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7)
- 2023(5890)
- 2022(4941)
- 2021(4625)
- 2020(3898)
- 2019(9128)
- 2018(8434)
- 2017(17012)
- 2016(8608)
- 2015(9262)
- 2014(8727)
- 2013(8450)
- 2012(7462)
- 2011(6497)
- 2010(6442)
- 2009(5984)
- 2008(6050)
- 2007(5174)
- 2006(4705)
- 2005(4308)
- 学科
- 业(34693)
- 管理(34330)
- 济(34001)
- 经济(33949)
- 企(32965)
- 企业(32965)
- 财(16373)
- 方法(14780)
- 务(13404)
- 财务(13391)
- 财务管理(13373)
- 企业财务(12961)
- 数学(11969)
- 数学方法(11853)
- 制(9069)
- 业经(9062)
- 农(8913)
- 中国(7824)
- 体(7333)
- 划(6485)
- 体制(6210)
- 策(6123)
- 理论(5788)
- 农业(5505)
- 公司(5428)
- 经营(5387)
- 贸(5387)
- 贸易(5380)
- 银(5332)
- 银行(5325)
- 机构
- 大学(115778)
- 学院(114693)
- 管理(49781)
- 济(48826)
- 经济(48042)
- 理学(43468)
- 理学院(43127)
- 管理学(42662)
- 管理学院(42426)
- 研究(33590)
- 中国(28039)
- 财(26721)
- 京(22982)
- 财经(21249)
- 经(19470)
- 科学(16370)
- 江(16257)
- 财经大学(16215)
- 中心(15866)
- 商学(15384)
- 商学院(15262)
- 所(14819)
- 经济学(14543)
- 北京(14209)
- 农(13926)
- 业大(13262)
- 范(13258)
- 师范(13188)
- 经济学院(13074)
- 州(13022)
- 基金
- 项目(75723)
- 科学(62146)
- 基金(58388)
- 研究(57936)
- 家(49576)
- 国家(49129)
- 科学基金(44233)
- 社会(39984)
- 社会科(38018)
- 社会科学(38006)
- 基金项目(31018)
- 自然(27634)
- 省(27542)
- 自然科(27072)
- 自然科学(27067)
- 教育(26758)
- 自然科学基金(26606)
- 划(23162)
- 编号(22884)
- 资助(22374)
- 成果(18720)
- 部(18087)
- 国家社会(16947)
- 重点(16745)
- 制(16638)
- 教育部(16602)
- 人文(16462)
- 创(16459)
- 性(15548)
- 创新(15141)
共检索到172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丽娜
通过1999~2005年我国739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可以考察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控制权市场和公司业绩等因素对经营者变更的影响,以及经营者变更之后公司业绩的变化。实证研究表明:公司业绩下滑、董事会的独立性、公司控制权等因素都显著地影响了经营者的变更。短期来看,如果公司业绩下降,经营者变更是扭转公司业绩持续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无论更换经营者还是公司控制权的改变都不是提高公司业绩的长效机制,只有通过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才能够保持公司业绩的长期增长。
关键词:
经营者变更 业绩 公司治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建勇 朱学义 侯晓红
本文以2005~2006年年报中含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公司业绩与总经理变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提高了总经理变更对公司业绩的敏感度,并且机构持股比例越高,总经理变更对公司业绩的敏感度越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业绩 总经理变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进军 吴永健
以2003年沪市、深市50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来研究经营者报酬。文章引入企业多元化来考察其对经营者报酬的影响并得出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另外,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反映公司业绩的F指标,证实了经营者报酬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斌 孙月静
在保持公司特征同质性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民营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主成分构建对经营者的约束水平。综合考虑约束水平对股权激励的影响,细分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激励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经营者激励约束的数学模型分析认为:国内民营上市公司对经营者的股权激励能发挥激励效果,但激励强度有待加强;对经营者的股权激励与约束水平能彼此增强各自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但实证结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经营者 股权激励 约束水平 激励约束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作海 杨进
针对传统指标的缺陷 ,学术界和实业界从 80年代起逐步开发了一批以股东价值为中心的业绩衡量指标 ,而由SternStewart管理咨询公司推出的经济附加值指标 (EconomicValueAdded ,简称EVD)则是其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一项。它克服了传统业绩衡量指标上的一些缺陷 ,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关键词:
传统业绩衡量指标 经济附加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申尊焕 郑秋亚
关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但现有理论缺乏对这一关系的规范性描述,从而降低了理论研究对企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对股权集中度与经营业绩关系的函数描述和分析表明:对一个稳定成长的企业而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存在一个使企业业绩最大的股权集中度;而且企业也可找到一个能达到既定业绩目标的股权集中度;从理论上看,利用观察或一定的实验数据可以给出股权集中度与业绩之间函数关系的逼近表达式。这一研究不仅丰富了股权结构理论,而且对股权结构的设计和国有股减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股权集中度 经营业绩 关系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魏海丽
现代公司中的两权分离产生了代理问题,公司治理是最小化代理问题的控制机制,也是对经营者行为制衡的一种机制。会计信息具有治理作用,从决定经营者报酬水平和作为更换经营者时的一种参考标准两个维度对经营者行为进行制衡。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会计信息 监督 激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跃军 李维安
利益相关者问题事关公司和谐,其在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设置包括利益相关者参与、和谐这两大部分的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利益相关者和谐程度,得出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CCGISNTKH)。随后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CCGISNTKH)对净资产收益率、股本扩张能力、每股收益、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增长率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表明上市公司良好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和较高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水平有助于公司的和谐发展,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企业成长与发展潜力。同时,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对公司业绩也存在重要影响。因此,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蒋荣 刘星
以总经理非常规变更为视角,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中国上市公司2000~2004年总经理变更与公司业绩、内控机制的相关性,对内控机制的效率进行了初步判断。研究表明:(1)总经理变更与公司业绩呈负相关,中国上市公司内控机制存在效率;(2)总经理变更与经理董事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率显著负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的相关性未得到证实;业绩既定下,经理董事比例的提高降低了总经理变更对业绩的敏感性;(3)经理董事与大股东是影响内控机制效率的关键因素,深化股权分置改革、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及其行权的制度环境建设仍是未来公司治理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内控机制效率 公司业绩 总经理非常规变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斌
本文选取2003-2011年在上交所与深交所上市的1103家样本企业,共计12278个观测值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针对机构投资者持股、资本市场股票定价效率、以及公司业绩之间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作为资本市场知情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能够利用其股票价格影响力,形成对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制约能力。实证结果表明,股票定价效率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力越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股价有效性 反馈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青春 妥筱楠
笔者基于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政府经济干预、上市公司管理层过度投资及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依次进行假设检验。研究表明,政府经济干预与公司的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政府经济干预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并且受到过度投资的部分中介作用;同时,公司控股性质在其中介作用中具有调节效应,即相比于非国有控股公司,政府经济干预对国有控股公司的过度投资影响更大,因而对其公司业绩的影响也更大。笔者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政府经济干预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和经营状况造成的后果,从而为政府监管部门制定经济发展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促进我国经济在转轨时期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建梁 周军
本文用1994-2003年上市的所有公司作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公司上市后业绩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我国公司上市后业绩呈现系统性加速下滑的趋势。通过对我国法律环境变化与公司上市后业绩变化特征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程度的提高确实有利于减小公司上市后业绩下滑的速度,这也从反面证实了对投资者保护不力是我国公司上市后业绩下滑的根源。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公司业绩 依法治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铮 姜秀华 任强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正在引起广泛重视。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Logit过程 ,将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公司业绩有机地结合起来 ,选择沪市公司董事 ② 的兼职情况和学历水平作为变量 ,试图给出经理职业化和知识化的一个分析框架。我们的研究表明 :上市公司的关键人物在兼任母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或党委书记的情况下 ,公司被显著地划分为“好公司” ;上市公司董事整体的学历水平也对公司的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叶玲 李心合
文章以2003-2007年为时间窗口,以沪深两地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CEO变更前后,公司经营业绩与CEO变更的关系,不同继任模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会引起CEO发生变更,非国有上市公司CEO变更可能性高于国有上市公司。CEO变更后,公司经营业绩得到改善,国有上市公司业绩提升幅度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在常规变更样本中,外部继任公司业绩改善程度优于内部继任公司;在非常规变更样本中,回归结果则相反,内部继任公司业绩提升幅度高于外部继任公司。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业绩提升主要来源于线下项目、非经常性损益类项目,而非公司的主营业务。
关键词:
CEO变更 产权性质 继任来源 公司业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荣 刘星
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股东控制框架下CEO变更的五大假设,并以此为视角,基于上交所上市公司2004-2006年公司治理的实践,在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1)能力假设获得证实,表明内部治理机制治理效应的存在;(2)合谋假设获得支持,大股东控制权私利弱化其对CEO的监督;(3)董事会独立性假设得以证实,且董事会履职倾向保守和谨慎;(4)就现阶段的股权结构而言,大股东的利益协同与利益模糊假设同时获得证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