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9)
- 2023(7957)
- 2022(6703)
- 2021(5873)
- 2020(4973)
- 2019(11399)
- 2018(10879)
- 2017(21546)
- 2016(11024)
- 2015(11813)
- 2014(11844)
- 2013(11926)
- 2012(11364)
- 2011(10392)
- 2010(10700)
- 2009(9985)
- 2008(9611)
- 2007(8638)
- 2006(7937)
- 2005(7527)
- 学科
- 济(73810)
- 经济(73765)
- 管理(29442)
- 业(27492)
- 方法(24372)
- 数学(21785)
- 企(21667)
- 企业(21667)
- 数学方法(21598)
- 地方(18468)
- 中国(15245)
- 学(14290)
- 地方经济(13353)
- 财(13253)
- 农(12443)
- 业经(12021)
- 制(10361)
- 融(9383)
- 金融(9383)
- 农业(8852)
- 贸(8736)
- 贸易(8730)
- 产业(8728)
- 体(8658)
- 银(8511)
- 银行(8493)
- 易(8377)
- 行(8184)
- 环境(7939)
- 经济学(7675)
- 机构
- 大学(167834)
- 学院(166125)
- 济(84092)
- 经济(82732)
- 研究(64180)
- 管理(59087)
- 理学(50636)
- 理学院(49989)
- 管理学(49110)
- 管理学院(48770)
- 中国(47445)
- 财(37406)
- 科学(36784)
- 京(34793)
- 所(32901)
- 财经(29721)
- 研究所(29709)
- 经济学(28558)
- 中心(27185)
- 经(27065)
- 农(26726)
- 经济学院(25430)
- 江(25153)
- 院(22835)
- 业大(22388)
- 财经大学(22184)
- 北京(21956)
- 范(20742)
- 农业(20657)
- 师范(20495)
- 基金
- 项目(107203)
- 科学(85413)
- 基金(80796)
- 研究(75426)
- 家(71184)
- 国家(70704)
- 科学基金(60340)
- 社会(52268)
- 社会科(49887)
- 社会科学(49873)
- 基金项目(41505)
- 省(40341)
- 自然(37573)
- 自然科(36777)
- 自然科学(36765)
- 自然科学基金(36150)
- 资助(33831)
- 教育(33645)
- 划(33563)
- 编号(26677)
- 重点(24863)
- 发(24426)
- 部(24301)
- 国家社会(23271)
- 成果(22161)
- 创(21482)
- 教育部(21090)
- 性(20874)
- 创新(20312)
- 人文(20272)
共检索到261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耿志飞
本文基于全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不同地区结构一致性的具体特征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的一致性可能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决定因素,而且从短期来看可能还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但是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则具有非常好的解释力。因此,地方政府应该要结合自身的禀赋水平发挥比较优势,切不可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热门"产业或者贪大求全,导致全国产业结构趋同以及产能过剩。
关键词:
结构一致性 区域发展战略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龚玉泉 袁志刚
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 按照西方经济理论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一国或地区的GDP增长是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长期作用的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键 蓝文永 徐荣华
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就业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与就业增长缓慢相偏离的问题,本文利用1978—2005年的有关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就业弹性与经济增长是负相关的,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弱正相关的。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技术进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灵机 徐文华 熊桂生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一致性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经验,而我国在制度转型中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出现了不一致或就业弹性偏低的现象,本文从制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政府政绩评价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产权制度和人力资本制度等问题作出新的安排。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就业弹性 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婧 纪志耿 张红扬
我国长期存在要素配置扭曲,具体表现为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土地要素配置扭曲、劳动要素配置扭曲和能源要素配置扭曲。这对劳动力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一是资本要素向国有企业集中导致国有部门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二是土地要素向非农产业集中导致失地农民问题更加严峻;三是劳动要素向低薪酬领域集中导致民工荒问题时隐时现;四是能源要素向重化工业集中导致能源替代劳动的强度增大。对此,我国必须理顺资本使用价格、工业用地价格、能源使用价格,使经济增长模式真正由资本驱动和资源驱动转变到技术驱动和劳动力驱动上来。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 非一致性 要素配置扭曲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建华
经验数据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随经济增长起伏出现波动变化。波动一致性耦合源于最大变量宏观经济状况和居间变量三元劳动力市场及自身变量转移劳动力过渡特征、弱势特质。鉴于就业空间转换机制缺失,为减少因波动与反复而带来的社会震荡,规避农户家庭收入风险,主张构建农村劳动力城乡间有序流动和有利就业的平滑机制。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劳动力转移 就业空间 平滑机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海英 张纯洪
经济增长不仅表现为经济规模的数量扩张,还表现为增长质量的提高,是数量扩张与质量提高的统一。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转轨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中国经济在规模总量扩张的同时,并没有带来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比提高,而且近年来这种差距有明显增大的趋势。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晓华
本文对我国工业增长情况与上市公司成长情况进行了对比,发现上市公司的成长速度滞后于工业的增长速度。由于数据限制,利用规模以上工业代替全部工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二者的差距,但上市公司成长滞后于行业增长的结论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股票发行制度所导致的上市公司质量差、国有企业比重高以及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可能是造成二者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企业成长 产业增长 经济增长 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曼 张树军
论国民经济管理的一致性结构○张曼张树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均衡运行,依赖于国民经济管理政策的一致性结构,本文对此加以探讨。一、国民经济管理一致性结构的含义国民经济管理的一致性结构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基本原理,是由政府影响经济运行的总体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金祖钧
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江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授金祖钧我个人认为,中共中央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转变当然是全面性的、根本性的,但也是相关性的、一致性的。两个转变必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文平 马雪雅 齐晓波
本文指出Artzner的平移不变性公理作为一致性风险测度的四条公理之一存在不合理性,因此应该加以删除。在此基础上,对主要的风险测度方法进行了评述,结果发现的Fishburn的风险测度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风险测度方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进
随着近几年我国统计反映的经济增长率与人们实际感觉之间的差异 ,国内外有不少人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认为我国的统计方法高估了实际增长率。这种怀疑 ,无论从统计技术还是从一些指标间的关系看 ,都是有一定根据的。但笔者认为 ,我国实际的经济增长率 ,不仅不是如人们认为的那样被高估 ,而是被严重低估了。近些年经济增长率与实际感觉之间的不一致 ,则是经济结构与分配结构变动造成的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结构 增长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长期经济增长的一致理论已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新方向。现有的研究多重视模型结构的构造,而忽视对多种因素的兼容考虑,特别是对文化社会环境的考虑。本文拟建立兼顾多种因素的一致理论模型,研究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系统解释现代增长和大分流的形成过程,并对穷国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形成大分流的基本原因;单一因素不足以形成分流;文艺复兴激励重商主义的形成以及新大陆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巧合,使欧洲工业革命的初始条件变得成熟,并最终形成分流。
关键词:
工业革命 大分流 一致理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夕红 李长青 张国荣 籍卉林 白双柱
论文从全社会节能的角度提出全社会能源效率的概念,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并基于1997—200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 DEA方法测算了广义技术进步指数并进行分解,然后运用面板方法分析了经济增长质量与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质量与能源效率是不完全一致的,具体表现为:改善环境质量与提高能源效率是一致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能够促进能源效率,但出口比重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能源效率的改进。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全社会能源效率有正向影响,技术效率的作用大于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降削弱了技术进步的正向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周燕
以中国1990~2010年地市区域一级为样本,纳入空间效应探讨了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不一致的趋势、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是经济聚集远超前于人口集中,但其中,中西部属于人口集中超前于经济聚集区域,东部属于经济聚集超前于人口集中区域。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一致性存在较强空间聚集和空间依赖,当控制了经济水平和结构变量,人口与经济分布不一致性不仅受物质和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政策和区位条件的影响,而且还与邻近地区的人口与经济分布不一致状况存在较强相关性。相同影响因素在解释东中西部地区人口与经济分布不一致性时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若忽视空间效应分析人口与经济分布不一致影响因素,容易造成低估市场机制而高估政府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人口集中 经济聚集 分布一致 空间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