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1)
- 2023(14058)
- 2022(12254)
- 2021(11536)
- 2020(9520)
- 2019(21971)
- 2018(21666)
- 2017(42932)
- 2016(23343)
- 2015(25952)
- 2014(26038)
- 2013(25672)
- 2012(23773)
- 2011(21444)
- 2010(21375)
- 2009(19376)
- 2008(18855)
- 2007(16511)
- 2006(14433)
- 2005(12776)
- 学科
- 济(91457)
- 经济(91357)
- 管理(67161)
- 业(64936)
- 企(53642)
- 企业(53642)
- 方法(43337)
- 数学(37982)
- 数学方法(37514)
- 农(25130)
- 财(24987)
- 中国(24873)
- 学(20436)
- 业经(20147)
- 地方(18329)
- 贸(17936)
- 贸易(17930)
- 制(17526)
- 易(17461)
- 农业(16568)
- 务(15786)
- 财务(15721)
- 财务管理(15697)
- 理论(15347)
- 企业财务(14964)
- 银(14870)
- 银行(14828)
- 技术(14385)
- 融(14204)
- 金融(14203)
- 机构
- 大学(330648)
- 学院(329842)
- 济(133637)
- 管理(132020)
- 经济(130731)
- 理学(114932)
- 理学院(113672)
- 管理学(111716)
- 研究(111245)
- 管理学院(111118)
- 中国(82253)
- 京(69472)
- 科学(68982)
- 财(62183)
- 所(55881)
- 农(52843)
- 研究所(51076)
- 财经(50116)
- 中心(50101)
- 业大(49189)
- 江(47481)
- 经(45741)
- 北京(43754)
- 范(43245)
- 师范(42830)
- 农业(41400)
- 院(40565)
- 经济学(40412)
- 州(38479)
- 财经大学(37501)
- 基金
- 项目(228149)
- 科学(180043)
- 基金(166638)
- 研究(166117)
- 家(145206)
- 国家(144001)
- 科学基金(123993)
- 社会(104506)
- 社会科(99146)
- 社会科学(99123)
- 省(88418)
- 基金项目(88271)
- 自然(81673)
- 自然科(79796)
- 自然科学(79778)
- 自然科学基金(78365)
- 教育(76421)
- 划(74696)
- 资助(69523)
- 编号(67176)
- 成果(54669)
- 重点(50869)
- 部(50788)
- 发(48165)
- 创(47096)
- 课题(46355)
- 创新(43900)
- 科研(43662)
- 教育部(43611)
- 大学(42623)
- 期刊
- 济(141781)
- 经济(141781)
- 研究(98758)
- 中国(58511)
- 学报(52531)
- 科学(48219)
- 管理(47653)
- 农(47377)
- 财(45568)
- 大学(39661)
- 学学(37471)
- 教育(35890)
- 农业(32922)
- 融(32047)
- 金融(32047)
- 技术(27281)
- 财经(24238)
- 经济研究(23504)
- 业经(23250)
- 经(20705)
- 问题(18495)
- 理论(16490)
- 业(16370)
- 图书(16036)
- 科技(15766)
- 技术经济(15671)
- 实践(15088)
- 践(15088)
- 现代(14856)
- 版(14661)
共检索到475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雪兰 吴蓉蓉
稳就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2013—2022年的新三板挂牌企业面板数据,从结构性货币政策定向调控的特征企业视角探究其稳就业效应和作用渠道。研究发现,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企业劳动雇佣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渠道检验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通过导流效应、成本效应和信号效应支持稳就业。当经济处于上行周期、行业竞争程度高、企业竞争地位低和外部融资依赖度更高时,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稳就业效应更强。据此,应进一步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和杠杆撬动作用,稳就业、促经济、保民生,助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顺利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就业 融资约束 融资成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平
由于经济体制转轨中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使得单位结构性和产业结构性就业变化较大,从而导致我国自然失业率较高,加之金融危机对我国扩大就业的影响,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化解较高的失业率水平,可以通过选择实施如下一些有差别的或偏微观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大就业:一是积极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三是加大对私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四是大力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贷款;五是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金融支持;六是增加对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贷款。
关键词:
扩大就业 货币政策 结构性就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俞超 方意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央行新创设了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常备借贷便利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负外部性产业与为之提供针对性信贷的垄断竞争银行部门,本文对两类数量型和两类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稳定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四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于不同的外生冲击均有效,且主要通过定向影响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而起到信贷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基于改进的政策前沿曲线评判框架,本文发现,非对称地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更能兼顾经济稳定和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育蓉 范从来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运用考虑了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总量货币政策的一种有益补充。本文通过理论梳理和模型分析,从基本内涵、动因、传导机制及运用空间四个层面探讨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的机理。分析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可以应对经济体不对称冲击、改善总量货币政策异质性效应和促进产业战略性发展,并通过导流效应、截流效应、成本效应和信号效应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边际作用,其作用空间依赖于货币资金市场供需曲线斜率和不同市场间资金转换成本。
关键词:
异质性效应 结构调整 稳健中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郑永兵
结构性货币政策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针对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定向增加其融资可得性,以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结构性调控措施。实践表明,从增加融资可得性、引导市场利率以及重点支持方面,这些政策的作用机制都得到了较好发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研究发现,当前政策存在容易陷入传统总量调控、缺乏相关政策配合以及资金流向缺少监督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先进发达经济体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明确政策操作目标、加强与其他宏观政策配合以及建立完善对资金流向的监测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育蓉 范从来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运用考虑了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总量货币政策的一种有益补充。本文通过理论梳理和模型分析,从基本内涵、动因、传导机制及运用空间四个层面探讨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的机理。分析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可以应对经济体不对称冲击、改善总量货币政策异质性效应和促进产业战略性发展,并通过导流效应、截流效应、成本效应和信号效应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边际作用,其作用空间依赖于货币资金市场供需曲线斜率和不同市场间资金转换成本。
关键词:
异质性效应 结构调整 稳健中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智富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经济新常态下重要的调控工具创新,本文在分析江西省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样本对比,定量分析了工具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能较好地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但不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政策目标的影响力差异性较大。为进一步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出了以提高市场效率为设计重点、以优化授信管理为完善方向、以稳金融和降成本为目标导向、以完善货币政策环境为实施保障等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区域运用 效果评估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泽彩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财政收入增长注入稳定性。文章指出,新形势下应聚焦战略、因情施策、做好“加减法”、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等,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效力,支持稳经济大盘。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新形势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章格平
货币政策是影响国内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结构性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的创新,主要采取定向投放货币方式,推出的目的是调整经济结构,但对物价的影响还有待探究。本文选取2010年12月至2016年8月的货币供应量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Hodrick-Prescott滤波法、cHoW检验及格兰杰检验等方法,从结构突变金融理论的视角考察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物价水平和货币供应M1、M2的"剪刀差"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货币"剪刀差"不是物价水平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新常态下稳定物价水平的货币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物价水平 结构突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龚思铭 张帆
本文对货币政策领域前沿的结构性分析方法进行介绍,以日本为案例构建一个简单的结构性政策分析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分析日本货币政策效果受限的可能原因。对于采用多目标、多工具货币政策框架、并处于快速改革阶段的中国来说,结构性分析方法的应用稍复杂,但并没有无法解决的技术障碍。该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传统计量方法难以应对的维度灾难和卢卡斯批评,且对数据数量和质量也没有过高的依赖,其突出的前瞻性特征有望在中国的货币政策研究和目标简化等改革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框架 结构性分析方法 前瞻性指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乃芳 李宏瑾
文章运用DSGE模型对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新兴产业产出和总产出,但不同政策工具效果并不相同,价格型的再贷款利率政策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增进社会福利的效果最好。与传统总量货币政策相比,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社会福利的改进有限,仍存在着对传统产业的挤出效应、对总量政策的替代效应及对经济结构的扭曲效应等负面作用。文章认为,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并积极研究其有序退出,发挥好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作用和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这对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新蓉 刘银双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与货币政策协同优势以助力小微企业提质增效。本文基于新三板企业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考察金融科技对定向降准政策信贷引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金融科技降低了小微企业对定向降准政策的信贷依赖,这种抑制效应主要表现为金融科技通过改变银行负债结构和风险承担来减少银行贷款供给,弱化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进一步地,金融科技对定向降准政策的冲击存在异质性,该弱化关系在企业内部现金流少、处于成长期的小微企业尤为明显。金融科技在金融资源充裕条件下,对定向降准政策调控效果的削弱作用越显著。在金融发展不足情形下,金融科技更易降低小微企业对定向降准政策依赖。本研究结论为加强金融科技与结构性货币政策深度融合以优化金融服务质效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封北麟 孙家希
我国与欧美国家对选择性或"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理论认知和政策实践有着一定的差异,在政策内涵、设立初衷、适用条件、政策目标、操作方式、预期效果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设计安排。但是,一些重要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关注:一是西方国家采取的选择性货币信贷政策,主要是一种危机救助手段,仅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一旦危机度过,将及时有序退出;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虽然具有一定的政策效力,但十分有限,且政策实施对金融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三是我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设计必须进一步提升适应性,以增加政策工具的可用性,提高政策效力;四是无论是危机时期还是经济常态下,单一的选择性或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效力十分有限,需要财政政策的积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澜飚 尹海晨 张靖佳
本文分析了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公告通过信号渠道改变市场预期、降低货币与债券市场利率,从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事件分析法验证了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信号渠道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信号渠道可以显著降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但其有效性随利率期限的延长而下降。基于此,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有必要提升央行信息公开程度,进一步加强流动性,提供政策的"结构性"以及重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以提升结构性货币政策信号渠道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 信号渠道 事件分析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澜飚 尹海晨 张靖佳
本文分析了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公告通过信号渠道改变市场预期、降低货币与债券市场利率,从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事件分析法验证了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信号渠道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信号渠道可以显著降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但其有效性随利率期限的延长而下降。基于此,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有必要提升央行信息公开程度,进一步加强流动性,提供政策的"结构性"以及重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以提升结构性货币政策信号渠道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 信号渠道 事件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