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4)
- 2023(8772)
- 2022(7550)
- 2021(6732)
- 2020(5922)
- 2019(13772)
- 2018(13575)
- 2017(27143)
- 2016(14630)
- 2015(16436)
- 2014(16687)
- 2013(16977)
- 2012(16301)
- 2011(14924)
- 2010(15199)
- 2009(14404)
- 2008(14159)
- 2007(13068)
- 2006(11625)
- 2005(10691)
- 学科
- 济(86924)
- 经济(86868)
- 管理(40664)
- 业(38607)
- 方法(33509)
- 企(30261)
- 企业(30261)
- 数学(30001)
- 数学方法(29804)
- 地方(20300)
- 农(18590)
- 中国(18296)
- 财(17523)
- 学(16954)
- 业经(14942)
- 地方经济(13751)
- 制(13364)
- 贸(12613)
- 贸易(12608)
- 农业(12599)
- 易(12141)
- 和(10659)
- 融(10599)
- 金融(10597)
- 环境(10417)
- 务(10267)
- 财务(10251)
- 银(10227)
- 体(10224)
- 财务管理(10222)
- 机构
- 大学(225938)
- 学院(224649)
- 济(106925)
- 经济(104942)
- 管理(83242)
- 研究(81259)
- 理学(71442)
- 理学院(70562)
- 管理学(69389)
- 管理学院(68958)
- 中国(60916)
- 科学(48552)
- 京(47163)
- 财(46358)
- 所(42587)
- 农(39703)
- 研究所(38537)
- 财经(36936)
- 中心(36127)
- 经济学(34831)
- 江(34468)
- 经(33394)
- 业大(33115)
- 经济学院(31257)
- 农业(31245)
- 北京(29895)
- 范(28354)
- 院(28152)
- 师范(28068)
- 财经大学(27130)
- 基金
- 项目(142108)
- 科学(111550)
- 基金(103942)
- 研究(101488)
- 家(90706)
- 国家(90014)
- 科学基金(76249)
- 社会(66549)
- 社会科(63133)
- 社会科学(63113)
- 省(55033)
- 基金项目(54848)
- 自然(48219)
- 自然科(47095)
- 自然科学(47078)
- 自然科学基金(46268)
- 教育(46169)
- 划(46092)
- 资助(43280)
- 编号(39739)
- 成果(32636)
- 重点(32556)
- 发(32340)
- 部(32260)
- 创(28829)
- 国家社会(27968)
- 课题(27654)
- 教育部(27556)
- 科研(27303)
- 创新(27129)
- 期刊
- 济(123693)
- 经济(123693)
- 研究(69934)
- 中国(41400)
- 财(37025)
- 学报(35750)
- 农(35563)
- 科学(32600)
- 管理(30166)
- 大学(26609)
- 学学(25439)
- 农业(23355)
- 经济研究(21295)
- 融(20528)
- 金融(20528)
- 财经(19729)
- 技术(19338)
- 业经(17737)
- 经(17145)
- 教育(16897)
- 问题(16422)
- 技术经济(13952)
- 贸(12726)
- 统计(12551)
- 业(12319)
- 世界(11367)
- 商业(11344)
- 策(10976)
- 国际(10660)
- 经济问题(10520)
共检索到341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金龙 张许颖
一、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下面我们先从理论上来解释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设经济系统有n个部门(或产业),总增长和部门增长之间的关系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庆
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政府在技术选择中的作用的理论分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庆一、生产要素数量扩张的说明与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有一种观点,从经济增长率等于劳动者人数的增加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乘积出发,认为外延式增长就是靠增加劳动者人数获得的增长,内涵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闵维方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一是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水平,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发展模式。二是通过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奠定必要的基础。三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收入分配的公平,尤其是提高经济弱势群体的收入,从而为通过扩大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条件。文章最后强调,要实现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最根本的是要大力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增长方式 教育质量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薛白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由高级生产要素的生产和流动所引致的国民经济中一系列生产函数配置方式由低级向高级的动态演变过程,产业结构优化体现在发生配置方式变革的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各种生产函数的结构性调整,两者可归结为要素配置结构变革在不同层面上的体现。以要素配置结构变革为桥梁,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角度研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理,并对大道定理进行拓展,认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相互推动,使经济增长过程表现出阶段性的动态演变路径。基于此,从产业结构的微观要素配置层面和宏观动态演进层面构建判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衡量体系,并指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决于政府诱导性结构变迁手段和市场内生性结构变迁动力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怀德
正确认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概念,确定正确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机制,防止不恰当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锁定,以竞争能力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评判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劣,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路上,既要防止“技术决定论”,又要防止“制度决定论”,应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制度的约束下确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思路。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孙朝辉 周艳
生态型服务强调通过服务来补充、替代产品对人们需要的满足,以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类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由重数量、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重质量、集约型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发展生态型服务则是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
生态型服务 增长方式 资源 效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林
经过连续四年国民经济保持14%以上的快速增长,时至今日,上诲经济是以什么增长方式运行,如何进一步推动上海经济集约化增长等许多重要问题,应当认真分析研究和合理判断。否则,就会有是否需要转变和如何转变之疑窦。 一、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进入90年代以后,上海经济开始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过“八五”的发展,上海经济已具有一些明显的集约化经济的特点,呈现“高增长、中投入、高效益”的新格局,经济的整体素质正在提高。经济增长方式集粗放型与集约型并举,但仍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福刚 杨立勋
文章从经济增长理论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构建了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相应的评价指标,然后运用离散系数法对我国过去15年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我国经济增长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义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刘岩
通过单一的全要素生产率无法全面、正确地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为此,文章依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的具体内容设计出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和离散系数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价,其结论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处于上升态势,但处于初期阶段,今后还需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及改善环境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效果 测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烂
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分析王文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明我国今后十五年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同时指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关系全局的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要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化民 李角奇
一直以来,我国没有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环境和长效机制。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与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调整相结合,重在机制化建设。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实证分析 机制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