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9)
- 2023(8701)
- 2022(7561)
- 2021(7147)
- 2020(6488)
- 2019(15265)
- 2018(15191)
- 2017(30959)
- 2016(16791)
- 2015(19372)
- 2014(19478)
- 2013(19651)
- 2012(18928)
- 2011(17152)
- 2010(17443)
- 2009(16590)
- 2008(16849)
- 2007(15109)
- 2006(13268)
- 2005(12190)
- 学科
- 济(77402)
- 经济(77310)
- 业(50047)
- 管理(48956)
- 方法(40357)
- 企(39576)
- 企业(39576)
- 数学(37043)
- 数学方法(36829)
- 财(23343)
- 中国(20827)
- 农(20748)
- 制(16926)
- 贸(15300)
- 贸易(15295)
- 务(15163)
- 财务(15148)
- 财务管理(15109)
- 易(14840)
- 企业财务(14503)
- 地方(14182)
- 业经(14036)
- 农业(13480)
- 学(13134)
- 银(13049)
- 银行(13022)
- 融(12613)
- 金融(12611)
- 行(12397)
- 体(11052)
- 机构
- 大学(254033)
- 学院(250895)
- 济(110451)
- 经济(108310)
- 管理(97507)
- 理学(83822)
- 理学院(82940)
- 研究(82668)
- 管理学(81805)
- 管理学院(81318)
- 中国(65436)
- 财(55246)
- 京(53401)
- 科学(47582)
- 财经(43863)
- 所(41889)
- 农(41204)
- 经(39927)
- 中心(39019)
- 研究所(37370)
- 江(37257)
- 业大(35404)
- 经济学(35326)
- 北京(34230)
- 财经大学(32795)
- 农业(32673)
- 经济学院(32358)
- 范(31012)
- 师范(30726)
- 州(29827)
- 基金
- 项目(157899)
- 科学(124471)
- 基金(116532)
- 研究(115332)
- 家(100232)
- 国家(99430)
- 科学基金(85177)
- 社会(74164)
- 社会科(70411)
- 社会科学(70389)
- 基金项目(61876)
- 省(59449)
- 自然(54615)
- 教育(53803)
- 自然科(53321)
- 自然科学(53304)
- 自然科学基金(52420)
- 划(51305)
- 资助(49369)
- 编号(46841)
- 成果(38576)
- 部(37468)
- 重点(35343)
- 发(33476)
- 教育部(32392)
- 创(32265)
- 课题(31628)
- 人文(31246)
- 科研(30795)
- 国家社会(30603)
- 期刊
- 济(119118)
- 经济(119118)
- 研究(77053)
- 中国(45217)
- 财(43827)
- 学报(36980)
- 农(36636)
- 管理(33324)
- 科学(33152)
- 融(28465)
- 金融(28465)
- 大学(28069)
- 学学(26415)
- 农业(24282)
- 财经(22957)
- 教育(21798)
- 技术(19721)
- 经(19599)
- 经济研究(19595)
- 业经(18738)
- 问题(17131)
- 贸(14986)
- 理论(13768)
- 统计(13116)
- 技术经济(13089)
- 业(12968)
- 商业(12350)
- 实践(12307)
- 践(12307)
- 国际(11834)
共检索到375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孟勇 岳婷婷 宋安
过度反应是股市非理性的一个显著表现,我国股市历史已有20多年,历史经验的积累是否会消除非理性?本文以上海股市和深圳股市分别作为研究个体,采用1995年12月至2013年12月两股市所有A股股票月度收盘价数据,研究了两股市过度反应及其成因,实证结果表明两股市长期都存在过度反应现象,深圳过度反应程度强于上海股市,说明经验的积累以及信息量急剧增加并不能消除过度反应,我国股市整体看是非理性的。实证分析还证明得出风险因素及日历效应不是过度反应的原因,而规模是过度反应的原因。
关键词:
过度反应 规模效应 日历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曼莉 冯维奇
股票市场作为投资领域的选择之一,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们的关注。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异常的怪现象,说明我国股市已经成为投机的场所,使许多股民失去了信心。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股市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所致。文章基于西方经济人假说和我国儒家关于理性投资获利的理论基础,对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目前的非理性行为展开研究分析。文章把我国股市非理性投资者分为三类:散户、专业机构和大股东,针对每一类型的非理性原因与市场表现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发现,三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均为导致我国股票市场非规律性剧烈震荡的主要原因,前者表现为羊群效应
关键词:
股票价格 价格波动 股票投资 金融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世农 许年行
本文以 1 995年 2月— 2 0 0 2年 6月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考察和对比三个定价模型———CAPM、三因素模型和特征模型。实证研究发现 :(1 )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账面市值比效应”(BMEffect)和“规模效应”(SIZEEffect) ,但对于小公司则不存在“1月份效应” ;(2 )三因素模型比CAPM能更好地描述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变化 ;(3 )基于“股票横截面收益是由公司特征决定”的非理性定价理论的特征模型不成立 ,而基于“股票横截面收益是由风险因素决定”的理性定价理论的三因素模型成立。这些发现说明 ,账面市值比和公司规模这二个变量代表的是一种“风险因素” ,并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毅 张宏鸣
本文运用T-Garch-M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特征风格指数和不同样本期的综合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道(牛市或熊市)、市盈率高低、盈利状况(绩优或绩差)、股价高低和股票风格特征(价值股或成长股)等因素对我国股票市场信息非对称反应有显著影响,股票规模大小(盘子大小和市值大小)对非对称性反应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克罗吉,乔志峰
本文以在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上市的股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股市“反应过度”现象的测度。同时利用“反应过度”现象相关实证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对我国股市发展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春峰 李双成 康莉
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现象体现了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特征。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方法检验了中国股市对政策性信息的过度反应问题 ,针对中国股市的“政策市”观点进行了讨论。采用 4个典型的政策事件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中国股市对政策信息存在过度反应 ,市场尚未达到半强有效 ;与针对收益信息的同类研究结果相比 ,政策对市场具有更重要的影响作用 ,从而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
关键词:
中国股市 过度反应 政策市 市场有效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彦和
实证分析我国五十年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运行的走势和特点,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高积累低消费、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我国积累几度忽高忽低波动性过大,严重影响了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增长。社会环境的不正常变动是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基础性因素。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必须改变高积累低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倾向,积极扩大消费需求,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协调稳步持续的增长。
关键词:
积累率 消费率 社会环境 协调增长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旭升
本文应用行为金融理论和分析方法,搜集1993年~2002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所有 A 股的月收益率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第一,输家组合在检验期内的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高于赢家组合;第二,输家组合的平均贝塔系数低于赢家组合;第三,形成期超常收益越大,随后的反向修正越明显。这些发现说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反应现象,该现象与形成期长度有关,且无法用风险的不同加以解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施东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煜辉 贺菊煌 沈可挺
本文在Hong和Stein(1999)信息扩散假说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中的短期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对不同类型的信息有不同的反应方式。对于影响所有股票的收益率的宏观经济变化、行业相关政策变动等市场共同信息,股票的收益率存在过度反应现象;对于公司层面上的个股特定信息,股票的收益率存在明显反应不足。同时投资者对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的反应模式也有截然的区别,投资者对正面市场信息(利好)存在明显的过度反应,故在市场利好信息到达时,采用反向策略更为有利;由于投资者惜售的“处置效应”的影响,导致对市场利空信息的反应不足,在较短期内尤为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金堂 罗猛
基于中国股市波动特征构建了中国股市的两类机构投资者(积极投资策略和保守型投资策略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理性模型。随后,借助计量软件对上证指数的时序数据和这一模型生成的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分析这两个有限理性投资者对上证指数的超额波动所起的作用。最后,利用格兰杰检验法,检验这些变量之间的解释程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善林 王素凤
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是股市投资中的两个异常行为,本文认为除了"输家———赢家效应"、"市盈率异常"以外,"井喷现象"也是过度反应的典型表现;反应不足则主要表现为"魅力股"或"价值股"等。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存在过度自信、自我归因及保守性偏差等,常见的对策是反转策略和动量策略,本文分析了运用反转策略和动量策略的时机选择,以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关键词:
过度反应 反应不足 反转策略 动量策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冯锐 周翔
传统的学术观点认为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抑制股市过度投机的主要手段。然而,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中国股票市场为什么仍然存在普遍的过度投机行为呢?本文利用2012年3月29日"两高"颁布的《内幕交易司法解释》这一事件,采用事件分析法实证考察司法干预是引发股市过度投机行为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在《解释》颁布日前后几个交易日内,存在内幕交易或者内幕交易嫌疑的全样本公司的股票收益率反应均显著为负,而且全样本中国有控股公司组比非国有控股公司组在《解释》颁布日前后的股票收益率变化程度更弱。这说明尽管投资者预期《解释》能够有助于处罚内幕交易相关诉讼法律的实施,但是实施程度受到司法干预的限制,表现在国有企业享受的地方政府...
关键词:
司法干预 超额收益率 司法解释
[期刊] 求索
[作者]
潘文轩
根据居民财富积累公式,利用WID数据从财富来源贡献度、财富源头结构两个层面对中国与参照国的居民财富积累来源结构作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从财富来源贡献度看,各国形成了储蓄为主型、财产增值为主型、相对平衡型三种积累结构,中国属于相对平衡型。从财富源头结构看,劳动收入是各国居民积累财富的主要源头;相比参照国,中国居民财富源头结构表现出财产增值占比较高、资本收入占比较低等特点。引申分析表明,储蓄率对财富积累的速度与结构有重要影响,资本作用于财富积累的形式关系到财富积累质量,资产泡沫破裂导致的资产贬值是财富积累不稳定的主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