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2)
2023(8631)
2022(7665)
2021(6964)
2020(6140)
2019(14713)
2018(14481)
2017(28614)
2016(15790)
2015(17663)
2014(17580)
2013(17498)
2012(16513)
2011(14896)
2010(14917)
2009(13646)
2008(13491)
2007(12190)
2006(10324)
2005(9069)
作者
(46349)
(38901)
(38723)
(36906)
(24144)
(18815)
(17939)
(15295)
(14446)
(13718)
(13079)
(13074)
(12337)
(12215)
(12186)
(11978)
(11961)
(11552)
(11157)
(11095)
(9730)
(9583)
(9422)
(8880)
(8717)
(8642)
(8498)
(8460)
(7837)
(7816)
学科
(66939)
经济(66886)
管理(40473)
(39541)
方法(32632)
(30825)
企业(30825)
数学(29509)
数学方法(29259)
(19041)
(16803)
地方(16008)
中国(15588)
(13874)
业经(13032)
农业(12562)
(11934)
(11886)
贸易(11883)
(11427)
(10523)
财务(10508)
财务管理(10481)
环境(10073)
企业财务(9856)
(9448)
理论(8950)
(8842)
银行(8797)
(8563)
机构
大学(223954)
学院(222605)
(91145)
经济(89202)
管理(83886)
研究(75488)
理学(72937)
理学院(72008)
管理学(70736)
管理学院(70312)
中国(55619)
(49614)
科学(48823)
(43661)
(39877)
(38846)
业大(37770)
研究所(35702)
中心(35467)
农业(34870)
(33656)
财经(32203)
北京(31141)
(30087)
师范(29739)
(29154)
经济学(28318)
(26915)
(26247)
经济学院(25891)
基金
项目(152597)
科学(118819)
基金(109488)
研究(108732)
(96107)
国家(95315)
科学基金(80797)
社会(68169)
社会科(64617)
社会科学(64591)
(61023)
基金项目(59721)
自然(53114)
自然科(51807)
自然科学(51790)
(51527)
自然科学基金(50920)
教育(50169)
资助(44368)
编号(44042)
成果(35287)
重点(34733)
(33772)
(33733)
(31526)
课题(30449)
科研(29844)
创新(29567)
计划(29063)
大学(28394)
期刊
(96097)
经济(96097)
研究(61792)
中国(40643)
学报(39177)
(37973)
科学(34489)
(31892)
大学(28855)
学学(27074)
管理(26431)
农业(25607)
教育(21596)
技术(18925)
(17027)
金融(17027)
业经(15931)
财经(15705)
经济研究(15512)
(14164)
问题(13841)
(13535)
(11716)
技术经济(11531)
资源(11440)
图书(11088)
统计(10331)
理论(10247)
商业(10204)
科技(10134)
共检索到317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艳梅  程晓凌  
近年来,北京市能源强度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准确计量影响能源强度变动的各因素所产生的节能效果,可为未来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提供参考。论文采用能源强度变化的完全分解模型,以1985—2007年为样本期,对影响北京市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因素和效率因素进行了计量。结果表明:在整个样本期内,效率和结构因素都对北京市的节能产生了正向作用,并且效率因素的节能效果大于结构因素。分阶段分析显示,2000年以后,结构节能效果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由此可见,目前北京市的效率节能效果良好,结构节能效果有所发挥,但仍有潜力可挖,并且最大潜力在于工业部门内部结构的变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廖媛红  
研究农户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应用效果,并分析了农业技术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对北京5个区县的396名农民进行了调研,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次数、农业技术的供给水平、当地义务教育的设施和资源水平4个因素对农户对农业技术应用效果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家庭农业人口比例对农业技术应用效果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不同区县的农业技术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向前  毛显强  
在明确能源强度的四个影响因素,即产业结构、各产业能源强度、人均生活用能和常住人口数量的基础上,给出了区域节能策略的量化分析思路:对于已有节能策略,可按照明确策略、分析影响途径和效果、总结得失三个步骤进行;对于未来节能策略,可按照确定节能目标、明确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可调控性、选定目标情景和提出节能策略五个步骤进行。最后利用提出的思路,对大兴区节能策略展开案例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沈晔  朴志娜  吴必虎  
北京建设国际会展之都是实现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国际会议选址因素及举办方对其的感知差异对北京具有实践意义。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及访谈,基于会议组织方角度,总结了北京作为国际会议目的地的23个选址因素,并对会议组织方进行了调查问卷,从时间和举办主体两个维度分析了选址因素重要性的感知差异。文章指出,北京建设会展之都应当重视软实力的提升,加强会议场地的服务质量、会展专业人才、城市形象和目的地营销等方面的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仪凤  吴梦然  潘建伟  
农民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特殊群体,占我国将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他们从事城市基础建设、制造行业以及部分服务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文以消费这一普遍经济活动为切入点,对北京市农民工展开实地问卷调查,从影响农民工消费行为的个体、经济、社会、心理四方面因素出发,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农民工消费支出、医疗消费态度、消费意愿的具体因素,为保障农民工消费、引导农民工合理消费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悦怡  张力小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其能源消费占据了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达到全球排放总量的80%。因此,将城市作为我国节能减排的主阵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借助情景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发展路径对城市未来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可能影响。通过构建LEAP模型分析基准(BAU)、政策(BP)和低碳(LC)3种不同情景下2007年-2030年北京市能源需求、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低碳情景下北京市能源需求总量预计2030年将达到88.61Mtce(百万吨标准煤),分别比基准情景和政策情景低55.82%和32.72%,碳排放总量分别比基准情景和政策情景低62.22...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伟力  
以兴趣点数据为切入点研究中、微观尺度下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空间功能构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聚散规律。中观尺度下,研究兴趣点点密度分布、城市功能聚合和扩散的演化行为以及区县中心的定位方法,并通过兴趣点分类聚集识别行业聚集子区。微观尺度下,地理位置优势使得街角具有较强的局部聚集效应和中心引力,街角的兴趣点分类分布体现出了明显的行业空间分布特征,优势街角的定位也为识别核心街区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以北京为例,不同层面的城市兴趣点结构空间分析证实,兴趣点有良好的城市形态表征能力,是探索城市功能结构的聚散规律和空间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雷渌瑨  陆军  张骥  周文通  
机动车限行是当前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普遍手段,对居民福利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空气污染源具有多样性,机动车限行能否改善、在多大程度改善空气质量引发普遍关注。文章运用北京市2014—2016年的实证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和时间序列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分析发现,机动车限行政策与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显著相关,但机动车尾气并不能完全解释北京市的城市空气污染,尚有更多污染来源有待探究。因此,建立以燃料技术研发为基础,以城市和区域经济手段为重点,辅之以必要的行政临时干预政策综合体势在必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建军  陈浩  
本文使用DEA方法的C2 R模型 ,以北京、上海、广东星级酒店为例 ,计算分析其相对效率 ,为酒店业的效率评估提供了定量研究方法 ,并通过对其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得出相应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明生  康琪雪  刘蜜蜜  
已有文献较多研究了在聚集经济作用下城市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我们从环境因素中凝练出环境容量因素,确定其既是决定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又反映了可持续发展对于产业空间布局的基本要求,这样,在聚集经济和环境容量的共同作用下,大都市就形成了同时促进节能环保和经济增长的产业空间结构。对于北京市产业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上述结论:高关联度服务业围绕着市中心或次中心集中布局,知识密集型重工业主要布局在外围区,高关联度重工业主要分布在近郊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布局在近郊区和远郊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  辛士波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在CSI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性地加入街区特色空间和业态潜变量,构建了历史商业街区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采用相关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通径分析、网络爬虫和大数据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世界一线城市历史商业街区北京坊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坊特色空间和业态对顾客满意、街区形象、顾客期望、感知价值均有影响,对顾客满意影响最大;北京坊特色空间和业态、顾客期望、感知价值对顾客满意均会产生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差异较大;商品质量、商品价格、服务意识和文化氛围对顾客感知质量的路径系数均为0.65以上,顾客仍把"物有所值"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与顾客抱怨均会产生影响,对顾客抱怨的影响大于对顾客忠诚的影响。研究表明:特色空间和业态具有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吸客的重要作用,通过北京坊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该潜变量对顾客满意的重要影响;通过网络爬虫和大数据文本分析,可以对历史商业街区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本文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为历史商业街区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构建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志颖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消费者的直接调查,运用二元Logit选择模型分析消费者购买无公害农产品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就消费者表达的购买意愿和实际购买经历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对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不一定对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主要是购买能力、购买地点、对无公害农产品标签的信任、产品了解等,各种条件的约束而无法实现意愿与行为的一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钰莹  王明利  
[目的]低温奶产品是我国唯一可以与国际奶产品相抗衡的产品品类,未来低温奶产品必然在我国形成新的消费趋势,并成为复兴民族乳业的关键。基于此,探究大城市居民的低温奶产品消费认知水平、消费现状及其消费的影响因素既可开拓国内低温奶产品消费市场,也可弥补该产品消费研究的不足,对提高我国奶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通过使用2019年北京市8所辖区内的418位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调研数据,以不同群体特征作为切入点,深度分析大城市居民低温奶产品消费认知水平及消费现状,并借助Heckman两阶段模型考察个人及家庭特征和产品认知信息是否是影响城镇居民低温奶产品消费行为决策和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学生人口数、工作人口数、收入水平以及年龄、职业因素分别影响居民巴氏杀菌奶和低温酸奶的消费行为决策。年龄、教育水平以及性别、人口总数、职业因素分别影响居民巴氏杀菌奶和低温酸奶的消费水平。营养价值、口感风味和制作工艺因素对居民巴氏杀菌奶消费行为决策和消费水平均有显著影响,而保质期和价格因素仅对消费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口感风味、制作工艺和价格因素对居民低温酸奶消费行为决策影响显著,但只有口感风味因素对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结论]城镇居民低温奶产品认知概念薄弱,对营养价值、口感风味和保质期信息的认知程度较高。低温奶产品消费具有区域性差异,消费主力集中在女性人群、40~50岁人群、高学历和高收入人群中。个人和家庭特征以及产品认知信息对城镇居民巴氏杀菌奶和低温酸奶的消费行为决策和消费水平均具有显著影响。未来我国大城市居民的乳制品消费将逐渐趋于新鲜化和休闲化发展,低温奶产品消费将发展为新兴消费趋势,液态奶产品消费结构逐步改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婉清   王晨睿   孙晓   杨鹏   王妍  
[目的]探索北京市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空间优化策略,促进农业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方法]利用InVEST、ROS等模型定量评估北京市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在此基础上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从而划分出北京市农业功能区。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影响因素进行多情景优化,提出改善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组成比例和空间配置方案。[结果](1)北京市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地区,占全市面积的26%;(2)农业区的气候调节服务主要受坡度影响,生境质量服务主要受植被指数影响,粮食生产服务受景观多样性、地区生产总值、农用化肥施用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3)耕地保护情景下的粮食生产服务提升更为显著;综合优化情景下的生境质量、休闲娱乐以及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更为显著。[结论]探讨了北京市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驱动机制及多种空间优化方案,为北京市及其他特大型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与农业区景观可持续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向前  王正早  毛显强  
以北京市为例,探讨几个主要因素对城镇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路径和效果大小。低碳消费行为主要考虑了节水、节电、废物有效处置三类行为,影响因素考虑了低碳心理意识、低碳行为知识、实施便利程度、宣传教育和社会参照规范等通过管理措施可调控的因素。方法上,首先对三类行为的影响机理分别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模拟,然后整合成一个综合模型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宣传教育对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效果最大,实施便利程度对低碳消费行为有一定影响,低碳行为知识对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微弱,低碳心理意识和社会参照规范对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不明显。据此,建议在引导居民践行低碳消费行为时,对宣传教育和实施的便利程度等给予重点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