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31)
- 2023(18743)
- 2022(15659)
- 2021(14487)
- 2020(11849)
- 2019(26662)
- 2018(25944)
- 2017(49367)
- 2016(26328)
- 2015(29257)
- 2014(28642)
- 2013(28355)
- 2012(26338)
- 2011(23910)
- 2010(24301)
- 2009(22992)
- 2008(22160)
- 2007(19893)
- 2006(18037)
- 2005(16809)
- 学科
- 济(113223)
- 经济(113078)
- 业(80289)
- 管理(72976)
- 企(56258)
- 企业(56258)
- 农(52325)
- 中国(40932)
- 方法(38229)
- 农业(34980)
- 数学(33240)
- 数学方法(32938)
- 财(30778)
- 业经(29939)
- 融(29484)
- 金融(29481)
- 制(29329)
- 地方(28931)
- 银(28869)
- 银行(28846)
- 行(27952)
- 贸(23042)
- 贸易(23019)
- 易(22454)
- 体(19938)
- 学(19554)
- 发(18320)
- 务(17881)
- 财务(17835)
- 财务管理(17794)
- 机构
- 学院(370550)
- 大学(366003)
- 济(164747)
- 经济(161561)
- 管理(137402)
- 研究(133664)
- 理学(116809)
- 理学院(115498)
- 管理学(113821)
- 管理学院(113134)
- 中国(109886)
- 财(78204)
- 京(77485)
- 科学(75370)
- 农(71190)
- 所(66544)
- 中心(62233)
- 财经(60258)
- 研究所(59494)
- 江(57121)
- 经(54808)
- 农业(54212)
- 业大(53451)
- 经济学(51525)
- 北京(49316)
- 范(49064)
- 师范(48603)
- 院(47714)
- 经济学院(46260)
- 州(45375)
- 基金
- 项目(239253)
- 科学(190319)
- 研究(182323)
- 基金(174516)
- 家(150864)
- 国家(149499)
- 科学基金(128141)
- 社会(120081)
- 社会科(113681)
- 社会科学(113659)
- 省(92882)
- 基金项目(90831)
- 教育(82493)
- 划(77362)
- 自然(77226)
- 自然科(75403)
- 自然科学(75386)
- 编号(74087)
- 自然科学基金(74069)
- 资助(70329)
- 成果(61149)
- 发(56777)
- 部(54540)
- 重点(54354)
- 课题(52073)
- 国家社会(50851)
- 创(50419)
- 制(49704)
- 性(47587)
- 教育部(47273)
- 期刊
- 济(194864)
- 经济(194864)
- 研究(119487)
- 中国(85082)
- 农(72771)
- 财(59416)
- 学报(53346)
- 科学(52570)
- 融(52459)
- 金融(52459)
- 管理(51097)
- 农业(48679)
- 大学(42553)
- 教育(40965)
- 学学(40303)
- 业经(35324)
- 经济研究(30896)
- 技术(30667)
- 财经(30555)
- 经(26426)
- 问题(26187)
- 业(24177)
- 世界(20976)
- 贸(20804)
- 国际(18816)
- 版(18318)
- 技术经济(17742)
- 农村(17315)
- 村(17315)
- 经济问题(17267)
共检索到589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郁
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质在于,在正规金融机构提高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的基础上,着重提升针对农户的信贷服务水平。鉴于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多重结构性因素约束,仅仅依赖农村金融体系内主导的、股份制商业化经营的、传统正规金融机构的"单兵突进",难以有效解决农户信贷难的问题,必然使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陷入困境。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按照"去结构化"的思路重构农村普惠金融深化发展的制度安排,支持植根于农村内部的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成长和壮大,重塑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户信贷的体系,推动村镇银行"下乡"设立新的经营网点,是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选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晓琳 高山 董继刚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需要良好的农村金融制度做支撑。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梳理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演进及特征,总结了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成效,并从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支农力度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路径,以期改善农村金融供求现状,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晓琳 高山 董继刚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需要良好的农村金融制度做支撑。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梳理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演进及特征,总结了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成效,并从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支农力度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路径,以期改善农村金融供求现状,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春华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在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具有一些显著的优势,能够提高覆盖面、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控制风险。同时,互联网金融与农村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本质宗旨意义相同、价值应用指向一致,因此借助互联网金融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然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普惠金融还面临着互联网金融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互联网金融知识宣传不足以及互联网金融服务意识较弱等诸多发展困境。为此,为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还需加快完善互联网金融软硬件设施,宣传互联网金融知识,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农村普惠金融 困境 出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官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剑朝 曹瓅 罗博文
农村金融是现代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本文在全面分析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基础上,从供给主体、需求主体与基础配套条件三个方面揭示了西部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实困境与主要障碍,剖析了西部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实困境的成因,据此提出了优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与基础条件建设、重构农村信用体系、加强普惠金融教育、提升农民金融素养等政策与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史洁琼
"十四五"时期我国已进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当前,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战略部署,并重点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开好局、起好步。而金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血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需要金融支持。利用互联网搭建农村信息高速公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为切入点,使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是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出路。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素养 战略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才云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上的抑制,农村金融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致使金融支农绩效水平低下,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加速进程。与已有较多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将分别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困境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支持的规模、结构及效率与同期全国和城镇水平相比都较为滞后。同时,本文认为导致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成因主要有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一刀切"式的金融政策、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偏高以及现有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不断萎缩,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寻求了四点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以农村人口为依据平均分配和持续调整农村土地,不可避免地带来土地分散、零碎经营,以及土地产权主体和客体模糊的制度缺陷。在加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宏观战略下,以产权制度突破为重点探索农地流转新模式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成效,但仍然面临理论和法律两个方面的困境,以及可能引发的多种风险。从已有的改革实践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尽管模式多样、进展各异、成效不一,但具有十分明显的渐进性制度变迁的特征。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必将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基础上,继续沿着产权分割、产权明晰、产权流动的路径推进。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产权制度 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喜梅
一、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民间显结构和隐结构的内涵要探讨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民间显结构与隐结构内涵,需要从系统的显结构与隐结构的分析入手。(一)系统的显结构与隐结构。什么是系统呢?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给系统下了个定义:"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要素的整体"。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唐敏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动农村普惠金融。2015—2021年期间,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有关内容;201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并于2018年9月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鉴此,研究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泽仁 孙从海
本文认为,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有效性,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低效率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有关的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集中化趋势下的农村金融改革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协调发展的难题,构建分散决策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也许是局限条件下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制度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
多元化 均衡分析 制度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玉丽 马正兵
发展普惠金融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精准脱贫是党中央确定的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因此,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和精准脱贫结合起来加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22个省区市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分析和面板门槛回归分析发现,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助力减贫的福利影响存在"U型"的多重门槛效应,且无论在哪一门槛区间,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都显著正向作用于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减贫的福利增益。为此,农村普惠金融助力扶贫需要持续发力。更为重要的是,将农村普惠金融扶贫与教育扶贫结合起来,则教育的脱贫功效和福利增益非常显著。因此要将资金扶贫、教育扶贫和金融能力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洋萍
在对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量方法改良的基础上,对中部六省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2005~2013年的近十年间,中部六省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都有所提高,且各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都没有出现0值的情况。从总体上来看,2005~2013年,湖南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处于中部六省当中的最高水平,其次是山西、湖北、安徽、江西、河南,但河南在中部六省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增长速度最快。从分析中部六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看:农村人均收入、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数量、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普惠金融政策、当地信用环境等是造成六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普惠金融发展 测度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家喜 杨东 宋嘉豪
文章基于2009—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了避免数据之间的波动性可能掩盖农村普惠金融评价指标权重的合理性,运用了主观分析方法(网络层次分析法)和客观分析方法(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标的权重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IFI值;并通过时间变化和空间渐变的变化趋势来找出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分异。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 发展指标体系 时空分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