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8)
- 2023(4978)
- 2022(3817)
- 2021(4012)
- 2020(2796)
- 2019(6657)
- 2018(6474)
- 2017(9700)
- 2016(6947)
- 2015(8202)
- 2014(8260)
- 2013(6713)
- 2012(6169)
- 2011(5620)
- 2010(6045)
- 2009(4587)
- 2008(4454)
- 2007(3992)
- 2006(3458)
- 2005(3258)
- 学科
- 教育(20869)
- 教学(13517)
- 中国(11485)
- 理论(9983)
- 济(9828)
- 经济(9809)
- 管理(9681)
- 学法(7838)
- 教学法(7838)
- 业(7387)
- 学理(5878)
- 学理论(5878)
- 企(5617)
- 企业(5617)
- 农(4469)
- 学(4427)
- 发(4420)
- 思想(4217)
- 政治(4201)
- 发展(4118)
- 研究(4111)
- 财(4108)
- 展(3996)
- 学校(3947)
- 革(3923)
- 思想政治(3909)
- 政治教育(3909)
- 治教(3909)
- 德育(3870)
- 高等(3660)
- 机构
- 大学(76674)
- 学院(74675)
- 教育(31065)
- 研究(27867)
- 范(23997)
- 师范(23845)
- 师范大学(19697)
- 职业(18703)
- 京(17858)
- 管理(17276)
- 济(17153)
- 技术(16493)
- 经济(16312)
- 科学(15074)
- 理学(14529)
- 理学院(14214)
- 中国(14095)
- 江(13825)
- 管理学(13620)
- 管理学院(13442)
- 职业技术(13048)
- 所(12911)
- 北京(12501)
- 教育学(12104)
- 中心(12055)
- 研究所(11609)
- 技术学院(11477)
- 州(10792)
- 院(10368)
- 财(10144)
- 基金
- 研究(46276)
- 项目(45425)
- 科学(36325)
- 教育(33752)
- 基金(26054)
- 社会(23869)
- 编号(23440)
- 成果(22617)
- 社会科(22126)
- 社会科学(22124)
- 课题(21260)
- 家(20853)
- 国家(20410)
- 省(20303)
- 年(19200)
- 划(18935)
- 科学基金(16884)
- 规划(14834)
- 度(13633)
- 项目编号(13483)
- 性(13298)
- 研究成果(12520)
- 重点(12448)
- 部(12335)
- 基金项目(12262)
- 年度(11886)
- 教育部(11821)
- 阶(11787)
- 段(11739)
- 阶段(11705)
共检索到128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贺世强 陈振中 蒋文宁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传统的以预设逻辑为起点的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它对教学设计刚性的限制,教学实施过程相当于流程的执行,漠视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发生等等。经验生成逻辑并不是不要预设,而是需要宏观的预设,为教学参与者提供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新性的空间,有效弥补了预设性教学的缺点。
关键词:
经验生成 预设逻辑 实践教学 逻辑起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匡瑛 井文
职业教育评价是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指挥棒,指引着职业教育的办学导向。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逻辑起点在于“确立科学的人才观”,真正认识到“高级技工、技师也是人才”,遵循破学历至上、立能力本位,破知识导向、立技能导向,以绩效评分和价值贡献为基本评价取向。然而,我国当前职业教育评价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体现在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教师、教材、社会用人单位等方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改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海燕 祁占勇
于海燕、祁占勇在《职教通讯》2014年第19期中撰文,从满足社会和人发展需要的视角进行反思,得出职业教育具有务"实"的实践特点,同时也发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实践偏失。对此,作者结合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实践逻辑理路提出对策建议。职业教育的实践问题是与情境相联系、与具体的时空有关的问题,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因而,务"实"成为职业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逻辑起点是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列举了职业教育对逻辑起点研究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对当下的基于目标维度的逻辑起点、基于能力维度的逻辑起点、基于职业维度的逻辑起点、基于学术维度的逻辑起点进行了归类、分析、审思,提出了整合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最新观点,并从整合与逻辑起点理论的内在一致性,整合作为职业教育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整合作为职业教育实践指导的逻辑起点三个维度对"整合起点说"进行了研探论证。
关键词:
整合 职业教育研究 逻辑起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平利
"技艺自由"是建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元概念",国内学界关于职业教育逻辑起点的几种观点皆有偏颇。考察人类教育发展历史可知,职业教育是技艺者夺取教育公平权的胜利,当"技艺职业"从"下贱职业"走向了精神自由,并且其工作知识被教育制度所接纳的时候,"职业教育"就诞生了。"技艺自由"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也表征"技艺职业"因为"自由精神"的推动而登上教育的历史舞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艺自由 逻辑起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军 张蕴启 范豫鲁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具有自身的生成逻辑,是面向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是面向未来的理论生成,是面向世界的实践要求。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规模大与认可度低、就业率高与就业质量低、资源领域广与资源转化率低三大矛盾,制约着其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实践进路上,高等职业教育要从制度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入手,优化体制机制、拓展教育内涵、融合多方资源,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和智力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符号的文化因子、技术养分和技能要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祁占勇 于海燕
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是构建面向人人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前提。通过对职业教育生成逻辑历史演进的洞悉,可以清晰透视到职业教育既不是普通教育的旁系,也不是单纯地依附于社会需要而得到发展,而是贯穿于个人生涯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类型。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对职业教育生成逻辑的认识还存在着国家本位、技术本位及就业本位等价值偏误。事实上,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就业功能与升学功能"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生成逻辑观,在根本上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生成逻辑 普通教育 人的需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秋霞 陈晓乐 肖斌
揭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生成逻辑,对纠正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唯产业论、唯就业论等片面认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生成理论的视角审视,职业教育是以技能存在为适应性的逻辑起点、技能或技术存在依附于人的实践活动。在职业教育孕育期、萌芽期及发展期,演绎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践、历史、辩证生成逻辑,逐渐形成了人与技术统一的理性认知。坚持人的生命实践意义与技术的人本价值,是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本质所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元海 刘涵滨
本文立足技术哲学的研究视角,以技术二重性为切入点,对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展开系统分析。经研究,发展主义技术观下职业教育价值性的缺失与工具性的失范,是当前乡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化解这一困境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对此,职业教育应破除中立性的技术认知、化解技术异化,以走向“生活世界”为价值旨归。在具体实践路向上,职业教育应发挥“生活世界”的统整性,一是构建“自上而下”的现代技术下乡之路,主动对接乡村发展需求,实现全面发展,以及建立融合办学组织,推动协同发展;二是构建“自下而上”的传统文化技艺自觉之路,开发校本性课程,激活传统技艺的文化主体性、培养现代传承人,推动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上下协同,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技术二重性 生活世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佳昕 郄海霞
本科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振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打破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历天花板。目前,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上,本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共识,但在对于其基本内涵和定位问题上仍缺乏统一认识。基于此,拟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发展的视角出发,明晰内生发展的技术样态是本科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本科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基于实践导向、高层次的技术教育,在实践路径上应严把入口端,建立本科职业教育办学入学准入制度、规范育人全过程,优化本科职业教育办学要素以及把牢育人质量关,健全本科职业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关键词:
本科职业教育 科学 技术 生产 逻辑起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威
新型劳动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具有适应先进生产力质态、善于使用新型生产工具、具备多维知识和复合技能等特点。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跨界属性、时代属性,使得职业教育能够在新型劳动者培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培育新型劳动者是新阶段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适应性的应有之义。要通过强化要素创新性配置、建立动态化调整机制、构建工程师培养体系、加强制度化顶层设计、开展新样态劳动教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型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琨 李兴海
产业资源是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在分析职业教育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多重逻辑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实践路向:健全顶层设计,破解失序难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破解跨界难题;保障企业权益,破解被动难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业资源 教学资源 产教融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兰兰
新质生产力是以AI技术、生物技术等为基础,以创新、科技、知识等为动力,以新经济、新产业、新商业为载体的生产力形态。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战场,不仅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还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培养新人才、创建新机制。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赋能新质生产力能力不足、自身结构与新质生产力需要不适应、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等挑战。为此,要确立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新定位,建立以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育人新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相协调,建构深度参与全球教育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丽
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提质培优的历史阶段。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以评价促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的宏观要求,更是彰显高职教育类型特色、助力提质培优任务的有效保障。当前的评价体系存在着"同文共轨""竞优评价""知识本位"与"单一评价"的不良导向,制约着高职教育吸引力与质量的双重提升。纠偏反正,实现高职教育评价体系向"类型特色""综合评价""能力本位""多元评价"的逻辑嬗变已刻不容缓。面向未来,高职教育评价可遵循相应实践进路,取得关键领域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阳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与世界共建共享的时代战略,是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已然形成过往百年的叙事基调,彰显了百年中国基于历史、制度和文化三重逻辑共同形塑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逻辑理路。加速职业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内在统一、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整体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全面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实践向度,共同体现职业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民生”与“国家”的高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