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6)
2023(7431)
2022(6702)
2021(6166)
2020(5504)
2019(13315)
2018(12971)
2017(25856)
2016(14367)
2015(16464)
2014(16930)
2013(17137)
2012(16303)
2011(14725)
2010(14938)
2009(14202)
2008(14327)
2007(13366)
2006(11541)
2005(10436)
作者
(44573)
(37361)
(37352)
(35698)
(23762)
(18187)
(17205)
(14789)
(14123)
(13557)
(12786)
(12708)
(11917)
(11716)
(11714)
(11682)
(11639)
(10963)
(10933)
(10894)
(9350)
(9275)
(9179)
(8553)
(8531)
(8442)
(8374)
(8326)
(7714)
(7480)
学科
(67104)
经济(67051)
(43367)
管理(41428)
(35146)
企业(35146)
方法(33941)
数学(30487)
数学方法(30213)
(18921)
(18278)
中国(15061)
地方(14981)
(14460)
(13114)
(12690)
贸易(12683)
业经(12626)
农业(12297)
(12227)
(11395)
财务(11367)
财务管理(11338)
企业财务(10808)
(9965)
(9865)
(9826)
金融(9824)
(9601)
银行(9578)
机构
大学(217852)
学院(216584)
(92157)
经济(90100)
管理(85676)
研究(73637)
理学(73150)
理学院(72356)
管理学(71197)
管理学院(70794)
中国(57194)
(46140)
科学(45624)
(43008)
(40948)
(38914)
研究所(35051)
中心(34817)
(34472)
业大(34101)
财经(33857)
农业(32178)
(30595)
北京(29125)
经济学(27912)
(27719)
师范(27464)
(26619)
(25813)
(25420)
基金
项目(139907)
科学(109374)
基金(100736)
研究(99760)
(87339)
国家(86613)
科学基金(73998)
社会(62504)
社会科(59222)
社会科学(59194)
(57191)
基金项目(53839)
自然(48776)
自然科(47615)
自然科学(47597)
(46901)
自然科学基金(46743)
教育(46059)
资助(42498)
编号(40758)
成果(32776)
(31571)
重点(31510)
(30096)
课题(28174)
(28054)
科研(27047)
教育部(26614)
创新(26312)
计划(26157)
期刊
(103084)
经济(103084)
研究(63182)
中国(42512)
(35823)
(35330)
学报(34594)
科学(31478)
管理(28978)
大学(25454)
学学(24000)
农业(23695)
(22094)
金融(22094)
技术(19263)
教育(18600)
财经(17352)
业经(16889)
经济研究(15875)
(14822)
问题(14146)
(13459)
技术经济(12790)
统计(12424)
理论(11248)
(11247)
(11087)
资源(11011)
商业(10838)
(10348)
共检索到326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斌  
市场供求状况是国民经济各方面比例协调与否的综合反映,结余购买力是商品购买力与可供量平衡的结果。长期以来理论和实际部门多把结余等同于市场供求缺口,并由此推出:结余越大,缺口越大,缺口越大,市场稳定性越差。按照这种观点,既无法否认从1953—1978年间,福建省多数年份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但结余购买力不仅存在且不断扩展的事实,也无从解释近几年结余购买力急剧增加,但市场却能保持基本稳定的态势。因此,深入分析福建省结余购买力的形成及对市场压力的数量界限,有助于准确测定供求缺口,评价福建省近几年供求失衡的真实程度,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燕斐  
The paper measu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ney supply and money demand while the economy performs at its potential level on the basi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scrutinizes varying reasons for the monetary inadequacy.It concludes that the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should be more flexible and expansionary.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维亮  
The number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ports distributed openly by USNTIS in recent years is decreasing.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 for the reduc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volume.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温桂芳  
一、自1993年以来大幅度地放开商品价格,使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实现在市场交换中形成,从而基本实现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 1993年以来,我国的价格改革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先后出台了多项重要商品放开价格的措施: 1.陆逐放开粮食的购销价格 1992年国家采取“购销联动”的方式,在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同时,提高粮食的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晓民  
本文拟论述2001-2005年期间韩国经济的起伏过程,认为继金融危机后,2001年是韩国经济的第二次经济衰退期,2002年则是韩国经济的第二次复苏期,2003年到2005年上半年期间为韩国经济的萧条期,并分析了其特点,最后对2005-2007年的韩国经济进行了展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月娇  杨小唤  程传周  王静  
地形是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也是影响土地资源结构及其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全国地形数据和2008年-201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以占补耕地的海拔、坡度以及破碎度为主要参数,分析近年来中国占补耕地的地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2008年-2010年,全国耕地占补呈现南占北补的空间分布格局,黑河-腾冲线以西以补充耕地为主,而黑河-腾冲线以东以占用耕地为主。其中新疆耕地补充较多,占全国补充耕地的76.8%,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耕地占用较为严重。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北方城市占用与补充耕地交错分布,在数量上基本达到占补耕地的动态平衡;②我国耕地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耕地占用主要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卫华  
所谓结余购买力,即一定时期内形成购买力与实现购买力的差额,也就是形成购买力因多种原因而未能在零售市场上转化为商品支出的结余。结余购买力不应等用于一般意义上的货币结余,这是由购买力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在目前统计工作实践中,是将一般意义上的结余货币全部视同结余购买力,因此结余购买力既可表示为形成购买力与实现购买力之差,又表示为货币收入与货币支出之差。我们知道,统计结个购买力的意义主要在于研究市场供求状况及其运行规律。事实上,在将结余货币全部视同结余购买力的情况下,用结余购买力计算的一些相关指标,已很难反映市场供求的实际情况。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力  
在银行利率多次调低的情况下,居民结余购买力却持续增长,因而,探讨结余购买力出路的问题,成为经济方面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认为,其出路有: 出路之一:加速房改步伐,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我国目前住房消费模式,带有浓重的福利性色彩,个人支付的房租微不足道,与价值规律相悖。据对长沙市200户城市居民家庭抽样调查,1991年居民的房租消费支出只占其生活费支出的0.64%。这一点房租当作住房维修费都不够。因而把住房消费纳入商品经济轨道,是吸收结余购买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对于房改,大众心理如何?据湖南省城调队1991年2月对长沙、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陆杰华  
本文利用购买力指数这一指标,结合对恩格尔系数和耐用消费品的分析,首次对中国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市场需求总量及构成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人口总量和收入水平对各省的市场需求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企业和市场经营者应当认真研究各省际市场需求的差异性,这对于合理预测地区市场需求潜力、确定区域目标市场和制订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娟  
作为最重要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购买力平价被广泛应用于实证研究,但是重点针对亚洲新兴市场的研究依然有限。本文对七个亚洲新兴市场进行了购买力平价理论长期均衡关系的实证检验分析。针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作者运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采用1957-2011年的汇率(以美元作为基础汇率)及季度价格水平(本文采用CPI作为价格水平指数)。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长期均衡在亚洲新兴市场中均不成立。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或许会导致其不理想结论的因素,并针对文章的实证研究得出新的改进方法。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登峰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现代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石之一,本文在简要介绍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后,对人民币汇率和中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进行了直观的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技术对中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本文主要结论是:尽管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解释能力较弱,但是,购买力平价在决定人民币汇率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是存在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近些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越来越严峻的需求约束,虽然政府采取一系列启动需求的政策措施,但收效甚微,政策实施效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其主因在于中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决定了城乡居民购买力的差别和特殊性。基于这一视角,提出一个衡量中国城乡购买力平衡与否的标尺,并基于1991—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城乡购买力的现状,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城乡购买力仍处于失衡状态,同时仍有诸如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消费方式差异、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等因素制约着城乡购买力从失衡走向均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任兆璋  宁忠忠  
本文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葛兰杰因果分析等计量经济方法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波动并不遵循购买力平价理论。因而不应以该理论为依据要求人民币升值。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亚钧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购买力平价的内容,第二部分分析和归纳围绕购买力平价说所产生的各种理论解释框架,第三部分讨论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意义。一购买力平价(PPP)是关于均衡汇率如何决定的理论。购买力平价又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说认为,两个国家货币交换比率的变动取决于这两国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或者说,汇率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能力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说的理论基石是“单一价格规律(Law of 0ne price)。单一价格规律认为,在产品空间移动成本和信息成本为零的竞争市场,各国的产品市场应该按照世界均衡价格定价。用p_i和p_i~*分别代表本国和外国的i种产品的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