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32)
- 2023(18251)
- 2022(15775)
- 2021(14797)
- 2020(12366)
- 2019(28314)
- 2018(28053)
- 2017(55319)
- 2016(29771)
- 2015(33245)
- 2014(33337)
- 2013(32806)
- 2012(30203)
- 2011(27172)
- 2010(27166)
- 2009(24981)
- 2008(24407)
- 2007(21550)
- 2006(18967)
- 2005(16469)
- 学科
- 济(121670)
- 经济(121542)
- 业(89376)
- 管理(84632)
- 企(67067)
- 企业(67067)
- 方法(56825)
- 数学(50442)
- 农(50161)
- 数学方法(49810)
- 农业(33216)
- 财(32670)
- 中国(30649)
- 业经(29247)
- 学(24318)
- 制(24089)
- 地方(23835)
- 贸(23162)
- 贸易(23155)
- 易(22548)
- 务(20685)
- 财务(20609)
- 财务管理(20569)
- 企业财务(19609)
- 银(19456)
- 银行(19412)
- 技术(18915)
- 理论(18698)
- 融(18604)
- 金融(18602)
- 机构
- 学院(422392)
- 大学(420528)
- 济(174096)
- 经济(170523)
- 管理(168600)
- 理学(146829)
- 理学院(145310)
- 管理学(142747)
- 管理学院(141980)
- 研究(138423)
- 中国(106992)
- 京(87183)
- 科学(84335)
- 农(80544)
- 财(79829)
- 所(68477)
- 业大(66180)
- 中心(65186)
- 财经(64397)
- 研究所(62269)
- 农业(62131)
- 江(61908)
- 经(59006)
- 北京(54296)
- 范(54046)
- 师范(53523)
- 经济学(52849)
- 院(49946)
- 州(49774)
- 财经大学(48052)
- 基金
- 项目(290609)
- 科学(229680)
- 研究(212782)
- 基金(212773)
- 家(184660)
- 国家(183109)
- 科学基金(158456)
- 社会(135198)
- 社会科(128072)
- 社会科学(128040)
- 省(112932)
- 基金项目(112310)
- 自然(103176)
- 自然科(100803)
- 自然科学(100780)
- 自然科学基金(99005)
- 教育(97588)
- 划(94555)
- 资助(88500)
- 编号(86734)
- 成果(69639)
- 部(65075)
- 重点(64551)
- 发(61820)
- 创(59897)
- 课题(58879)
- 教育部(55932)
- 创新(55915)
- 国家社会(55794)
- 科研(55749)
- 期刊
- 济(186865)
- 经济(186865)
- 研究(122988)
- 农(78365)
- 中国(76038)
- 学报(66145)
- 科学(60789)
- 财(59878)
- 管理(58294)
- 农业(52808)
- 大学(51476)
- 学学(48977)
- 融(46308)
- 金融(46308)
- 教育(42475)
- 技术(36005)
- 业经(34753)
- 财经(31335)
- 经济研究(28971)
- 经(26757)
- 问题(25510)
- 业(25185)
- 版(20817)
- 技术经济(20184)
- 理论(20079)
- 科技(19398)
- 统计(19211)
- 现代(18618)
- 图书(18456)
- 世界(18369)
共检索到612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万里鹏 曹国俊 翁炀杰
近年来,为了应对市场机制缺陷和金融结构性问题,中央银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践大量增加。本文在分析结构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通过PVAR模型对支农再贷款及相关变量面板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发现支农再贷款在西部地区总体有效,对涉农贷款、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等有显著促进效应。而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支农再贷款政策效应越差。但研究未发现支农再贷款对金融机构净息差、不良贷款有长期负面影响。文章建议现阶段中央银行进一步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解决金融结构性问题,但长期而言仍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建设来解决结构性问题。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政策效应 PVAR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红玉 陈明威
发展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支小再贷款作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中余额占比最大的政策工具,在定向支持小微企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利用2018年6月支小再贷款额度大幅增加的政策冲击,探讨支小再贷款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支小再贷款额度大幅增加后,地方性法人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水平明显提升;支小再贷款政策的作用机制一方面是降低地方性法人银行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是通过激励渠道起作用,支小再贷款工具对资产质量较好的地方性法人银行产生正向激励;在总量货币政策趋于紧缩的环境下和银行的信贷集中度更低时,支小再贷款的政策效果更为显著;最后,支小再贷款与社会信用平台设立具有明显的政策协同效应,随着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信易贷平台等金融基础设施逐步建立,支小再贷款的政策效果愈加显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龙训 霍成义 孙健
近年来,针对宏观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创新丰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取得良好的政策效果。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区间,并基于山东省100家地方法人银行7个季度的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了支小再贷款与普惠小微贷款的关系,测算了支小再贷款的最优门槛值。研究结果发现,支小再贷款实现了预期的政策目标,促进了普惠小微贷款的增长,但支小再贷款的作用也有临界值,存在最优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规模区间。基于此,建议根据普惠小微企业、“三农”等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提供相匹配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有效平衡好稳总量和调结构的功能,适时调整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水平,进一步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套政策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红永 张林寿 吴淑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开展创新型业务,其资金来源渠道与信贷供给行为因此发生改变,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银行贷款渠道会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的转型选择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然后选取2002-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务转型削弱了银行贷款渠道有效性,转型后银行的信贷供给对公开市场操作更为敏感,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敏感。为了应对这一转变,货币当局未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贷款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开展创新型业务,其资金来源渠道与信贷供给行为因此发生改变,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银行贷款渠道会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的转型选择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然后选取2002-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务转型削弱了银行贷款渠道有效性,转型后银行的信贷供给对公开市场操作更为敏感,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敏感。为了应对这一转变,货币当局未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贷款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开展创新型业务,其资金来源渠道与信贷供给行为因此发生改变,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银行贷款渠道会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的转型选择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然后选取2002-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务转型削弱了银行贷款渠道有效性,转型后银行的信贷供给对公开市场操作更为敏感,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敏感。为了应对这一转变,货币当局未来的监管手段应更加市场化,三大货币政策中公开市场操作应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贷款渠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永红 李政
我国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型,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本文应用1997年至2008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基于SVAR方法,比较分析了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调整和实际经济变化对不同种类银行贷款的冲击。研究结果显示:利率上调会降低消费性贷款的增速,而工商业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变化受利率上调的影响不大,本文对工商业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上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 贷款种类 SVAR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勤
本文基于1998~2014年中国银行业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银行资产配置的两阶段模型,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以Lerner指数衡量的银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银行贷款渠道中,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发挥主要作用;(2)货币政策对银行贷款规模的作用受银行竞争程度影响,并且银行竞争程度的增加削弱银行贷款渠道的作用,这一效应主要通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传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范小云 肖立晟 王博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是基于价格传导机制的放大效应,不能将其与"信贷配给"相混淆,而应理解为直接通过信贷供给的变动作用于实体经济的数量传导机制。运用CC-LM模型和贷款供给函数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机制,并运用动态广义矩方法进一步估计我国货币政策贷款供给函数后得知:第一,虽然我国满足"信贷渠道"必须的金融摩擦条件,但是其所依附的价格传导机制并不畅通,无法放大货币政策的效果。第二,我国垄断性的银行业结构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因此,未来的货币政策渠道将以规范化的利率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体,而信贷渠道应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辅助性"机制存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利率渠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章格平
货币政策是影响国内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结构性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的创新,主要采取定向投放货币方式,推出的目的是调整经济结构,但对物价的影响还有待探究。本文选取2010年12月至2016年8月的货币供应量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Hodrick-Prescott滤波法、cHoW检验及格兰杰检验等方法,从结构突变金融理论的视角考察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物价水平和货币供应M1、M2的"剪刀差"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货币"剪刀差"不是物价水平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新常态下稳定物价水平的货币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物价水平 结构突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页 罗凯 刘宇航 袁金凌
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加大了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运用。相较于传统的总量货币政策,结构性货币政策通过引入激励相容机制,来实现特定结构性目标。在实践过程中,特定结构性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特定金融机构的行为选择,地方法人银行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激励相容机制是否可以有效调动地方法人银行运用的内在积极性,是决定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拟从地方法人银行行为选择的视角,探讨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激励相容机制是否有效,采用实证模型分析不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行为的动态影响,对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结构性货币政策效力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克菲 吴晗
近年来,针对外汇占款大幅下滑、流动性结构性短缺状况,中央银行创设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本文以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和抵押补充贷款(PSL)为例,探究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SLF操作对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水平具有一定引导作用,但这种引导作用不显著;MLF和PSL操作对货币市场中期利率的引导作用在短期较为显著;PSL操作对债券市场长期利率水平在短期内也具有一定引导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央银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调节流动性的背景下,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利率传导在短期内较为有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澜飚 尹海晨 张靖佳
本文分析了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公告通过信号渠道改变市场预期、降低货币与债券市场利率,从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事件分析法验证了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信号渠道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信号渠道可以显著降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但其有效性随利率期限的延长而下降。基于此,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有必要提升央行信息公开程度,进一步加强流动性,提供政策的"结构性"以及重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以提升结构性货币政策信号渠道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 信号渠道 事件分析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澜飚 尹海晨 张靖佳
本文分析了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公告通过信号渠道改变市场预期、降低货币与债券市场利率,从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事件分析法验证了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信号渠道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信号渠道可以显著降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但其有效性随利率期限的延长而下降。基于此,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有必要提升央行信息公开程度,进一步加强流动性,提供政策的"结构性"以及重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以提升结构性货币政策信号渠道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 信号渠道 事件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