济各自都失衡,但在特定条件下又具有互补性。世界经济过去二十年的高增长其实是依靠各自都结构失衡的中美经济在特定条件下相互补充从而实现的非常态高增长,金融危机则是这种非常态高增长的一个强制性回归。一旦超发货币遇到通胀压力、赤字财政不能继续推行时,中美各自的结构矛盾就会显化,世界经济总供求平衡就不能维持。国际收支失衡不过是深层制度失衡的外在表现,并不是失衡本身。未来中国经济将告别8%以上的高增长,回归到中高的增长速度。需求刺激并不能让世界经济走出危机重回高增长轨道,相反,还带来滞胀风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魏杰  杨林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深化改革,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新常态下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急需升级和培育。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会造成很多企业的经营困难甚至破产,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应由政府承担主要部分。因此,应实施更加适应新形势的配套改革措施,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东  
201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营改增"、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运行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是必然选择。文章结合当前经济运行特点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点,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路径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旭红  李玄煜  
从国际上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制造业服务化正在引领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全球制造业分工正处于重塑演化阶段。从国内来看,国民经济步入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处于深度融合发展阶段,"互联网+"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找到了新的突破点。1.经济增长"新常态"提出新要求。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但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军军  
基于我国收入分配结构调整面临的新形势,分析了初次分配中"政府和企业收入增强、劳动者收入减弱"以及再分配过程中城乡、行业和区域收入差距缩小的现状,探讨了其中的原因和趋势。在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出现新的变化,要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清政府和市场关系,简政放权促进创业创新,深化财税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收入分配公平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旭红  李玄煜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正处于新常态下的攻坚阶段,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尽快渡过"三期叠加"期,为GDP中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立足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变革的视觉,研究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突出矛盾,深入剖析造成当前产业结构问题的原因,探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因素,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海燕  刘兆征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其主要动力来源于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主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仍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在启动、刺激和调整国家的经济运行方面能够发挥有效的功能。对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结构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和升级是今后中国财政政策实施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倪丹丹  
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安徽省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横向对比来分析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并且分析三大产业内部各个行业的现状,运用ADF检验,格兰因检验等方法来研究安徽省1978年到2013年三大产业产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第二产业对于安徽省经济贡献程度较大,产业结构与发达城市之间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在新常态背景下,要实现安徽省经济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原磊   白培军   杨耀武  
近年来,我国国有经济总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行业分布逐渐从基础性产业向商贸服务行业调整,区域布局依托于地方经济实力向西部倾斜,同时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增长快于中央企业,但国有企业布局和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新征程上,国有经济将承担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国有经济发展也将面临一系列新要求。为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需用好引导机制、整合机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从产业、区域、企业三个层面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政策上主要应做好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强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使命担当;二是深化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三是更好发挥“两类公司”平台作用;四是适应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求;五是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六是健全部际协同联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