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9)
2023(6239)
2022(4983)
2021(4623)
2020(3852)
2019(8606)
2018(7980)
2017(16036)
2016(8327)
2015(8909)
2014(8834)
2013(8698)
2012(8026)
2011(7131)
2010(7405)
2009(7168)
2008(6123)
2007(5470)
2006(4754)
2005(4495)
作者
(23612)
(19578)
(19183)
(18757)
(12400)
(9532)
(8879)
(7542)
(7378)
(7028)
(6705)
(6541)
(6283)
(6254)
(6230)
(6186)
(5853)
(5681)
(5571)
(5463)
(4978)
(4778)
(4691)
(4510)
(4459)
(4409)
(4321)
(4044)
(4019)
(3898)
学科
(33267)
经济(33239)
(26191)
(25339)
金融(25339)
管理(22927)
(22466)
银行(22455)
(22247)
企业(22247)
(21825)
中国(16481)
方法(14945)
数学(13521)
数学方法(13410)
(13041)
(11572)
中国金融(11131)
(9726)
财务(9710)
财务管理(9695)
企业财务(9466)
地方(8924)
(8040)
业经(7974)
(7498)
(7058)
产业(6868)
体制(6756)
(6085)
机构
学院(114426)
大学(113932)
(51020)
经济(50020)
管理(41188)
研究(39158)
中国(36804)
理学(35631)
理学院(35229)
管理学(34620)
管理学院(34410)
(26085)
(22773)
科学(22756)
财经(21115)
中心(20201)
(19583)
(19530)
(19267)
(18011)
经济学(17931)
研究所(17852)
金融(17702)
(17040)
银行(16434)
(16385)
经济学院(16371)
财经大学(16189)
业大(16175)
(15411)
基金
项目(77784)
科学(61890)
基金(58454)
研究(55045)
(51251)
国家(50854)
科学基金(43884)
社会(36889)
社会科(35385)
社会科学(35376)
基金项目(30597)
(30315)
自然(28137)
自然科(27563)
自然科学(27555)
自然科学基金(27124)
(25207)
教育(24770)
资助(24466)
编号(20242)
重点(18136)
(17484)
(17115)
(16855)
(16369)
成果(16339)
国家社会(16067)
创新(15868)
科研(15245)
教育部(15205)
期刊
(50480)
经济(50480)
研究(35217)
(29575)
金融(29575)
中国(20758)
(20525)
学报(19424)
(17585)
科学(16971)
管理(15105)
大学(14734)
学学(14360)
财经(11224)
农业(10727)
(9627)
经济研究(9357)
技术(7838)
教育(7725)
业经(7456)
问题(6606)
理论(5990)
(5369)
实践(5283)
(5283)
(5246)
统计(5206)
(5156)
财会(5123)
技术经济(5120)
共检索到172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晋京  
应该看到,产业的发展过程始终离不开金融支持,化解过剩产能也需要金融市场升级相配合前,中国经济整体进入了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型期。相比于先前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速略有下降,这与全球宏观经济大形势有关,也与中国主动实施"调结构"的政策"组合拳"有关。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的有机联动关系中,产业升级与淘汰落后产能是关系到三者能否协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国有企业固有的财政和金融两方面的预算软约束,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和金融市场的"恶性循环",因此,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出发点就是要化解产能过剩。本文基于这样一种现实背景,选取能够体现地方政府对企业和金融机构干预事实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开放和金融发展对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试图寻找"恶性循环"的突破口。研究结果显示:(1)金融发展规模越大,产能过剩越严重;(2)金融发展效率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产能过剩。本文的研究启示是:政府应该更注重金融发展效率而不是一味追求金融发展规模扩张;要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以及金融业"双向开放"战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小民  
经济金融发展步入新常态后,国家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剩产能如何"去",不良资产如何"化"、运行机制如何"优"和"谁来组织",都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管理公司")凭借不良资产经营主业优势和全牌照金融运作功能,完全有责任也有能力在不良资产的化解和僵尸企业的退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发挥应有的"安全网""稳定器""助推器"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立国  赵婉妤  
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的微观数据,综合运用Probit、Tobit、OLS方法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产能过剩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运用IV-Probit、IV-Tobit、2SLS法控制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产能过剩造成了信贷资源配置的扭曲;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信贷资源错配情况在政企关系紧密、企业位于产能过剩行业和企业位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时更为严重。鉴于此,应重视产能过剩的潜在金融风险,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银行部门应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政府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行为边界,以纠正信贷资源错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汉光  周豪  何振亚  余霞民  陈科  俞佳佳  
本课题从产能过剩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市场配置要素功能的失灵,导致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从而使得经济发展中的供给和需求错配,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行业和产业间没有得到最优配置,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最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优化供给结构,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实现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汉光  周豪  何振亚  余霞民  陈科  俞佳佳  
本课题从产能过剩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市场配置要素功能的失灵,导致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从而使得经济发展中的供给和需求错配,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行业和产业间没有得到最优配置,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最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优化供给结构,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实现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明  谢家智  涂先进  
基于经济金融化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特征特别是部门分化现象,揭示新形势下结构性价格波动的形成机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方法的估计结果显示,经济金融化是促成结构性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经济金融化过程中的部门分化即农产品金融化和制造业金融化的出现是造成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而工业品价格相对平缓的重要原因。在农产品金融化和制造业金融化演进过程中,农产品投资属性的凸显可能会诱发工业资本的抽离转化成投资(投机)资本,彼此之间也会通过联动效应加剧结构性价格波动。同时,在经济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定价方式呈现虚拟化。进一步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发现结果是稳健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明  谢家智  涂先进  
基于经济金融化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特征特别是部门分化现象,揭示新形势下结构性价格波动的形成机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方法的估计结果显示,经济金融化是促成结构性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经济金融化过程中的部门分化即农产品金融化和制造业金融化的出现是造成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而工业品价格相对平缓的重要原因。在农产品金融化和制造业金融化演进过程中,农产品投资属性的凸显可能会诱发工业资本的抽离转化成投资(投机)资本,彼此之间也会通过联动效应加剧结构性价格波动。同时,在经济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定价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祝宝良  
有效需求不足不是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的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产能过剩行业已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扩展到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战略性产业,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5%,处于严重过剩当中,有的如钢铁行业处于绝对过剩状态。从产业组织结构看,越是政府高度重视、国有程度高、审批严格的行业,产能过剩越严重,明显表现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良芳  
在介绍我国产能过剩状况、分析导致产能过剩的原因和产能过剩的危害和风险的基础上,对金融业要为化解产能过剩发挥杠杆作用提出十二点对策与建议,供探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金牛  陈超  
在日益延展的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部分国企由于缺乏及时预见性,深陷产能过剩的泥淖而负重难行。而在市场机制进入高教行业的初期,扩招诱发的办学质量下降和就业难现象,使得公立高校面临着类似于国企的困境。研究发现,公立高校在教育消费市场、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服务领域的产能过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突出表现为高教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所产生的菱形困境。本文认为,化解公立高校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治理难题,需要立足系统观,采取以健全高教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助的治理举措。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颜敏  白栖凡  
目前,关于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挤出”效应的研究结论很普遍。文章认为实体企业金融化是企业懈怠于创新的后果,而不是动因,并以产能过剩为中介。以2007—2019年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产能过剩中介效应分析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创新缺乏导致实体企业金融化;产能过剩在企业创新缺乏导致实体企业金融化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模型,发现主营业绩通过产能过剩对企业金融化的反向调节作用,产能过剩企业在主营业绩较低时会更显著地进行企业金融化。因此,实体企业应加强创新投资,改变供给结构失衡状态,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产业升级,进而提高主营业绩,逐步从根本上去除金融化现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窦炜  张书敏  
本文将去杠杆政策的实施作为一个"天然的"准自然实验,以我国2012~2019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实施对企业金融资产及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结构性"去杠杆政策会显著降低过度负债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比重,同时提升其科技创新投入水平,且这一关系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结构性"去杠杆政策在政府补助金额较低和银企关系并不是很密切的企业中,对其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细分债务期限后,发现"结构性"去杠杆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降低长期债务的方式实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明  谢家智  
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对投资结构、金融化水平与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GMM回归分析,估计结果显示:投资结构失衡一方面造成所形成的工业部门现代化生产体系难以形成价格上涨压力,甚至在需求不足时会产生价格下跌;另一方面却又造成农业部门产能难以提高,使其容易受需求冲击,从而产生价格上涨压力,最后促成结构性价格波动。经济金融化所形成的工农产品定价中成本加成率的差异,放大了结构性价格波动;而投资结构失衡导致工农供需结构差异扩大,从而加速经济金融化,进而加剧结构性价格波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窦炜  张书敏  
将去杠杆政策的实施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以2012—2019年国有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去杠杆政策会降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占比,并显著作用于非科创型行业的企业,同时减弱了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2)引入政府补助和银行贷款两大重要融资渠道的调节机制,可以证实政企关系和银企关系在去杠杆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程度影响中的弱化作用;(3)长期负债强化了去杠杆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同时有助于去杠杆政策弱化企业金融化对创新的"挤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