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6)
- 2023(14404)
- 2022(11886)
- 2021(11148)
- 2020(9148)
- 2019(21109)
- 2018(20217)
- 2017(39863)
- 2016(21183)
- 2015(23541)
- 2014(23150)
- 2013(23147)
- 2012(21842)
- 2011(19669)
- 2010(19862)
- 2009(18703)
- 2008(17936)
- 2007(15846)
- 2006(14016)
- 2005(13149)
- 学科
- 济(94345)
- 经济(94252)
- 业(62366)
- 管理(62042)
- 企(50481)
- 企业(50481)
- 方法(44449)
- 数学(40947)
- 数学方法(40643)
- 中国(32548)
- 融(31037)
- 金融(31037)
- 银(29646)
- 银行(29633)
- 财(29062)
- 行(28582)
- 农(24287)
- 制(24149)
- 贸(21515)
- 贸易(21495)
- 易(21023)
- 业经(18990)
- 务(18301)
- 财务(18271)
- 财务管理(18233)
- 地方(17722)
- 企业财务(17607)
- 农业(15754)
- 体(15427)
- 学(15056)
- 机构
- 大学(300850)
- 学院(299443)
- 济(144105)
- 经济(141586)
- 管理(115804)
- 研究(105838)
- 理学(98892)
- 理学院(97924)
- 管理学(96727)
- 管理学院(96159)
- 中国(93068)
- 财(70645)
- 京(61950)
- 科学(56242)
- 财经(55869)
- 所(51971)
- 经(51145)
- 中心(50549)
- 经济学(48072)
- 研究所(46583)
- 农(44550)
- 经济学院(43540)
- 江(43402)
- 财经大学(42109)
- 北京(39806)
- 院(37840)
- 业大(37507)
- 融(36446)
- 金融(35826)
- 州(35027)
- 基金
- 项目(192640)
- 科学(155001)
- 基金(146437)
- 研究(142535)
- 家(126203)
- 国家(125246)
- 科学基金(108664)
- 社会(96524)
- 社会科(92180)
- 社会科学(92158)
- 基金项目(75062)
- 省(70335)
- 自然(67493)
- 自然科(66025)
- 自然科学(66010)
- 自然科学基金(64984)
- 教育(64864)
- 资助(62187)
- 划(60265)
- 编号(54215)
- 部(46035)
- 成果(44860)
- 重点(43360)
- 国家社会(41893)
- 发(41669)
- 教育部(40567)
- 创(40335)
- 人文(38904)
- 性(38712)
- 创新(37957)
- 期刊
- 济(151472)
- 经济(151472)
- 研究(99309)
- 中国(58652)
- 融(54625)
- 金融(54625)
- 财(54157)
- 管理(43649)
- 学报(40323)
- 科学(39751)
- 农(39259)
- 大学(31937)
- 学学(30436)
- 财经(29640)
- 经济研究(27449)
- 农业(25552)
- 经(25413)
- 教育(23731)
- 技术(22853)
- 业经(21497)
- 贸(20378)
- 问题(20019)
- 国际(18738)
- 世界(16371)
- 理论(15383)
- 统计(15272)
- 技术经济(15209)
- 业(14279)
- 策(13793)
- 商业(13314)
共检索到466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冲 庞元晨 刘莉亚
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统筹考虑各类政策的溢出效应,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内在要求。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向债券利率的传导是央行利率调控体系的重要一环,然而鲜有研究探讨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对前述传导路径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本文利用债券市场交易数据,基于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扩容、资管新规政策,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该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出台后,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向债券利率的传导效率显著下降,MLF担保品扩容则对目标债券起到反向调节作用,助力其传导效率恢复。本文结论表明,结构性工具有助于疏通利率传导,缓和金融监管冲击,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于静霞 安真 李馨怡
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美国频繁调整货币政策和运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必然会对中国产生政策溢出效应,加之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美国货币政策溢出对中国债券市场具有显著影响,短期债券受影响程度大于长期债券;溢出效应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非对称性,美联储在经济衰退阶段实施的扩张性刺激政策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冲击更大;美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汇率渠道影响中国债券市场,并且其在2015年后显示出更强的有效性。因此,中国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补充创新金融工具,建立股、债、汇及大宗商品市场联动的风险预警与联合干预机制,通过提升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来降低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掌握对外开放主动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振华
债券市场的功能分析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债券市场作为各种期限、类型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发行和交易场所,既是货币市场的重要子市场,也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赜 冯时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利差的关系,进而将信用利差分解为信用溢价和流动性溢价,分别研究货币政策利率对这两部分的传导效应,并分析了当前利率传导中的扭曲及其原因。本文认为,我国信用利差与货币政策利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呈正相关性,其机制原因是信用利差主要反映了流动性溢价因素;同时货币政策利率对信用利差的传导存在跨市场差异。为了更好地建立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应有序打破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推动跨市场的制度统一,尽快畅通利率传导机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用利差 利率传导 债券市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姚飞
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债券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市场规模和流动性水平大为提高,债券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从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就促进债市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债券市场 流动性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均丽 林峰
本文在全面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有必要融合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透明度、交流沟通与非常规政策的两个层面,就此进行理论分析。同时,采用200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间银行固定利率国债即期收益率数据,运用EGARCH模型实证检验中国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交流沟通进行的弱式前瞻性指引或广义上的前瞻性指引,对债券市场会产生影响,其中对中短期债券的影响更为显著,并且在影响方向上符合其货币政策意图。我们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央银行应倚重前瞻性指引的调控作用,以平衡的方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经济中的短期波动,保持宏观经济的健康性,同时推动改革开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钢 陈旭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补充市场流动性、主动调控经济的重要货币政策创新,对债券市场有着重要影响。对这一影响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政策决策层和市场投资者对债券市场受到影响的程度做出准确评估。结构性货币政策推出的背景随着金融危机后美国、欧洲等国家纷纷推出非常规货币政策,以应对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也借鉴国外的这些经验,在2013年后相继推出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冬妮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依然处于初步阶段,市场监管的不完备性影响了我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我国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我国债券市场监管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从而为我国债券市场的市场化和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鹿 张宗新
基于International CAPM理论,本文运用NLSUR方法,在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背景下,检验了人民币债券价格中是否出现汇率风险溢价,并分析了汇率对债券融资成本中各部分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债券通启动近一年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成为债券新的定价因子。第二,与债券市场开放前相比,长期限国债的汇率风险溢价为正,收益率会在汇率过快升值时上升不足;信用债的汇率风险溢价为负,收益率会在汇率过快贬值时上升过多。第三,债券收益率各组成部分与汇率的关系主要呈现门限效应,当升值超过一定幅度时,国债的期限溢价会增大;当贬值超过一定幅度时,信用债的信用溢价会增大。本文就防范汇市、债市风险传染和债券投资双向开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申世军 邱南南
2010年底,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回归"稳健"。债券市场将面临资金面收紧、运行波动加大、发债主体积极性下降、企业潜在违约风险增加等挑战,也将迎来政策环境向好、银行投资需求增加、国际化加快等良好机遇。为应对这一局面,债券发行和监管需要适时进行调整。
关键词:
稳健货币政策 机遇 挑战 调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申世军 邱南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回归"稳健",未来或将进入"稳中从紧"的基调。债券市场将面临资金面收紧、运行波动加大、发债主体积极性下降、企业潜在违约风险增加等挑战,也将迎来政策环境向好、银行投资需求增加、国际化加快等良好机遇,为应对这一局面,债券发行和监管需要适时进行调整。
关键词:
稳健货币政策 债券市场 金融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鸿玲 柴鹏
文章以债券市场在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为出发点,结合当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的转变,选取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债券市场利率的代理变量,进行了Johansen协整检验并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在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过程中,当前价格型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已经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着有效的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鹏飞 胡奕明
债券增信对定价的影响如何,不同的增信方式对定价影响又如何?通过对2007-2012年上市债券的研究,我们发现,债券增信可以降低信用利差,提升信用评级,因为债券增信可以促进监督。我们还发现,第三方保证比其他增信方式更能降低信用利差,更能提升信用评级,因为第三方保证将强有力的第三方引入债务合约,不仅增强了债务人偿债的动力,还合理分配了监督职责,既降低了监督成本又提高了监督收益。此外,我们还发现,审计质量与债券增信对定价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我们认为,债券增信是投资者实现自我保护的途径,尤其是第三方保证。在像中国这样制度保护弱的国家,第三方保证对于发展债券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担保 保证 定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大楷 王鹏
本文以2007年至2013年6月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基于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两类模型,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于公司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都与信用利差显著相关,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越大;另外,债券发行方的资产规模和产权性质对于信用利差的影响也十分显著。这些发现有助于规范公司债券的发行监管,提高一级市场的定价效率,从而促进公司债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