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41)
2023(2963)
2022(2503)
2021(2255)
2020(1833)
2019(4484)
2018(4378)
2017(8819)
2016(4613)
2015(4839)
2014(4818)
2013(4794)
2012(4425)
2011(4034)
2010(4068)
2009(3700)
2008(3576)
2007(3164)
2006(2817)
2005(2633)
作者
(13605)
(11274)
(11195)
(10664)
(7228)
(5368)
(5165)
(4358)
(4349)
(3838)
(3822)
(3774)
(3671)
(3586)
(3498)
(3491)
(3372)
(3339)
(3310)
(3224)
(2846)
(2670)
(2666)
(2600)
(2570)
(2433)
(2373)
(2321)
(2247)
(2215)
学科
(23042)
经济(23026)
管理(12440)
(10599)
中国(9102)
(8974)
企业(8974)
方法(8790)
数学(7771)
数学方法(7709)
地方(6649)
城市(5905)
产业(5068)
结构(5056)
(4842)
(4349)
业经(4271)
城市经济(4231)
(4222)
(3642)
(3364)
贸易(3362)
理论(3316)
环境(3229)
(3225)
(3209)
(3005)
地方经济(2967)
产业结构(2952)
体制(2816)
机构
大学(69082)
学院(67336)
(28425)
经济(27680)
管理(26694)
研究(23782)
理学(23301)
理学院(22962)
管理学(22556)
管理学院(22416)
中国(16317)
科学(15115)
(15091)
(11655)
(11207)
中心(10514)
研究所(10347)
(9983)
师范(9864)
财经(9788)
(9767)
经济学(9426)
业大(9332)
北京(9256)
(9080)
(8978)
(8926)
经济学院(8507)
师范大学(8200)
(7917)
基金
项目(48594)
科学(39942)
基金(37575)
(33016)
研究(32917)
国家(32824)
科学基金(29303)
社会(23167)
社会科(22103)
社会科学(22097)
基金项目(20387)
自然(19708)
自然科(19318)
自然科学(19315)
自然科学基金(18983)
(17980)
(15686)
资助(14900)
教育(14771)
编号(11878)
重点(11021)
(10647)
(10509)
国家社会(10067)
(9685)
教育部(9275)
创新(9159)
成果(9153)
科研(9012)
人文(8904)
期刊
(29689)
经济(29689)
研究(20535)
中国(10944)
科学(10332)
学报(10261)
管理(9282)
(7923)
大学(7685)
学学(7320)
(6783)
城市(6498)
问题(5851)
经济研究(5092)
财经(4909)
技术(4856)
(4682)
教育(4650)
业经(4448)
农业(4405)
(4340)
(4333)
金融(4333)
现代(3949)
图书(3683)
商业(3482)
统计(3319)
技术经济(3298)
(3252)
资源(3111)
共检索到94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文辉  
设计控制是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好的城市形态的追求是控制目标。因而,如何理解好的城市形态是设计控制的基础。从城市空间外部特征来看,结构与脉络反映了城市形态基本的网状与线性特征,对于研究城市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设计控制角度出发,重点分析结构与脉络的内涵、层次、形态等特点。认为设计控制的目标应当超越一般意义上公共利益,对"目标的目标——好的城市形态"的追求才是其根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设计控制的工具目标与价值目标,即:工具目标——作为规划管理过程对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利益"的追求;价值目标——建立在好的城市形态理解上的对设计控制本身目的的追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岩  钱璞  
城市形态与城市交通的发展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过程。城市形态的变迁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城市交通方式的变革则为城市规模的扩展提供了条件;同时,城市用地功能、人口密度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也对城市现行的交通体系提出了挑战。在研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交通匹配城市形态演化并与之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报告了我国核心城市形态的演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交通应坚持系统性和整体规划的原则,认为根本性措施在于体制创新。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核心是针对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不同出行时段的交通特性和不同目的的出行需求,以差别化供给方式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龙斌  曾辉  
城市形态是城市实体的空间构成,特定的城市形态会产生与之对应的生态与环境效应。文章通过总结整理前人的研究,把城市形态的生态与环境效应归纳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两类,其中直接效应包括微气候效应、水文效应以及生物效应,间接效应包括生态足迹、碳排放、空气污染等。城市形态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上对生态环境产生作用,宏观尺度的城市形态主要影响栖息地面积、景观连接度等,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主要影响地表气温、水文、生态足迹、碳排放等,微观尺度的城市形态主要影响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地表气温等。造成这些效应的具体作用过程以及效应的定量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旭  许凌  裴宇轩  冉小刚  
历经进化的历史形态具有稳定性与适应性,探索其中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智慧与规律,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成都为例,基于卫星影像、历史文献与地图数据,综合历史调查、地理信息与空间形态分析,从新旧交织的城市里识别出历史形态,研究其特征与演变过程。认为城市的历史地域特征源于地域自然条件、城市功能要求与历史文化的综合影响,历史时期人类对自然崇尚与求真的态度、对环境因势利导的利用与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对当前城市建设有重要价值与深远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Piper Gaubatz  王晓晓  王楠  林丹丹  
城市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中国城市基本的自然形态和结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能折射出国家动态的经济、社会和政策条件的新的模式正逐渐取代了由浓厚的意识形态所形成的带有鉴别性的模式。这篇论文提供了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形态转变的模式和过程的分析。对于快速变化的城市,分析主要集中在两点:城市发展中区域的变化;在发展和形式上出现共同的趋势。文章重点谈了土地使用的专业化、交通循环和建筑的高度、规划的过程、城市的更新及房地产市场的私有化等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卫  
从文献、图像两方面对南朝石辟邪的产生、发生和发展进行了研究 ,并运用比较学的方法比较辟邪与天禄 ;辟邪与麒麟、貔貅、穷奇等的渊源关系 ,从而加深、加强人们对辟邪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肯定南京市、丹阳市政府将辟邪作为城市标志性雕塑动机是好的 ,但从传统观念来看作为南朝陵道神兽的辟邪 ,最好还是尊重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将其限定在一定的城市空间内 ,以回避一些不良的联想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肖瑞峰  
时至今日,"中国梦"早已超越了概念阐发的阶段,而成为一种凝聚民心、振奋斗志的全新理念和民族复兴大业必将告成的坚定信念。但畅谈"中国梦"的国人未必都了解,"中国梦"其来有自,并非凭空产生。唯其如此,梳理一下其历史脉络、考察一下其前世今生,似乎既不无学术价值,亦富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宁  吴义爽  
对于当前企业间复杂的网络关系,交易成本分析范式不能提供合理的解释和预测,因此生产的制度结构理论需要重新审视。本文梳理了生产制度结构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对交易成本和资源能力两种分析范式进行了比较,概述和评价了其前沿理论和不足之处,认为:全面回答生产制度结构问题,应当以活动性质、能力性质、协调机制性质和产业生命周期为分析框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兰  
近年来,中日出现了"冷和平"治下的复合型海上竞争与合作态势,即中日海上合作呈现出多领域、多层次的趋势,但是依然存在诸多冲突与分歧,中日海权博弈的结构、脉络、前景日益清晰。2018年初以来,中日在继续进行海权博弈的同时,积极推进海空联络机制等海上危机管理机制,谋求实现从"冷和平"—冲突化解—"积极和平"的进程。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樊振佳  史文杰  
[目的/意义]信息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对深入推进相关研究具有参考意义。[研究设计/方法]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的CSSCI期刊为数据源,收集了2000年至今的相关文献,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从信息公平的概念、研究对象、影响因素、保障措施等四个维度剖析相关研究,并构建了相关维度的结构框架。[结论/发现]研究发现,国内信息公平相关研究以图情学科最具代表性,以信息机构(如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者居多;国外相关研究涉及学科相对宽泛,关注对象呈现多元化;信息公平影响因素包括资源的结构性失衡、主体信息能力分化、信息活动情境的约束等;保障措施体现在信息资源普遍供给、信息能力培养、法制与道德完善等方面。[创新/价值]构建了信息公平研究的整体性结构框架,据此有助于揭示当前信息公平研究进展、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樊振佳  史文杰  
[目的/意义]信息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对深入推进相关研究具有参考意义。[研究设计/方法]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的CSSCI期刊为数据源,收集了2000年至今的相关文献,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从信息公平的概念、研究对象、影响因素、保障措施四个维度剖析相关研究,并构建了相关维度的结构框架。[结论/发现]研究发现,国内信息公平相关研究以图情学科最具代表性,以信息机构(如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者居多;国外相关研究涉及学科相对宽泛,关注对象呈现多元化;信息公平影响因素包括资源的结构性失衡、主体信息能力分化、信息活动情境的约束等;保障措施体现在信息资源普遍供给、信息能力培养、法制与道德完善等方面。[创新/价值]构建了信息公平研究的整体性结构框架,据此有助于揭示当前信息公平研究进展、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解晓晴  张镒  刘祎  
以Web of Science的关键文献为根据,运用文献计量法探讨了数字化转型研究的发展脉络、知识结构和研究前沿。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研究经过了从兴起阶段、发展阶段到高潮阶段的发展过程,呈现由浅显到深入的演化规律;在多学科理论基础上,对数字化创新创业管理、数字化转型机制与过程、数字技术驱动的内外环境变革、数字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与转型的探讨构成数字化转型研究的知识结构;“数字化与组织转型”、“数字化与创新创业”的“核心”主题以及“技术”、“组织”和“技术与组织关系”的“外围”主题是当前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前沿。在上述基础上,立足于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天祥  黄就顺  
一、城市性质的演变澳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四百多年来,城市性质几度变化。 1557年葡人占据澳门以前,澳门是我国沿海渔舟停泊场所,盛产鱼(虫毫),是个渔港,兼有一些对外贸易,1553年(明穆宗隆庆初年)澳门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中站。 1557~1840年,澳门是欧亚贸易中心之一,是一个贸易商业城市,1557~1685年期间是我国唯一对外口岸。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以后,澳门虽然是个自由港,但是英国占据我国香港以及我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邵波,洪明  
从研究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出发,在分析平原地区城市形态的特征与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平原地区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形态处理上的几个原则以及相应的规划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健  苏涛永  孙晨语  张亮亮  
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网络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关注的重要内容。梳理城市网络相关研究脉络并预测其发展方向对指导城市规划合理的空间结构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借助CiteSpace软件,剖析国外城市网络研究相关文献的引文数据,梳理出其由结构维度视角向关系维度视角转变的研究脉络。基于此,从网络维度和研究范围两个方面剖析城市网络研究的演进趋势,认为城市网络中的集聚外部性、借用规模、政策机制和区域协作等方面的研究亟待推进,同时考虑城市个体特征和纳入全球价值链的城市网络相关研究亦是未来创新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