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0)
- 2023(12402)
- 2022(10500)
- 2021(9597)
- 2020(7984)
- 2019(17985)
- 2018(17447)
- 2017(34416)
- 2016(18538)
- 2015(20183)
- 2014(20050)
- 2013(19622)
- 2012(18130)
- 2011(16542)
- 2010(16598)
- 2009(15592)
- 2008(15420)
- 2007(13837)
- 2006(12354)
- 2005(11152)
- 学科
- 济(75749)
- 经济(75646)
- 管理(58983)
- 业(56638)
- 企(46666)
- 企业(46666)
- 方法(30115)
- 数学(25861)
- 数学方法(25604)
- 贸(23720)
- 贸易(23709)
- 财(23448)
- 易(23053)
- 农(22862)
- 制(20557)
- 中国(19571)
- 业经(19035)
- 地方(15617)
- 体(14331)
- 农业(14283)
- 务(13892)
- 财务(13864)
- 财务管理(13833)
- 学(13480)
- 产业(13247)
- 银(13214)
- 银行(13175)
- 企业财务(13085)
- 技术(13065)
- 行(12567)
- 机构
- 学院(267528)
- 大学(264914)
- 济(119874)
- 经济(117702)
- 管理(102882)
- 研究(91920)
- 理学(88934)
- 理学院(88027)
- 管理学(86812)
- 管理学院(86328)
- 中国(68884)
- 财(56436)
- 京(54027)
- 科学(53504)
- 农(47504)
- 所(45864)
- 财经(43853)
- 研究所(41350)
- 中心(41201)
- 江(41014)
- 业大(40455)
- 经(39714)
- 农业(37404)
- 经济学(37234)
- 经济学院(33745)
- 院(33583)
- 北京(33392)
- 财经大学(32371)
- 州(31438)
- 范(31350)
- 基金
- 项目(178728)
- 科学(141487)
- 基金(131342)
- 研究(129215)
- 家(115178)
- 国家(114241)
- 科学基金(97632)
- 社会(85377)
- 社会科(81324)
- 社会科学(81310)
- 省(69896)
- 基金项目(69224)
- 自然(62311)
- 自然科(60869)
- 自然科学(60851)
- 自然科学基金(59824)
- 划(58512)
- 教育(58141)
- 资助(53277)
- 编号(50376)
- 成果(40606)
- 重点(40571)
- 部(40279)
- 发(39691)
- 创(38113)
- 制(37581)
- 国家社会(35896)
- 创新(35741)
- 课题(35395)
- 教育部(34695)
- 期刊
- 济(132275)
- 经济(132275)
- 研究(79766)
- 中国(50393)
- 农(43421)
- 财(43314)
- 学报(41943)
- 管理(38646)
- 科学(38479)
- 大学(32248)
- 学学(31033)
- 农业(28866)
- 融(27020)
- 金融(27020)
- 业经(22911)
- 经济研究(22604)
- 财经(22067)
- 教育(21850)
- 技术(20555)
- 贸(19286)
- 经(19081)
- 问题(18822)
- 国际(16699)
- 业(14619)
- 商业(13559)
- 世界(12896)
- 技术经济(12863)
- 科技(12632)
- 版(12552)
- 现代(12119)
共检索到399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俞灵燕
当关税、非关税壁垒被认为非帕累托最优而为经济一体化一一否定时,是否对本国经济放任自流才是政府明智的选择?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理论界关于某些产业政策之于贸易、经济影响的一些观点与分析,并探讨我国“入世”后如何合理运用产业政策,在保证贸易伙伴经济利益不受损害并有所提高的前提下促使本国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政策 效用水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耀祥
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通过对1981-2006年中美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按技术含量高低分类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等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产业内贸易呈增长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在产业内贸易中所占比重总体呈下降之势,表明中美两国在技术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上的差距正在缩小。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分工 产业竞争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迅 李维
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产业内产品同时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对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在回顾了传统计量方法的基础上 ,概括和推导出新的计量方法 ,并加以论证 ,进而归纳出当前最优的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最后 ,结合我国情况予以实证检验 ,并分析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计量方法 贸易平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丁一兵 刘璐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对于中国整体对外贸易结构、经济结构的升级,以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使用SITC四位数项下的7类产品分类数据,基于一般加权模型、技术加权模型和范数模型,计算了中国与日本之间四种类型的成品与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结构优化指数,得出产业内贸易优化程度指数;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建立VEC模型,旨在检验相关因素对中国与日本之间产业内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否具有积极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培强 张兴泉
文章首先构建一个在产业内贸易条件下的异质性企业固定出口成本的理论模型,分析贸易保护政策对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影响。针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现状,运用美国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验证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和美国国内同一行业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发生的动因。同时,结合贸易政治经济学理论,解析在"企业"路径下美国国内出口和非出口企业利益集团竞争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形成的传导机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三兴
本文利用联合国SITC(REV.04)标准和2009年的数据,对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析表明: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等与中国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其他东盟成员国与中国的G-L指数较小。Probit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出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因行业不同而不同,并不具一致性。如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东盟与中国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但对制造业无明显影响。而教育支出则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间规模最大的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7)行业内贸易,但对其他行业影响不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琳
本文对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及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美双边贸易中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产业内贸易是中美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市场容量扩大、跨国公司价值链管理的需要以及一体化生产体系的构筑均有利于促进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中国关税税率的大幅削减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规模经济和贸易障碍对其则尚存消极影响。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垂直差异化 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章丽群
本文结合产业内贸易的实践与内涵,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本文认为,传统的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比较优势所生产的最终产品。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深入发展,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深化为中间产品,跨国公司实现了其主导下的全球资源在各生产阶段或生产工序中的最优配置,其中中国以加工贸易的模式参与了全球竞争,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发生了根本变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俊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逐步取得主导地位。本文概述了世界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国家特征和产业特征,指出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福利效应,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和特点,预测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我国 制造业 产业内贸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卫平 韩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IIT)指标从标准G-L指数不断发展为新的分类指标、动态指标和一些扩展指标。这些指标使我们对IIT的经验研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系数估计,而是可以依据研究目标来检验IIT理论的适用性,预测具体的IIT模式,以及估计贸易扩张的动态调整效果等。本文尝试将这些IIT指标及其适用范围进行综述,以期对人们进行有关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指标 扩展指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建民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70年代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支,主要是研究与揭示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的在生产要素禀赋和生产技术水平相近国家之间发生的同一产业部门内某一种产品双向流动的原因、性质、效果以及利益。学习与借鉴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于制定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改善产业结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建民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70年代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支,主要是研究与揭示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的,在生产要素禀赋和生产技术水平相近国家之间发生的同一产业部门内某一种产品双方向流动的原因、性质、效果以及利益。学习与借鉴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于制订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改善产业结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有着重要意义。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三种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