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
2023(483)
2022(361)
2021(358)
2020(339)
2019(745)
2018(687)
2017(1232)
2016(800)
2015(879)
2014(752)
2013(796)
2012(663)
2011(552)
2010(524)
2009(534)
2008(612)
2007(561)
2006(487)
2005(420)
作者
(1917)
(1545)
(1528)
(1472)
(996)
(735)
(713)
(604)
(588)
(552)
(526)
(510)
(500)
(470)
(450)
(447)
(437)
(436)
(424)
(424)
(399)
(375)
(368)
(357)
(352)
(351)
(343)
(343)
(330)
(324)
学科
管理(3847)
(3791)
企业(3791)
(3739)
(2874)
(2654)
经济(2652)
(1926)
财务(1926)
财务管理(1923)
企业财务(1851)
方法(1361)
数学(1124)
数学方法(1116)
(1098)
财政(940)
技术(861)
(793)
业经(792)
(738)
技术管理(710)
体制(655)
(641)
银行(641)
(591)
中国(590)
(581)
(559)
制度(546)
(546)
机构
学院(9581)
大学(9466)
管理(4215)
(3759)
经济(3678)
理学(3592)
理学院(3566)
管理学(3531)
管理学院(3512)
(2892)
研究(2375)
中国(2304)
财经(1929)
(1891)
(1741)
(1550)
财经大学(1395)
商学(1317)
商学院(1306)
中心(1273)
科学(1231)
北京(1217)
(1180)
(1148)
会计(1111)
业大(1090)
(1082)
经济学(1070)
(1043)
经济管理(1031)
基金
项目(5822)
科学(4649)
研究(4355)
基金(4224)
(3443)
国家(3406)
科学基金(3131)
社会(2872)
社会科(2731)
社会科学(2730)
(2367)
基金项目(2286)
自然(2003)
教育(1969)
自然科(1957)
自然科学(1955)
自然科学基金(1924)
资助(1823)
编号(1806)
(1757)
成果(1437)
(1328)
(1300)
(1264)
(1261)
创新(1248)
项目编号(1239)
人文(1234)
科研(1198)
教育部(1177)
期刊
(4490)
经济(4490)
(3241)
研究(3008)
中国(1861)
管理(1662)
(1335)
金融(1335)
财会(1251)
会计(1125)
学报(1081)
财经(1025)
(980)
科学(955)
大学(947)
学学(908)
(869)
通讯(863)
会通(862)
技术(850)
业经(738)
经济研究(662)
技术经济(647)
教育(641)
农业(574)
(546)
财政(546)
(541)
之友(506)
问题(500)
共检索到15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韩东平   叶元煦   于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善民  郑南磊  
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了股东—利益相关者博弈对并购方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公司是个人之间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联结,由于不完全契约的最终执行结果往往需要通过事后再谈判来决定,因此契约各方间的权力分布状况对各契约方的激励和决策有重要影响。在公司相对稳定的日常经营所创造的重复博弈环境中,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之间会形成较为稳定且均衡的权力分布格局。并购活动打乱了并购前的权力分布格局,而并购后的权力分布状况又尚未成型,此时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原目标公司中的利益相关者)难以预期不完全契约的最终执行结果及自己事后能获得的收入分配,这可能导致他们倾向于采取最大化短期利益的机会主义策略,而不是追求分享未来合作剩余的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永海  章涛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许多"分拆"上市的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现象。整体上市不仅可以延长上市公司的产业链,减少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降低交易费用,产生规模效应,还可以减少集团公司内部的同业竞争,带来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增加股东财富。本文采用沪深证券交易所2006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间已实施整体上市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检验了整体上市对公司经营业绩及股东财富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市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增加股东的财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红浪  李星  邓金锁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考察经营者的绩效日益成为企业绩效考评的“瓶颈”。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在提出经营者与企业绩效、企业绩效体系的构成、经营者绩效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企业绩效的优势的基础上,得出企业绩效是经营者绩效考核的有效工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炜  
美国对“股东财富最大化”经营目标的反思及其借鉴意义张炜一、美国经济界对“股东财富最大化”经营目标的反思1.对“股东财富最大化”经营目标前提的质疑“股东财富最大化”是多数公司制定的现代企业的经营目标。这个目标的本质前提是:股东是公司的出资者,而且是“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鹏  李芬芳  
本文从投资者情绪特征出发,以2007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沪深两市进行增发的A股(非ST)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考察投资者情绪是否影响公司的增发类型及其影响方式,以及对增发前后的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低迷时,公司倾向于公开增发;投资者情绪高涨时,公司倾向于定向增发;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投资者情绪的高涨,不论是公开增发还是定向增发,均有利于股东财富效应的增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素玲  
本文运用现代企业理论和管理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业绩考核内容和方法以及薪酬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设计了修正的平衡记分卡评价方法和薪酬数额制订模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少铃  闫姝  
对企业经营者的考核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公司长远发展战略,最大力度激励企业经营者。本文力求在理论上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围绕公司发展成略,以有效的绩效评价、绩效管理为核心对企业经营者进行考核,使之成为对企业经营者薪酬分配、奖惩、培训、调动等的根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磊  王鲁捷  
一、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指标研究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多数国企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并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最终分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经营者绩效对企业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经营者报酬角度分析,对经营者一般常用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德仁  陈运森  
我国上市公司自2006年始实施规范的业绩型经理人股权激励计划。这类股权激励计划能否增加股东财富,其中的行权业绩条件是否及如何影响股东财富增长呢?本文利用经验数据对此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经理人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告的累计超额回报(CAR)显著为正,股权激励计划能给投资者带来正的财富效应;经行业调整后的行权业绩条件指标与CAR显著正相关。本文的发现意味着,业绩型经理人股权激励计划能够增加股东财富,且行权业绩条件要求越高,越有助于股东财富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群  杨风禄  
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曾经为人类社会的经济进步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但是,随着它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的确立,我们又遭受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相伴随的“委托——代理问题”的困扰,而“经营者损害股东利益”等诸种议论也纷纷扬扬。我们相信,在逻辑上,这种议论并不正确。因为,企业的利润来源于企业中的人力资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东升  姚娜娜  胡锋  武新丽  
基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股东与经营者利益关系调整,通过构建国有股东、经营者与非国有股东之间的博弈模型,探究不同主体利益博弈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国有股东与经营者一致性行动的概率受到非国有股东的胜诉概率、诉讼赔偿、经营者努力水平及合作收益分配比例等因素影响,合理的监督强度范围以及一致性行动对非国有股东利益影响是否在可容忍范围内,关乎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博弈的行为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盖锐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和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需要,我国将建立以利润为中心的企业考核指标体系,以取代“上交税利”。用这套考核指标体系来考核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绩效,无疑可更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效果和资产收益状况,以及国家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税收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状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爱景  仲健心  
如何评估上市公司的业绩 ,从而选择真正有价值的股票是证券投资界的热门话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取决于公司的治理结构 ,而其经营者持股比例是治理结构的一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 ,经营者持股比例和上市公司的业绩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这说明在目前我国的股市尚不成熟的条件下 ,用经营者持股比例作为评价公司业绩的一个指标还为时过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