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0)
2023(9798)
2022(7994)
2021(7581)
2020(5755)
2019(13023)
2018(12402)
2017(24064)
2016(13089)
2015(14165)
2014(14083)
2013(13627)
2012(12677)
2011(11537)
2010(11842)
2009(10908)
2008(10874)
2007(9848)
2006(8858)
2005(8094)
作者
(37289)
(31316)
(30958)
(29932)
(20063)
(14991)
(14011)
(11840)
(11828)
(11386)
(10606)
(10323)
(10028)
(9951)
(9903)
(9672)
(9238)
(9159)
(9100)
(8909)
(7868)
(7681)
(7617)
(7156)
(7131)
(7006)
(6946)
(6712)
(6326)
(6198)
学科
(52234)
经济(52180)
管理(38503)
(37694)
(31310)
企业(31310)
方法(20386)
数学(16903)
数学方法(16623)
(16229)
(15877)
中国(15473)
业经(13008)
(12488)
(12344)
(10599)
农业(10580)
地方(10522)
理论(10080)
(10069)
银行(10058)
(9952)
贸易(9948)
(9687)
(9678)
(9573)
财务(9556)
财务管理(9539)
(9397)
金融(9396)
机构
学院(189686)
大学(187664)
(79290)
经济(77554)
管理(70368)
研究(65875)
理学(60536)
理学院(59855)
管理学(58846)
管理学院(58468)
中国(49405)
(39811)
科学(39212)
(38643)
(32810)
财经(30975)
(29995)
研究所(29700)
中心(29421)
(29140)
(28204)
业大(25882)
(25642)
师范(25374)
经济学(25113)
(24288)
北京(24232)
农业(23424)
(23184)
财经大学(23122)
基金
项目(123939)
科学(98754)
研究(93025)
基金(90178)
(78442)
国家(77751)
科学基金(66536)
社会(59824)
社会科(56740)
社会科学(56726)
(48322)
基金项目(45842)
教育(43251)
自然(41541)
(40956)
自然科(40564)
自然科学(40550)
自然科学基金(39862)
编号(37460)
资助(36907)
成果(31883)
重点(28516)
(27745)
(27557)
课题(27239)
(26060)
(25875)
国家社会(24908)
创新(24254)
教育部(23952)
期刊
(90709)
经济(90709)
研究(58914)
中国(36080)
(30159)
学报(29048)
(28551)
管理(26985)
科学(26846)
教育(23468)
大学(22439)
学学(21292)
(20555)
金融(20555)
农业(19197)
财经(15839)
技术(15413)
经济研究(15283)
业经(15211)
(13745)
问题(11638)
(10008)
(9116)
(8871)
现代(8722)
技术经济(8588)
商业(8439)
科技(8285)
理论(8087)
国际(8067)
共检索到284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晓晶  文丰安  
去杠杆工作要在短期内实现杠杆率的增速趋缓;在中短期实现总杠杆率的基本稳定,即总杠杆率从趋升到趋稳,在此期间要重点对杠杆率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在中长期实现杠杆率的趋降。评估杠杆率风险和提出结构性去杠杆举措前,必须承认并认真剖析杠杆率的内部结构差异。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应重点解决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债务积累问题。要积极推进破产重组,让市场清理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破除政府兜底幻觉,硬化约束,推进杠杆率风险的市场化分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常欣  刘磊  
本文对1993-2017年的中国全社会杠杆率以及居民、非金融企业、政府和金融部门杠杆率做了最新估算,并将1993年以来的实体经济杠杆率演进作了四阶段划分。自2015年10月中央提出降杠杆目标以来,中国已进入了强制去杠杆阶段,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杠杆率开始企稳并在2017年有所回落,宏观杠杆率也得到有效控制。从全局看,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仍是去杠杆重点,居民杠杆率的快速攀升须警惕。未来看,结构性去杠杆将成为中国去杠杆的基本逻辑和遵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符林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核心任务之一,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去杠杆是大的政策取向,这一政策落实没有先例可循,因此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紧密结合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杠杆总量、结构的实际情况,厘清各领域杠杆间的关系,分清主次轻重,把握好逻辑,找准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我国杠杆率的总量及结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符林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核心任务之一,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去杠杆是大的政策取向,这一政策落实没有先例可循,因此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紧密结合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杠杆总量、结构的实际情况,厘清各领域杠杆间的关系,分清主次轻重,把握好逻辑,找准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我国杠杆率的总量及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志峰  
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由注重强调市场需求的"有没有"向注重供给的"好不好"方面的转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理论内涵,是解决经济发展"滞胀"的有效对策,与需求侧管理共同构成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做好"转型、创新和改革"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明  蔡之兵  
国际分工格局重构、需求侧改革成效不显、产业产能过剩、产品供需体系失衡是供给侧改革出台的四大背景,在详细解读此四大背景的具体含义后,对现有学者关于供给侧改革内涵的定义进行梳理并指出当前研究并没有在如何界定供给侧改革内涵上达成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以及内在的理论与现实逻辑,最后根据此内涵定义指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内容、难点以及具体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斯琴高娃  
供给侧改革逐渐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调整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社会各界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注格外密切,其中,研究界也对供给侧结构的重视也逐渐多了起来,一系列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当然,这些研究成果中有切入病根的良药,也有不见疗效的药方,可见,我国还没有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系统的有效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能够从理论、具体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斯琴高娃  
供给侧改革逐渐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调整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社会各界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注格外密切,其中,研究界也对供给侧结构的重视也逐渐多了起来,一系列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当然,这些研究成果中有切入病根的良药,也有不见疗效的药方,可见,我国还没有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系统的有效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能够从理论、具体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金保华  刘晓洁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在要素领域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理论逻辑,也是对当前高校转型要求的现实呼应。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质量欠佳、办学效益较低、创新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以供给侧为突破口,通过调整与优化要素配置,在理念、机制、资源、技术等层面全面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建立起能够引领时代发展与进步的高等教育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停  
需求管理主要调节经济主体的购买力,使经济接近潜在的增长水平,属短期调节手段;供给管理主要调节生产者的积极性和供给结构,改变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可用于短期或长期调节。当前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问题既有周期性特征,但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带来的趋势性问题,凯恩斯的短期刺激政策很难奏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认识上的理论升华,也是当前经济形势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需要在劳动力、资本、创新和政府4条主线上推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惺惟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金融的供给体系无法满足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金融体系大而不强、"政府与市场"界限不清和融资结构不均衡等问题。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动力系统",其关键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让金融的活水能够恰好浇灌到实体经济之树,底线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以资本市场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普惠金融战略、加强金融监管和人民币国际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度"改革,有助于搭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四梁八柱"。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明  
一个经济体的宏观债务率取决于两个层面的因素:一是该经济体中投资与产出的关系,二是该经济体中投资所对应的融资结构。一方面,高储蓄、高投资的经济结构和以债务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决定了中国宏观负债率的整体走向;另一方面,资金在企业、行业、地区之间的结构性错配导致了部分债务未形成有效投资,从而造成了宏观层面的投资回报率下降以及债务风险。加强宏观债务管理,应通过经济结构调整适度降低储蓄率和投资率,提高消费率;通过鼓励和推动股权融资降低债务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通过优化资金配置来提高宏观资本回报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窦炜  张书敏  
将去杠杆政策的实施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以2012—2019年国有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去杠杆政策会降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占比,并显著作用于非科创型行业的企业,同时减弱了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2)引入政府补助和银行贷款两大重要融资渠道的调节机制,可以证实政企关系和银企关系在去杠杆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程度影响中的弱化作用;(3)长期负债强化了去杠杆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同时有助于去杠杆政策弱化企业金融化对创新的"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密  胡清元  边杨  
"十四五"时期,我国内需升级速度将不断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势在必行。当前,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存在四元困境,即内需挤占、内需抑制、内需外流及内需分割等结构性问题所引发的供需主体、对象、质量和空间等错配,急需在供需适配体系的逻辑框架下调整创新结构、投入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在这一逻辑框架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需要以企业投资需求矫正、政府投资需求引导、对外贸易需求转向、城乡消费需求充分释放为关键支撑,从供给侧的创新结构性改革、投入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性改革和空间结构性改革四大路径进行系统应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广春  
2016年,房地产市场又现高度亢奋状态,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地王频现,房价飙涨。金融机构则是将近一半的资金押注到了房企,房市和房融的高调共舞堪称时年中国经济最绚烂一景。那么房融舞步路线图究竟是什么?其背后逻辑又是什么?本文拟从房地产信贷、房地产信托和房地产资本市场融资三个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中国信托业协会网站和Wind资讯,相关指标多用增量同比或增量权重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