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08)
- 2023(3863)
- 2022(3395)
- 2021(3340)
- 2020(2935)
- 2019(7150)
- 2018(7237)
- 2017(14328)
- 2016(7708)
- 2015(8877)
- 2014(8854)
- 2013(8632)
- 2012(7533)
- 2011(6721)
- 2010(7084)
- 2009(6674)
- 2008(6420)
- 2007(5763)
- 2006(5002)
- 2005(4416)
- 学科
- 济(33127)
- 经济(33108)
- 业(24008)
- 管理(22634)
- 企(21791)
- 企业(21791)
- 方法(19750)
- 数学(18019)
- 数学方法(17545)
- 制(7461)
- 农(6966)
- 中国(6900)
- 财(6876)
- 理论(6858)
- 业经(6544)
- 贸(6487)
- 贸易(6479)
- 易(6323)
- 体(5806)
- 学(5382)
- 体制(5108)
- 地方(5019)
- 和(4858)
- 技术(4733)
- 教学(4459)
- 划(4305)
- 农业(4263)
- 务(4248)
- 财务(4212)
- 财务管理(4202)
- 机构
- 学院(109020)
- 大学(106858)
- 管理(46233)
- 济(42818)
- 经济(41935)
- 理学(40296)
- 理学院(39918)
- 管理学(38836)
- 管理学院(38651)
- 研究(31619)
- 中国(24769)
- 京(22225)
- 科学(20323)
- 财(18405)
- 业大(16212)
- 农(16026)
- 所(15852)
- 江(15812)
- 财经(14858)
- 中心(14806)
- 研究所(14402)
- 北京(14069)
- 经(13529)
- 州(12844)
- 范(12788)
- 师范(12649)
- 农业(12589)
- 技术(12460)
- 经济学(12388)
- 经济管理(11878)
- 基金
- 项目(73997)
- 科学(58826)
- 基金(53692)
- 研究(52099)
- 家(46900)
- 国家(46564)
- 科学基金(40965)
- 社会(31862)
- 社会科(30344)
- 社会科学(30336)
- 省(30087)
- 自然(28499)
- 自然科(27958)
- 自然科学(27954)
- 基金项目(27691)
- 自然科学基金(27437)
- 教育(25738)
- 划(25180)
- 资助(23909)
- 编号(21604)
- 重点(16717)
- 成果(16265)
- 部(15833)
- 创(15712)
- 课题(15095)
- 发(14920)
- 创新(14524)
- 科研(14157)
- 计划(13909)
- 大学(13790)
共检索到153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王春峰 李光泉
在国际金融研究领域中,汇率风险的防范一直是个极为重要的核心问题之一,因为汇率作为外汇的价格,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作为两国货币交换的比率,客观上使一国货币的价值通过另一国货币表现出来,而在一国范围内货币是没有价格的。其次作为一种价格指标,它对经济活动中的其它价格变量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它可以使国内价格与国外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昌
自由贸易使得双方达到均衡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因而也就达到了均衡的货币购买力。本文研究发现,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取决于两国相对的劳动力供给、两国临界商品生产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两国相对的货币供给数量以及两国相对的货币周转速度。同时,得出汇率仅取决于两国临界商品价格水平之比的结论,这与Cassel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差异。本文提出解决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使临界商品向着中国具有更小比较优势的商品移动。
关键词:
购买力 平价 李嘉图 临界商品 汇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东 郑中华
购买力平价理论(PPP)是不同国家之间汇率决定的一种理论,"巴萨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系统论述了真实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产生系统性偏差的原因。本文借鉴巴拉萨—萨缪尔森关于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在"巴萨模型"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提出并推导了一国区域间购买力平价的修正模型,最后通过修正后的模型分析了导致一国内区域间货币实际购买力差异的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家杰
本文比较购买力平价和均衡汇率两个概念的差别,强调用购买力平价衡量均衡汇率必须以内外均衡为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内外均衡条件下的购买力平价模型来探求均衡汇率。这种均衡汇率新思想的核心结论是均衡汇率取决于不变因素、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即劳动生产率),其中供给因素最为活跃。该均衡汇率思想被应用于人民币汇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978~1993年一直处于高估状态,而1994年以后则一直处于低估状态,但2007年以来低估程度明显缩小。
关键词:
内外均衡 购买力平价 均衡汇率 人民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青
本文基于ST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进行了非线性检验。结果表明,LSTAR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并展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向均衡水平调整的非对称性变动过程,人民币实际汇率在非对称的两个区制之间进行着快速的调整和转换,在低区制阶段比在高区制阶段更持久。通过参数置信区间的估计,进一步验证了人民币实际汇率非线性调整的存在。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购买力平价关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惠晓峰 于立勇 姜明辉 胡运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信如
文章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长期互动关系。结论显示,人民币汇率取决于购买力平价,也反过来影响购买力平价,汇率变动对价格来说具有显著的渠道效应。因此,购买力平价可以作为确定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一种参照,但在确定人民币汇率调整路径时,应该考虑汇率对国际相对价格、尤其是本国价格的潜在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松明 宛圆渊
本文通过对传统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多国模型的扩展 ,建立起一个 n+ 1国的购买力平价模型 ,从理论上解决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一国货币汇率的长期均衡值决定。并运用这个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实证分析 ,以检验人民币的汇率是否偏离长期均衡值。我们的结论是 :目前人民币的长期均衡汇率值存在低估 ,随着人民币资本帐户的可自由兑换的进程加快 ,人民币汇率将会出现升值的压力。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均衡汇率 人民币汇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忠文 洪涓
本文通过对依据购买力平价方法对各国及世界经济增长评价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指出了IMF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中国GNP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及排序的不准确性。提出中国要加强购买力平价测算的研究工作,在适当的时候推出中国自己的购买力平价计算公式和模型,以对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NP进行准确测算,促进我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对世界银行的"国际比较项目"(ICP),中国曾在2005年的调查中提供了11个城市的数据,用以估计中国当时的购买力。2010年,国务院批准中国首次全面参加新一轮ICP活动(即此次2011年的测量),在全国开展调查。当年10月还成立了中国国际比较项目部际协调小组,由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省初
要比较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沿用的办法是根据官方汇率将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折算成同一种货币单位(如美元)。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由于汇率不能充分反映各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和比值,因而按汇率换算无法反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差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各国国民生产总值既能直接比较,又能反映实际情况,统计学家们提出采用购买力平价(PPP)来计算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方法。用购买力平价法进行国际项目的比较,其核心是计算各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这项计算分为两步:(1)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王军
作为国际金融核心的汇率决定理论,始终是国际金融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其意义在于它能揭示决定和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从而为一国的货币当局制定正确的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在众多的汇率决定理论当中,影响最大的应用最广的是购买力平价学说。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人们也对购买力平价学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有关这方面研究的文献非常多,其结论可概括如下:短期内,购买力平价是不成立的。这是因为汇率是一种资产价格,它能很快地反映新的信息,而商品的价格具有粘性,它的调节则相对较慢,所以购买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亚钧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购买力平价的内容,第二部分分析和归纳围绕购买力平价说所产生的各种理论解释框架,第三部分讨论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意义。一购买力平价(PPP)是关于均衡汇率如何决定的理论。购买力平价又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说认为,两个国家货币交换比率的变动取决于这两国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或者说,汇率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能力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说的理论基石是“单一价格规律(Law of 0ne price)。单一价格规律认为,在产品空间移动成本和信息成本为零的竞争市场,各国的产品市场应该按照世界均衡价格定价。用p_i和p_i~*分别代表本国和外国的i种产品的价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温建东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长期来看,汇率水平由国内外相对物价水平决定。将之运用于中国这样的外贸市场多元化且高速增长的转轨经济,需要进行三项修正:用多边相对价格变动替代双边价格变动、计算生产率差异、考虑关税减让和税收制度变化的影响。本文对人民币购买力平价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约为4.56元人民币/美元。但是,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只是跨国比较福利和生活水平的指标,不能作为确定汇率水平是否合适的依据,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应当是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2002年,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为7.52元/美元。1991至1993年的实践证明,钉住一篮子货币可以更好地稳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购买力平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