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7)
- 2023(11647)
- 2022(9964)
- 2021(9506)
- 2020(7996)
- 2019(18132)
- 2018(18095)
- 2017(34167)
- 2016(19180)
- 2015(21166)
- 2014(21007)
- 2013(20417)
- 2012(18510)
- 2011(16385)
- 2010(17213)
- 2009(16349)
- 2008(16890)
- 2007(15176)
- 2006(14017)
- 2005(13241)
- 学科
- 管理(68246)
- 济(66434)
- 经济(66345)
- 业(62458)
- 企(55603)
- 企业(55603)
- 财(30810)
- 方法(25203)
- 制(21522)
- 务(21007)
- 财务(20953)
- 财务管理(20898)
- 数学(20527)
- 中国(20463)
- 数学方法(20126)
- 农(20030)
- 企业财务(19961)
- 业经(17183)
- 策(15825)
- 银(15641)
- 银行(15629)
- 行(14663)
- 体(14125)
- 学(13963)
- 地方(13679)
- 贸(13103)
- 融(13101)
- 金融(13100)
- 贸易(13095)
- 理论(12927)
- 机构
- 学院(260438)
- 大学(256808)
- 济(104736)
- 经济(102159)
- 管理(99837)
- 研究(88939)
- 理学(82267)
- 理学院(81340)
- 管理学(80055)
- 管理学院(79488)
- 中国(72899)
- 财(59912)
- 京(55163)
- 科学(51481)
- 所(45849)
- 江(43608)
- 财经(43582)
- 中心(40901)
- 研究所(40227)
- 经(39263)
- 农(38982)
- 北京(35614)
- 州(34602)
- 范(33989)
- 师范(33649)
- 业大(32884)
- 院(32221)
- 财经大学(31927)
- 经济学(30628)
- 省(30362)
- 基金
- 项目(155371)
- 科学(122076)
- 研究(117999)
- 基金(110812)
- 家(95317)
- 国家(94465)
- 科学基金(81132)
- 社会(72942)
- 社会科(69140)
- 社会科学(69119)
- 省(61098)
- 基金项目(56668)
- 教育(55489)
- 自然(51740)
- 划(51197)
- 自然科(50491)
- 自然科学(50479)
- 自然科学基金(49589)
- 编号(49241)
- 资助(46781)
- 成果(42684)
- 课题(35545)
- 重点(35280)
- 部(34567)
- 性(33216)
- 发(33207)
- 创(32044)
- 项目编号(30677)
- 教育部(29993)
- 创新(29927)
- 期刊
- 济(130584)
- 经济(130584)
- 研究(86821)
- 中国(59168)
- 财(52854)
- 管理(43350)
- 农(36153)
- 学报(35428)
- 科学(34156)
- 教育(34081)
- 融(33863)
- 金融(33863)
- 大学(27399)
- 学学(25406)
- 农业(23397)
- 技术(22746)
- 财经(22467)
- 业经(21422)
- 经济研究(20520)
- 经(19334)
- 问题(16039)
- 财会(14815)
- 会计(14549)
- 贸(13927)
- 业(13552)
- 现代(12856)
- 国际(12780)
- 务(12754)
- 理论(12260)
- 技术经济(12125)
共检索到428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何代欣
2014年之后,中国政府开始面临财政赤字逐步扩大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陡增的新局面。本文以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结构性改革和正在硬化的财政约束为背景,分析了我国当前赤字与债务管理的状况,发现本次赤字与债务管理问题由收支格局变化与管理体制转型共同主导,而管理体制转型又由广义的赤字与债务负担管理而非静态警戒线管理为主导。造成当前赤字与债务管理相对滞后的原因包括:经济波动、财政周期与国际间财政协调的影响;缺乏对赤字与债务数量规模及收敛特征的预判;过度依赖中央兜底偿付责任;疏于对赤字分类管理、债务与资产、债务期限结构和国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财政赤字 债务规模 财政管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孟翠莲
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目前共有30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总产出和外贸额占有份额最多的组织。2001年OECD国家占全球GDP的59%,贸易额的76%,GDP增长率为0.7%。下面对它们的赤字及债务问题做简要回顾与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财政赤字和国债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宏观调控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未来一个时期能否继续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把大量举债和赤字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工具,这是当前理论界亟需深入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在分析比较了消除趋势法和潜在产出法的基础上,估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并依据估算结果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功能和财政态势作简要分析。分析表明:(1)我国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功能较弱,现实财政赤字变化主要取决于结构性赤字变化;(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态势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79—1981年的强紧缩阶段、1982—1997年的弱扩张阶段和1998年以来的强扩张阶段,但最近三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已有所减弱。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史正富 龚刚 孟捷
纯粹的债务性支出是利润的源泉,是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源头。如果金融供给侧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脱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则债务问题终将成为冲击实体经济的洪水猛兽。在当前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供给侧下,货币可以区分为由中央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和由商业银行所创造的存款,两种货币的比例构成了货币供给侧结构。在货币供给侧结构中,商业银行的货币是由贷款创造的,由此形成了实体经济的债务;而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机制则是多种多样的,这其中甚至包括无偿拨付。无偿拨付是传统社会主义制度下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最为直接的表现。为此,在锁定新增货币供给总量的前提下,我们建议:(1)通过央行无偿拨付的货币发行机制,注资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剥离)商业银行不良的贷款资产;(2)适度提高央行货币占货币总量的比例,以满足中央银行用于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货币需求。我们将发现,这样一种改革将使中国当前的债务问题迎刃而解。由于新增的货币供给总量是锁定的,这样一种改革也不会带来通货膨胀加速的危险。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于春海
本文沿着贸易逆差→赤字融资→债务可持续性这一线索展开分析,在贸易逆差和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行为之间建立逻辑联系。对于美国来说,贸易逆差能够带来巨大的好处,但是逆差的长期维持及其好处的实现依赖于美元的国际地位。维持美元的主导性国际货币地位是美国的长期战略利益所在。为此,需要通过重构全球经贸投资规则、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价值链,主导现有的国际分工利益分配格局以及未来的国际竞争态势和利益分配。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美国政府的政策手段会越来越多地突破贸易领域,会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各种极端的非经贸政策手段。为达成更加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协议或规则,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成为美国政府的策略性手段,在双边经贸关系中迫使贸易伙伴做出更多让步,在多边关系中协调其他国家在全球性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跃
关于我国财政政策对产出与私人消费影响的研究,对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估计了反映财政政策力度和方向的结构性赤字,其次建立结构性赤字、私人消费和实际GDP三变量的SVAR模型,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方法,得出我国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产出具有明显正向效果,对私人消费则具有挤出效果。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结构性赤字 产出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俊宇 王冰
文章旨在利用贝叶斯TVAR模型以评估宏观经济冲击对公共债务率(即债务/GDP)以及政府赤字率(即政府赤字/GDP)变化的影响是否因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结果表明:消费者信心指数对经济周期变化是敏感的,且会影响我们对公共债务率和政府赤字率的预测;宏观经济冲击对政府赤字率的影响在衰退期更显著,但在繁荣期更持久;当经济不景气时,降低公共债务率和政府赤字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刺激经济和消费者信心,或进行财政整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双林
本文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以国际主要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中国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变化,探讨美国、日本等国高赤字和高债务的深刻教训,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中国政府债务近20年增长很快,债务规模已相当可观。处在高速增长期,中国应该尽量削减财政赤字,减少债务的积累,为经济长远发展留下余地。
关键词:
财政赤字 政府债务 数据分析 国际经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芳 陈曦
本文认为中央政府的信用担保其实是一种非排他性但有竞争性的公共资源,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竞相举债以至滥用公共资源的道德风险。作者在锦标赛模型基础上构建"赤字竞赛"模型,为解释我国大规模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提供新的视角。文章认为,只要中央政府无法实施有效的外部约束或惩罚机制,各级政府强烈的举债动机将使地方债务问题普遍存在,而且地方债务危机有可能在经济规模较小但赤字政策更为激进的地方政府率先爆发。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建奇
结合当前世界各国纷纷推行应对金融危机的赤字财政政策的背景,分析《马约》赤字率、债务率参考标准。结果表明,名义经济增长率超过5%是《马约》参考标准成立的必要条件,金融危机促使世界各国经济普遍出现衰退或者增长放缓,《马约》参考标准在金融危机中显示出局限性,然而,在新的评价手段出台之前,我国并没有放弃遵循《马约》参考标准的充足理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峰 邓可斌
政府债务是否影响"双重赤字"联动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囿于财政赤字与经常账户赤字间往往存在严重的内生性,已有经验研究并未得到与理论研究一致的结论。本文引入义务教育年限作为财政赤字的有效工具变量,采用包括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内的150个国家(地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得到了与理论预期一致且稳健的政府债务作用证据:(1)"双重赤字"联动倾向随着政府债务水平的提高会趋于减弱,但不会消失;(2)"双重赤字"的政府债务作用主要体现在发展中经济体,在发达经济体稍弱但亦显著;(3)对于中国这样的低债务水平发展中经济体,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引致经常账户盈余的显著减少。而对于已经处于高债务水平的发达经济体,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来调节经常账户失衡的策略要特别注意货币政策和贸易条件等因素的配合。
关键词:
政府债务 财政政策 经常账户 双重赤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宁 刘勇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对《马约》3%的赤字率标准提出了质疑,随后基于赤字率、负债率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新的赤字标准:最大赤字率。该赤字率是实际赤字率的上限,实际赤字率只有在最大赤字率之下,才能保证财政的持续运行,反之超过最大赤字率,则有产生债务危机的风险。来自历史及预测的数据表明,中国仍有较大的赤字空间,短期内中国以较高的赤字刺激下行的经济完全可行,只要在未来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并不会导致债务风险,但长期来看,政府还是应该严格控制赤字率,欧盟、拉美的债务危机已经给了我们警示。
关键词:
《马约》 赤字率 负债率 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旺实
第—部分结构性赤字及其成因一、问题的提出1.实行稳健财政政策为什么还打有赤字。财政部2003年已经开始主动提出减少赤字,与上年比较,当年减少了100亿元。2004年为解决经济出现局部过热现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政和经济的手段抑制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志平
进入 90年代以来 ,我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急剧扩大 ,财政支出的压力增加 ,给我国财政带来极大风险 ,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对此 ,我们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压缩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 ,减轻财政负担 ,降低财政风险 ,为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债务规模 财政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