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9)
2023(13888)
2022(11614)
2021(10909)
2020(9286)
2019(21355)
2018(20786)
2017(39730)
2016(21832)
2015(24322)
2014(24044)
2013(24195)
2012(22709)
2011(20558)
2010(20308)
2009(18924)
2008(18998)
2007(16896)
2006(14447)
2005(13163)
作者
(66323)
(55710)
(55602)
(52921)
(35445)
(27069)
(25180)
(21809)
(21034)
(19724)
(19217)
(18517)
(17878)
(17716)
(17624)
(17411)
(17091)
(16543)
(16136)
(16111)
(14010)
(13673)
(13632)
(12691)
(12598)
(12425)
(12349)
(12065)
(11252)
(11159)
学科
(94104)
经济(94010)
(60276)
管理(60035)
(48236)
企业(48236)
方法(45113)
数学(40775)
数学方法(40468)
中国(26165)
(25943)
(24622)
(20386)
(20214)
贸易(20209)
(19713)
(18949)
业经(18261)
(16830)
财务(16809)
财务管理(16775)
地方(16570)
农业(16164)
企业财务(16101)
(14974)
银行(14911)
(14727)
金融(14725)
(14242)
环境(13113)
机构
大学(323000)
学院(318377)
(138225)
经济(135846)
管理(118872)
研究(115490)
理学(103561)
理学院(102303)
管理学(100559)
管理学院(99974)
中国(87493)
科学(72449)
(68760)
(63696)
(61790)
(60275)
研究所(55418)
业大(52408)
中心(52192)
农业(50896)
财经(50516)
(46339)
(45617)
经济学(44414)
北京(43416)
(40946)
经济学院(40347)
(39550)
师范(38984)
财经大学(38039)
基金
项目(217957)
科学(171239)
基金(162491)
研究(148821)
(146025)
国家(144905)
科学基金(122073)
社会(97631)
社会科(92799)
社会科学(92769)
基金项目(86046)
自然(81522)
(81356)
自然科(79745)
自然科学(79714)
自然科学基金(78400)
(71336)
教育(67728)
资助(67109)
编号(55699)
重点(49990)
(49694)
(46344)
(45010)
成果(44640)
科研(43188)
创新(42385)
计划(42082)
国家社会(41960)
教育部(41944)
期刊
(142429)
经济(142429)
研究(90695)
学报(60562)
中国(59754)
(56097)
科学(52909)
(48251)
大学(44166)
学学(42321)
管理(40996)
农业(37655)
(29761)
金融(29761)
财经(25980)
经济研究(25114)
教育(24177)
技术(23039)
(22293)
业经(21324)
(21297)
问题(19897)
(17998)
(16859)
技术经济(15736)
国际(15670)
世界(15608)
统计(15168)
业大(15157)
科技(14585)
共检索到462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春红  汤杰  王冬吾  
本文分别检验了不同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结构性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并探寻了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产生非对称性影响的来源。首先利用SVAR模型将油价波动分解为供给、需求和预防性购买三种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发现三种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收益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GARCH非对称模型检验及其信息影响曲线结果显示供给和预防性购买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是对我国股市的产生非对称性影响的主要原因。在应对油价波动策略时,区分油价波动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助于政府机构采取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青  梅强  王娟  
文章以1997年1月2日至2007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市场综合指数为样本,根据股指波动情况,划分为三个阶段,运用EGARCH和TARCH模型实证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生成机理,提出基于股市波动非对称性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为政府监管股票市场、制定股票市场发展规划与政策,提供具有一般性意义的分析思路和模式,为投资者预测并规避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路胶  赵华  
不同学者以相同的模型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杠杆效应,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借助于GJR-GARCH和EGARCH,以一定的样本为初始样本,然后逐个扩大样本容量,研究样本的变动对结论造成的影响,得出中国股票市场不存在杠杆效应的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东洋  杨永  
本文选取2006年1月4日到2008年12月31日期间上证综合价格指数日收益率和收益波动率的数据,建立二者变量指标的GARCH模型、AGARCH模型、EGARCH模型,对我国牛熊市轮替过程中股票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股改后牛熊市期间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表现出显著的长记忆性、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股票市场波动性对"利好"和"利空"消息呈现出不平衡性反应,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强市恒强、弱市恒弱现象。最后,从投资者心理预期、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投资者构成和交易机制等方面对该结论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炜  黄炎龙  宋伶俐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逐步发展及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逐步完善,股票市场收益波动所呈现的非对称性效应是否会发生逆转引人关注。本文运用不同的GARCH类条件异方差模型(EGARCH、TARCH、PARCH以及非对称CARCH模型),选取1998年1月5日至2006年11月6日上证综指的日收盘价格指数数据,分析和验证了股票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性效应。结果表明,上海股市股票收益波动仍然具有非对称性,即利空消息对收益波动的冲击效应大于同等程度的利好消息,从而验证了非对称效应的不可逆转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兴强  刘醒云  
混合分布假定(MDH)用信息流的自相关结构解释收益波动的GARCH效应和持续性。本文先运用EGARCH-GED模型考察沪深A、B股市场的波动非对称性,发现A股市场波动显著非对称、B股市场“杠杆效应”不显著。然后,我们根据“杠杆效应”的显著与否,把同期交易量作为信息替代指标分别引入EGARCH-GED和GARCH-GED模型的条件方差方程, 实证检验混合分布假定。最后,我们比较预期和未预期交易量对条件方差的解释力。研究表明:在B股和上证A股市场上,同期交易量对收益波动的GARCH效应和持续性有显著的解释力;同期交易量不能作为市场信息的完全替代指标;未预期交易量对收益波动有显著的解释力、比预期交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志强  涂雄苓  
股票市场中广泛具有短线投资者根据长线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而执行相应交易的跟庄现象,长线和短线交易分别与不同的时间尺度相关联。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往往在单一时间尺度条件下展开,无法有效地探索不同时间尺度的股票交易行为间的内存关联。由此,本文引入小波域隐马尔可夫模型,以我国股市5分钟的高频交易数据为素材,研究了股市波动信息沿时间尺度流动的统计性质。结果表明波动信息在传导过程中表现出如下显著的非对称性:大尺度的低波动状态以大概率引发小尺度上的低波动状态,但大尺度的高波动状态只以相对小的概率诱发小尺度的高波动状态。最后,对这一结果的政策意义进行了解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雷钧  
在资本市场中,好消息和坏消息对资产价格的冲击往往是不对称的,好消息对资产价格的冲击没有坏消息对资产价格冲击的程度大。本文将通过运用非对称的TARCH及EGARCH模型,对我国沪市股票价格的非对称效应作出实证分析,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奚峰  王国松  
本文基于EGRACH模型,利用高频数据,实证检验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我国股市非对称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在股指期货初期股指期货对股市的波动有放大作用,在远期降低了非对称性波动,具有稳定股市的功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安杰  蒋艳霞  
本文采用EGARCH和GJR-GARCH模型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动态。通过利用消息影响曲线,作者发现,中国股市对好消息的反应要大于坏消息。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涨跌幅限制的取消和B股对国内投资者的开放,收益序列的不对称性和持续性逐渐减弱。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聂富强  宋国军  
本支应用系数多变量EGARCH模型来研究我国沪深股市的波动不对性,结果发现:在全样本时期,收益率呈现深市向沪市的单向溢出,而沪深两市则都呈现显著的波动不对称性特征。分时段来考察,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前后呈现收益率由深市向沪市的单向溢出到双向溢出现象;而波动性的实证结果则显示,以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为间断点,沪市波动不对称性有明显加强的趋势,而深市波动不对称性则呈现由不显著到显著的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浪南  黄杰鲲  
本文采用GJRGARCH -M模型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对股票市场的非对称影响。在划分时段分别建模的基础上 ,我们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对消息的反应不同于现存文献 ,对此我们提出了新的解释。此外 ,我们的结论也为中国股票市场投机成分不断趋于减少、投资者不断成熟提供了有力的实证依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顾巧明  
中国股市波动存在显著的长记忆性效应,这表明基于短记忆性过程的建模对股市波动结构的拟合可能是不充分的。本文对股市收益率进行了长记忆ARMA-FIEGARCH建模,并以此研究了利率和准备金率调整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的上调和下调对股市波动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利率或准备金率上调消息公布后,股市波动性显著增加。而利率或准备金率下调消息公布后,市场的波动率没有明显变化;此外利率调整较之于准备金率调整对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管理层运用货币政策调控股票市场提供新的决策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顾锋娟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美国、香港和沪深股市之间的波动非对称性差异,探讨股市波动非对称性的深层次原因。研究表明,投资者对好坏信息冲击的反应差异是导致股市波动非对称性特征的重要原因,而一些制度性的缺陷会加剧投资者对正负信息的反应差异,进而导致在不同市场不同行情阶段产生不同的波动非对称性特征。美国的市场趋于成熟,无论在牛市还是在熊市都呈现出传统的波动负向非对称性;中国大陆市场相对不成熟,在缺乏做空机制等制度作用下,牛市行情中呈现出波动正向非对称性;而中国香港市场的成熟度介于美国和中国大陆市场之间,因而在牛市行情中呈现不显著的负向非对称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苏江  王俊勇  
本文以2000年3月31日至2010年3月31日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的日收盘价序列、周收盘价序列和月收盘价序列为研究样本,采用ARMA-TARCH和ARMA-EGARCH模型对我国不同频率股票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进行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