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4)
- 2023(298)
- 2022(234)
- 2021(221)
- 2020(194)
- 2019(436)
- 2018(466)
- 2017(1011)
- 2016(558)
- 2015(486)
- 2014(527)
- 2013(511)
- 2012(518)
- 2011(459)
- 2010(475)
- 2009(392)
- 2008(352)
- 2007(310)
- 2006(293)
- 2005(280)
- 学科
- 济(3606)
- 经济(3605)
- 结构(1616)
- 方法(1211)
- 数学(1141)
- 数学方法(1139)
- 产业(1119)
- 管理(1107)
- 地方(1034)
- 业(978)
- 产业结构(928)
- 制(916)
- 企(815)
- 企业(815)
- 地方经济(814)
- 体(798)
- 体制(749)
- 中国(729)
- 财(660)
- 经济结构(595)
- 业经(583)
- 农(519)
- 融(490)
- 金融(490)
- 社会(444)
- 银(439)
- 银行(439)
- 行(431)
- 学(380)
- 会经(372)
- 机构
- 学院(7162)
- 大学(7058)
- 济(4137)
- 经济(4086)
- 研究(2733)
- 管理(2538)
- 理学(2241)
- 理学院(2217)
- 管理学(2184)
- 管理学院(2167)
- 中国(2063)
- 财(1794)
- 经济学(1633)
- 经济学院(1458)
- 京(1454)
- 财经(1430)
- 科学(1354)
- 经(1302)
- 所(1261)
- 中心(1181)
- 研究所(1144)
- 财经大学(1050)
- 院(1020)
- 江(962)
- 北京(915)
- 研究中心(802)
- 范(800)
- 商学(793)
- 师范(789)
- 研究院(788)
共检索到10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余力
针对通货紧缩的种种迹象,作者认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于1996年下半年从“适度从紧”转向“适度扩张”。造成宏观政策未能及时调整的原因主要有:①适度从紧政策无条件长期高位锁定;②企业效益差,经济增长质量不高,银行风险大;③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鉴于目前我国经济困难的原因不在于宏观,而在于微观,不在于总量,而在于结构,故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应是:中性货币政策与扩张型财政政策的结合。为根治我国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作者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闫衍 刘晓光
2019年在中美贸易冲突全面加剧、世界经济同步回落、国内结构性因素持续发酵、周期性下行力量有所加大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告别了2016—2018年"稳中趋缓"的平台期,经济增速回落幅度加大,经济结构分化明显。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在延续2019年基本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出现重大变化,不必过于悲观。一方面,2019年下行的趋势性力量和结构性力量将持续发力,导致2020年潜在GDP增速进一步回落;另一方面,2019年下行的很多周期性力量在2020年开始出现拐点性变化,宏观经济下行将有所缓和,下行幅度将较2019年明显收窄。部分周期性力量的反转以及中国制度红利的持续改善将是2020年最为值得关注和期待的新变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敬东
结构失衡与宏观经济政策成效的理论分析尹敬东为论证方便,我们假定:(1)结构失衡模型仅限于投资和消费两个部门。(2)经济未到充分就业和资源充分利用状态。一、结构失衡: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作为研究结构失衡的起点,我们采用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分析框架,这个由希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东皇 孟范昆 季小立
党的十八大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等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基于国民经济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产业结构特点,本文系统地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结构的优化问题,依据前文的分析,提出如下优化我国宏观经济结构的相应建议。1.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驱动力。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面临需求约束强化,不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靳卫萍
2014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稳中略升。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告别高增长时代由此导致投资放缓,消费亮点不多但整体趋稳。由于宏观运行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私人投资意愿趋弱,货币供给快速增长且实体经济融资困难,企业成本高位运行挤占企业利润等,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下行压力。综合各种因素判断,在"微刺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的情况下,预计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更加稳定。然而,中国经济增长在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中仍面临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体制、收入分配等多项改革任务。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微刺激 经济增长 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宪法
本报告首先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指出在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进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供给能力过剩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的主要方面,并重点讨论了在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进程中,宏观调控目标的选择,指出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的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晓峰 陈师
本文研究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响应问题,运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的宏观金融模型,考察利率期限结构在不同政策冲击下的运动机制。研究发现,利率期限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反应强度大,响应时间短,冲击反应集中在短端利率;对财政政策的冲击反应虽然强度小,但响应时间长,冲击反应集中在中长端利率,且生产性与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存在利率响应方向相反的现象。研究结论表明,货币政策通过调节政策利率改变了短期资金杠杆,对经济运行具有微调效果;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经济实体,影响中长期利率,政策效应更为持续。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晓峰 陈师
本文研究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响应问题,运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的宏观金融模型,考察利率期限结构在不同政策冲击下的运动机制。研究发现,利率期限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反应强度大,响应时间短,冲击反应集中在短端利率;对财政政策的冲击反应虽然强度小,但响应时间长,冲击反应集中在中长端利率,且生产性与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存在利率响应方向相反的现象。研究结论表明,货币政策通过调节政策利率改变了短期资金杠杆,对经济运行具有微调效果;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经济实体,影响中长期利率,政策效应更为持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尚希 樊轶侠
结构性收缩与通货紧缩是不同的,应对通货紧缩的办法不适用当前的结构性收缩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处于正常状态。判断宏观经济形势,不能仅仅以经济增速为依据。当前的宏观经济趋缓下行,其性质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国内外结构调整变化叠加影响导致的"结构性收缩"。结构性收缩与通货紧缩是不同的,应对通货紧缩的办法不适用当前的结构性收缩。结构性收缩是经济内在力量发挥作用推动结构调整的自然反应,政府政策应顺势而为,从总量性政策转向结构性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上下工夫。这也是实现"稳增长"的最佳路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雪琴 陈勇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我国国债市场的三因子动态模型,并运用SVAR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和利率期限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为促进债券市场发展和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利率期限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祖基 刘希鹏 王立元
不同模式的宏观政策协调不但会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差异性影响,也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在新凯恩斯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并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政策协调对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比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型财政政策比支出型财政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收入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消费、就业和产出的促进作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和支出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通货膨胀的稳定作用;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稳定经济波动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因此,建议采取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具体操作体现在减息为主结合降低税率水平为辅的政策协调组合来应对经济增速下滑和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到2011年年末,我国经济增长趋稳,三大需求回归正常,通胀出现拐点,并确立回落趋势。2012年增长有下行风险,但不会失控;在增长下行与外部冲击下,金融风险加大,应防止出现失控。预计2012年增长率在8%到9%之间,通胀率在4%以下。在未来"稳中求进"的基调下,应着力推进结构改革,在金融领域要推进利率市场化;在财政领域要优化税制结构和切实实施结构性减税;同时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激发经济自身的内在增长动力。
关键词:
增长放缓 金融风险 结构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小峰 覃正
当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行的态势基本确立,从经济增长结构上看,基本上属于投资驱动型,消费的驱动作用初步显现,而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为负。总体上看,当前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基础不牢,经济运行尚未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十二五"时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导向需着力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方面:通过持续公共投资,帮助经济实现平衡增长;利用财政手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减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企业投资能力和居民消费能力;通过税收调节,优化出口结构。货币政策方面: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力度,实现经济发展平衡、稳定;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根据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信贷重点;采取多种手段,渐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本文通过全面总结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的3大表现,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预测模型,指出2012年中国将面临外部经济放缓、内部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泡沫经济逆转以及金融风险加剧的冲击,但在结构刚性的约束下,政府将全面转变政策定位,从而保证中国经济在加速回落中实现反弹,全年经济增长呈现"前低后缓"的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