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0)
- 2023(7573)
- 2022(6320)
- 2021(5713)
- 2020(4847)
- 2019(11059)
- 2018(10484)
- 2017(21471)
- 2016(11357)
- 2015(12348)
- 2014(12506)
- 2013(12610)
- 2012(11749)
- 2011(10763)
- 2010(10621)
- 2009(9856)
- 2008(9894)
- 2007(8824)
- 2006(7608)
- 2005(7222)
- 学科
- 济(55039)
- 经济(54991)
- 业(35408)
- 管理(34511)
- 企(30147)
- 企业(30147)
- 方法(28011)
- 数学(25058)
- 数学方法(24899)
- 财(16601)
- 中国(12425)
- 贸(12369)
- 贸易(12361)
- 融(12244)
- 金融(12244)
- 易(12067)
- 务(11256)
- 财务(11251)
- 财务管理(11237)
- 制(11167)
- 企业财务(10948)
- 银(10461)
- 银行(10449)
- 农(10294)
- 行(10064)
- 业经(9753)
- 学(9400)
- 体(7739)
- 理论(7627)
- 地方(7387)
- 机构
- 大学(175078)
- 学院(171304)
- 济(82304)
- 经济(81009)
- 管理(66686)
- 研究(58708)
- 理学(57927)
- 理学院(57334)
- 管理学(56536)
- 管理学院(56205)
- 中国(47475)
- 财(40292)
- 京(35090)
- 财经(32825)
- 科学(31487)
- 经(30150)
- 所(29420)
- 经济学(27647)
- 研究所(26415)
- 中心(26330)
- 经济学院(25232)
- 财经大学(25103)
- 农(24968)
- 江(23538)
- 北京(22192)
- 业大(22071)
- 商学(20826)
- 院(20769)
- 商学院(20614)
- 融(20611)
- 基金
- 项目(112142)
- 科学(90634)
- 基金(87500)
- 研究(77948)
- 家(76591)
- 国家(76063)
- 科学基金(66230)
- 社会(53753)
- 社会科(51586)
- 社会科学(51570)
- 基金项目(45550)
- 自然(43664)
- 自然科(42834)
- 自然科学(42822)
- 自然科学基金(42141)
- 省(39710)
- 资助(37371)
- 教育(36406)
- 划(34622)
- 编号(27690)
- 部(27152)
- 重点(25051)
- 教育部(24097)
- 国家社会(23664)
- 创(22948)
- 人文(22838)
- 发(22354)
- 成果(22218)
- 科研(21830)
- 性(21790)
共检索到256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柳松 刘号 杨梦媛
本文运用结构断点测算法,识别了原油期货价格的结构性转变过程,进而针对投资者聚合问题,创新性地从交易行为的实质出发,研究了五类异质投资者情绪在每个结构转变阶段分别对原油期货市场收益和收益波动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原油期货价格在近十年呈现出三次明显的结构性转变,其动态轨迹表现为四个不同阶段;投资者情绪是影响原油期货市场收益的重要系统性因素,其冲击效应在四个阶段由大到小依次为高位震荡期、金融危机期、泡沫破裂期以及泡沫累积期;原油期货市场存在稳定的杠杆效应,在高位震荡期表现尤为突出;管理基金的投机活动已使其成为原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柳松 刘号 杨梦媛
本文运用结构断点测算法,识别了原油期货价格的结构性转变过程,进而针对投资者聚合问题,创新性地从交易行为的实质出发,研究了五类异质投资者情绪在每个结构转变阶段分别对原油期货市场收益和收益波动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原油期货价格在近十年呈现出三次明显的结构性转变,其动态轨迹表现为四个不同阶段;投资者情绪是影响原油期货市场收益的重要系统性因素,其冲击效应在四个阶段由大到小依次为高位震荡期、金融危机期、泡沫破裂期以及泡沫累积期;原油期货市场存在稳定的杠杆效应,在高位震荡期表现尤为突出;管理基金的投机活动已使其成为原油期货价格变动的引导者,生产批发商是市场上最坚定的套期保值者,互换交易商并非借套保之名行投机之实;投资者情绪波动是构成原油期货市场风险的显著性因素,管理基金代表的投机力量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姚小剑
本文从早期商品期货价格发现的理论研究、国际原油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微观结构及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发现的跨市场有效性等四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关于国际原油期货市场有效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了当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国际原油 期货市场 价格发现 有效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先进 赵志君
原油作为世界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动力以及化工用品原材料,它的价格波动通过各种方式传导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梳理,文章将原油价格引入中间品生产函数,通过最终品的产出以及工资利率的确定,研究了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工资、利率、物价的影响机制。文章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因素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具有显著的冲击影响,影响到了原材料价格以及进口商品价格,通过中间品价格的传导对消费品价格、工资具有较强影响,但对利率水平影响较弱。
关键词:
原油价格 利率 物价 工资率 中间产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渝 曾承晓
本文利用JJ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汇率市场与原油期货市场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原油期货价格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原油期货价格上涨是人民币升值的单向Granger原因。从短期来看,原油期货价格和人民币名义汇率互为Granger成因。针对以上结论,进一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少华 郭万山
本文基于1986年1月到2017年5月的WTI原油现货价格与1月、2月、3月和4月期的期货价格,使用分位数协整检验方法,研究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上的无偏预期假说是否成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本文所研究的1月、2月、3月和4月期货合约上,原油的期价与现价在每个分位点上都存在协整,随着期价的上涨,期价对现价的引导功能在消退。基于分位数wald检验的结果表明,1月期货合约在0.5以下的分位数上满足无偏预期假说,而2月、3月和4月期货合约只有在0.3以下的分位数上才满足无偏预期假说,也就是说只有当期货价格较低时,原油
关键词:
原油期货市场 无偏预期 分位数协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少华 郭万山
本文基于1986年1月到2017年5月的WTI原油现货价格与1月、2月、3月和4月期的期货价格,使用分位数协整检验方法,研究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上的无偏预期假说是否成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本文所研究的1月、2月、3月和4月期货合约上,原油的期价与现价在每个分位点上都存在协整,随着期价的上涨,期价对现价的引导功能在消退。基于分位数wald检验的结果表明,1月期货合约在0.5以下的分位数上满足无偏预期假说,而2月、3月和4月期货合约只有在0.3以下的分位数上才满足无偏预期假说,也就是说只有当期货价格较低时,原油
关键词:
原油期货市场 无偏预期 分位数协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柳松 唐婷斐 米运生
本文突破传统波动模型的局限,运用Spline-GARCH模型分离出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低频波动并构建月度低频波动序列,将高频原油期货价格与低频宏观经济数据无缝对接,分析了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低频波动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影响因素,进而检验了市场是否存在"过度波动"现象。研究发现: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波动来源于宏观经济基本面和国际石油基金投机行为的双重影响,该市场存在显著的脱离基本面的过度波动,宏观经济基本面引起的波动仅能解释市场总波动的40%,市场投机氛围浓厚;美元指数波动已取代原油供需因素波动,成为引起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低频波动的首要原因和判断该市场风险的首要预警信号;投机性持仓尤其是投机性的多头持仓波动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玉晶 宋林 王锋
随着金融市场关联度的加深,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在加强。本文作者通过离散小波变换技术对期货数据进行去噪与重构,采用VAR(6)-GARCH(1,1)-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与我国主要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小麦期货、大豆期货、玉米期货、棉花期货)的波动溢出关系。研究发现,原油期货市场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均存在自相关性,且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其中,原油期货与玉米期货、大豆期货均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原油期货与小麦期货仅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原油期货与棉花期货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据此,本文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监管框架,降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累积程度,防止农产品...
关键词:
原油期货 农产品期货 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宇 孙竹 袁长剑
随着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蓬勃发展,原油期货价格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原油贸易的价格基准。WTI和Brent油价作为国际原油价格的两大基准,分别体现了不同地区的供需状况和价格水平。本文利用滚动窗口,采用信息份额模型(IS)分析了不同时期两大原油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大部分时期内,Brent期货市场的影响力要大于WTI期货市场,但两者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为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建设和国内成品油定价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参考标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宇 孙竹 袁长剑
随着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蓬勃发展,原油期货价格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原油贸易的价格基准。WTI和BrenT油价作为国际原油价格的两大基准,分别体现了不同地区的供需状况和价格水平。本文利用滚动窗口,采用信息份额模型(IS)分析了不同时期两大原油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大部分时期内,BrenT期货市场的影响力要大于WTI期货市场,但两者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为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建设和国内成品油定价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参考标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洁 雷良海 叶文
文章从尾部风险溢出视角出发,基于原油期货市场的特点将传统下行CoES拓展至上行CoES,并推导出其在Copula函数下的计算公式,从而测度中国原油期货与国际三大基准原油期货在新冠疫情暴发与俄乌冲突爆发前后的动态尾部风险溢出效应,以此研判中国原油期货是否只是国际原油期货的影子市场。实证研究显示:中国原油期货与国际原油期货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下行风险溢出和上行风险溢出,且后者的溢出强度普遍高于前者;中国原油期货与国际原油期货之间的尾部风险溢出受到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的影响明显,且前者的影响程度更深而后者的影响周期更长;中国原油期货对国际原油的尾部风险溢出强度并不总是低于风险接受强度,中国原油期货并非一直扮演风险接受方的角色;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强化了中国原油期货与国际原油期货之间的独立性,中国原油期货市场已基本脱离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影子市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罗剑 夏威夷
我国要推动原油期货参与国际原油市场定价,成为亚太地区原油贸易的基准价格,这就要求我国的原油期货市场吸引境内外投资者广泛参与,因此,解决境外投资者交易编码与国内不一致的问题是前提条件。本文探讨了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相关路径,并着重从制度设计、日常监管等方面对综合账户与一户一码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对原油期货引入境外投资者进行有效监管,为确保期货市场持续稳健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映华 王婷
本文运用MS-VAR三区制模型将我国股票市场分为三种市场状态:快速上涨期、迅速下跌期、低位徘徊期。研究了不同市场状态下投资者情绪变动对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的影响,根据在三种市态下的脉冲响应图,投资者情绪变动对股指收益率变动具有非对称效应,股市迅速下跌阶段影响最大,其次为徘徊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反向修正作用较弱;在股价快速上涨阶段,情绪变动对收益的冲击小,反向修正作用很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映华 王婷
本文运用MS-VAR三区制模型将我国股票市场分为三种市场状态:快速上涨期、迅速下跌期、低位徘徊期。研究了不同市场状态下投资者情绪变动对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的影响,根据在三种市态下的脉冲响应图,投资者情绪变动对股指收益率变动具有非对称效应,股市迅速下跌阶段影响最大,其次为徘徊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反向修正作用较弱;在股价快速上涨阶段,情绪变动对收益的冲击小,反向修正作用很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