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2)
- 2023(8850)
- 2022(7226)
- 2021(6957)
- 2020(5565)
- 2019(12909)
- 2018(12442)
- 2017(23691)
- 2016(12749)
- 2015(14129)
- 2014(13718)
- 2013(13949)
- 2012(13046)
- 2011(12114)
- 2010(12177)
- 2009(11148)
- 2008(10928)
- 2007(9728)
- 2006(8766)
- 2005(7825)
- 学科
- 济(63480)
- 经济(63434)
- 农(49236)
- 业(38468)
- 农业(32668)
- 管理(24387)
- 方法(23851)
- 数学(22397)
- 数学方法(22272)
- 中国(19324)
- 业经(18067)
- 企(16250)
- 企业(16250)
- 贸(13044)
- 贸易(13038)
- 易(12838)
- 制(12685)
- 农业经济(12414)
- 发(12324)
- 地方(11892)
- 财(10658)
- 发展(10331)
- 展(10232)
- 体(9981)
- 学(9943)
- 村(9422)
- 农村(9401)
- 银(9035)
- 银行(9012)
- 策(8925)
- 机构
- 学院(187518)
- 大学(185182)
- 济(91453)
- 经济(90184)
- 研究(71043)
- 管理(69622)
- 理学(61093)
- 理学院(60360)
- 管理学(59476)
- 管理学院(59140)
- 中国(56121)
- 农(53706)
- 科学(41074)
- 农业(40928)
- 京(38856)
- 所(35651)
- 财(35294)
- 业大(34496)
- 研究所(32701)
- 中心(31999)
- 经济学(29248)
- 财经(28678)
- 经(26535)
- 经济学院(26521)
- 江(26264)
- 农业大学(25359)
- 范(24878)
- 师范(24661)
- 北京(24427)
- 院(23988)
- 基金
- 项目(127695)
- 科学(102083)
- 基金(95997)
- 研究(95157)
- 家(84329)
- 国家(83549)
- 科学基金(70798)
- 社会(65113)
- 社会科(61510)
- 社会科学(61495)
- 基金项目(50676)
- 省(47902)
- 自然(42387)
- 教育(41480)
- 自然科(41426)
- 自然科学(41415)
- 自然科学基金(40760)
- 划(40056)
- 资助(38320)
- 编号(37295)
- 农(31578)
- 部(30560)
- 发(29837)
- 成果(29669)
- 重点(28856)
- 国家社会(28811)
- 中国(26526)
- 创(26136)
- 教育部(25846)
- 课题(25080)
- 期刊
- 济(104124)
- 经济(104124)
- 农(60063)
- 研究(55972)
- 农业(41338)
- 中国(39663)
- 学报(31546)
- 科学(30611)
- 大学(25290)
- 学学(24363)
- 财(23015)
- 业经(22578)
- 管理(20076)
- 融(19861)
- 金融(19861)
- 业(18982)
- 经济研究(15734)
- 问题(15588)
- 教育(14995)
- 农业经济(14607)
- 世界(14368)
- 财经(14328)
- 农村(14006)
- 村(14006)
- 技术(13293)
- 经(12532)
- 版(11643)
- 经济问题(11164)
- 贸(11095)
- 社会(10056)
共检索到279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吕国光
中国农村儿童的入学率和辍学率到底是多少?哪些因素导致儿童辍学?家庭、社区和学生个人等诸方面因素作用辍学的路径是什么?使用2006年中西部地区20个县908名儿童的截面数据,运用SEM方法,考察教育供给、家庭教育支持、儿童在校表现和儿童失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教育供给和儿童在校表现显著影响儿童失学,家庭教育支持对儿童失学不存在直接影响。通过儿童在校表现这一中介变量,教育供给和家庭教育支持同时间接作用于儿童失学。
关键词:
失学 学习表现 教育供给 家庭资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楚军红
本文根据笔者于2000年2月利用“亲属网络法”对中国中部某县820名20~44岁的已婚妇女所做的问卷调查和对当地农民、乡(村)干部、计生工作者和医务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的数据,利用交叉列表和 LOGISTIC回归,对中国农村产前性别选择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胎次、胎儿性别和已有子女性别是产前性别鉴定和性别 选择性人工流产的主要决定因素,农民不愿多生但想生男孩的生育意愿是产前性别选择的根本原因,而传宗接代是农民富裕后生育儿子的主要考虑。因此,扭转人们重男轻女、传宗接代观念是解决出生性别比上升的治本之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林秀 罗仁福 刘承芳 Scott Rozelle
本文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村社区公共物品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两个理论假说,进而提出在我国公共投资中要注意的问题:既要考虑各地对公共投资有不同的需求,还要考虑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结果表明,除了一些政策因素以外,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村公共投资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在工商业较发达的村公共投资活动也相对较多。对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村,由于本地公共投资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等作用较小,因此这部分村民就不那么愿意对村里进行公共投资。从政策实施角度看,本研究发现,上级政府的公共投资更多地投向贫困地区、偏远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差的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这种投资战略...
关键词:
农村发展 公共投资 决定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李南,马可斯·W·费尔德曼
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嫁娶和招赘两种婚姻形式。由于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在农村中嫁娶式婚姻占绝对主导地位,而招赘式婚姻则非常少见。本文利用陕西省略阳县和三原县的调查数据,对于应时性和制度性两种类型的招赘式婚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宏炜,贺炎林,陈训波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泽云
数据截取是研究儿童入学时经常被忽视的问题,文章提出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加以解决,并根据2004年在云南省一个县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村受教育水平的因素。结果发现,农村儿童受教育水平在整体上已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女孩入学受到的限制更大,更依赖于家庭经济条件和社区内的学校供给;在家庭层面上,有兄弟姐妹、出生在少数民族家庭、母亲文化程度较低、母亲不曾加入过共青团及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儿童面临更少的受教育机会;在社区层面,富裕村子里的儿童将接受更多的教育,村里外出打工人员比例较高有可能刺激儿童较早地结束教育,本村有一所完全小学则能显著改善儿童的入学状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月萍
本文使用2000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村儿童健康的家庭环境及社区环境因素,并着重探讨了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以及卫生医疗服务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地区儿童健康状况的改进主要依赖农户家庭经济和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的改进,而农村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的投入并没有对儿童健康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目前,中国农村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家庭在获得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上存在不公平性,社区卫生医疗服务非但未能有效保护农村弱势家庭儿童的健康,反而有扩大农村内部儿童健康状况差距的作用。
关键词:
儿童健康 农村 家庭环境 社区环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宇立
本文思考的问题是,中国农民为什么在经济改革中走到了最前列?本文认为,中国农村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农民继承了中国农业历史上的成功经验。正是农村改革及其成功,才有力地联结了中国的历史和未来。官民共有的历史经验导致农村改革的成本-收益水平优于其它领域改革,其面向未来的意义还包括改革的社会动员,补充政府的政治资源,以及广泛的制度示范。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历史经验 社会动员 利益示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和军 刘云平
采用2011年国家统计局江苏省调查总队在江苏农村地区调查的数据,分析了非农就业、母亲照料对儿童教育的影响。与不工作或仅从事农业劳动的个体相比,当期参与非农工作的母亲,其子女的学习表现更好,母亲从事非农工作所带来的收入增加的正面效应超过了照料时间或质量下降的负面效应,正面效应能超过负面效应的主要原因是,样本中有74.42%的母亲在本乡或本县范围之内工作。研究看不出来母亲在儿童的学前阶段从事非农工作对其子女日后学校成绩的影响。儿童在3-6岁期间主要由母亲照料,会显著提高他们的学习表现,而在0-2岁期间由母亲照
关键词:
非农就业 母亲照料 农村儿童教育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宇 张林秀
本文利用全国5个省97个村的资料以及相同样本村中806户农户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村土地调整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的主要决定因素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明显好转;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兴起有利于农村土地产权状况的改善;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农村土地产权更加稳固了;近年来非农就业人口的持续增加是土地调整的原因之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春辉
本文通过使用2005年全国5个省份100个村的实地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垃圾处理服务**投资的决定因素。我们运用Logistic模型,利用1998年、2004年共两年的面板数据较全面分析了村的相关社会经济特征和农民有关特征对农村垃圾处理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村的规模和居民居住的密集度这两个变量显著影响垃圾处理服务的供给;在工商业越发达的村越可能提供垃圾处理服务;同时,在县乡以上政府工作的本村人越多,越可能提供垃圾处理服务;从居民层次看,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可能提供垃圾处理服务。
关键词:
农村发展 生活垃圾处理服务 决定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芸 张丞
本文利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2007年组织的针对全国100多个劳务输出示范县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调查数据,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法(Optimal Scaling)实证考察了具有流动经历的农村劳动力再次做出流动决策时的行为决定因素,探寻了以往流动经历对下一次流动决策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第一代和第二代农村流动劳动力在外打工积累的人力资本可以转化为在农村从事非农行业、自我经营或创业的人力资本。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良 张立冬
基于2010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匹配数据,检验家庭结构变迁对农村儿童成年后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有“分离家庭”经历的农村儿童成年后家庭收入流动性显著低于无“分离家庭”经历的农村儿童。相较“父亲缺位”,“母亲缺位”对家庭收入流动性的负面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家庭结构会通过成年后家庭文化资本和个体人力资本影响家庭收入流动性。异质性分析显示,家庭结构对农村儿童成年后家庭收入流动性存在地区差异、群体差异,西部负面影响大于中东部,中低收入群体负面影响大于高收入群体。家庭结构不仅影响儿童人力资本的积累,也关系着成年后经济地位和社会表现。因此,在关注家庭结构给农村儿童短期影响的同时,其长期影响也应引起政策研究者和学界的高度重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百才
"新机制"在西部农村地区实施已经两年有余,分析该政策对儿童入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西部地区6省18个县的调查,探讨了"新机制"实施对西部农村儿童入学的影响。研究发现,"新机制"的实施降低了农村家庭的义务教育投资成本,对农村儿童入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应该看到,少数贫困家庭儿童和女童的入学仍然存在困难,国家亟需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资助制度。
关键词:
“新机制” 西部农村地区 儿童入学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靖 董晓媛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中国农村地区女性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和照料儿童责任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儿童照料的替代品,包括老人、亲戚以及育儿机构等,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CHNS数据,针对多个反映儿童健康的指标,重点考察了儿童照料替代品对于儿童健康所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母亲劳动供给时间和收入的前提下,被他人照料时间的增加对儿童健康呈现出显著的负面影响,适合儿童年龄的育儿机构的可获得性对于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显著为正。研究结果证实了目前农村地区儿童照料服务的差强人意以及针对儿童的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关键词:
育儿替代品 劳动供给 儿童健康 内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