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6)
2023(11430)
2022(9362)
2021(8834)
2020(7028)
2019(15707)
2018(15412)
2017(29238)
2016(15566)
2015(16950)
2014(16210)
2013(15344)
2012(13731)
2011(12233)
2010(12288)
2009(11423)
2008(10576)
2007(9631)
2006(8206)
2005(6847)
作者
(40197)
(33698)
(33440)
(31897)
(21145)
(16028)
(15327)
(12923)
(12761)
(11899)
(11419)
(11388)
(10547)
(10467)
(10361)
(10125)
(9893)
(9791)
(9749)
(9587)
(8200)
(8160)
(8134)
(7763)
(7713)
(7464)
(7455)
(7237)
(6688)
(6547)
学科
(60960)
经济(60800)
管理(42137)
(37378)
(32304)
企业(32304)
方法(26963)
数学(21979)
数学方法(21558)
中国(18542)
(18342)
业经(16093)
(14672)
地方(12991)
理论(12953)
(12146)
农业(11814)
(11538)
(10908)
(9988)
贸易(9981)
(9688)
环境(9245)
(8911)
财务(8871)
财务管理(8851)
(8474)
银行(8465)
企业财务(8405)
教育(8401)
机构
学院(205568)
大学(201368)
(79595)
经济(77935)
管理(77533)
理学(67375)
理学院(66600)
研究(65815)
管理学(65057)
管理学院(64671)
中国(48573)
(41430)
科学(40098)
(37233)
(31026)
中心(30857)
(30657)
(30198)
财经(29658)
业大(29065)
(29042)
师范(28748)
研究所(28117)
(26987)
北京(25407)
(24705)
(24601)
经济学(24597)
农业(23398)
技术(22959)
基金
项目(142350)
科学(113532)
研究(108257)
基金(102167)
(88137)
国家(87363)
科学基金(75914)
社会(70614)
社会科(65869)
社会科学(65851)
(57544)
基金项目(53306)
教育(51694)
(47874)
自然(47297)
自然科(46243)
自然科学(46237)
编号(45508)
自然科学基金(45377)
资助(40410)
成果(36645)
重点(32689)
课题(32032)
(31309)
(30923)
(30278)
国家社会(28372)
创新(28036)
项目编号(27910)
教育部(27185)
期刊
(90652)
经济(90652)
研究(58615)
中国(41831)
学报(30195)
教育(30065)
管理(29024)
(29000)
(28463)
科学(28179)
大学(23975)
学学(22222)
农业(19940)
技术(19551)
业经(17055)
(16033)
金融(16033)
经济研究(15319)
财经(14482)
(12608)
问题(11370)
图书(10942)
职业(10261)
统计(10228)
(9868)
(9635)
(9432)
技术经济(9362)
科技(9337)
商业(9327)
共检索到300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竹君  
技能型社会是具有稳定结构和丰富功能的社会系统,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基于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框架,充分发挥服务国家改革发展战略的适应功能、加强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目标达成功能、推动社会资源协同融合的整合功能和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潜在模式维护功能,是技能型社会的建设愿景。然而,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仍然存在价值阻滞、组织壁垒、制度障碍和实践瓶颈等现实样态。通过明确技能型社会建设主体的角色定位,促进政府、职业院校与企业充分发挥规制与激励、改革与创新、践行与融入等独特优势与功能,是推动职业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构建的实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胥郁  雷世平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功能发挥深刻影响着技能型社会建设成效及价值目标的实现。技能型社会作为一个演化生成的社会化概念,具有深刻的内涵、特征和价值意蕴。职业教育应积极响应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张和要求,充分发挥其在人力资源开发、价值传播、技能传承、服务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和显著功能,以政策引领,夯实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基础;从文化发力,营造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环境氛围;以资源托底,保障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学习需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立群  和震  陈尔建  
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技能”和“技能形成”,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可提高职业教育“技能供给”的有效性,对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反观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技能供给主体单向化、供给需求错位化、供给培训短缺化、供给文化边缘化等问题。以新制度经济学和新供给经济学理念为指导,根据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和机制设计理论,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在供给主体、供给运行、供给培训和供给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合理制度化建议,可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朔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现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技能中国的目标任务,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文章从国家重视技能、加强顶层设计,社会崇尚技能、营造文化氛围,人人学习技能、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以及人人拥有技能、加快建立国家资格框架的内在要求出发,提出构建多元化的技能型人才成长机制和评价机制、打通普职融通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校企共育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等路径,以此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旻   王慧泽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技能型社会以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本质上具有技能性、构建方式具有开放性与合作性、辐射范围具有全民性与终身性等特征。以价值取向、实践取向和质量取向三个维度展现技能型社会建设标准,以明确技能型社会建设方向。并通过技能文化氛围的建设、社会主体的相互合作与职教一体化的发展,探索技能型社会建设路径,推动技能型社会的建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通  郄海霞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亟需提上日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关系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有利于适配“工业4.0”人力资源需求变革的需要,使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有标准可依。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需要立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着眼“工业4.0”技术知识建构,并致力于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有机耦合。因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科学规范研制和修订;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度,激活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建设主体动力;衔接职业技能等级与资格证书制度,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落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莉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既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技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依托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形成、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扩大、新旧动能快速转换和供给侧改革加速演进等多重背景,审视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径:以建设职业教育专业集群为“先手棋”,推动专业与产业相衔接;以打造财力支撑体系为“关键棋”,增强资金保障力度;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为“保障棋”,强化教育资源供给;以激发多元主体合力为“致胜棋”,搭建创新发展生态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成涛  籍涵星  陈一鑫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的重要载体,职业培训机构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肩负着营造技能文化氛围、提升职业培训供给能力、服务劳动者终身技能成长等历史使命。为推动职业技能培训的历史使命落到实处,职业培训机构应通过调适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定位,契合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构建的需求;转变职业培训的职能,满足劳动者多元化培训的需求;优化职业培训供给,提升职业培训服务的质量;完善职业培训机制,提高职业培训的整体效能等路径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海兰  赵聪  李焱  
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培养人才。面对“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建设要求,首先,要厘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即基于素质教育导向,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就业岗位导向,培育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基于职业生涯导向,形成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其次,要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突出能力本位、强化精神培育、注重终身学习、坚持面向人人。最后,要确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即大力落实1+X证书制度,坚持育训并举;强化校企协同,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高度重视文化育人,构建崇尚技能的校园文化环境;深入推进普职融通,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加快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服务好技能型人才职业生涯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余静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旨在实现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技能中国的目标任务,为技能人才工作的推进开创了崭新的发展格局。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通过实施"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和"技能中国行动"方案,加快构建技能型社会的新模式、新理念、新业态,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弘扬工匠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引领国际化标准建设与发展。加强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构建多元合作命运共同体,大规模开展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动"技能"与各个领域紧密结合,以实现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科学性、协同性与可持续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英霞  
建设技能型社会要求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有较高技能水平。文章构建了技术技能人才要素模型,并提出了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落实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促进学生有效积累专业知识和锻造专业技能;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深化评价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通  郄海霞  
面向2035进行技能型社会建设,应当明晰其内涵实质,洞察其现实逻辑,探寻其运行机制,实施系统科学的行动路径。技能型社会的内涵实质主要体现为三点:技能型社会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是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更是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从现实逻辑来看,技能型社会建设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别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助推产业升级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应该着力打造高质量技能教育与培训系统,构建全方位技能型人才保障系统,营造崇尚技能的文化环境与社会氛围,实现技能型社会运行机制的良好运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成涛  丰彩君  
构建技能型社会是我国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战略,高职院校是技能型社会构建的重要实施单元,具有缓解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推动技能文化培育与传播、促进劳动者终身技能成长等应然功能。然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差、技能培训的供给偏弱、技能文化效能的效应不强、劳动力终身技能培养不足等问题阻碍了高职院校融入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为此,高职院校应以推进产教融合为契机调整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以激发内生动力为切入点提升培训供给能力,以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推进技能文化氛围的形成与传播,以模式创新优化终身技能培训的供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在迈向203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如何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我国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政策主张,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在整个教育体系层面形成支持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制度安排,在社会层面形成尊重技能人才的文化氛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金岭   徐浩璠  
推动全民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是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基于2018年以来我国颁布的34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文本,从政策工具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要素维度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整体呈现环境型政策工具占主导地位、供给型政策工具功能显著、需求型政策工具作用欠缺的状态;政策执行者对培训载体和培训内容较为重视,对培训保障和培训对象的支持尚不充分,对培训方式的支持较为欠缺。为加快技能型社会背景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建议以顶层设计为引领,以协同发展为路径,以综合选择为导向,挖掘我国人力资源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