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2)
- 2023(14569)
- 2022(12552)
- 2021(11558)
- 2020(9959)
- 2019(22837)
- 2018(22535)
- 2017(44179)
- 2016(23888)
- 2015(26613)
- 2014(26283)
- 2013(26381)
- 2012(23970)
- 2011(21280)
- 2010(21104)
- 2009(19753)
- 2008(19760)
- 2007(17345)
- 2006(15318)
- 2005(13532)
- 学科
- 济(105501)
- 经济(105378)
- 业(97401)
- 企(88702)
- 企业(88702)
- 管理(85582)
- 方法(51810)
- 数学(42153)
- 数学方法(41759)
- 财(32642)
- 业经(32174)
- 农(30902)
- 务(24748)
- 财务(24686)
- 财务管理(24654)
- 企业财务(23453)
- 中国(23037)
- 农业(22014)
- 技术(20223)
- 制(19394)
- 理论(18737)
- 和(18625)
- 地方(18506)
- 贸(17692)
- 贸易(17686)
- 学(17510)
- 划(17441)
- 易(17075)
- 策(16575)
- 环境(15042)
- 机构
- 学院(346043)
- 大学(343406)
- 管理(146787)
- 济(141336)
- 经济(138521)
- 理学(127391)
- 理学院(126132)
- 管理学(124311)
- 管理学院(123702)
- 研究(105863)
- 中国(81616)
- 京(72263)
- 财(65618)
- 科学(64492)
- 农(55464)
- 财经(53350)
- 所(52040)
- 业大(50945)
- 江(50330)
- 经(48596)
- 中心(48090)
- 研究所(47095)
- 北京(45226)
- 农业(43439)
- 范(41707)
- 经济学(41430)
- 师范(41388)
- 州(40705)
- 商学(40094)
- 商学院(39699)
- 基金
- 项目(234342)
- 科学(186217)
- 研究(172521)
- 基金(171788)
- 家(147792)
- 国家(146473)
- 科学基金(128555)
- 社会(110111)
- 社会科(104468)
- 社会科学(104439)
- 省(91875)
- 基金项目(91769)
- 自然(84061)
- 自然科(82152)
- 自然科学(82132)
- 自然科学基金(80724)
- 教育(78358)
- 划(75713)
- 资助(70921)
- 编号(70133)
- 成果(54827)
- 部(52027)
- 重点(51214)
- 创(50685)
- 发(48813)
- 课题(46845)
- 创新(46581)
- 业(45089)
- 教育部(45002)
- 人文(44925)
- 期刊
- 济(155518)
- 经济(155518)
- 研究(99158)
- 中国(59579)
- 管理(56752)
- 财(53012)
- 农(50285)
- 学报(49413)
- 科学(47564)
- 大学(38296)
- 学学(36370)
- 农业(34986)
- 教育(32372)
- 技术(31345)
- 融(28913)
- 金融(28913)
- 业经(28096)
- 财经(26539)
- 经济研究(23783)
- 经(22632)
- 业(20498)
- 问题(20088)
- 技术经济(19742)
- 商业(17068)
- 现代(17031)
- 理论(16448)
- 科技(16354)
- 财会(16191)
- 统计(15591)
- 图书(14990)
共检索到497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季英 冯英浚
经营者业绩评价与企业业绩评价是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一种动态的相对业绩评价机制,将经营者业绩与企业业绩联系在一起,通过对企业业绩的二次相对评价来反映经营者由于努力经营管理而产生的业绩,为现代公司治理中关于代理人业绩评价的难题提供了一种解决的方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价,应当考虑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方式。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方式不同,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评价的主体、目标、内容及方法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在分析了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同配置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不同所有权与控制权配置方式对企业运转目标及对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的影响。最后对我国国有企业、存在控股股东的企业及股权分散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配置特点、企业目标及经营者业绩评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控制权 配置方式 业绩评价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谭艳华
怎样有效评价企业经营者业绩是当前中国企业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入手,重点探讨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经营者的业绩,指出建立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的关键和思路,阐明了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的框架构想,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经营者业绩 绩效考核 业绩评价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立英 周承国 周栋
经营者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基于对浙江省80余家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管理实践的调研,针对企业在集团型发展过程中在经营者业绩评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改进建议。(一)主要问题在评价标准方面,虽然个别企业开始尝试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的综合评价,经济增加值(EVA)、净资产收益率(ROE)等综合评价指标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总体上还处在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考核阶段(市场指标也是选择的主要指标)。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正海
本文运用江苏省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考察了经营者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经营者的年度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企业规模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国有股持股比例的负相关程度也不显著。
关键词:
经营者报酬 激励 经营业绩 相关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爱景 仲健心
如何评估上市公司的业绩 ,从而选择真正有价值的股票是证券投资界的热门话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取决于公司的治理结构 ,而其经营者持股比例是治理结构的一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 ,经营者持股比例和上市公司的业绩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这说明在目前我国的股市尚不成熟的条件下 ,用经营者持股比例作为评价公司业绩的一个指标还为时过早
[期刊] 预测
[作者]
杨水利 姚瑶
企业经营者薪酬兑现制度是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内容,其即时性可以实现对企业经营者的短期激励,滞后性有利于经营者的长期激励和约束。本文选取我国部分国有控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为研究对象,以经营者行为作为中介变量研究薪酬兑现方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期兑现对经营者短期导向行为有显著影响,对企业运营绩效有正向影响;延期兑现对经营者长期导向行为有显著影响,对企业成长绩效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于选择适合的经营者薪酬兑现时机及兑现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薪酬兑现 经营者行为 企业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东平 王齐 李新华
业绩评价是对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和约束的基础。本文在分析了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后,通过对"经营者真实业绩率"评价指标和相配套的报酬计划的设计以及评价参照系的选择,重建了一套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试图以此来缓解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由于两权分离而产生的矛盾。
关键词:
业绩评价 评价指标 报酬计划 真实业绩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薇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只要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要有激励机制。文章分析了激励机制的内涵和作用、激励机制与业绩评价的历史演进,指出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业绩评价系统的要素为前提,激励机制的实施和报酬契约的执行需要以业绩评价系统的输出结果为依据。针对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与经营者激励存在的种种问题,强调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激励机制 业绩评价 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康峰
尽管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但是,现代企业制度主要以公司制企业为代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企业制度所具有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两权分离")的特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对自由竞争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市场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为了能够很好地促进这种两权分离体制的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和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市场需要一批独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力 王小蕾
本文是基于股票期权制度而设计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企业总体业绩评价体系和管理者个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两部分构成。其中 ,管理者个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各自不同的职责范围而分别设置。
关键词:
企业经营者 业绩评价 指标设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仁建
业绩评价是按照企业管理的需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比照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特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判断的活动。以评价指标为划分标准,目前业绩评价系统一般划分为三种模式,即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和平衡模式。笔者认为,构建科学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模式,需要区分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根据其特点选取影响企业目标的关键因素,修正性地引进相关定性与定量因素,对经营者业绩作出全面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同勤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和重点都已有了重大的转变,传统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所有者评价的需要。文章针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战略管理业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立英 周承国 周栋
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存在重短期、轻长期,重财务、轻战略,重绝对、轻相对,重主观、轻客观等问题。业绩评价体系、信息化水平、企业文化和股权激励是影响经营者业绩评价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推行以战略为导向的平衡计分卡考核评价,解决业绩评价体系完备性问题;以信息化建设提升评价体系的有效运行;营造有执行力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绩效管理的执行效率;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等机制创新,实现经营者利益与企业利益捆绑。
关键词:
管理会计 业绩评价 信息化 企业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