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9)
2023(12112)
2022(10104)
2021(9461)
2020(7820)
2019(18122)
2018(18220)
2017(35589)
2016(19617)
2015(21827)
2014(21924)
2013(21451)
2012(19295)
2011(17190)
2010(17004)
2009(15386)
2008(14873)
2007(13020)
2006(11350)
2005(10062)
作者
(56431)
(46578)
(46233)
(44259)
(29608)
(22265)
(20960)
(18430)
(17788)
(16571)
(16014)
(15758)
(14805)
(14770)
(14507)
(14312)
(13955)
(13905)
(13352)
(13303)
(11637)
(11508)
(11254)
(10541)
(10528)
(10287)
(10247)
(10214)
(9369)
(9184)
学科
(78102)
经济(78024)
管理(54354)
(53373)
(44484)
企业(44484)
方法(35073)
数学(30070)
数学方法(29748)
(22188)
中国(21360)
业经(18946)
(18567)
(18462)
地方(16544)
农业(14727)
(14720)
理论(13214)
(12695)
贸易(12688)
(12553)
(12283)
(12161)
财务(12093)
财务管理(12075)
技术(11781)
环境(11632)
企业财务(11496)
(11486)
银行(11443)
机构
大学(274543)
学院(272280)
管理(110380)
(106158)
经济(103836)
理学(96091)
理学院(95038)
管理学(93383)
管理学院(92905)
研究(91018)
中国(66168)
(59545)
科学(58458)
(46618)
(45505)
(45103)
业大(43220)
研究所(41903)
中心(40320)
(39026)
财经(38139)
北京(37768)
(36432)
师范(36079)
农业(34795)
(34694)
(33959)
(31840)
经济学(31181)
师范大学(29238)
基金
项目(192396)
科学(150892)
研究(140336)
基金(139011)
(121626)
国家(120611)
科学基金(103420)
社会(87073)
社会科(82455)
社会科学(82430)
(75127)
基金项目(74619)
自然(68015)
自然科(66384)
自然科学(66370)
自然科学基金(65195)
教育(63529)
(63192)
编号(57485)
资助(56797)
成果(46103)
重点(43071)
(41565)
(40944)
(39507)
课题(39246)
科研(36885)
创新(36839)
教育部(35492)
大学(35434)
期刊
(116085)
经济(116085)
研究(79645)
中国(47382)
学报(45620)
科学(42129)
(41048)
管理(39909)
大学(34602)
(33756)
学学(32530)
教育(30401)
农业(28185)
技术(23241)
(21460)
金融(21460)
业经(20661)
财经(18063)
经济研究(17994)
问题(16116)
图书(15448)
(15294)
科技(14265)
(14054)
林业(13878)
理论(13719)
技术经济(13142)
现代(12835)
(12723)
实践(12666)
共检索到388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惠刚盈  胡艳波  赵中华  
本文全面系统地综述了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结构化森林经营是针对目的树单木经营的高度集成技术,符合现代森林经营发展方向;结构化森林经营有望成为解决人工林近自然化转变的有效途径;结构化森林经营中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综合评价势在必行。经历10多年的发展,结构化森林经营的基础理论更加完善、技术体系更加成熟、应用推广更加广泛。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可有效提升我国森林质量,并缓解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之间的矛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辉  惠刚盈  胡艳波  张弓乔  张岗岗  刘瑞红  杨瑷铭  赵中华  王海宾  
【目的】通过分析结构化森林经营对东北阔叶红松林森林质量形成的中长期影响,探索森林经营对林分质量提升的响应机理。【方法】在吉林蛟河林业试验区设置6块面积为100 m×100 m的样地,其中,目标样地1块、经营样地4块和对照样地1块。经营样地采用结构化经营方法,长期观测记录样地数据,借助Excel Pivot Tables、R 3.4.3、Origin 2015、Winkelmass等软件进行系统对比分析,研究结构化森林经营对林分生产力、林分密度、林分结构以及林分综合状态的影响。【结果】实施结构化森林经营,使经营林分年均蓄积生长量(均值)较对照林分提高17.28%,生长率提高17.60%;林分断面积年均增量(均值)提高42.86%,生长率提高47.37%;林木枯损率降低57.22%,显著提高了林分生产力。且实施结构化森林经营使主要针叶树种优势度保持较高水平,林分水平格局为随机分布,是理想的天然林格局。林分中高混交且随机分布的最佳微结构体始终保持较高比例,而低混交且非随机分布的劣势结构体比例很低并有下降趋势;经营使林分的综合状态迅速获得优化,林分状态维持稳定,但是经营效果的保持还需要持续定期的后续经营。【结论】结构化森林经营能够精准提升东北阔叶红松林的森林质量,既能提高林分生产力又能优化林分空间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中华  惠刚盈  胡艳波  李远发  李宇昊  
介绍了结构化森林经营的基本理论与主要技术,包括数据调查、林分状态特征分析、经营设计以及经营效果评价等,并以东北阔叶红松林经营实践为例,具体介绍了结构化森林经营方法的应用。应用结构化森林经营方法分析表明,经营阔叶红松林林分为次生林状态,经营类型为抚育间伐型,经营迫切性评价等级为比较迫切,经营方向为提高林分的健康水平和顶极树种的优势程度。本次经营调整顶极树种竞争势及树种混交76株,采伐不健康林木122株。经营后效果评价表明:经营强度属于轻度干扰,顶极树种和主要伴生树种红松、杉松、黄波罗、椴树、核桃楸等的优势度较经营前明显上升,林分中健康林木比例明显上升。本次经营达到了经营目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吴伟光  黄敏  宁可  
森林碳汇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南方集体林区产权制度改革后,森林经营主体日趋多样化,研究经营主体碳汇供给差异,探讨造成碳汇供给差异背后的诱导因素并挖掘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将为推动森林碳汇经营形成稳定的碳供给,合理配置稀缺的要素资源,缓解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现实政策依据。总结了国内外森林经营主体的碳汇供给研究状况,明确了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主要包括国内碳汇市场未形成;现有模型在本研究中不适用,长时间序列数据不足等。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难题和解决思路,认为以"非京都市场"框架下考察森林碳汇供给更可行;需要根据碳汇营林实践修正相关模型和数据以及结合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森林经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玉清  戴伟  余新晓  陈峻崎  
为探讨土壤质量酶指标研究的新思路,把有关森林经营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发现:林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人工林的培育模式、森林抚育措施以及林地施肥管理等各种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过程,都显著改变着土壤酶活性。酶是反映森林土壤质量高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森林经营措施的实施效果。今后在森林土壤酶的研究中,应重视水解酶的种类、酶指标的敏感性以及酶变化机理的探索。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罗芬  李雪丽  魏思远  
为研究森林结构属性的公众偏好,以Science Direct与中国知网(www.cnki.net)为文献来源数据库,以"forest structure attribute""public preference"与"林内景观"为关键词,检索国内外森林结构属性研究的基本概况。就树种、树的大小、林木空间分布变化、采伐与林木覆盖范围、地被物与枯树倒木、可视性、林缘的自然性、沿森林小径行走时的林分变化等10个森林结构属性的公众偏好进行了综述。构建了基于水平空间、垂直空间和全空间为一体的林内森林结构属性旅游吸引物框架体系,并就未来公众对森林结构属性偏好的研究提出思考。图1参7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万泽  王金锡  罗成荣  段学梅  
综述森林萌生更新形成的6种假说:生物地理假说、生境假说、营养假说、干扰假说、资源分配假说和激素调控假说,并指出今后应加强森林萌生更新的群落生态学和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以及萌生更新在森林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国志  
森林生态产品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使全社会受益,但保护森林的成本主要由农户承担,因此必须给予农户一定的补偿。森林生态补偿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结论。从森林生态补偿含义、补偿标准、补偿模式、补偿意愿和补偿效应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发现现有文献在研究内容上尚存在很多盲点和不足之处。第一是差异化补偿标准测算问题,对不同地域、不同树种、不同造林方式的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缺乏比较研究;第二是生态补偿资金的分摊问题,对森林生态补偿资金在不同补偿主体之间的分摊比例研究不够;第三是不同补偿模式耦合的临界点问题,对市场补偿和政府补偿的边界,以及两种补偿模式的交易成本测度等问题缺乏研究;第四是森林生态补偿的激励相容机制问题,对不同补偿模式的激励相容效果和激励相容度测算等问题关注不够。基于上述结论,对森林生态补偿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程瑞梅  沈雅飞  封晓辉  肖文发  王娜  杨邵  郭燕  
森林自然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它保证了种群的繁衍、维持了群落结构稳定,对森林群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森林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伴随着森林经营向多目标化和生态系统经营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开始强调自然过程所达到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对自然更新的研究也开始关注在自然状态下的更新过程。综述了森林自然更新的方式以及影响森林自然更新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讨论了火、采伐和林窗等干扰对森林自然更新的影响。对森林自然更新的研究大多从野外调查资料和现象对自然更新过程进行描述性分析,很少从生理生态方面揭示森林自然更新的机制。研究对象多是主要的森林类型,局限于林窗的更新及森林群落的建群种,主要以种群为研究对象。对干扰频发森林中的萌生更新重视不够,促进自然更新困难树种更新的对策研究不足。森林自然更新的范围和深度尚待扩展和加深。对森林自然更新的研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研究各种因子的作用;(2)扩展自然更新的研究尺度;(3)深入研究萌生更新的生理机制和生态作用;(4)重视加大更新困难树种以及珍惜濒危物种和生态脆弱区的更新研究力度;(5)开展种子幼苗对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水热条件变化的生理响应;(6)加强各种类型不同强度和频度干扰对种子幼苗影响的研究。(7)加强森林群落更新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进一步揭示森林群落的更新规律。总结了森林自然更新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森林经营和生态恢复准备理论,为林业生产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参考,为森林的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万泽  
成熟森林在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长期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十多年来,全球掀起了成熟森林固碳研究热潮。理解成熟森林碳储存和碳源/汇动态,有助于评估和预测成熟森林在区域碳循环中的作用,对于估计森林碳减排范围、发展近自然林管理策略亦十分重要。本研究在介绍成熟森林林龄阈值的基础上,分析成熟森林碳储量与碳分配以及自然成熟森林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综述成熟森林固碳的3个假说:1)碳中性假说随着森林演替林龄增加,森林生产力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到成熟森林阶段,森林碳吸收与生态系统呼吸达到平衡,因而处于碳中性状态;2)碳汇假说许多热带、亚热带以及北半球的北方和温带成熟森林可持续固碳几百年,成熟森林为全球碳汇,成熟森林固碳主要集中在土壤中,可能与气候变化引起森林生产力增加、植被碳流向土壤碳的比率随森林成熟度增加而增加以及气温上升和大气氮沉降等降低土壤异养呼吸有关;3)碳源假说少数研究报道认为成熟森林为净碳源,与成熟森林地被物、枯死木及土壤有机碳的周转加快有关。越来越多研究证实成熟森林能持续固碳,支持成熟森林碳汇假说。建议今后:1)加强成熟森林碳通量观测研究;2)从生态系统呼吸及其构成角度探讨成熟森林碳源/汇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3)加强全球变化对成熟森林固碳的影响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万勤  王开运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 ,在几乎所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 ,土壤酶活性的监测似乎成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酶活性动态 ,植被特征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的关系 ,植物 -土壤界面的土壤酶 ,森林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土壤酶及人类活动干扰对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等是当前森林土壤酶学的研究重点。由于土壤酶的功能和生态重要性 ,森林土壤酶研究可能包括 :(1 )土壤酶系统分异 ;(2 )作为森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土壤酶活性 ;(3)植被动态与土壤酶的关系 ;(4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酶活性特征 ;(5 )人工林土壤酶活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凌超  刘金龙  孙伟娜  程宝栋  
森林转型是一国或地区森林面积由减少到增加的趋势变化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持续关注,森林转型的研究理论与方法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追逐的前沿与热点问题。以森林转型为主题,在介绍森林转型研究缘起的基础上,沿着森林转型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内在逻辑,从森林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森林转型路径研究等方面梳理森林转型理论的研究进展,总结与概括森林转型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经济全球化对森林转型的影响、研究单元的细化以及对森林质量转型的分析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效东  刘佩伶  戴雨航  莫其锋  林浩娟  李吉跃  张倩媚  陈修治  
森林与径流的关系一直是林学、生态学以及水文学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至今依然存在较大争议。全世界开展了一个多世纪的集水区观测试验,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观测结果。本文系统梳理世界上不同地区广泛开展的基于单独/配对集水区试验的森林与径流关系的研究结果,探讨森林与径流关系的争论观点和争议来源,指出未来应加强的研究方面:1)开展大尺度、多尺度耦合与精细化研究; 2)开展跨站点、跨区域整合研究; 3)注重过程、机理及模型模拟研究; 4)加强多学科交叉、多方法比较的系统性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博  温继文  王武魁  瞿华  王明天  
随着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和森林经营业务系统的开发应用,森林资源与经营数据已经具备多元化、海量化和分散化的特点,但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使其面临着"信息爆炸但知识匮乏"的问题。文章结合森林经营业务总结了森林经营管理系统的开发现状,对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在森林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与不足进行探讨,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何姗  刘娟  姜培坤  周国模  王会来  李永夫  吴家森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循环及减缓气候变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施肥、火烧、采伐、林下植被管理、覆盖等营林措施改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显著影响了森林土壤的碳输入和碳输出。综述了主要营林措施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探讨今后的研究重点。总体而言,施用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及生物质炭添加均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氮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存在增加、降低和无影响3种结果;火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取决于火烧后恢复时间、火烧温度、火烧强度、土层深度等因素;皆伐通过改变土壤温度、含水量、有机碳来源等因素,导致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而间伐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则与间伐强度有关;去除林下植被及凋落物加快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但林下植被的替代与添加则会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覆盖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导致有机碳稳定性下降。随着研究方法和观测手段的不断发展,今后应深入研究营林措施对土壤碳形态、结构和转化过程的影响;同时,更多关注人为管理和气候变化对森林土壤碳库产生的叠加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