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7)
2023(6417)
2022(5740)
2021(5154)
2020(4728)
2019(11136)
2018(11077)
2017(21447)
2016(11767)
2015(13715)
2014(14034)
2013(13989)
2012(13235)
2011(12019)
2010(12169)
2009(11475)
2008(11791)
2007(10934)
2006(9391)
2005(8388)
作者
(37270)
(31154)
(31132)
(29804)
(19734)
(14983)
(14592)
(12266)
(11699)
(11231)
(10511)
(10403)
(10086)
(9893)
(9817)
(9802)
(9745)
(9255)
(9083)
(9055)
(7873)
(7676)
(7655)
(7202)
(7136)
(7082)
(7062)
(6995)
(6359)
(6353)
学科
(52790)
经济(52744)
管理(34621)
(32970)
方法(28484)
(27003)
企业(27003)
数学(25111)
数学方法(24728)
(14218)
(13479)
(12297)
中国(11656)
业经(10831)
(9856)
财务(9818)
财务管理(9789)
地方(9741)
(9324)
贸易(9322)
企业财务(9289)
理论(9096)
(9036)
农业(8955)
(8937)
(8687)
(7153)
银行(7128)
环境(6994)
技术(6829)
机构
大学(182141)
学院(180013)
(70266)
管理(70224)
经济(68611)
理学(60138)
理学院(59466)
研究(58661)
管理学(58178)
管理学院(57838)
中国(44549)
(39120)
科学(38550)
(33220)
(32550)
(30979)
业大(29157)
中心(28539)
研究所(28224)
(27450)
农业(26579)
财经(26107)
北京(24638)
(23480)
(23429)
师范(23224)
(22151)
经济学(21329)
(20506)
技术(20079)
基金
项目(117926)
科学(91302)
基金(84310)
研究(83864)
(74027)
国家(73451)
科学基金(62192)
社会(50750)
社会科(48053)
社会科学(48033)
(46580)
基金项目(44482)
自然(41382)
自然科(40419)
自然科学(40403)
自然科学基金(39669)
(39501)
教育(39105)
资助(35892)
编号(35733)
成果(30019)
重点(26604)
(25921)
(24769)
课题(23616)
(23463)
科研(23186)
计划(22536)
项目编号(22280)
创新(22016)
期刊
(73323)
经济(73323)
研究(47547)
中国(33162)
学报(31286)
(28637)
(27001)
科学(26218)
管理(22730)
大学(22246)
学学(20724)
农业(19268)
教育(17524)
技术(17137)
图书(13857)
(13581)
金融(13581)
财经(12625)
统计(11855)
业经(11787)
经济研究(11760)
(10823)
(10761)
理论(10382)
情报(10281)
(10268)
技术经济(10126)
问题(10024)
实践(9669)
(9669)
共检索到261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步一  王冰璐  徐扬  
[目的/意义]作者耦合分析是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和了解学科结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使用了作者间共同引用相同参考文献的篇数来进行定义。传统作者耦合分析算法较为多样,包括简单计算法、最小值计算法和组合计算法等,其中以最小值计算法最为精确。然而,尽管传统作者耦合分析能够探测出学科前沿,但因为原始矩阵输入信息量较小,其绘制出的图谱包含的内容和效度都较为有限。该文类比作者共引分析中的改进研究,尝试在基于最小值计算法的基础上融入原文和引文的发表时间信息,对传统作者耦合分析方法进行改进。[方法/过程]使用了包括网络分析在内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文彬  王冰璐  步一  王煜晨  
[目的 /意义]传统作者共引分析(ACA)方法将领域发展视为一个整体,忽略领域发展期间的变化,导致知识图谱解读会产生一定的偏差。本文旨在引入时间变量,找出领域发展期间的转变关键节点,并以此作为时间切片的划分依据,利用ACA绘制每个时间切片内部的知识图谱,观察领域内的子领域发展与核心作者的变化。[方法 /过程]首先通过作者的年度发文比例对时间切片进行选取,借鉴经济学均线理论对曲线做平滑处理,选取曲线变化度较高的年份作为转变节点切割时间段,并对每个时间切片内进行ACA的运算与结果分析。[结果 /结论]结果显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宋艳辉  武夷山  
本文以Scientometrics 1991—2010年间刊载的2,045篇论文作为数据样本,分两个时间段研究这20年间科学计量学的知识结构与演进状况,并以此来研究作者文献耦合分析法(ABCA)与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法(AKCA)在揭示学科领域知识结构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2001—2010年间的科学计量学的知识结构要比1991—2000年间的更加清晰明朗,其研究主题之间更为亲密,相互作用力明显要强。作者排名相关分析、研究主题探测、余弦相似度计算、研究主题变迁等均显示,AKCA与ABCA存在高度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的模型拟合、研究主题的探测与变迁分析,又显示二者略有不同,ABCA可以探寻到比AK...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温芳芳  
[目的/意义]作者耦合分析是文献计量学中探测学科知识结构的常用方法之一,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AKCA)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鲜有作者分类号耦合分析(ACCA)。[方法/过程]以国内图书馆学期刊论文为样本,分别基于中图分类号和关键词两类特征项,构建作者耦合关系网络。采用QAP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及可视化方法,对作者分类号耦合分析和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结论]作者分类号耦合与作者关键词耦合均适用于发掘潜在合作关系。作者分类号耦合分析在网络密度、关系强度、聚类效果等方面,表现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步一  刘天祎  黄文彬  
传统作者共引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文献作者间共被引关系构建共引矩阵,进而将共引矩阵转化分析后绘制该领域的知识图谱。然而这种方法由于输入信息量过小而饱受诟病。由于不同引文间的发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凸显作者间的被引强度关系,本文利用引文发表时间信息强化传统的算法使作者共引关系更紧密,以得出更具有参考性的知识图谱。这种方法使用了自然对数模型。笔者将引文间发表时间差距与原始作者共引关系依不同权重计算带有时间信息的共引矩阵,并通过矩阵转化和多元分析后进行结果分析与解释。结果显示,加入引文发表时间信息不仅提高了作者共引分析的聚类结果的群聚性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程度,而且可以挖掘出比传统方法更多的细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国俊  肖明  邱小花  袁浩  
利用开源可视化工具Jung,开发作者引文耦合可视化系统。该系统不但能从整体上展现作者之间的引文耦合关系,而且能从局部上显示两个作者之间引文耦合关系的细节。此外,该系统还能显著地在图形上展示任意两个作者之间的最短距离,能够很好地帮助用户理解作者引文耦合背后的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艳辉  武夷山  
以SCI和SSCI收录的7种情报学期刊在2000-2010年间的数据为样本,以作者文献耦合分析方法为研究视角,探寻新世纪以来情报学的知识结构。研究探测到:①情报学领域的几位具有较强研究活力以及广泛影响力的学者,作者的发文数、耦合频次以及作者在耦合网络中的中心性都是有关系的,但这种相关关系表现得并不强。②情报学的7个主要研究主题———科学计量学、网络资源管理与配置、信息检索、信息系统、知识管理、用户交互与服务、科学评价中,其科学计量学和网络资源管理与配置是两个主流研究主题;各研究主题之间的融合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③与作者文献共被引分析法不同,作者文献耦合分析法以当前活跃的作者为分析对象,它可以从...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瑞敏  倪超群  
对作者耦合分析中的基本理论、方法和问题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力求探寻一种新的学科知识结构发现方法。利用作者耦合对图书情报学的知识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并与作者同被引分析得到的图书情报学知识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证实:作者耦合分析能够较好地挖掘一个学科的"前沿知识结构",它与作者同被引相结合可以更科学、更全面地发现一个学科的知识结构。讨论了作者耦合分析的一些细节问题,如影响因素、研究样本的选择和可视化分析中应注意问题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萍  王哲  
阐述作者关键词耦合和形式概念分析的基本原理,详细讨论在作者关键词耦合的基础上生成概念格的具体方法以及知识结构的建构过程。通过对该方法在某一科研组织中的应用举例,阐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揭示组织知识结构。与传统的共词分析方法相比,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方法层次化效果更清晰、人工干预程度更低。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汝昊  袁军鹏  
作者引文耦合分析是发现领域活跃研究社群与知识结构的重要工具。当前该方法主要利用引用次数朴素地表征作者间的联系强度,忽视了耦合双方在更深层次上的相似性。为增强现有方法的可靠性与分析深度,本研究试图利用丰富的全文本资源,挖掘引用内容所蕴含的“引了什么”“在何处引”“引用的重要性如何”等关键信息,从施引动机的相似性这一本质层面优化引文耦合强度,提出一种融合引用语义和语境特征的作者引文耦合分析法。该方法通过深入学术论文全文,抽取耦合双方在施引论文中引用内容的语义和语境特征,以此计算增强型引文耦合强度,为每一次引文耦合赋予不同的相似程度值;在此基础上,通过“论文-主题-作者”聚合映射考虑作者的多元兴趣倾向,最终获得作者间的研究主题相似性度量。为证明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利用中文“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领域的13562篇论文的全文本数据开展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提出方法相较于现有作者引文耦合分析法具有更优的作者兴趣社群发现效果,呈现出更佳、更细致的聚类群落分布,划分出的作者兴趣社群具有更高的群内研究主题同质性和互引概率;此外,提出方法面向大体量作者时的表现更为稳定,具有拓展和应用前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冰璐  步一  徐扬  
[目的/意义]提出三重耦合概念,以期通过改变传统耦合的作者频次计算方法,改进因偶然因素产生的过耦合现象,提高领域知识谱图绘制的准确度。[方法/过程]将原始矩阵构建从二重耦合计数改进为三重耦合计数,转化为相关矩阵后,对三维矩阵进行降维处理,通过Gephi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并进行数据揭示与分析。[结果/结论]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三重耦合一方面保留了二重耦合的领域分析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聚类结果的准确性,更为有效地进行作者可视化分析,有利于领域图谱绘制和子领域发现,挖掘出科学共同体的更多细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森培   赵颖文   许钰莎   胡旭   李晓  
【目的】探析中国玉米供需的耦合时空演变规律和机理,为调节区域粮食供需平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空间洛伦兹曲线的集中化指数、重心模型、空间重叠性及莫兰指数,从整体和区域两个角度探讨了2000年以来中国玉米供需形势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和动态耦合过程。【结果】(1)中国玉米供需总量实现了紧平衡—总体宽松—紧平衡的转变。玉米产量以2015年为转折点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特点,稳定在2.6×10~8 t。玉米消费量表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2021年达到2.88×10~8 t。(2)中国玉米生产和消费的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地理聚集特征在不断增强,供给区域的集中化程度高于消费区域。(3)中国玉米生产和消费重心呈现向东北方向迁移的趋势,轨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两者距离表现为偏离—波动—聚拢的动态变化过程。(4)中国玉米生产与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但不同省份的玉米生产与消费则表现出具有明显差异性的空间集聚特征。【结论】中国玉米供需空间匹配性逐年增强,其耦合特征变化与居民消费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政策和工业、畜牧业发展进程等表现出一致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伟  段宇锋  
网络信息资源的耦合与聚类分析是网络信息计量学方法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其基本概念,并以案例的形式陈述了实施步骤。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邱均平  刘国徽  
阐述国内情报学领域耦合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文献耦合思想从国外的引入、在国内的发展过程及其与同被引的关系;作者耦合的产生与发展现状,包括作者文献耦合与作者关键词耦合两种重要形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耦合分析在实践中的应用拓展情况。最后对耦合分析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展望,包括耦合分析类型与耦合分析应用范围的发展两个方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玉臣  朱铭祺  廖凯诚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高效协同的区域创新体系有助于将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通过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大湾区10个城市2007-2019年创新生态系统内部耦合协调水平、时空跃迁特征以及收敛性。研究发现,大湾区整体及各城市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基本实现从失调衰退区到协调过渡区的转化,具体可划分为4个等级层次;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协调耦合度存在显著的绝对β与条件β收敛趋势,即最终收敛于同一稳态水平,且城市差距逐渐缩小。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外交流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对创新生态系统协调耦合度起显著正向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