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55)
2023(13365)
2022(10751)
2021(9799)
2020(8046)
2019(17765)
2018(17704)
2017(34386)
2016(18647)
2015(20463)
2014(19976)
2013(19267)
2012(17056)
2011(15359)
2010(15459)
2009(14833)
2008(14173)
2007(12901)
2006(11603)
2005(10592)
作者
(49997)
(42375)
(41945)
(39851)
(26357)
(19976)
(18804)
(16223)
(16017)
(14719)
(14429)
(13908)
(13351)
(13155)
(13121)
(12806)
(12561)
(12376)
(12120)
(11979)
(10720)
(10320)
(10195)
(9706)
(9607)
(9423)
(9380)
(9238)
(8475)
(8216)
学科
(73230)
经济(73121)
(60804)
管理(53521)
(46844)
(40221)
企业(40221)
农业(31115)
方法(24133)
业经(23537)
中国(22269)
(21216)
(21025)
数学(20542)
数学方法(20323)
(15860)
地方(15132)
(13292)
银行(13273)
(13174)
贸易(13167)
(12946)
(12896)
(12871)
(12731)
(12330)
财务(12295)
财务管理(12265)
(12206)
金融(12203)
机构
学院(257177)
大学(250655)
(109759)
经济(107659)
管理(97386)
研究(85480)
理学(84113)
理学院(83274)
管理学(81909)
管理学院(81452)
中国(67191)
(57829)
(51552)
(51139)
科学(49899)
农业(44045)
(42022)
业大(41569)
中心(40361)
财经(40057)
(39961)
研究所(37627)
(36374)
经济学(33505)
(32621)
师范(32295)
(30994)
北京(30952)
(30385)
经济学院(30197)
基金
项目(171817)
科学(136984)
研究(130863)
基金(125161)
(107976)
国家(106989)
科学基金(92635)
社会(86000)
社会科(81203)
社会科学(81188)
(68700)
基金项目(66206)
教育(59131)
自然(56655)
(56047)
自然科(55326)
自然科学(55313)
编号(54505)
自然科学基金(54329)
资助(48654)
成果(43794)
重点(38770)
(38728)
(38526)
(38414)
课题(37036)
(36433)
国家社会(36090)
创新(34048)
(34012)
期刊
(130136)
经济(130136)
研究(75609)
(61545)
中国(54624)
农业(41143)
(39854)
学报(38092)
科学(36406)
管理(34426)
大学(30586)
学学(29244)
(28237)
金融(28237)
业经(27648)
教育(26528)
技术(21359)
财经(19808)
(19662)
经济研究(19143)
问题(18497)
(17076)
农村(14968)
(14968)
农业经济(14447)
(14130)
世界(13967)
经济问题(12692)
现代(12201)
技术经济(11873)
共检索到387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史乃新  
在观察和文献分析基础上,运用整体性、综合性分析视角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和目标,分析结构性因素、制度性因素与农民工市民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雯  陈昭玖  滕玉华  
本文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重新梳理出影响农民工市民化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建立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供求均衡分析框架。运用江西460个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采用需求可识别的Bio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考察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运用oaxaca分解方法分析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代际差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为60.07%,新生代、老一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分别为66.37%、52.31%;农民工的年龄、代际差异、专业技能、家庭抚养比、工资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市民化需求;工资水平、购买社保种类、职业阶层、承包地处置方式、户籍管制显著影响市民化供给;福利水平、户籍管制的回报差异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竹林  王征兵  
农民工市民化是农民工在职业、地域和身份上向市民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和城市融合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时序环节。每一环节的推进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支持。由于特殊的二元制度使然,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缺失与制度不当同时并存,阻碍了市民化的进行。以正义与公平为逻辑起点,以制度变迁的低成本为原则,进行农民工市民化的土地退出制度、户籍进入制度、社会保障融合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关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君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大体经历了控制发展、曲折发展和稳步快速发展三个阶段,体现了制度政策性、"半市民化"性、地域不平衡性、紧迫性以及高额社会成本主要由农民工间接支付五个鲜明特点。基于对历史进程和特点的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是农民工完全退出农村、进入城市和融入城市的关键环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农民工市民化。为了推动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成为城市新市民,必须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财政金融制度方面进行体制创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缺失,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元结构转变,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物质条件,营造体制环境,构建发展平台,提供资金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芙蓉  麻晓刚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文章从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对我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入手,探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难点所在,对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突破制度性障碍的对策建议: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元庆  
本文以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为切入点,探究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得与失,从而总结出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力度不足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软肋,进而提出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才是我国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内生性市民化才是农民工能否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从而对内生性市民化问题展开深入论述,探索内生性市民化的问题和制度激励,为更好地实现我国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出力献策,破解我国城镇化困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抄军  陈四辉  王亚新  
以湛江市农民工为调研对象,通过"湛江市农民工市民化现状、意愿及障碍情况"问卷数据,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及障碍。结果显示:湛江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比较高;农民工市民化非正式制度方面的障碍包括城市归属感、故土情怀和进城成本。进一步,基于湛江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未来系列重大项目带来的经济发展潜力,探讨了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市民化的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加加  杨文杰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其市民化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工作重点。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民工自身而言有利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实现其自身的现代化,同时对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拉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工市民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支点,即实现农民工向新市民转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不仅包含农民工自身因素,也包含外部制度性因素。本文从城乡分割户籍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五方面制度因素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并提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完善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君  
分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不利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现状、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市民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市民化的制度创新措施,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锟  
将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因素归结为城乡分割、城市偏向的城乡二元制度,分析了这一制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入户调查数据对这一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市民化能力和市民化进程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虽然农民工具有比较强烈的市民化愿望,但由于受到市民化能力的制约,绝大多数农民工无法转化为市民,因此尽快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成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在城乡二元制度中,除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之外,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和城乡二元教育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进而对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未来城乡二元制度的创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玉明  
户籍制度改革是中国城乡二元制度改革、缩小二元差距的牛鼻子,以户籍制度改革推动社会制度改革是中国未来三十年社会制度改革的重心。重庆市推进以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中国社会制度变革的一个试点和示范。但是城乡二元制度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巨复系统,制度之间相互约束;同时制度改革隐含巨大的改革成本。重庆市一方面要循序推进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同时在已有土地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教育制度等系列改革基础上,还应推出农村退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承包地退休退出制度、农村住房保障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怡男  刘鸿渊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农民工能否顺利市民化取决于政府的制度供给。宏观层面上的农民工市民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公共属性,是政府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和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如果以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为问题研究的基本背景,那么农民工市民化则会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政府之间形成一个复杂的成本与收益结构,不同行为主体之间不同的成本收益结构将会使农民工市民化面临激励不相容的现实困境。因此,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价值属性,理清纵向层面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职责,协调处理好横向层面不同区域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前提条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锟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还称不上是一次彻底的、成功的改革,与加速农民工市民化和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它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和能力,提高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门槛和成本,人为地造成了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对立,成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制度瓶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以去利益化、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为目标和方向,在中央的统一规划下,剥离户口所附着的福利功能,恢复户籍制度的本真功能,同时改革嵌入户籍制度之中的其他二元制度,整体推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夏丽霞  高君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强烈的市民化需求却因就业问题而严重受阻。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有助于他们退出农村、进入和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意愿和能力也影响着他们就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的市场供需不平衡、制度不公平、渠道不完善、地域不平衡问题,从调整供需结构、构建公平环境、完善信息渠道、统筹城乡区域4个方面,提出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与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