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03)
2023(17744)
2022(15196)
2021(14434)
2020(11810)
2019(27095)
2018(26708)
2017(51175)
2016(27554)
2015(30745)
2014(30412)
2013(30262)
2012(27658)
2011(25020)
2010(24847)
2009(22974)
2008(22085)
2007(19340)
2006(16884)
2005(14685)
作者
(78051)
(65419)
(64591)
(61857)
(41135)
(31252)
(29129)
(25576)
(24525)
(23057)
(22193)
(21972)
(20454)
(20435)
(20168)
(19943)
(19290)
(19202)
(18521)
(18485)
(16149)
(16118)
(15649)
(14896)
(14686)
(14476)
(14416)
(14323)
(13213)
(12978)
学科
(113384)
经济(113251)
(78373)
管理(72552)
(55669)
企业(55669)
(51813)
方法(48759)
数学(42796)
数学方法(42376)
农业(34386)
中国(32458)
(29005)
业经(28569)
(23597)
(22373)
地方(21830)
(21782)
贸易(21771)
(21271)
(17730)
银行(17686)
(16962)
技术(16730)
(16677)
金融(16675)
环境(16384)
理论(16371)
(16192)
(16139)
机构
学院(389616)
大学(388536)
(162984)
经济(159845)
管理(151968)
研究(134810)
理学(132619)
理学院(131166)
管理学(128967)
管理学院(128278)
中国(101816)
科学(82691)
(81771)
(78192)
(71350)
(67437)
业大(62286)
研究所(61778)
中心(60878)
农业(60258)
财经(57793)
(54758)
(53040)
(51433)
北京(51339)
师范(50959)
经济学(49858)
(48147)
经济学院(45056)
(44126)
基金
项目(270271)
科学(213357)
研究(198932)
基金(197968)
(172986)
国家(171527)
科学基金(146892)
社会(127859)
社会科(120854)
社会科学(120824)
基金项目(104760)
(103603)
自然(93842)
自然科(91679)
自然科学(91655)
自然科学基金(90059)
教育(89915)
(87200)
资助(80814)
编号(80719)
成果(65242)
(60797)
重点(60298)
(58382)
(55903)
课题(54681)
国家社会(53437)
创新(52199)
教育部(52023)
科研(51543)
期刊
(178528)
经济(178528)
研究(114783)
(78173)
中国(72810)
学报(63888)
科学(59363)
农业(53447)
(51715)
管理(51341)
大学(48991)
学学(46505)
教育(39926)
(35325)
金融(35325)
业经(33380)
技术(30645)
经济研究(28598)
财经(27876)
(25700)
问题(24403)
(23973)
(20247)
世界(19193)
科技(18443)
技术经济(18239)
图书(17764)
(17473)
理论(17388)
现代(17269)
共检索到563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园争  
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农村居民从1995年至2013年的收入历史图景,从收入流动的视角切入,对收入分配进行长时期的动态考量。随着20世纪的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与之并存的是基尼系数的明显上升。然而这并非单纯代表收入差距的拉大,因为基尼系数本身无法反映相对收入地位的变化。而事实上,今天的富有者可能来自于昨天的穷人,收入流动通过刻画这种收入等级的变动,将动态视角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臧微  白雪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农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本文基于1989—2011年CHNS提供的西部省区调查数据,研究西部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运用收入转换矩阵及结构指标分析不同收入阶层的动态演进轨迹,结果表明贫富阶层僵化现象严重,中间阶层趋于脆弱化。用多分类逻辑模型揭示收入结构、支出结构和职业特征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显著。表明从制度和体制上改善西部农村收入流动性结构确实已刻不容缓。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杜冰青  吕之望  
本文基于CHNS数据建立一个多项Logit模型,分析教育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总体上,教育对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教育程度越高,收入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越大;不过在更具体的层面上,虽然较高的教育程度可以有效阻止农村居民收入的下滑,但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对收入向上流动的影响却没有对向下流动的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立冬  李岳云  史青  
利用1989-2004年间CHNS的五轮农村居民收入调查数据,本文对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和长期收入不平等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①中国农村居民具有较高程度的收入流动性,同时在2000-2004年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较1989-1993年间显著提高。以1997年为界,收入流动性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特征,且这种趋势特征具有全局性;②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中间收入阶层具有更高的收入流动性;③中国农村居民长期内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低于单独年度,同时,农村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主要来自于工资性收入的差异。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必须从改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立冬  
本文利用1989—2009年CHNS调研数据,从多维度的视角对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进行分析发现:除了2000—2004年,中国农村居民相对收入流动性呈现出不断下降且趋于稳定的态势,这意味着当前农村居民改善自身收入地位的机会大不如前,农村社会的收入分层结构日趋僵化稳定;2000年前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对流动性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特征;收入流动性对农村居民的长期收入分配起到了改善作用,同时这一作用具有全局性,而不仅体现在特定类型的农户群组中;不同类型农户家庭群组的收入流动性存在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非农业户、沿海地区的农户群组的收入流动性相对较低。因此,要为农村居民营造公平...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吕之望  刘拥军  
本文使用1997至2015年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因素,其中重点考察代表人力资本的教育水平,以及代表地区经济发展和体制变迁的市场化程度。研究发现,教育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居民向高收入等级流动具有积极且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惠兰  杨彬如  
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受到包括收入结构在内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关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因子的综合定量分析对研究农民收入的结构性交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卡雅恒等式(Kaya identity)的拓展,采用对数平均权重迪维西亚分解法(Divisia decomposition method),建立中国农村居民收入解构模型,将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因子进行分解,并计算其影响程度。然后,使用模型计算1999~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数据,分析这一时期各因子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变化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冬  
本文利用2000-2009年间CHNS调研数据,重点分析了中国农村贫困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并进一步关注了贫困居民脱贫后收入地位的改善程度。研究发现,在相对较高的世行1.25美元/人日和2美元/人日贫困标准下,中国农村贫困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程度并不乐观,而且绝大多数贫困居民在脱贫后并没有实现收入地位的明显改善。因此,对未来扶贫政策的制定而言,在提高官方贫困线标准的同时,应努力提高贫困居民向中高收入阶层的流动空间,并逐步建立扶贫长效机制,通过借助开设金融扶贫保险、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以及拓展政府短期救助等方式,提升脱贫农户的经济基础以巩固扶贫成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雪  于冷  
本文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农民收入—消费结构开展了实证性研究。对农民的消费行为提出了有别于以往一般研究的基本假设,从投资的角度对广义消费支出进行了新的分类;对近年我国农民收入—消费增量数据建立典型相关分析模型,验证了主要假设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杰  苏群  周宁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的数据,对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趋势及传递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1989~2011年间,农村居民代际收入弹性总体较高,表明代际收入流动性整体较低;尽管如此,高收入的子代受父代收入的影响却比较小。第二,从代际收入弹性这20多年的变化趋势看,1997年达到峰值后,代际收入弹性缓慢下降,然而在2011年时,代际收入弹性有所反弹。第三,以子代受教育年限代表的人力资本投资确实是解释农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重要因素,而以子代职业类型代表的社会资本投资则在农村居民代际收入传递机制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要提高农村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政府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瞿忠琼  陈日胜  冯淑怡  
本文从具有经济意义的城市群切入,以单个农户家庭为基本计算单元,考察1986—2014年间中国农村地区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动态演变趋势,并进行空间分解探讨组内及组间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地区和非城市群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均呈现缩小—拉大—缩小的周期性变化趋势,而在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要高于其他城市群地区,并出现进一步拉大趋势。城市群地区收入不平等增速高于非城市群地区,同时非城市群与城市群农村地区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是显著的,并且两者的收入不平等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有显著变化,地区内部收入不平等进一步集中在城市群地区,区域就业类型是重要影响因素。未来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控制中国农村地区的收入不平等,政策制定应该兼顾城市群地区与非城市群农村地区,同时要避免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过度集中到城市群核心区域,引导资本向城市群边缘村庄流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臧微  白雪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本文基于收入流动性结构视角,研究区域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公平性,通过CHNS提供的中国9省份调查数据,运用转换矩阵分析区域居民家庭1989~2011年收入流动性结构。结果表明西部地区贫富僵化的现象最为严重,东北地区则是富人的收入地位固化。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揭示职业特征、收入结构、支出结构和期初收入地位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显著。从制度和体制上推进"提低、扩中、控高"确实已刻不容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叶波  魏后凯  
现有文献主要从变化趋势、形成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由于采用的时空尺度、不平等指数、样本容量、价格处理方法等不一致,不同学者所得结论不尽相同。多数学者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在持续扩大,但近年可能出现转机。农村地区差异过大,会影响农民收入、消费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并对人口流动、社会稳定等产生不利影响。今后亟需加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系统研究,在研究方法、模型构建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改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习江平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的国家,基于人均GDP或劳均GDP的经济趋同研究可能存在问题。如果城乡差距较大,且各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不一致,基于GDP衡量的地区差异中便会包含城乡差异的因素在内,而与经济增长理论中要研究的"经济趋同"出现背离。本文采用各省1978年~2006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利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即便将城乡差异的因素分离开来,中国还是不存在全国范围内的经济趋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呈现指数化增长,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已经逼近国际警戒线。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东西差距",在地理分布上呈现东西差距大、中部差距小的U型特征。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原因是工资性收入机会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