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2)
2023(8857)
2022(7831)
2021(7274)
2020(6527)
2019(15315)
2018(15473)
2017(30063)
2016(16360)
2015(18948)
2014(19280)
2013(19000)
2012(17682)
2011(15897)
2010(16497)
2009(15335)
2008(15275)
2007(14010)
2006(12011)
2005(10678)
作者
(50080)
(42023)
(41846)
(39889)
(26540)
(20116)
(19172)
(16496)
(15565)
(15039)
(14236)
(14178)
(13415)
(13230)
(13145)
(13021)
(12926)
(12472)
(12210)
(12070)
(10523)
(10515)
(10393)
(9499)
(9466)
(9439)
(9426)
(9293)
(8534)
(8479)
学科
(69777)
经济(69724)
管理(50967)
(48460)
(40182)
企业(40182)
方法(37565)
数学(33731)
数学方法(33138)
(18025)
(16455)
中国(16224)
技术(16034)
(14950)
环境(13942)
(13415)
业经(13338)
(13132)
贸易(13128)
(12782)
地方(12466)
理论(12094)
农业(11857)
(11842)
银行(11811)
(11239)
(11054)
金融(11052)
(10965)
(10925)
机构
学院(243225)
大学(241882)
(96964)
管理(94834)
经济(94764)
理学(81814)
理学院(80956)
管理学(79140)
研究(78981)
管理学院(78716)
中国(60244)
(51576)
科学(51342)
(43401)
(42500)
(41612)
业大(39169)
研究所(38005)
中心(37733)
(37166)
农业(34594)
财经(34217)
北京(32419)
(30902)
(30464)
师范(30118)
(29536)
经济学(29410)
技术(28874)
(28106)
基金
项目(162717)
科学(126580)
基金(115970)
研究(115496)
(102144)
国家(101374)
科学基金(86192)
社会(70774)
社会科(67130)
社会科学(67105)
(65615)
基金项目(61288)
自然(57651)
自然科(56338)
自然科学(56324)
自然科学基金(55254)
(55136)
教育(54730)
资助(49284)
编号(47378)
成果(37709)
重点(37170)
(35850)
(34659)
(34544)
课题(33050)
创新(32378)
科研(31796)
计划(31180)
教育部(30169)
期刊
(100900)
经济(100900)
研究(64059)
中国(47343)
学报(39856)
(38220)
科学(36432)
(34068)
管理(33272)
大学(29574)
学学(27982)
技术(26178)
农业(26089)
教育(26057)
(20569)
金融(20569)
财经(16658)
业经(16443)
经济研究(16259)
(14987)
技术经济(14735)
统计(14678)
(14239)
(13601)
问题(13374)
科技(12959)
决策(12085)
(12047)
图书(11582)
理论(11510)
共检索到350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冬梅  曾忠禄  
基于理论论证和实证检验,通过引进专利分析法和技术环境监测法,构建了一个结合专利分析与技术环境监测的技术预见模型。与传统的德尔菲法技术预见相比,该模型能减少专家预见过程中的认知偏差,使技术预见操作起来更有系统性,并能通过技术环境监测与跟踪的机制及时确认或及时修正对未来的预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冬梅  曾忠禄  
德尔菲法技术预见准确性和可靠性低有两大原因:一是专家的认知偏差或有限理性,二是技术发展不确定性水平高。针对第二个原因,本文提出在德尔菲法技术预见后引入技术环境监测法。技术环境监测法的作用是监测德尔菲法专家预见时基于假设和预见结果的早期迹象是否出现,及时确认或修正专家前期的预见结果,从而提高技术预见的可靠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高英  雷兆武  
本文认为,基于岗位能力要求构建实习实训体系,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符合人才培养要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乌云娜  冉春秋  高杰  
结合环境监测的由来及其评价发展进程,从监测结果的科学性、监测方法的系统性及应急技术的实用性角度,重点介绍了3S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科学等监测手段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当前环境问题的特点,探讨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光辉  刘学方  宋万召  朱泉雯  
在针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础上,形成该专业职业岗位和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基于工作过程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包括基础化学、环境监测、给排水、环境微生物、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清洁生产等学习领域课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仲科  游晓斌  任谊群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婷婷  张涛  侯俊利  高宇  
作为一种重要的时空分析方法,空间信息技术在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中极富优势,并能在未来加强渔业的可持续管理水平。本文总结了目前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空间模型、空间统计学)在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在渔业生态环境数据采集和监测中的应用;(2)在渔业数据库建立中的应用;(3)在渔业资源生态评价中的应用:包括渔业资源的时空分布模拟、环境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研究、生态热点区的确定(产卵场、迁移通道等)、鱼类关键生境评估、渔业资源量大小估算;(4)在渔业管理及决策中的应用:包括建立海洋保护区(Marine Protected Are...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党倩娜  
近年来,新兴技术弱信号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关注。本文对四个弱信号模型——安索夫模型、未来信号感知框架模型(FSSF)、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边缘-种子"预见模型、韩国科学与技术信息研究院新兴趋势信号(NEST)模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各模型主要架构基本遵循三层结构,构建宽口径水平扫描系统、发展整合性研究方法体系正在成为当前的方向。因此,在新兴技术监测面临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有必要将新兴技术弱信号信息纳入到监测体系中,建立起一个包容性的地平线扫描系统。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聂珲  陈海峰  周豪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无线环境监测系统的性能,以NB-IoT传输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为核心技术,设计出广覆盖、低功耗的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以STM32F103C8T6嵌入式芯片为主控制器;感知层通过传感器采集温湿度及甲醛、粉尘、TVOC含量等环境数据;传输层使用中移物联M5310A模块将感知层数据输出到平台层(OneNET云平台);应用层使用手机APP实时观看监测数据。优化系统软硬件后,环境监测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实时准确采集和上传相关环境数据,方便用户远程监测,为环境监测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惠萌  白璘  武奇生  
针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营环境的在途监测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发了一套监控系统以实时监测危险品运输车辆相关参数变化。利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对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危险状态快速报警及传输相关参数,提高了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兵  李彩霞  
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了在生态文明实训基地建设中,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侯剑华  郭爽  
【目的】基于技术系统特性,提出技术熵分析方法。通过专利文献数据,对新兴技术的发展演化进行动态、有效的监测,验证技术熵分析方法的效度。【方法】在基于专利的技术系统中构建多维度技术熵专利模型。以碳捕集技术为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技术监测和评价分析。【结果】证实了技术熵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我国碳捕集技术经历了技术萌芽、低速发展、高速跃升等阶段,虽尚未成熟,但已经进入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技术研发以高校为主,研究大多集中于吸收和吸附材料等。【局限】样本数据的选择有待改进,存在干扰数据。【结论】技术熵方法是从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铁亮  周其文  赵玉杰  刘潇威  王敬  
作为农业环境保护的"前哨"和基础,中国农业环境监测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40余年。多年来,中国农业环境监测不断向前发展,获取了丰富的数据信息,为农业环境保护与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随着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产品安全形势变化,农业环境监测需要及时总结与改进。文章基于历史回顾、现状分析、未来发展的宏观视角,运用归纳总结、评判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全面系统地对中国农业环境监测进行阶段划分、特征概括与评判分析,提出改进目标与思路。结论为:中国农业环境监测可划分为3个阶段,具体为"提出建立阶段(1970~1990年)",主要特征可概括为"理念-思路-机构-职责","应用拓展阶段(1991~2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仲科  胡涌  谭伟  任谊群  
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形成的景观破碎带不仅影响景观的观赏价值 ,还会引起水土流失和破坏生物多样性 .因此 ,对城乡景观破碎带的定量监测不仅有学术意义 ,更有应用价值 .该项目通过对各类景观破碎带的GPSRTK技术定量监测建立各类景观破碎带的空间分布数学模型 ,并精确监测其地图 (投影 )面积、临空面积、土方体积及其变动 ,为治理景观破碎带提供基础信息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