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5)
- 2023(11246)
- 2022(9327)
- 2021(8663)
- 2020(7117)
- 2019(16373)
- 2018(15798)
- 2017(30338)
- 2016(16101)
- 2015(17944)
- 2014(17771)
- 2013(18038)
- 2012(17173)
- 2011(15738)
- 2010(15766)
- 2009(14527)
- 2008(14038)
- 2007(12371)
- 2006(11164)
- 2005(10432)
- 学科
- 济(94215)
- 经济(94151)
- 管理(41100)
- 业(39729)
- 方法(36613)
- 数学(33476)
- 数学方法(33267)
- 企(29694)
- 企业(29694)
- 中国(23821)
- 地方(19833)
- 农(19578)
- 贸(19233)
- 贸易(19224)
- 易(18788)
- 财(18529)
- 学(17751)
- 业经(15702)
- 制(14299)
- 地方经济(13759)
- 农业(13397)
- 出(13047)
- 融(12647)
- 金融(12647)
- 银(12171)
- 银行(12137)
- 环境(12058)
- 行(11786)
- 体(11159)
- 产业(10844)
- 机构
- 大学(246828)
- 学院(242777)
- 济(122676)
- 经济(120891)
- 研究(94491)
- 管理(87692)
- 理学(75667)
- 理学院(74725)
- 管理学(73630)
- 管理学院(73161)
- 中国(71914)
- 科学(54225)
- 财(52776)
- 京(51919)
- 所(48320)
- 研究所(44055)
- 财经(42665)
- 农(42017)
- 经济学(41928)
- 中心(40497)
- 经(39173)
- 经济学院(37768)
- 业大(34633)
- 江(34554)
- 院(33411)
- 北京(33119)
- 农业(33008)
- 财经大学(32018)
- 范(29930)
- 师范(29582)
- 基金
- 项目(160610)
- 科学(128192)
- 基金(122364)
- 研究(113173)
- 家(108649)
- 国家(107900)
- 科学基金(91384)
- 社会(78325)
- 社会科(74751)
- 社会科学(74733)
- 基金项目(63181)
- 省(58042)
- 自然(57177)
- 自然科(55950)
- 自然科学(55933)
- 自然科学基金(55055)
- 资助(51317)
- 教育(50628)
- 划(49905)
- 编号(40372)
- 部(37911)
- 重点(36921)
- 发(35920)
- 国家社会(35296)
- 成果(32824)
- 教育部(32682)
- 创(32636)
- 中国(32523)
- 人文(30934)
- 科研(30909)
- 期刊
- 济(133702)
- 经济(133702)
- 研究(79465)
- 中国(46386)
- 学报(40704)
- 财(39512)
- 科学(37527)
- 农(37292)
- 管理(33256)
- 大学(30958)
- 学学(29621)
- 农业(25465)
- 经济研究(24770)
- 融(23492)
- 金融(23492)
- 财经(23204)
- 经(20310)
- 技术(18629)
- 问题(18348)
- 贸(18269)
- 教育(17103)
- 业经(16969)
- 国际(16082)
- 世界(15513)
- 业(14416)
- 技术经济(14139)
- 统计(13712)
- 策(11712)
- 经济问题(10916)
- 决策(10515)
共检索到371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构建了一个结构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将劳动投入结构、资本投入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纳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运用1997~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这一时期要素产出弹性的动态特征,并估算出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研究表明:近年来潜在增长率下降,主要由资本存量增速下降所导致,但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减缓了这一趋势。近10年来实际增长率变化主要受潜在增长率变化影响,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速减缓,是由于潜在增长率下降所致,未来政策重心应从需求管理过渡到供给管理,着力开发经济增长的潜力,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时变弹性 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率 产出弹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学能 卢盛荣
本文在理论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因素,例如制度变革、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人口结构等嵌入模型的分析框架,在对1993—2015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2016—2040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预测。研究表明,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走低的原因主要是潜在增长率本身的下降,应该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潜在增长率;在基准情景和悲观情景下,2016—2020年的平均潜在增长率分别为6.9%、6.5%;2021—2025年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鸿武
一、研究意义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和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是分析宏观经济态势以相机抉择的重要参考工具。潜在产出通常是指在合理稳定的价格水平下,使用最佳可利用的技术、最低成本的投入组合,在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用率达到充分就业要求时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Levy,1963);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红霞 王丹阳 马廷玉
文章利用C-D生产函数,对2000—2013年山东省17地市三次产业的要素产出弹性进行了测算,并结合要素投入构成分析了山东省经济增长的结构动因与存在问题。研究发现:劳动、资本、技术研发三要素对山东省经济增长都产生了正向积极影响,但产出弹性数值和变化趋势相差较大,其中,资本产出弹性最高且表现平稳,劳动产出弹性明显低于资本产出弹性且表现出逐年下降的变化趋势,技术研发产出弹性最低,总体上,2000—2013年山东省经济增长除依赖劳动力增加与技术研发投入外,更大程度上主要依赖于资本投资的拉动。
关键词:
要素投入结构 产出弹性 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华磊 章安琦 张文超
面对持续下滑的经济,为给企业减负,中国已于2019年5月1日将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降至16%。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会影响未来中国实际潜在经济增长率呢?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根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模拟后发现,虽然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至16%无法改变未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趋势,但是的确可以提升未来中国实际潜在经济增长率,尤其在短期较为有效。考虑到OECD国家经验后进一步模拟发现,上述结论依然稳健且提升效果更好。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期间,通过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至16%将使2019-2021年、2022-2050年以及2019-2050年间的平均实际潜在经济增长率分别提升0.912%、0.132%以及0.211%;但是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优缴费率16.454%。如果在降低企业缴费率的同时,增加个人账户养老保险缴费率,即从偏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转向偏基金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不仅可减轻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对劳动人口未来养老福利的负面影响,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最终实现政策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春
文章使用改进型的变弹性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各要素产出弹性和我国各要素潜在增长率进行了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是投资驱动型和工业增长型;以需求侧为核心的扩张性政策难以更为持久的维持经济高位运行;尽管全国层面各类要素潜在增长率出现变化,但不同区域仍存较大差异。现阶段经济政策调整仍需根据各地实际差异进行。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要素 潜在增长率 区域分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怀筑 何亮
利用长期生产函数,通过分解劳动、资本、技术三个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不同历史阶段对经济增长的不同贡献度这一分析框架,我们对中国1978~2010年宏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中国经济前30年处于高速增长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未来资本深化和均衡增长阶段,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劳动对GDP增长率贡献作用将逐渐衰减,中国合理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将稳定在7.5%~8.5%之间。中国正在发生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在发生变化,我们不主张再度实施激进的经济刺激计划,而应抓住机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以实现经济的均衡、稳定、持续发展。如果说,在此之前的经济增长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那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于寄语 温湖炜
将城市化作为一种背景因素,基于潜类别模型对传统的C-D生产函数进行了扩展,以联动地看待城市化、要素投入对地区经济产出的作用,为理解城市化进程对经济产出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结果显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经济产出关于物资资本、人力资本、资源消耗的弹性不断变化;各投入要素间的产出弹性变动趋势呈现差异性;城市化率的提升有效推动了产出的增加,但是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边际递减的态势。基于此,认为城市化初期至中期相对快速、后期相对慢速的城市发展策略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为有利。
关键词:
城市化 要素投入 经济增长 潜类别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雅君 田依民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增长面临较大波动的考验,因此探究经济波动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四变量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从时间维度和时点维度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反应,得到如下结论:宏观经济风险的经济波动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效果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差异性,即经济波动率冲击对潜在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的影响是正向的,在长期内影响则变为负向。故当整体宏观经济的风险不确定性出现暂时性增加,国家应侧重实施旨在长期降低经济波动率的政策,而不仅仅是着眼于短期内的政策效果。
关键词:
潜在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TVP-VA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旭 吴传清
基于1990—2016年历史数据,文章采用生产函数法对国内39个主要中心城市经济增长进行核算,并预测其未来十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结果显示:1990—2016年,国内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3.04%,与同期潜在经济增长率非常接近,但经济增速呈现出随时间逐步下降的特点;过去二十多年,国内中心城市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资本驱动模式,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行政等级越高的中心城市潜在经济增长率越低,但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也越大。预计2017—2025年国内中心城市潜在经济增长率仍能达到8%,但长期增速回落的趋势不会改变。
关键词:
潜在经济增长率 中心城市 生产函数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晓明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明显提高,资本投资效率逐渐下降,在技术进步未显著改善的情况下,传统的依靠低成本、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未来中国潜在增长率下行压力增大。然而,随着中国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经济社会结构已步入深度转型期,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市化进程等结构性因素正经历着内生变化,结构性因素对未来中国潜在增长率走势将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 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桂文 孙亚南
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速度呈倒U型演变的根源在于,二元转型不同阶段的结构转换效率及技术进步后发优势的不同。中国刘易斯转折阶段大致发生在2005~2020年,根据HP滤波法测算的1978~2014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和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比的变动情况,以及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差距,在参考日、韩两国二元转型中经济增长速度变化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十三五"期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应该在7%~9%之间。要把潜在经济增长率转变为现实经济增长率,从二元转型角度看,还需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产业与区域结构协调发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政府治理模式转变,以及深化二元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做出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太峰 王子博
为研究中国经济周期拐点预测问题,考虑体制变革、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国际贸易与投资等因素,本文构建一个状态空间形式的多参数动态系统,应用Kalman滤波估算中国1978-2011年潜在经济增长率等变量并用VAR模型进行检验,结合对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和规律的经验判断形成预测思路:当经济运行超过可接受产出缺口区间阈值时,根据扩张期长而收缩期短的新特征,判断拐点的大致位置,若此时监测到潜在经济增长率趋势变动,则可对拐点做出预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晓玲 张宝山 杨万平
潜在增长率的测算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紧密相连,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从现实情况看,潜在增长率的估算,在短期可以评估通货膨胀的压力;在中期可以反映出经济发展所处的状态,有利于决策者确认可持续实际经济增长的空间;在长期可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做出判断,从而为政府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 HP滤波 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