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2)
- 2023(13397)
- 2022(11230)
- 2021(10420)
- 2020(8828)
- 2019(20577)
- 2018(20498)
- 2017(40121)
- 2016(21798)
- 2015(24205)
- 2014(24206)
- 2013(23920)
- 2012(21786)
- 2011(19395)
- 2010(19317)
- 2009(17534)
- 2008(17148)
- 2007(14971)
- 2006(13229)
- 2005(11875)
- 学科
- 济(90220)
- 经济(90126)
- 管理(59870)
- 业(57567)
- 企(47552)
- 企业(47552)
- 方法(39438)
- 数学(33822)
- 数学方法(33414)
- 中国(24911)
- 农(24347)
- 财(21191)
- 业经(20551)
- 学(20324)
- 地方(20013)
- 农业(16180)
- 制(16038)
- 贸(14874)
- 贸易(14863)
- 理论(14840)
- 易(14390)
- 和(13814)
- 技术(13029)
- 务(13022)
- 环境(13003)
- 财务(12952)
- 财务管理(12929)
- 银(12517)
- 融(12476)
- 金融(12475)
- 机构
- 大学(307275)
- 学院(302981)
- 济(121197)
- 管理(120713)
- 经济(118651)
- 理学(104807)
- 研究(104260)
- 理学院(103629)
- 管理学(101727)
- 管理学院(101188)
- 中国(75846)
- 京(66356)
- 科学(65374)
- 财(54432)
- 所(52394)
- 农(49682)
- 研究所(47906)
- 业大(46285)
- 中心(46150)
- 江(43897)
- 财经(43821)
- 北京(42089)
- 范(41435)
- 师范(41020)
- 经(39833)
- 农业(38769)
- 院(38146)
- 经济学(36221)
- 州(35696)
- 师范大学(33391)
- 基金
- 项目(210761)
- 科学(165757)
- 研究(153962)
- 基金(153078)
- 家(133829)
- 国家(132747)
- 科学基金(113710)
- 社会(96707)
- 社会科(91588)
- 社会科学(91564)
- 省(81614)
- 基金项目(81456)
- 自然(73982)
- 自然科(72294)
- 自然科学(72278)
- 自然科学基金(70960)
- 教育(70273)
- 划(68932)
- 资助(62799)
- 编号(62485)
- 成果(50884)
- 重点(47434)
- 部(46394)
- 发(45233)
- 创(43328)
- 课题(43089)
- 创新(40413)
- 科研(40308)
- 国家社会(39759)
- 教育部(39732)
- 期刊
- 济(131676)
- 经济(131676)
- 研究(91840)
- 中国(57895)
- 学报(49970)
- 科学(46159)
- 农(45289)
- 管理(44624)
- 财(40221)
- 大学(37788)
- 教育(35848)
- 学学(35163)
- 农业(31276)
- 技术(26293)
- 融(24029)
- 金融(24029)
- 业经(21408)
- 经济研究(21112)
- 财经(21077)
- 经(18012)
- 问题(17862)
- 图书(17470)
- 业(16276)
- 科技(15073)
- 理论(15031)
- 技术经济(14957)
- 版(14053)
- 现代(13816)
- 实践(13802)
- 践(13802)
共检索到443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天琦
本文对西部与全国工业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在全国、西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西部工业化程度与全国的差距较大并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指出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计划性很强的政府行为的成功,特征是生态环境大保护、基础设施大建设和各种资源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的第二阶段,必须重视西部工业问题,培育西部自主发展能力。
关键词:
工业化 西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乔晓楠 杨成林
去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其工业部门就业占比与产值占比持续下降的现象。本文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部门内部结构与产业升级的效率性等维度,通过跨国比较,将去工业化区分为"彻底的去工业化"、"适度的去工业化"与"早熟的去工业化"。研究发现:"彻底的去工业化"是产业资本为了避免利润率下滑全面转向金融资本的产物,其导致的持续性贸易逆差将引发金融危机或主权债务危机。"早熟的去工业化"则由承接了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之前没有形成工业技术优势而导致,被迫停滞的工业化使其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适度的去工业化"是利用工业生产的迂回性,凭借技术创新形成的壁垒,逐步退出竞争性的消费品工业,转而垄断资本品工...
关键词:
去工业化 产业高级化 比较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贺刚
运用工业化指数与综合二元反差系数对中国各省级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分别加以测度,在构建个体固定效应Panel Data模型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工业化进程对二元经济结构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工业化与二元经济结构关系发生了变化,工业化进入了优化二元经济结构阶段;各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强度个体固定效应明显,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其他地区弱;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仍是我国当前的一大难题,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的重点在西部,难点也在西部。
关键词:
工业化 二元经济结构 面板数据 地区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汪川
本文试图从内生增长理论的角度为理解英法的工业化差异提供新的视角。本文从理论模型和经济史实两个方面论证了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生产力的飞跃使得工业品相对价格显著下降,从而压缩了工业利润空间的事实。因此,本文认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本身抑制了工业化过程,并指出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法国等欧洲大多数国家工业化的相对迟滞。本文模型部分的结论显示,与工业化同时进行的农业生产力变革对工业化以及长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而这正是英国成功实现工业革命的原因。
关键词:
工业化 农业生产力进步 长期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展祥 王秋石 李国民
有关去工业化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但一直为发达工业化国家持续的经济扩张所淹没。世纪之交,随着美国需求萎缩迹象的出现,去工业化问题又逐渐成为理论和政策讨论的焦点。对新世纪以来有关去工业化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内容包括去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内外部原因,去工业化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研究该问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崔琳
消费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直观反映,本文利用跨国数据,研究以工业增加值占比为代表的工业化程度对一国消费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化导致消费率降低,即使考虑到工业化过程中投资率上升挤压消费率、经济发展初期必选消费品占比快速下滑等因素,这种影响依然存在。影响机制上,伴随工业化过程中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是导致居民消费能力相对不足的重要原因,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能够大幅抑制工业化对于消费率的负向影响。对于低收入国家而言,尽管过早去工业化能够提升消费率,但需要付出经济增长放缓的巨大代价。从我国来看,当前工业占比超过约九成国家,收入均等化尚有进一步改善空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出现消费率偏低的现象。未来我国消费率的根本改善与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依赖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体系的持续优化以及投资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朝贤
资本在农区工业化过程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平原农区作为我国的重要区域,缺乏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同时也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小农意识较浓,如何获得资本,启动工业化,是该区域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内生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分析,分析指出劳动力转移是平原农区工业化的突破点,通过劳动力转移效应,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
平原农区 工业化 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志龙
本文借助高阳农村纺织业的变迁历史,探讨在农村工业化的演变进程中,农民家庭经营发生了怎样的变与不变。农民家庭经营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家庭总收入的最大化,这一目标取向影响到了家庭经营的内部机制和成本计算。技术进步是农户经济能够与经济现代化相适应的关键。分工与专业化是农户能够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原因,在长期发展中,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工厂的分工与合作,使农户能够克服自身规模不经济的缺陷。
关键词:
农户经济行为 传统 现代 案例研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严鹏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后发展国家,其工业化道路具有由国家主导的特征,偏离了工业化的"自然"模式。然而,国家参与工业化是世界经济史的常态而非例外,因为工业化本身是与民族国家建构联系在一起的,具有非经济的政治—军事维度。中国的工业化始于军事动机,但由市场主导并以私人资本为主体的工业化更具成效。然而,20世纪30年代的国家缺位阻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并激起了国家"凌驾"市场的反向运动。一种新李斯特主义的演化图式认为,工业化是由国际竞争引发的、国内具有不同观念的精英斗争的结果。精英可以具有多样化的动机。当那些具有整体及长远利益观的精英占据上风,并找到适宜的手段高强度地参与国际竞争时,工业化就能够启动并...
关键词:
工业化 国家 新李斯特主义 历史方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鑫 经孝芳
本文利用具有代表性的上海民族工业企业1931年和1933年的调查数据,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首次测算了近代民族工业16个工业部门中90个行业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近代民族工业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技术特征,但技术效率普遍偏低,离前沿面还有较大距离。具体的分组比较显示,包含有限公司与拥有厂房的行业并没有呈现出更高的技术效率,较少使用童工与从事消费品生产的行业则具有明显的效率特征;企业平均规模较大的行业与平均规模较小的行业相比,技术效率并无显著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鑫 经孝芳
本文利用具有代表性的上海民族工业企业1931年和1933年的调查数据,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首次测算了近代民族工业16个工业部门中90个行业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近代民族工业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技术特征,但技术效率普遍偏低,离前沿面还有较大距离。具体的分组比较显示,包含有限公司与拥有厂房的行业并没有呈现出更高的技术效率,较少使用童工与从事消费品生产的行业则具有明显的效率特征;企业平均规模较大的行业与平均规模较小的行业相比,技术效率并无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永杰
我国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但结构面临突出矛盾,要通过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调整优化的主要方向与任务是调整优化六大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 战略选择 工业结构调整优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廉钢生
笔者认为新型工业化的实施也可概括为绿色型工业化。这就引出一个重要的问题:绿色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呼唤绿色经济师。这也是作为我们对经济师经济学研究应当极为重视的时代课题之一。 一、严重生态危机是新型工业化巨大障碍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沙尘暴、洪水泛滥、江河及大气污染的报道令人触目惊心,忧虑后怕! 例1:2002年3月21日《经济日报》上,有一篇关于长江污染现场的采访调查。其中一些数据:湖北宜昌市面上有27个大大小小的排污口直接对着长江,每天有15万吨未经任何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长江;重庆市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成林 乔晓楠
自非工业化问题进入学术界的视野以来,围绕着非工业化的讨论存在着持续的争论。主流观点认为,非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然表现,因为,非工业化是经济内部原因驱动的结果。然而,发达经济体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的实践、2008年经济金融危机以及新近发生的主权国家债务危机都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因而,在梳理和评述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理解经济的非工业化进程,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了解这一动态进程,挖掘出现有研究的缺点与不足,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非工业化 第二产业 发达国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震
土地财政作为中国国民经济领域的重要现实问题,引起理论界极大关注。现有成果更多考虑分税制财政体制、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等,本文将其归结为引发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努力因素。而在中国现实经济运行中,仅有努力因素等主观动机不足以解释过去十几年间土地财政持续、稳定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剖析其成因。本文认为,它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过去30多年的工业化。快速工业化带来土地需求迅速增加,引发土地出让收入快速增长,是土地财政的源泉。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此观点进行了证实。工业化过程中,居民消费对投资形成"双重补贴",土地财政是实现这种模式的最核心手段。正是这种模式,使得中国成功利用比较优势,支撑了长达30多年的快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