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7)
- 2023(5818)
- 2022(4862)
- 2021(4233)
- 2020(3261)
- 2019(7398)
- 2018(7185)
- 2017(13033)
- 2016(7240)
- 2015(8074)
- 2014(8140)
- 2013(8114)
- 2012(8036)
- 2011(7526)
- 2010(7837)
- 2009(7084)
- 2008(6998)
- 2007(6399)
- 2006(5975)
- 2005(5672)
- 学科
- 济(36380)
- 经济(36349)
- 业(16848)
- 地方(16181)
- 管理(15559)
- 中国(14401)
- 农(11698)
- 企(11053)
- 企业(11053)
- 业经(9658)
- 地方经济(9369)
- 发(8585)
- 农业(8296)
- 融(7494)
- 金融(7492)
- 学(7316)
- 银(7235)
- 银行(7206)
- 行(7145)
- 方法(6894)
- 发展(6419)
- 环境(6402)
- 展(6397)
- 贸(5991)
- 贸易(5981)
- 制(5876)
- 技术(5810)
- 易(5672)
- 数学(5440)
- 数学方法(5399)
- 机构
- 学院(107309)
- 大学(103663)
- 研究(45455)
- 济(42340)
- 经济(41340)
- 管理(33827)
- 中国(33679)
- 科学(29381)
- 理学(27373)
- 理学院(26948)
- 管理学(26410)
- 管理学院(26213)
- 所(24921)
- 农(24720)
- 京(24173)
- 研究所(22459)
- 中心(19649)
- 农业(19244)
- 财(18954)
- 江(18759)
- 业大(17880)
- 省(16852)
- 范(16566)
- 院(16437)
- 师范(16341)
- 北京(15981)
- 州(15443)
- 科学院(14412)
- 技术(14154)
- 财经(13844)
- 基金
- 项目(66498)
- 科学(50398)
- 研究(48577)
- 基金(43884)
- 家(39419)
- 国家(39010)
- 科学基金(31487)
- 省(29143)
- 社会(29127)
- 社会科(27510)
- 社会科学(27504)
- 划(23905)
- 基金项目(22688)
- 发(21997)
- 教育(21443)
- 编号(19986)
- 自然(19338)
- 自然科(18824)
- 自然科学(18815)
- 自然科学基金(18435)
- 资助(17814)
- 发展(17451)
- 展(17116)
- 成果(16826)
- 重点(15963)
- 课题(15866)
- 创(13953)
- 计划(13122)
- 部(13078)
- 创新(13076)
共检索到184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围 陈建华 王晓明 陈亮明 曾惠杰 乔中全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结实与不结实的生理生化机制,为紫薇不结实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结实与不结实紫薇5个时期的花芽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体视显微镜观察发育过程中花芽内外部形态变化特征,通过测定花芽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以及营养元素含量,分析紫薇花芽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时期Ⅰ两种紫薇子房突出,时期Ⅲ时胚珠外露,结实紫薇在时期Ⅲ时已开始长出花瓣和花丝,而不结实紫薇花瓣不明显。2种紫薇在花芽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时期Ⅲ时,不结实紫薇较结实紫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22%。不结实紫薇游离脯氨酸含量仅在时期Ⅰ时高于结实紫薇。除时期Ⅲ外,其他时期花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是结实高于不结实。不结实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花芽发育各阶段均显著低于同时期可结实的活性,不结实和结实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在花芽发育后期,结实的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而不结实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结实与不结实花芽中营养元素的含量有较大差异。【结论】结实紫薇各个时期花芽横纵径大于不结实紫薇同时期花芽,结实紫薇在时期Ⅲ时已开始长出花瓣和花丝,而不结实紫薇花瓣不明显。不结实紫薇花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同时期的结实紫薇。糖类物质的亏缺可能导致小孢子的育性降低,导致紫薇花的雄性不育。不结实在花芽发育过程中游离脯氨酸积累较少。不结实紫薇的CAT代谢并不旺盛,丙二醛的持续积累可能是不结实败育的一个原因。不结实花芽发育过程中,可能由于各营养元素含量的不足,使与之相关的酶活性受到影响,最终使得花药的发育受到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紫薇 结实 花芽分化 生理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围 陈建华 王晓明 曾惠杰 乔中全
【目的】明确紫薇花粉形态特征,探究蔗糖、硼酸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薇花粉萌发的影响,以期为紫薇属花粉活力研究和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试验以新鲜紫薇花粉为试验材料,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紫薇花药和花粉形态特征,通过荧光显微镜判断花粉是否具有活力,通过离体萌发法和完全随机二因素试验讨论蔗糖和硼酸对紫薇花粉萌发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究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以及赤霉素(GA3)对紫薇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结实紫薇花药较干燥,表面粗糙厚实,花粉数量多,长雄蕊花粉饱满,极轴长与赤道轴长比值(P/E)1.70,短雄蕊P/E值为1.50。不结实紫薇花药较湿润,表面较光滑,开裂少,长雄蕊花粉平均极轴长(P)30.13μm,赤道轴长(E)21.21μm;短雄蕊平均极轴长(P)22.42μm,赤道轴长(E)20.12μm,P/E比值为1.11,花粉均为长球形。结实紫薇花粉在柱头上有明显的花粉管萌发,而不结实紫薇花粉在柱头上未发现花粉管。蔗糖与硼酸组合试验对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蔗糖浓度在100~200 g/L间时,花粉萌发率随硼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蔗糖浓度为250 g/L时,随着硼酸浓度的增加紫薇花粉萌发率下降。NAA浓度在0.5~10 mg/L时,花粉萌发率随NA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IAA浓度在1~10 mg/L之间时,花粉萌发率随IA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GA3浓度在20~80 mg/L之间时,花粉萌发率均有所提高。【结论】结实紫薇和不结实紫薇花药和花粉外观形态差异不大,不结实紫薇花粉没有活力。结实紫薇花粉离体培养中,蔗糖浓度为200 g/L与硼酸浓度为150 mg/L的配置组合对紫薇花粉萌发的处理效果最好。NAA、IAA以及GA3浓度分别为10 mg/L、10 mg/L、60 mg/L时对紫薇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佳。
关键词:
紫薇 结实 花粉 萌发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雪梦 王晓明 曾慧杰 李永欣 乔中全 唐丽
【目的】观察紫叶紫薇花芽分化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旨在掌握紫叶紫薇在中南地区的花芽分化整体进程,明确花芽分化时期的内部结构特征,为指导紫叶紫薇的花期调控和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品种‘丹红紫叶’为试验材料,从分化初期至初花期每隔2~3 d连续采样,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紫叶紫薇花芽形态分化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解剖特征。【结果】1)紫叶紫薇花芽分化为当年分化当年开花型,5月上旬开始,至6月中旬基本成熟,历时34 d左右,此后进入初花期;2)紫叶紫薇花芽分化大致分为7个时期,依次为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花序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3)在雄蕊分化期,紫叶紫薇花芽中可育雄蕊多数,花药具四花粉囊,形似蝶状;小孢子母细胞体积大、细胞质浓、细胞核显著,减数分裂属于同时型胞质分裂,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小孢子具三萌发孔沟;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4)在雌蕊分化期,紫叶紫薇花芽中子房6室,中轴胎座,倒生型胚珠,珠心外双层珠被;雌性孢原细胞快速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珠心组织由双珠被半包裹至全包裹;大孢子母细胞经连续两次减数分裂依次形成二分体、四分体,四分体快速呈解体状态,共3个大孢子退化;仅一个功能大孢子经连续3次有丝分裂依次形成二核胚囊、四核胚囊、八核胚囊;成熟胚囊为典型的蓼型胚囊。【结论】紫叶紫薇在中南地区的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于5月上旬至6月中旬,有效地为花期调控措施提供关键性背景。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中各花器官分化的顺序性和各时期的解剖特性,进一步丰富了紫薇属植物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
紫叶紫薇 花芽分化 雄蕊发育 雌蕊发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露 吴际洋 鞠易倩 叶远俊 程堂仁 王佳 潘会堂 张启翔
紫叶紫薇品种‘Ebony Embers’叶片呈现紫红色,是优良的观叶植物。为了对比紫叶和绿叶紫薇品种的叶色呈现机理和光合特性,以‘Ebony Embers’和绿叶品种‘Arapaho’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色素含量及分布、可溶性糖含量和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Ebony Embers’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Arapaho’,且花青苷含量的变化与叶片红色程度变化一致,为紫叶呈色的关键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靠近表皮的部分;2)‘Ebony Embers’叶片可溶性糖
关键词:
紫薇 紫叶 色素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溧姣 王晓明 王湘莹 蔡能 曾慧杰 陈艺 李永欣 唐丽
【目的】探讨基质配方对紫叶紫薇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紫叶紫薇容器苗培育的基质配方,为紫叶紫薇容器育苗提供指导。【方法】以紫叶紫薇优良品种‘丹红紫叶’为研究对象,设计圃地土、泥炭、珍珠岩、蛭石配制成17种基质配方,研究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测定不同处理的紫薇容器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处理紫薇容器苗的综合质量。【结果】不同基质对紫薇容器苗的生长及生理影响显著,圃地土30%+泥炭50%+蛭石10%+珍珠岩10%(T11)在生长和生理方面综合表现最佳,圃地土(CK)最差,T11配方的容器苗高、冠幅生长量及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尖数、生物量积累、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纯圃地土(CK)高出28.52%、25.10%、159.42%、152.55%、139.94%、225.58%、28.20%、25.08%。苗木质量综合评价排序为:T11> T13> T5> T15> T12> T2> T6> T1> T7>T10> T16> T9> T8> T14> T3> T4> CK。基质的理化性质与紫叶紫薇容器苗生长、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基质的物理性质对紫叶紫薇容器苗的生物量、根系生长有显著影响,基质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对紫叶紫薇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和生物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结论】从基质的理化性质、容器苗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来看,T11是紫薇容器苗的理想基质配方。
关键词:
紫叶紫薇 容器苗 基质 生长 生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安新民 王冬梅 王泽亮 王静澄 曹冠琳 薄文浩 张志毅
以毛白杨花芽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分离克隆毛白杨PtLFYcDNA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1314bp,包含1个开放阅读框,编码377个氨基酸。Alignment分析显示该基因与拟南芥等物种LFY/FLO同源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相似性达到68%~75%。蛋白结构预测分析表明,在PtLFY蛋白N-端和C-端具有2个高度保守的区域,其中PtLFY-C端由7个α-helix组成Helix-turn-helix结构。采用Real-time qRT-PCR技术检测PtLFY在雌雄花芽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从9月13日到翌年1月25日,PtLFY在毛白杨雌雄花芽中持续稳定表达,到2月25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兆龙 曹卫星 戴廷波 周琴
以 97鉴 1、扬麦 15 8和河南 86 79为代表基因型 ,研究了特大穗型、大穗型和小穗型小麦品种在小花发育与结实特性上的差异。结果显示 ,小麦小花的分化动态符合二次曲线方程模式 ,小花的退化动态符合一次方程模式 ,不同穗型品种在方程参数上有明显区别。特大穗型小麦小花分化速率快 ,每穗分化小花数多 ,形成的可孕小花数和结实粒数最多。不同穗型小麦的小穗结实率、小花结实率和可孕花结实率均为穗型越大 ,结实率越高 ,其中以可孕花结实率的级差最为明显。不同穗型小麦的强势位小花在结实特性上差异较小 ,但弱势位小花依穗型不同有明显的级差。特大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在幼穗分化后期输入穗中的干物质相对较多 ,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春 魏毓棠 王静 何明 唐萍
为研究单性结实茄子与有性结实茄子果实发育过程,分别以两个单性结实品系D1、D2与两个非单性结实品系N1、N2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胚胎及果实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茄子的胚囊发育属于蓼型,4个品系在开花前均已形成发育正常的八核胚囊,但开花后,单性结实品系和非单性结实品系的胚胎和果实发育产生了明显差异。未授粉单性结实品系的茄子无双受精作用,胚囊内卵细胞、助细胞、极核等逐渐解体消失,胚珠萎缩,果肉细胞排列紧密、间隙小,果实无籽;而非单性结实品系则产生了受精的卵细胞与极核,胚囊内生成游离胚乳核,果肉细胞排列松散,胎座上着生许多种子。可见,单性结实子房增大不依赖于受精作用的刺激,解剖性状...
关键词:
茄子 单性结实 果实 解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涛 郭雨竹 李佳宁 王澍涵 冀宗琪 陆秀君
研究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花芽分化过程中内部解剖结构与外部形态变化的规律,花器官发育特征,并探究花粉的萌发特性,为蒙古栎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外部形态观测,结合石蜡切片技术,研究蒙古栎芽形态发育,明确花芽分化时期及各时期特征,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离体萌发试验,观测蒙古栎的花粉结构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蒙古栎的芽为混合芽,新芽在5月下旬开始孕育,7月初芽的纵径和横径接近,平均为1.0mm;到10月下旬蒙古栎进入休眠期前,顶芽的纵径发育至9.26mm,横径至4.22mm;到翌年4月初叶序露出前,顶芽纵径可达10.40mm,横径可达4.85mm。蒙古栎花芽内部分化可分为5个时期: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雄花形成期、雌花形成期。花芽未分化期持续时间较长,先形成茎端的生长点,开始叶芽分化;9月上中旬进入花芽分化初期,10月中下旬,进入萼片形成期,翌年3月进入雄花形成期和雌花形成期,雄花形成期早于雌花形成期。4月中旬可见雄花,4月下旬开花,此时雌花也发育完全,呈红色,略晚于雄花开放。蒙古栎花粉属于中粒花粉,长椭球形,极轴长平均值为41.22μm,赤道轴长平均值为22.64μm,具有3条萌发沟,其纹饰是聚颗粒状类型。在蔗糖浓度为150g·L~(-1),硼酸浓度为200mg·L~(-1)的培养基上培养,蒙古栎花粉萌发率可达46.59%。蒙古栎在开花结束的当月开始孕育新的混合芽,叶芽先于花芽分化,芽中有多个花原基,翌年3月开始雌雄花的分化,靠近芽上端的形成雌花序,下端的形成雄花序,雄花花丝短,花药由4个花粉囊组成,花粉的离体培养需要适宜浓度的糖和硼酸,以提高萌发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如梦 汪加魏 付丹 肖艺 吴南生 高岩 朱秋敏 曹嘉晟
【目的】探究南酸枣花芽分化的外部形态变化与内部解剖结构的对应关系,揭示叶片中营养物质动态变化与花芽分化进程的关系。【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南酸枣花芽;测定分化关键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糖、全磷、全氮、全钾、有机质含量变化。【结果】1)南酸枣的花类型为单花类型或聚伞圆锥花序,雄花为花序,雌花为花序或单花。南酸枣花芽多为混合芽,成年雄树花芽萌发率达99%,雌树花芽萌发率达70%。2)南酸枣花芽分化可划分为9个时期:未分化期、生理分化期、苞片形成期、萼片形成期、花序形成期、花瓣形成期、雄蕊形成期、雌蕊形成期、侧花序发育期。南酸枣花芽分化从3月底开始,2月下旬芽萌动后约40天进入生理分化期,6月中下旬为雌雄原基分化盛期,翌年3月,雌、雄花的侧花序发育完全。3)花芽横、纵径的增长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生理分化期雌、雄花芽横径较未分化期分别提高了211.36%和231.11%,生理分化期南酸枣花芽体积处于快速增加期;花序形成期雌、雄花芽横径较花萼形成期分别提高了5.43%和10.00%,生长速度变缓。4)芽基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于花序形成期具最低值,雌、雄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淀粉含量均于花序形成期达峰值,分别为2.29、2.51和25.43、21.50 mg·g-1;花序形成期雌、雄叶片氮的含量降幅大,相较未分化期分别下降了22.88%和32.51%,全氮含量下降25.35%和34.09%,全磷含量下降41.07%和39.67%,全钾含量下降23.94%和22.52%。雌花芽叶片的碳氮比值范围在21.01~26.52,雄花芽范围在21.14~28.90。【结论】南酸枣自芽萌发至雌、雄蕊原基始分化约需4个月,雌花生理分化进程晚于雄花10天左右,花序发育完全约需1年时间。叶片中高含量的氮、磷、钾元素有利于花芽的生理分化,较高的碳氮比可调节南酸枣花芽的形态分化过程;叶片需积累较多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淀粉有利于花序形成;生理分化期(4月下旬)和花序分化期(6月上旬)是花芽分化进程中较关键的时期,南酸枣高效水肥管理及花果调控应着重关注这两个时期。
关键词:
南酸枣 花芽分化 叶片生理 碳氮营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祥 张鑫 黄翠 骆永丽 李勇 金敏
为了探究外源亚精胺(Spd)对水分亏缺下冬小麦小花发育动态、结实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泰科麦33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灌水WW(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和水分亏缺WD(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 2个水分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外源Spd对水分亏缺下小麦强势小花的发育无显著影响,但是显著加快了弱势小花的发育进程。正常灌水条件下喷施Spd显著提高了小麦穗基部的可孕小花数(FF)、结实粒数(GN)和结实率(GS)。正常灌水和水分亏缺条件下喷施Spd提高1,2,3,4花位的结实粒数,分别提高4. 6%,9. 1%,21. 8%,57. 1%和0. 7%,1. 4%,4. 1%,31. 5%,同时提高弱势小花内源Z+ZR的含量,在开花前2~6 d,强势小花的Z+ZR高于弱势小花,水分亏缺处理强势小花和弱势小花的ABA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从开花前14 d至开花期,小麦小花中Spd、Spm和Put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正常灌水和水分亏缺条件下喷施Spd处理后提高小花中内源Spd和Spm,降低Put的含量,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 01%和20. 83%。因此认为,水分亏缺条件下外源喷施Spd,增加了弱势小花内源Spd、Spm和Z+ZR含量,提高弱势小花(Z+ZR)/ABA的比值,同时加速弱势小花的发育,抑制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进而改善结实特性,从而提高小麦穗粒数,最终提高籽粒产量。
关键词:
水分亏缺 小花发育 结实特性 亚精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德欣 谭勇 龙岳林 陈琼琳 徐斌 周晨 熊兴耀
明确各园林植物的光合特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立地的生态效益,为科学配置植物提供依据.以3年生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和樱花(Prunus serruiata Lindl)的健壮植株为材料,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紫薇、紫荆和樱花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 200,1 800,1 500μmol/(m2.s);光补偿点分别为100,130,128μmol/(m2.s);CO2饱和点分别为1 000,1 500,1 200μmol/mol;CO2补偿点分别为75,77,137μmo...
关键词:
紫薇 紫荆 樱花 光合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雪梅 陶佩君 柴江 王艳锋 董伟欣 张月辰
2006-2007年对红小豆花芽分化与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小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花芽分化从出苗后6 d左右开始分化,分化时间长,分化小花多。小花分化进程与主茎叶片数之间具有同伸性。分枝和主茎不同叶位小花分化时期相互重叠,不同节位相同花位和同一节位不同花位小花分化有规律的进行。同一花序节位上的小花存在高节位滞育的问题,各节位小花脱落严重。
关键词:
红小豆 花芽分化 结实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冰 潘秀清 武彦荣 高秀瑞
以课题组选育的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1及非单性结实品系S8为试材,研究了温度和果实发育与茄子单性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最低温度是诱导茄子单性结实基因表达的主要气象因子。影响茄子单性结实基因表达的最敏感时段是开花前1 d至开花后2 d,诱导D-11品系单性结实基因表达的温度在6.3~15℃。单性结实品系D-11在未授粉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结实性能,其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均接近于授粉后生长的果实,在低温条件下的自然坐果率也明显高于对照品系S8,且比S8果实增长快、果重大。
关键词:
茄子 单性结实 温度 果实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秀清 高秀瑞 武彦荣 郭秀林 刘子会 李冰 王洪昌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1和非单性结实品系S8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营养成分变化与茄子单性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D-11品系在不授粉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结实性能,其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均接近于授粉后生长的果实,且比S8品系果实增重快、果重大。授粉当天单性结实品系子房中蛋白质含量比非单性结实品系高59%。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D-11和S8品系果实内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则呈下降趋势,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茄子 单性结实 果实发育 营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