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04)
- 2023(18821)
- 2022(16359)
- 2021(15237)
- 2020(12818)
- 2019(29754)
- 2018(28882)
- 2017(55451)
- 2016(29691)
- 2015(33277)
- 2014(32882)
- 2013(32533)
- 2012(30156)
- 2011(27209)
- 2010(27166)
- 2009(25089)
- 2008(24233)
- 2007(21020)
- 2006(18711)
- 2005(16715)
- 学科
- 济(135527)
- 经济(135384)
- 管理(83560)
- 业(79183)
- 企(64996)
- 企业(64996)
- 方法(58389)
- 数学(51201)
- 数学方法(50575)
- 中国(33610)
- 农(33101)
- 财(31682)
- 学(29232)
- 地方(29072)
- 业经(27634)
- 农业(22564)
- 制(22161)
- 贸(21833)
- 贸易(21819)
- 易(21084)
- 理论(19363)
- 务(19198)
- 财务(19126)
- 财务管理(19079)
- 和(19037)
- 环境(18470)
- 融(18459)
- 金融(18456)
- 企业财务(18141)
- 银(17621)
- 机构
- 大学(425648)
- 学院(420510)
- 济(177157)
- 经济(173644)
- 管理(163743)
- 研究(148941)
- 理学(141826)
- 理学院(140192)
- 管理学(137538)
- 管理学院(136797)
- 中国(110176)
- 科学(91864)
- 京(91036)
- 财(80043)
- 所(75210)
- 农(70889)
- 研究所(68578)
- 中心(67280)
- 财经(64035)
- 业大(63916)
- 江(61496)
- 经(58346)
- 北京(57470)
- 农业(55405)
- 范(55060)
- 经济学(54701)
- 师范(54425)
- 院(54208)
- 州(49181)
- 经济学院(49040)
- 基金
- 项目(290357)
- 科学(228187)
- 基金(212665)
- 研究(207519)
- 家(187938)
- 国家(186247)
- 科学基金(159009)
- 社会(132143)
- 社会科(125284)
- 社会科学(125248)
- 基金项目(111739)
- 省(111393)
- 自然(104548)
- 自然科(102150)
- 自然科学(102124)
- 自然科学基金(100307)
- 教育(94925)
- 划(94819)
- 资助(88835)
- 编号(82431)
- 成果(66694)
- 重点(65745)
- 部(64150)
- 发(62100)
- 创(59655)
- 课题(56650)
- 科研(56229)
- 创新(55808)
- 国家社会(55370)
- 教育部(54956)
- 期刊
- 济(194096)
- 经济(194096)
- 研究(127369)
- 中国(80584)
- 学报(71569)
- 科学(64900)
- 农(63199)
- 管理(61659)
- 财(61391)
- 大学(54253)
- 学学(51075)
- 农业(43327)
- 教育(42743)
- 技术(36824)
- 融(35678)
- 金融(35678)
- 经济研究(32403)
- 财经(32169)
- 业经(28950)
- 经(27685)
- 问题(24777)
- 业(22896)
- 图书(22109)
- 技术经济(21368)
- 统计(20838)
- 理论(19992)
- 版(19818)
- 贸(19710)
- 科技(19600)
- 世界(18551)
共检索到629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义 徐康宁
文章基于1978-2007年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跨国数据探讨结构变化的增长效应,通过扩展MRW(1992)模型得出结构变化与部门间工资比的关系,并着重考察结构变化和工资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部门间劳动边际产出存在差异时,劳动的重新配置有助于经济增长。(2)结构变化率和工资差异与经济增长正相关。(3)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结构变化的增长效应最大,物质资本的影响次之;在发达国家,人力资本的增长效应最大,结构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申国
文章利用1987-2007年中国和日本等10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数据,分别使用相应的检验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检验,得出中国存在部分费雪效应的结论。然后使用FMOLS和DOLS分别对中国费雪方程进行估计,进一步证实:中国在样本期内不存在完全费雪效应,而只有部分费雪效应,且费雪效应大小大约在0.5-0.7之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靖学青
采用1978—2011年中国中部地区六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结果表明:产业城镇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人口城镇化对安徽、湖北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对江西、河南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对山西、湖南的影响不显著;产业城镇化对安徽、湖北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山西、江西、河南、湖南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中部地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陶桂芬 方晶
本文从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各随机选取5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三大地区1978—2013年的面板数据,在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变迁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均最优;(2)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稳定,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稳定性却随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横向比较而言,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产业结构高级化,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其经济增长的总效应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
关键词: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经济增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超 孟大虎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趋向融合和协调,开展省际、区域之间的空间影响对我国省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不可或缺。文章突破区域经济相互独立假说,选取我国1978—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初级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空间抑制作用,这需要引起关注;中级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空间效应,但无法明确是否有利;高级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有利的空间溢出效应。有鉴于此,我国需充分鼓励高级教育人力资本带头发挥创新能力,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倪超
为破解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困境,本文聚焦人力资本,突破就中国而中国的研究视角,选取65个国家1995-2013年的大样本面板数据,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投资效应,且分地区、分类型测算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确未来中国人力资本优先投资次序,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可借鉴的国际经验。结果表明,对于现阶段中国,首要投资的是健康人力资本,在满足人力资本健康需求之后,加大教育投资,促进人力资本发展,保障人力资本投资效应的发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倩倩
文章基于2004~2010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回归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并提出研发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在于,研发投入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引入和扩散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庆梅
本文阐述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运用面板数据中单因子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各省的经济增长与工业粉尘污染之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作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观察期间,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工业粉尘排放之间的关系并不呈标准的EKC形式,工业粉尘的排放随着经济增长呈波动性地增加。最后对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作了展望,并针对环境污染提出了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宁 李国平 刘光岭
本文基于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视角,通过因素分析法提取八个区域自主创新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各地区自主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差距显著,经济发达地区在自主创新资源投入上拥有比较优势。自主创新人才实现能力、自主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与地区生产总值呈负相关关系。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辐射能力、自主创新网络能力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在平衡区域间自主创新资源投入的同时,还要兼顾创新人才实现能力、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创新支撑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
关键词:
区域自主创新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姬旭辉 邱海平 冯志轩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非生产劳动对经济发展存在重要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非生产劳动持续显著增加,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特征。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认为,非生产劳动的扩张将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本文根据世界上39个主要国家1995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非生产劳动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验证了本文理论模型的推论并补充了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非生产劳动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国安 马宇佳
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金融结构不同对经济增长会有不同的影响。选取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直接融资比例和银行集中度作为衡量金融结构的指标,运用GMM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动态面板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充分体现了直接融资比例越高、银行集中度越低,越能促进经济增长,在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则反映出间接融资和高银行集中度的正面作用的现状,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过慢所引起的。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直接融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国安 马宇佳
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金融结构不同对经济增长会有不同的影响。选取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直接融资比例和银行集中度作为衡量金融结构的指标,运用GMM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动态面板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充分体现了直接融资比例越高、银行集中度越低,越能促进经济增长,在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则反映出间接融资和高银行集中度的正面作用的现状,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过慢所引起的。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别是要支持中西部地区直接融资市场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以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晨沛 胡霞 计薇
为分析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与其他国家的异同,研判未来农业经济增长潜力,本研究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从生产要素视角出发测度本世纪以来不同生产要素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并就不同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国际比较。结果表明:1)2000—2019年,资本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3.6%,是农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能;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2%,近年来贡献水平有所上升;土地、化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8%和4.4%。2)国际比较发现,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农业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增长仍是以资本驱动为主。3)通过不同发展阶段比较发现,随着一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将逐步由投资驱动转换为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仍表现出较强的资本依赖性,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将成为决定中长期农业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章合杰 叶雯 熊德平
本文基于91个国家的1995-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促进了经济增长,无论是流入开放,还是流出开放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检验了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渠道及其效应,发现货币市场、债券市场、集体投资市场、国际金融信贷市场、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以及股票市场的开放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开放 经济增长 影响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谢宗藩 姜军松
中国式分权一直被学者认为是我国经济发展奇迹的重要原因,但政府却在银行部门一直暂缓分权进程,这也成为持市场化观点学者批评的地方。本文试图从权力视角出发,首先对我国银行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金融分权与集权反复过程进行回顾,并对其动因进行分析,然后运用199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分权背景下银行制度变迁的绩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分权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银行制度绩效的提高并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金融分权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政府应在进一步提高金融分权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市场化银行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