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2)
2023(14400)
2022(11991)
2021(10952)
2020(8773)
2019(19795)
2018(19593)
2017(37269)
2016(20464)
2015(22625)
2014(23186)
2013(22707)
2012(21743)
2011(20092)
2010(20695)
2009(19136)
2008(18791)
2007(17109)
2006(15617)
2005(14669)
作者
(61659)
(51330)
(51025)
(48909)
(33057)
(24605)
(23232)
(19793)
(19704)
(18710)
(17722)
(17157)
(16957)
(16706)
(16516)
(15839)
(15251)
(15170)
(14779)
(14728)
(13508)
(12815)
(12585)
(11978)
(11757)
(11538)
(11455)
(11320)
(10494)
(10344)
学科
(103090)
经济(102993)
管理(56055)
(52278)
(40699)
企业(40699)
方法(33088)
中国(29758)
数学(28817)
数学方法(28502)
地方(28263)
(25954)
(21988)
业经(21649)
(21268)
(19882)
(17814)
银行(17786)
(17707)
金融(17700)
(17315)
农业(17258)
(17010)
贸易(16997)
地方经济(16856)
(16389)
(14528)
(14141)
(14064)
理论(13956)
机构
学院(300595)
大学(297638)
(133593)
经济(130705)
研究(114508)
管理(106903)
理学(89433)
中国(88368)
理学院(88331)
管理学(86799)
管理学院(86224)
科学(67248)
(64404)
(62904)
(59593)
研究所(53425)
(51692)
中心(50792)
(48530)
财经(48079)
(43500)
经济学(42006)
北京(41580)
业大(41376)
(41139)
(41029)
师范(40661)
农业(40048)
(38634)
经济学院(37328)
基金
项目(187277)
科学(146964)
研究(138684)
基金(133771)
(116838)
国家(115827)
科学基金(97790)
社会(88500)
社会科(83965)
社会科学(83948)
(74152)
基金项目(68368)
教育(63427)
(62169)
自然(60619)
自然科(59186)
自然科学(59170)
自然科学基金(58137)
资助(56289)
编号(55493)
成果(47130)
(45830)
重点(43000)
课题(41157)
(41145)
(38209)
发展(37151)
国家社会(36711)
(36655)
(36579)
期刊
(163939)
经济(163939)
研究(100653)
中国(68475)
(48812)
(47520)
学报(46171)
管理(43206)
科学(42545)
(38032)
金融(38032)
教育(36328)
大学(35029)
学学(33146)
农业(32666)
经济研究(27754)
技术(27324)
业经(25684)
财经(25186)
(21906)
问题(20780)
(17321)
(16706)
国际(15812)
技术经济(15712)
世界(15581)
统计(14623)
商业(14289)
现代(13576)
(13376)
共检索到488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月珍  
<正>结构性货币政策具有激励商业银行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优势,有效契合了货币政策“精准”和“有效”的目标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中信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杠杆,坚守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做国家战略的坚定践行者、实体经济的忠实服务者。
关键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家祭  包顿  郑娇艳  闫振坤  
本文选取2004-2018年货币增长率、利率、金融稳定指数及实体经济增加值的月度数据,运用TVP-VAR模型分析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时变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时变性,长期效果优于短期;货币政策不仅直接影响实体经济,还会通过影响金融稳定间接影响实体经济,金融稳定渠道在货币政策调控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中逐渐畅通;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各有侧重,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而提高利率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金融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张运才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金融危机后局部流动性紧张、风险偏好下降、信贷配给增加下的举措,具有缓解金融局势,恢复市场信心和促进经济复苏方面的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在大力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同时,创设了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针对特定的经济与金融领域采取有的放矢的政策操作,通过结构性流动性救助机制缓解流动性危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成晓  姜旭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并利用SV-TVP-FAVAR模型对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阶段变迁和政策效果进行测度,考察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和政策特点。研究发现,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发展路径经历了五个阶段,其功能由拓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逐渐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渡,政策影响具有中长期特点,且利率及信贷渠道是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产生影响的主要机制,具备一定程度的市场化特点。未来应从常态化发展、整合政策框架、提高政策效率、加强与积极财政政策配合四个角度,对结构性货币政策进行创新和优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温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不牢。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我们要准确判断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为了更透彻地理解当前的形势,深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问题的研究,本刊特邀请著名专家撰写一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潘宏胜  
中国经济正面临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稳中趋降、第三产业占比上升、人口结构老龄化等结构性变化。文章认为,中长期的货币政策取向应关注和积极适应上述变化,保持稳健而适当趋紧的总体取向,更加突出稳定物价的目标,重新认识合理的货币总量水平和社会融资规模,以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一步发挥价格工具的调控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  
本文对美国经济与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研究,实证分析了1993~2007年中美经济发展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的影响。通过要素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中美两国经济关系呈现出高度的协同性,而且这种相关程度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的深化变得更加明显。中美经济交流和互动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产生了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美国因素强化了中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随着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汇率效应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而利率效应逐渐减弱。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颜士斌  夏鸿宁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实现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都要为经济增长、稳定币值、充分就业等目标服务。财政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主要有国家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含补贴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货币管理当局通过金融变量实现预期经济目标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货币供应量政策和利率(含汇率)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颜士斌  夏鸿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实现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手段,一般是组合实施的,其主要组合形式有双紧、双松、一紧一松。文章认为,发展经济是硬道理,客观上要求采取适宜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而上策应是紧财政松货币,文章分析了采取紧财政松货币政策的原由,并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提出松货币不是膨胀政策,它是建立在财政收支基本平衡,银行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基础之上的。文章论述了实行松货币政策的注意要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维富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存在三大较为突出的结构性失衡,即制造业供需结构性失衡、二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失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构失衡。未来,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以支持产业有机融合为手段,化解产业结构性失衡,构建国际竞争力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经济效益良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从产业、企业、产品三个层面全面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提高高端制造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的占比,化解制造业供需结构性失衡;构建化解"虚实结构失衡"的体制机制,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推动虚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俞超  方意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央行新创设了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常备借贷便利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负外部性产业与为之提供针对性信贷的垄断竞争银行部门,本文对两类数量型和两类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稳定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四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于不同的外生冲击均有效,且主要通过定向影响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而起到信贷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基于改进的政策前沿曲线评判框架,本文发现,非对称地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更能兼顾经济稳定和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泽彩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财政收入增长注入稳定性。文章指出,新形势下应聚焦战略、因情施策、做好“加减法”、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等,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效力,支持稳经济大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匡国建  
本文分析了近年我国经济周期、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开放和经济秩序的变化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指出实体经济的变化是导致货币政策效应弱化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从改善环境和增强货币政策的适应性两个方面来提高货币政策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小平  
本文深入分析了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青海省"十五"以来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矛盾,针对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入"从紧",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殷兴山  
本文认为,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了良好的货币条件。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前者对经济转型提供有利的空间,后者改变经济变量的比例关系。就如何贯彻稳健货币政策促进结构调整,本文还提出宏观政策与微观基础相结合的具体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