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0)
2023(11727)
2022(9691)
2021(9037)
2020(7692)
2019(17333)
2018(17422)
2017(34080)
2016(18164)
2015(20469)
2014(20155)
2013(19991)
2012(18034)
2011(15949)
2010(16267)
2009(15368)
2008(15339)
2007(14085)
2006(12513)
2005(11251)
作者
(51149)
(43155)
(42580)
(40324)
(27366)
(20753)
(19286)
(16780)
(16157)
(15526)
(14477)
(14471)
(13719)
(13564)
(13087)
(12946)
(12697)
(12591)
(12379)
(12346)
(10667)
(10575)
(10449)
(10118)
(9611)
(9608)
(9546)
(9537)
(8551)
(8492)
学科
(91070)
(83721)
经济(83629)
(73843)
企业(73843)
管理(64187)
(46498)
方法(37859)
农业(31046)
业经(30059)
数学(30005)
数学方法(29494)
(23667)
技术(21003)
(18085)
财务(18045)
财务管理(18031)
中国(17935)
企业财务(16968)
(16846)
(15717)
理论(15008)
(14668)
贸易(14660)
(14264)
(14200)
地方(14161)
(13591)
(13292)
技术管理(12539)
机构
学院(265640)
大学(254675)
(113718)
经济(111609)
管理(111304)
理学(96111)
理学院(95280)
管理学(93745)
管理学院(93272)
研究(78782)
中国(64759)
(55916)
(52533)
(48936)
科学(46698)
业大(42800)
农业(42652)
(41906)
财经(39064)
(38723)
中心(38563)
(35331)
研究所(34742)
经济学(32809)
(32795)
经济管理(32307)
北京(32035)
(30183)
师范(29957)
商学(29916)
基金
项目(174039)
科学(139094)
研究(130479)
基金(126935)
(108649)
国家(107592)
科学基金(95141)
社会(84843)
社会科(80301)
社会科学(80278)
(71538)
基金项目(67625)
自然(60859)
自然科(59514)
自然科学(59504)
自然科学基金(58481)
教育(58380)
(56829)
编号(54420)
资助(51197)
成果(40858)
(39777)
(39289)
(38305)
(38259)
重点(37877)
创新(36398)
课题(35598)
国家社会(34742)
(34163)
期刊
(135248)
经济(135248)
研究(72546)
(58860)
中国(51540)
管理(43497)
(40000)
农业(39834)
科学(36147)
学报(34116)
业经(29951)
技术(28675)
大学(27663)
学学(26617)
(25478)
金融(25478)
教育(21407)
(21332)
经济研究(19104)
财经(18742)
问题(18476)
技术经济(17631)
(16229)
农村(14479)
(14479)
世界(14129)
农业经济(13987)
现代(13786)
商业(13383)
(13182)
共检索到394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志刚  张骏逸  吕开宇  
本文基于农户时间偏好和受益不确定性构建了一个农户跨期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分析框架,着重讨论规模户与小农户跨期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差异,并利用中国4省679户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不同规模农户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采用行为的差异显著;规模户因其量级效应较大,资本禀赋较丰富,时间偏好程度较低,对未来收益较敏感,贴现率也较低,因而较倾向于采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不过,对于规模户,较短的地权期限影响其技术受益,对其采用秸秆还田技术行为有抑制作用。政府需对不同规模农户采取不同方式激励他们采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较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袁若兰  廖文梅  邱海兰  
[目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标。[方法]文章基于江西省512份微观调研数据测算出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运用Tobit模型、PSM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农业技术培训、经营规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培训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可使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提高9.32%;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效应存在差异,规模户提升效应为28.18%,显著高于小农户的6.97%;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并呈现出“倒U型”关系;农业技术培训、经营规模对不同分位点的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有递增趋势,同时对高效率组的促进作用要明显高于低效率组的农户。[结论]因此政府应积极拓宽农业技术推广渠道,加快转变技术推广方式,同时鼓励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忠好  岳佳  蔡颖萍  
利用2018年全国家庭农场监测项目1085户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经营规模变动对特定类型家庭农场采用特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经营规模与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家庭农场主年龄、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家庭农场自有农机数量、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与龙头企业合作和当地是否提供技术及培训等对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着一定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忠好  岳佳  蔡颖萍  
利用2018年全国家庭农场监测项目1085户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经营规模变动对特定类型家庭农场采用特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经营规模与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家庭农场主年龄、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家庭农场自有农机数量、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与龙头企业合作和当地是否提供技术及培训等对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着一定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忠好  岳佳  蔡颖萍  
利用2018年全国家庭农场监测项目1085户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经营规模变动对特定类型家庭农场采用特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经营规模与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家庭农场主年龄、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家庭农场自有农机数量、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与龙头企业合作和当地是否提供技术及培训等对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着一定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忠好  岳佳  蔡颖萍  
利用2018年全国家庭农场监测项目1085户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经营规模变动对特定类型家庭农场采用特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经营规模与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家庭农场主年龄、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家庭农场自有农机数量、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与龙头企业合作和当地是否提供技术及培训等对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着一定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乐  张娇  张崇尚  仇焕广  
本文以秸秆还田为例,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农户土地资源禀赋的技术采纳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采取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的可能影响。进一步地,使用2015年在全国3个粮食主产省492个水稻种植户共794个地块的微观调查数据,从农户及地块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农户家庭层面还是地块层面,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户实施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之间均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适度扩大土地规模有利于农户秸秆还田。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的政策视角出发,我国不仅要推动土地流转、增加农户的土地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乐  张娇  张崇尚  仇焕广  
本文以秸秆还田为例,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农户土地资源禀赋的技术采纳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采取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的可能影响。进一步地,使用2015年在全国3个粮食主产省492个水稻种植户共794个地块的微观调查数据,从农户及地块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农户家庭层面还是地块层面,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户实施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之间均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适度扩大土地规模有利于农户秸秆还田。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的政策视角出发,我国不仅要推动土地流转、增加农户的土地经营面积,也应该考虑采取政策措施,鼓励相邻地块的流转整合,但要防止盲目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与此同时,要从加大科研攻关、突破秸秆还田的技术瓶颈和降低秸秆还田成本等方面增加公共政策的支持力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铁毅  王雪琪  邹伟  
农地规模经营绩效的实现与生产者的经营能力息息相关,而农业技术培训是提高经营能力的重要政策工具。因此,将技术培训纳入到经营规模与收入关系的探讨中统一考察,有助于更好把握规模经营主体的收入增长规律。利用江苏省360个粮食类家庭农场调研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从单位面积纯收益的维度分析了经营规模、农业技术培训对农场收入的影响,并检验了技术培训所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经营规模与收益之间呈倒"U"型关系,在6.67~13.33 hm~2区间内纯收益最高,并计算得出样本农场最优规模为8.5 hm~2,在未达到最优规模之前,经营规模每增加1 hm~2将使得收益增加1.7%,超过该规模后收益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减少;技术培训对农场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31。另外,农业技术培训能够改善农场生产者经营能力与规模的匹配度,对经营规模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提出加强农地流转市场建设,发挥适度规模效应;培育家庭农场等规模主体要与主体农业技术培训,经营能力提升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光乔  周力  毛慧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黑龙江、山东、江苏3省12县277户农机用户2017年秸秆还田作业情况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贴对农机户社会化服务效率和农机作业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贴能够提高农机户社会化服务效率。(2)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补贴能够提升农机户秸秆还田作业质量,且在实施作业补贴时第三方核查对农机户秸秆还田作业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3)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补贴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农机户服务效率和作业质量影响更大。基于此针对提升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和政府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出了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光乔  张凡  
为了探究农业技术补贴、社会网络对农机作业效率的影响,本文采用DEA方法测算了2017年山东和江苏两省农机秸秆还田作业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农业技术补贴、社会网络对农机秸秆还田作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秸秆还田补贴可以显著提高秸秆还田作业效率,特别是将补贴兑现给农机户,更大程度上提高了秸秆还田作业效率;(2)社会网络越强的农户,机械化还田补贴对作业效率的提升作用越大。基于此,完善农机户秸秆还田补贴政策,搭建农村良好的社会网络平台,是提高秸秆还田作业效率应该关注的重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加荣  穆月英  陈阜  邓祥宏  
农业技术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农业技术补贴政策的实施及其实施效果问题备受关注。本研究以河南省和江苏省农村的实地调研数据资料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农业技术及其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并运用Logit模型分析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秸杆还田机械质量等变量在1%显著性水平下差异显著;均和农业技术的采用呈正相关关系,而补贴变量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本研究就加强农业技术补贴政策和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完善农业技术和技术补贴政策、加强技术指导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永祥  
本文认为 ,农业效率可以用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效率三个指标来反映和测定 ,它们与土地经营规模的关系并不一致。根据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应该主要选用资本效率来测定农业效率。资本效率与土地经营规模是正相关关系 ,为了提高农业效率 ,有必要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祝伟  王瑞梅  
厘清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1995-2021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出各省份历年的农业碳排放,进而分析技术进步与经营规模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和单位面积碳排放有正向影响,对单位产量碳排放有负向影响;合理施用化肥可以减少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灌溉条件的改善对碳排放总量有负向影响,对碳排放强度有正向影响;经营规模对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均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廖柳文  马恩朴  
[目的]基于耕地经营规模效应,考察耕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生产效率及环境压力的影响,为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从时间序列和横截面2个维度对耕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环境压力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耕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生产效率和环境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并非所有区域都存在一致的时空效应。(2)耕地经营规模与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碳排放、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些关系与机械使用效率、技术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密切相关。(3)耕地经营规模越小,农业机械使用效率越低,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碳排放越高;而耕地经营规模增加则会降低化肥、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强度导致农业生产粗放化,进而影响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结论]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降低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不断增加新要素和新技术投入,以实现减碳、增产的双重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