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9)
2023(5459)
2022(4620)
2021(4249)
2020(3661)
2019(8204)
2018(8210)
2017(15503)
2016(8732)
2015(9930)
2014(9961)
2013(9806)
2012(8760)
2011(7831)
2010(8010)
2009(7990)
2008(8379)
2007(7883)
2006(7241)
2005(6929)
作者
(24205)
(20173)
(19984)
(19172)
(12907)
(9396)
(9177)
(7632)
(7580)
(7400)
(6928)
(6758)
(6649)
(6632)
(6459)
(6124)
(6008)
(5940)
(5929)
(5851)
(5150)
(4941)
(4826)
(4724)
(4693)
(4558)
(4475)
(4421)
(4096)
(3877)
学科
管理(43444)
(35003)
(33204)
企业(33204)
(28883)
经济(28814)
(16258)
(14751)
(11324)
财务(11292)
财务管理(11258)
方法(10931)
企业财务(10657)
(9460)
业经(9303)
(8521)
银行(8515)
体制(8294)
(8244)
数学(8124)
(8057)
数学方法(8053)
(7901)
中国(7601)
(7288)
(6883)
制度(6881)
经营(6515)
(6313)
金融(6311)
机构
大学(122862)
学院(122239)
管理(51450)
(49983)
经济(48683)
理学(41505)
理学院(41098)
管理学(40729)
管理学院(40443)
研究(37075)
中国(33385)
(30815)
(26277)
财经(22004)
(21491)
(19722)
科学(19635)
中心(18176)
(18098)
(16545)
(16494)
北京(16468)
财经大学(16182)
研究所(15546)
业大(14923)
经济学(14900)
(14467)
商学(13843)
商学院(13697)
(13412)
基金
项目(71954)
科学(57250)
研究(55501)
基金(52778)
(44435)
国家(44039)
科学基金(38867)
社会(35912)
社会科(34049)
社会科学(34042)
(27838)
基金项目(27564)
教育(25692)
自然(24036)
自然科(23440)
自然科学(23435)
自然科学基金(23049)
(22758)
编号(22627)
资助(21250)
(20497)
成果(19675)
(16663)
重点(15917)
课题(15833)
(15344)
(15225)
国家社会(14845)
教育部(14815)
人文(14511)
期刊
(65196)
经济(65196)
研究(39559)
中国(31080)
(29292)
管理(24992)
(16415)
金融(16415)
(15579)
科学(15536)
学报(15197)
大学(12785)
教育(12631)
财经(12121)
学学(11894)
技术(11513)
(10367)
业经(9860)
农业(9385)
会计(8749)
财会(8702)
经济研究(8518)
问题(7865)
(6866)
现代(6752)
(6296)
理论(6210)
通讯(6093)
技术经济(6092)
会通(6066)
共检索到206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毓彦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因上级机关与政府部门管的太死,捆住手脚而不能发挥作用导致不景气,或因政策性亏损致使企业一蹶不振的情况,无须例举。与此同时,企业自身由于内部管理不当,对政策、法规吃不透、用不活者也不乏存在。如今国家有关部门在全面总结企业行为的基础上,应运而出台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无疑这对指导企业今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但是,转变经营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是新旧体制交替的一个契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多数国营企业的机制真正转变了,那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框架也就基本建立起来了。当前,企业除应积极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机制,还应下大功夫建立健全并强化内部管理,运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昌辉  
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宏观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微观经济活动的管理也不能削弱。现结合我厂开展生产现场管理活动的实践,浅述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生产现场管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关系。南通市化工机械厂是以制造一二三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有才  滑文献  李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总行商业信贷部调查组  
最近,我们就如何转换商贷经营机制与强化贷款风险管理问题,先后到河北、江苏、江西等地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了在市场经济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又研究了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分析,为如何转换商业信贷经营与管理机制和加强贷款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人龙  李延军  
一、医院经营机制的含义医院经营机制,是指医院内部各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经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产生的组织运行的内在功能或势能。我们研究医院经营机制,目的在于依据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设计和构造必要的卫生经济环境和条件,使医院能按照社会主义的方向健康发展。一、建立医院经营机制的客观依据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机体,它不仅创造价值,构成社会总产品(劳务)的一部分,并以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参与社会生产过程,所以说医院的各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国良  
加快转换人保经营机制 强化市场竞争能力张国良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主导,以太平洋保险公司、平安公司、社会事业保障局等为辅的保险业格局业已形成。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已把保险业列为加快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人保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侯则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伟敏  陈里  
强化内部管理 转换经营机制──全国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介绍谢伟敏,陈里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大型综合性电子束器件基地,我国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孟金  
供销合作系统经营机制转换后的信贷管理之我见陈孟金今年初,供销合作系统为了彻底打破"大锅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经营机制上进行了大跨度的改革,从而也给农行的信贷管理带来一些问题和难点。改进供销合作系统的信贷管理已势在必行。一、转换后的经营方式与特点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百鸣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现代管理方法应用百鸣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素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如何运用现代管理办法,加快改革的步伐,促进改革向深层次发展,不断提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白瑛  
建筑经营的综合性、系统性、继续性很强。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比,其显著特点之一是谋划、经营、运筹范围广泛。从纵向看,首先需要规划,在规划范围内进行设计,按设计篮图进行施工。每一层次、每一步骤都是连续发展、相互制约的。从横向看,它是人力、物力、财力以至尖端设备的综合安排并与土地相关的创造性活动。建筑直接服务于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一定用户的需要,服从于社会和国家的建设方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在于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中心环节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经营机制的转换必须是全方位的、配套性的、多层次的。这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多元经营,形成企业主副并举,工贸结合,内引外联,多元取效的经营格局。一、发展多元经曾是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一环跨行业、跨部门的多元化经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企业进步的客观要求。它对于提高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孔子熊  
当前我国正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经营机制转换的重点,就是促使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按市场需要来发展生产、组织流通。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当前国内外市场需要产品多样化。由于消费层次不同、喜爱不同、用途不同,企业就必须以多品种、新花色、高质量和功能多样、使用便捷以及价格相对低廉等来满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魏新泉  初光明  冯芸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已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而是指在坚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志强  王建国  
一、医疗市场的预测目前,医疗市场模式正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掌握市场,了解社区需要的有效手段就是预测。通过预测我们可以了解到可能就诊病人的数量、疾病谱的构成、市场占有率、服务半经等等。预测一般要从两方而入手:一是从已有的历史资料分析。这要根据数据的结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数据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