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55)
2023(17000)
2022(14224)
2021(13040)
2020(10433)
2019(23732)
2018(23103)
2017(44277)
2016(24122)
2015(26744)
2014(26974)
2013(26463)
2012(25055)
2011(22932)
2010(23510)
2009(22052)
2008(21771)
2007(19804)
2006(17949)
2005(16941)
作者
(70709)
(59099)
(58724)
(56280)
(38010)
(28266)
(26666)
(22699)
(22450)
(21452)
(20520)
(19725)
(19386)
(19116)
(18941)
(18222)
(17547)
(17397)
(17132)
(16976)
(15291)
(14720)
(14343)
(13557)
(13420)
(13329)
(13238)
(13086)
(12008)
(11669)
学科
(115026)
经济(114903)
管理(73870)
(67407)
(54657)
企业(54657)
方法(38105)
中国(33185)
数学(33000)
数学方法(32569)
(29705)
地方(29283)
(28780)
(25762)
业经(25652)
(22059)
(20303)
银行(20274)
(19918)
金融(19915)
(19730)
贸易(19714)
农业(19691)
(19605)
(19085)
(17695)
地方经济(17033)
(16679)
环境(16632)
财务(16616)
机构
学院(352827)
大学(349969)
(155598)
经济(152297)
研究(128855)
管理(128176)
理学(107966)
理学院(106676)
管理学(104956)
管理学院(104276)
中国(99960)
(75991)
科学(74413)
(74353)
(65915)
研究所(58721)
财经(57987)
中心(57429)
(56433)
(56379)
(52424)
经济学(48915)
北京(47892)
业大(47159)
(46814)
(46475)
师范(46336)
(44738)
经济学院(43492)
农业(43357)
基金
项目(220990)
科学(174830)
研究(164553)
基金(159532)
(138183)
国家(136993)
科学基金(117221)
社会(106596)
社会科(101172)
社会科学(101149)
(86974)
基金项目(82056)
教育(76106)
自然(72830)
(72561)
自然科(71112)
自然科学(71095)
自然科学基金(69865)
资助(66441)
编号(65643)
成果(55571)
(52101)
重点(50654)
(49406)
课题(48273)
(45633)
(44269)
国家社会(44161)
(43736)
创新(42778)
期刊
(190122)
经济(190122)
研究(117432)
中国(79652)
(59131)
(54047)
管理(52606)
学报(51412)
科学(48512)
(43530)
金融(43530)
教育(41663)
大学(40231)
学学(38055)
农业(35945)
技术(31624)
经济研究(31463)
财经(30482)
业经(29788)
(26376)
问题(23992)
(20143)
技术经济(18165)
国际(18024)
(17971)
世界(17607)
商业(16253)
现代(16188)
统计(16082)
(15527)
共检索到567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成晓  姜旭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并利用SV-TVP-FAVAR模型对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阶段变迁和政策效果进行测度,考察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和政策特点。研究发现,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发展路径经历了五个阶段,其功能由拓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逐渐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渡,政策影响具有中长期特点,且利率及信贷渠道是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产生影响的主要机制,具备一定程度的市场化特点。未来应从常态化发展、整合政策框架、提高政策效率、加强与积极财政政策配合四个角度,对结构性货币政策进行创新和优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剑  刘钰  
金融稳定是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维护金融稳定有助于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TVP-VAR模型深入分析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直接和间接传导渠道。研究表明:一方面货币政策短期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的影响,但中长期政策效应并不显著,传统货币政策难以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价格型货币政策的金融稳定效应在短、中、长各期均明显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而金融稳定的中介效应仅在短期内显著,中长期并不明确,意味着货币政策效应还不能从金融稳定有效地传导至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新形势下中国应积极推进传统货币政策转型,搭建具有前瞻性的、兼容多维目标的宏观政策调控框架,疏通金融稳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传导渠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月珍  
<正>结构性货币政策具有激励商业银行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优势,有效契合了货币政策“精准”和“有效”的目标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中信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杠杆,坚守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做国家战略的坚定践行者、实体经济的忠实服务者。
关键词:
[期刊] 改革  [作者] 楚尔鸣  曹策  李逸飞  
现阶段,我国经济面临资金流向与转型升级错配、流动性总量盈余与结构性资金短缺的双重矛盾,其深层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存在梗阻。为达到总量中性下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目标,实现资金导流与精准滴灌,央行创设了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但相关理论研究还欠系统。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理论框架包括政策目标、操作工具、操作规则、政策协调四个方面,通过信号与预期、信贷与定向支持、利率与成本收益、风险缓释与承担机制进行传导。在分析传导梗阻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从金融监管到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从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到各政府部门、从地方政府到营商环境四条传导渠道疏通路径,并提出了当前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操作策略,以不断提高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郑永兵  
结构性货币政策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针对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定向增加其融资可得性,以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结构性调控措施。实践表明,从增加融资可得性、引导市场利率以及重点支持方面,这些政策的作用机制都得到了较好发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研究发现,当前政策存在容易陷入传统总量调控、缺乏相关政策配合以及资金流向缺少监督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先进发达经济体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明确政策操作目标、加强与其他宏观政策配合以及建立完善对资金流向的监测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蔚  
本文在研究国际主要央行推行结构性货币政策运作的基础上,将其先进经验与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和欧美国家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认知定位和操作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内涵、目标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设计安排。要完善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应继续推进机制体制改革、构建抵押品分类和风险度量框架、强化对市场预期的合理引导效果、建立激励相容机制、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张运才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金融危机后局部流动性紧张、风险偏好下降、信贷配给增加下的举措,具有缓解金融局势,恢复市场信心和促进经济复苏方面的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在大力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同时,创设了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针对特定的经济与金融领域采取有的放矢的政策操作,通过结构性流动性救助机制缓解流动性危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刘冬冬  
研究目标: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进行测度,以期探讨适配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研究方法:对央行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常规与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进行比较、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国际比较以及衡量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变大、主动性增强,更加注重期限搭配的灵活性、市场化方式、宏观审慎管理要求、对经济结构的作用以及对利率和预期引导,同时价格型工具调控效力逐渐凸显,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存在阻滞。研究创新:对货币政策进行系统的测度分析。研究价值:为货币政策的研究和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生柳荣  何建勇  
近年来,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着力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逐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本文基于银行业经营视角,从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功能特点出发,阐述分析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六大传导机制,并探讨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实施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最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宇珺  
新时代下,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中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特质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充分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有效作用于高质量发展,通过动力机制、效率变革机制、产业融合机制、治理协同机制、普惠共享机制,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坚持以数字经济引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宇珺  
新时代下,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中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特质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充分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有效作用于高质量发展,通过动力机制、效率变革机制、产业融合机制、治理协同机制、普惠共享机制,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坚持以数字经济引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潘宏胜  
中国经济正面临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稳中趋降、第三产业占比上升、人口结构老龄化等结构性变化。文章认为,中长期的货币政策取向应关注和积极适应上述变化,保持稳健而适当趋紧的总体取向,更加突出稳定物价的目标,重新认识合理的货币总量水平和社会融资规模,以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一步发挥价格工具的调控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新华  马万里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推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是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治本之策。基于主要目标、重点领域和推进方式,探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厘清改什么、怎么改的核心问题,有助于理解和认识为什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娟  
一、引言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宽松成为全球"保增长"的最主要武器。全球央行频繁降息,(1)达到有史以来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2)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更是将QE发展成为QQE,但世界经济增长依旧持续低迷。2015年后,全球经济形势出现较强的分化局面,美国经济持续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娟  
一、引言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宽松成为全球"保增长"的最主要武器。全球央行频繁降息,(1)达到有史以来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2)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更是将QE发展成为QQE,但世界经济增长依旧持续低迷。2015年后,全球经济形势出现较强的分化局面,美国经济持续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