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2)
2023(9843)
2022(8370)
2021(7534)
2020(6619)
2019(14946)
2018(14905)
2017(28673)
2016(15940)
2015(17771)
2014(17908)
2013(17927)
2012(17132)
2011(15652)
2010(16629)
2009(15685)
2008(15539)
2007(14131)
2006(13222)
2005(12451)
作者
(48813)
(41170)
(40925)
(39275)
(26224)
(19513)
(18405)
(15753)
(15472)
(14883)
(14440)
(13969)
(13477)
(13458)
(13104)
(12751)
(12146)
(12068)
(11839)
(11444)
(10832)
(10167)
(10152)
(9659)
(9322)
(9265)
(9219)
(8702)
(8500)
(8126)
学科
(89716)
经济(89636)
管理(44829)
(40439)
方法(33288)
(32780)
企业(32780)
数学(29715)
数学方法(29155)
地方(21260)
中国(20705)
(19551)
(19026)
(18628)
(16101)
业经(15899)
地方经济(13976)
(12849)
银行(12822)
农业(12800)
(12399)
金融(12398)
(12296)
(11710)
贸易(11699)
(11503)
环境(11282)
理论(11247)
(11217)
(10633)
机构
大学(241081)
学院(238995)
(107423)
经济(105248)
研究(89580)
管理(85608)
理学(72176)
理学院(71235)
中国(69703)
管理学(69496)
管理学院(69052)
科学(53849)
(51559)
(50871)
(47290)
研究所(42407)
中心(40791)
(40171)
(39581)
财经(39233)
(35373)
经济学(34459)
北京(33307)
业大(33149)
(32767)
师范(32449)
(31500)
农业(30927)
(30791)
经济学院(30611)
基金
项目(148604)
科学(117427)
基金(109011)
研究(105636)
(95848)
国家(95128)
科学基金(80407)
社会(68460)
社会科(64918)
社会科学(64903)
(57487)
基金项目(55841)
自然(51938)
自然科(50760)
自然科学(50747)
自然科学基金(49800)
教育(49206)
(48888)
资助(46875)
编号(40760)
成果(35257)
重点(34857)
(33108)
(33102)
课题(30233)
(29322)
国家社会(28638)
科研(28399)
教育部(28312)
创新(27631)
期刊
(130454)
经济(130454)
研究(80524)
中国(48791)
(39197)
学报(38247)
(36814)
科学(35769)
管理(34263)
大学(28921)
学学(27211)
(26656)
金融(26656)
教育(24633)
农业(23933)
经济研究(21591)
技术(21087)
财经(20815)
(18079)
业经(17901)
问题(17211)
统计(15357)
技术经济(13895)
(13187)
(13024)
决策(12169)
(11932)
国际(11670)
世界(11607)
理论(11296)
共检索到386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其林  
重化工业化是一国尤其是大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经阶段,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构成。重化工业发展与资源约束作用强化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目前我国经济的双约束型特征较为明显。由于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固有的内在机制的作用,在平稳发展、缓解资源约束和需求约束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实际上的相互影响、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弥补制度缺损是理顺这一矛盾关系的途径之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①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可以溯源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一百多年来,东西方经济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探索研究,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本文拟从大都市角度,就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背景下产业结构演进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时代背景;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主要决定因素和评价指标;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新形势下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着重处理好若干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松奇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体制条件约束王松奇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低效率向高效率的转变,从根本上说,要依赖于经济体制条件的改善。本文仅就体制条件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作用及经济转型时期改善经济体制条件的重点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一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存友  
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经济增长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难以维继。在此背景下,文章讨论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阐述了我国历史上未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性,以及在当前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爱明  廖祥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及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揭示了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提高经济发展各层面,尤其是提高投资实效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一是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二是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从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入手,调动社会各方面,尤其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的积极性,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产权制度、分配制度、企业法人治理、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政策等方面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保证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金龙  张许颖  
一、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下面我们先从理论上来解释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设经济系统有n个部门(或产业),总增长和部门增长之间的关系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宗起  
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但与全国一样,仍面临一个根本性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本文结合上海经济的实际情况,认为必须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结合起来,向政企二元化、组织集团化、结构高度化等八大方向转变,并为此提出六条对策措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龙  
把对经济工作考察的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大到经济发展,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丰富,在思路上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贺京同  柳勇  
文章分析认为,人口结构特征、资源能源价格机制、金融市场、环境污染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社会保障制度、外贸环境、汇率制度七个根本因素,通过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居民部门消费——储蓄选择、外贸发展阻断机制三种路径发挥作用,造成了我国"高投资、低消费"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经济增方式的根本途径是改革和利用好这些根本因素,并要平衡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稳定运行之间的关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淑萍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中央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经济发展新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新目标,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我国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现状,提出了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及其财税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灵  
当前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成为经济增长新常态的重要内容,但是这样的转变无法依靠市场自发完成,必须依靠国家制定有效的环境规制手段引导企业的生产行为来实现。文章分析了环境规制政策促进经济转型的机制,认为环境规制政策应通过改变企业生产成本和影响产业集中度两个方面促进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并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以及循环经济转型升级,从而提升产业的综合效益,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统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弭元英  张清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邱成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大大提高,据洛桑《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中国竞争力排名1994年第34名,1996年第26名,1997年第27名,1998年第24名。199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十名。我国城市经济蓬勃发展,对支撑我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章认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日益低下的根本原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改善国有企业境况的重要途径。文章还认为:深化改革,苦练内功,强化和优化管理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坚实基础;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提高职工的素质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