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1)
- 2023(9151)
- 2022(7425)
- 2021(6665)
- 2020(5781)
- 2019(12755)
- 2018(12414)
- 2017(24922)
- 2016(13390)
- 2015(14451)
- 2014(14247)
- 2013(14410)
- 2012(13087)
- 2011(11325)
- 2010(11491)
- 2009(10889)
- 2008(11335)
- 2007(10228)
- 2006(9047)
- 2005(8640)
- 学科
- 业(76886)
- 企(73275)
- 企业(73275)
- 济(61472)
- 经济(61407)
- 管理(58231)
- 财(28511)
- 方法(27127)
- 业经(25746)
- 税(21937)
- 务(21215)
- 财务(21209)
- 财务管理(21194)
- 农(20583)
- 税收(20491)
- 收(20313)
- 企业财务(20221)
- 数学(19511)
- 数学方法(19389)
- 技术(15928)
- 农业(15733)
- 制(13903)
- 策(13424)
- 划(12877)
- 中国(12588)
- 和(12516)
- 企业经济(12089)
- 体(11724)
- 理论(11406)
- 经营(11309)
- 机构
- 学院(197311)
- 大学(189924)
- 济(86432)
- 经济(85072)
- 管理(80498)
- 理学(69324)
- 理学院(68702)
- 管理学(67960)
- 管理学院(67586)
- 研究(59439)
- 中国(48467)
- 财(47923)
- 京(38348)
- 财经(36727)
- 科学(35019)
- 农(34186)
- 经(33293)
- 江(30938)
- 所(30121)
- 业大(27777)
- 财经大学(27004)
- 农业(27003)
- 研究所(26653)
- 经济学(26555)
- 中心(26346)
- 商学(24568)
- 商学院(24367)
- 经济学院(24184)
- 州(23836)
- 北京(23687)
- 基金
- 项目(125177)
- 科学(101021)
- 基金(94111)
- 研究(90752)
- 家(81379)
- 国家(80651)
- 科学基金(71536)
- 社会(60760)
- 社会科(57909)
- 社会科学(57896)
- 基金项目(49702)
- 省(49577)
- 自然(46315)
- 自然科(45344)
- 自然科学(45328)
- 自然科学基金(44656)
- 划(39918)
- 教育(39774)
- 资助(38139)
- 编号(34779)
- 业(33187)
- 创(29810)
- 重点(27786)
- 部(27785)
- 创新(26954)
- 成果(26831)
- 发(26731)
- 性(25996)
- 国家社会(25887)
- 制(25421)
共检索到295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申广军 张延 王荣
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利用2004年增值税转型的政策变化,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结构性减税的去杠杆效应。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降低了企业的流动负债率,提高了企业的长期负债率。这一结论在不同类别的企业间存在差异,说明企业去杠杆需要有针对性的减税政策。本文有助于理解减税对企业杠杆率的异质性影响,并为制定具体政策提供经验支撑。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金涛 岳华
针对企业杠杆高企与结构性扭曲的现状,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数字金融所具有的结构性去杠杆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促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途径助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异质性分析表明:基于所有制视角,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非国有企业结构性去杠杆;基于行业视角,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非制造业企业结构性去杠杆;基于监管强度视角,有力的金融监管举措能够促进数字金融发挥结构性去杠杆的成效;另外,数字金融亦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负债的水平。本文研究结论为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旭
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去杠杆是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环节。通过界定需要去杠杆的企业范围,对去杠杆在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定位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三种企业去杠杆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认为通货膨胀去杠杆在国有企业中缺乏可行性,通过家庭加杠杆实现企业去杠杆目前不具备可行性,而通过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增长是实现企业去杠杆的唯一正确选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又有 蔡定洪 胡章灿 张翼
近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债务持续上升,成为导致企业部门杠杆率和总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就国企内部而言,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出现了"杠杆率背离"现象,即地方国企的微观杠杆率(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并且持续下降,但其债务规模和宏观杠杆率(债务占GDP比重)的增速较高,并在绝对水平上超过了央企。本文针对"杠杆率背离"现象,依据国有企业财务数据,分析国企内部的杠杆率差异。研究发现:央企与地方国企存在不同的负债机制,央企的债务增速与中央财政支出增速正相关,与GDP增速负相关,与物价及利率不相关;而地方国企的债务增速与地方财政支出、GDP增速、物价和信用利差均呈正相关,与基准利率负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当前环境下,虽然地方国企的微观杠杆率(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且持续下降,但资产负债率的降低主要来自资产扩张而不是利润积累,加之存在隐性负债和过于依赖低成本融资的问题,因此地方国企的潜在债务风险总体上高于央企。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结构性去杠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杠杆率 债务 去杠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金清 李柯乐 张剑宇
金融科技可以推动金融转型升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近年来备受各界关注。本文以2011—2019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构建企业对应贷款银行的金融科技指标,考察银行金融科技的运用对企业结构性去杠杆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升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法、系统GMM、双重差分估计和倾向得分匹配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和优化风险控制模式两条路径合理引导信贷资源从“僵尸”国企转移到优质民企,从而达到促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的效果。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效果在市场关注度低但信息披露质量高的企业、以及在外部金融科技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突出。最后,金融科技还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小规模、高科技、低污染的企业,全方位助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窦炜 张书敏
本文将去杠杆政策的实施作为一个"天然的"准自然实验,以我国2012~2019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实施对企业金融资产及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结构性"去杠杆政策会显著降低过度负债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比重,同时提升其科技创新投入水平,且这一关系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结构性"去杠杆政策在政府补助金额较低和银企关系并不是很密切的企业中,对其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细分债务期限后,发现"结构性"去杠杆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降低长期债务的方式实现。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窦炜 张书敏
将去杠杆政策的实施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以2012—2019年国有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去杠杆政策会降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占比,并显著作用于非科创型行业的企业,同时减弱了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2)引入政府补助和银行贷款两大重要融资渠道的调节机制,可以证实政企关系和银企关系在去杠杆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程度影响中的弱化作用;(3)长期负债强化了去杠杆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同时有助于去杠杆政策弱化企业金融化对创新的"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邢艳鹤
随着我国在2008年期间共经历了3次加杠杆操作,使得我国整体产业内杠杆率水平不断提升。20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去杠杆”理念,并与2018年开启“结构性去杠杆”的新阶段。在国家结构性去杠杆的规则要求下,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将企业财务杠杆系数降低到整体合理的水平。国有煤炭企业在结构性去杠杆过程当中,存在债务规模不合理削弱去杠杆效果、非理性投资、过度生产降低短期偿债能力、负债经营风险控制意识匮乏未能识别财务风险、同业恶性竞争拉低周转率等问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崔璨 梁洪基
自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至今,我国已经过近三年的去杠杆调控,宏观杠杆率上升过快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杠杆结构不断优化,去杠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一阶段主要以加强金融监管为主,严控国有企业加杠杆和规范地方政府债务为辅,多措并举,效果较为显著。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数据,2017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248.9%,较2016年
关键词:
杠杆率 去杠杆 中央政府 结构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我国自2008年底首次提出"结构性减税"以来,结构性减税政策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激发经济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效显著。2013年,结合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曹东坡 黄志军
结构性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推行可以为解决我国企业投资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提供助力。研究发现,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整体上对企业投资具有增长效应。同时,减税对于企业投资结构调整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一是促进了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增长,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帮助;二是对民间投资增长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三是对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企业投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投资差异。因此,对于解决企业投资的结构性问题而言,单纯的全面减税可能并不会达到理想效果,更应从税制结构的差异性出发,寻求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最优解。
关键词:
结构性减税 区域差异 投资结构 民间投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春海
税制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利用2012年"营改增"扩大试点的政策实施变化,使用DID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营改增"政策实施对企业税负和杠杆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减轻了工业企业的税负,同时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率水平,对长期负债率的影响不够显著并表现出不同类型企业的异质性特征。可考虑合理促进企业长期负债率的提升,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升级提供更为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玉龙 万建军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加速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企业杠杆率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与减税政策的相互作用,分析了“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货币金融政策对减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首先,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存在会放大减税政策对宏观经济主要变量的影响,减税政策的实施增加了企业利润和净值,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及对外部债务的依赖,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使得企业杠杆率、债务违约风险和金融风险下降。其次,中央政府通过实施“金融业让利实体经济”的金融政策会进一步放大减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提振作用。最后,企业杠杆率水平的高低反过来也会影响减税的实施效果,企业初始杠杆率水平越高,减税政策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和提振宏观经济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关键词:
减税政策 企业杠杆率 金融加速器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丰团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去杠杆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环境的恶化、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资金的结构性错配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流动性泛滥成为导致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的主要原因。去杠杆与保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与金融部门去杠杆之间的矛盾、去杠杆的紧迫性与过程缓慢性之间的矛盾、国有企业去杠杆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等决定了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股权融资、开展市场化的债转股等都是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刘西
企业部门是我国国内唯一的净支出部门,而居民、政府、金融机构部门均为收支净盈余部门,这种收支结构的扭曲是企业部门债务水平不断上升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高杠杆率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但较少有人注意到,企业部门是我国国内唯一的净支出部门,而居民、政府、金融机构部门均为收支净盈余部门。这种收支结构的扭曲,是导致企业部门债务水平不断上升的根本原因之一。在稳增长背景下,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