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13)
2023(18287)
2022(15150)
2021(14133)
2020(11857)
2019(27025)
2018(26748)
2017(50982)
2016(27087)
2015(30825)
2014(30534)
2013(30086)
2012(27400)
2011(24826)
2010(25032)
2009(23443)
2008(23060)
2007(20702)
2006(18479)
2005(16749)
作者
(75462)
(63163)
(62743)
(59811)
(40058)
(29982)
(28422)
(24542)
(23975)
(22609)
(21477)
(21129)
(20072)
(19975)
(19277)
(19264)
(18549)
(18138)
(18037)
(17956)
(15724)
(15220)
(15142)
(14719)
(14283)
(14138)
(13741)
(13715)
(12657)
(12380)
学科
(136440)
经济(136300)
(102232)
管理(87708)
(83786)
企业(83786)
方法(55841)
(49076)
数学(46624)
数学方法(45958)
业经(35999)
中国(33944)
(33620)
农业(32605)
地方(25715)
(25017)
(22970)
财务(22904)
财务管理(22859)
(22540)
贸易(22522)
(21915)
企业财务(21615)
理论(21545)
技术(20955)
(20206)
(19943)
(19928)
(18912)
(18777)
机构
学院(396537)
大学(388672)
(179677)
经济(176437)
管理(158924)
理学(136520)
理学院(135251)
管理学(133081)
管理学院(132335)
研究(126729)
中国(102790)
(80378)
(80034)
科学(70689)
(65522)
财经(63825)
(61377)
(60041)
中心(59481)
(57997)
经济学(55510)
研究所(54870)
业大(54507)
北京(50614)
经济学院(49850)
农业(49790)
(47468)
(47134)
师范(47089)
财经大学(46746)
基金
项目(254601)
科学(203978)
研究(192138)
基金(187654)
(160237)
国家(158794)
科学基金(139577)
社会(126794)
社会科(120147)
社会科学(120114)
(99050)
基金项目(98216)
教育(88269)
自然(86905)
自然科(84982)
自然科学(84965)
自然科学基金(83504)
(81098)
编号(78064)
资助(77080)
成果(61663)
(57687)
重点(56309)
(55760)
(54780)
国家社会(53231)
课题(52848)
创新(50683)
教育部(50638)
人文(49928)
期刊
(209453)
经济(209453)
研究(118760)
中国(77903)
(64946)
(64572)
管理(63521)
科学(51808)
学报(49786)
农业(43927)
大学(41107)
技术(40178)
(39244)
金融(39244)
学学(38970)
教育(37822)
业经(37055)
财经(32735)
经济研究(32687)
(28357)
问题(27211)
技术经济(23660)
(23586)
世界(21689)
统计(21488)
(20752)
(19596)
现代(18773)
商业(18638)
经济问题(18122)
共检索到601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冬水  黄少安  
文章在一个简单的人才配置模型中分析了传统中国农业经济的停滞问题。文章认为,经营式农业发展不足是造成传统中国农业经济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营式农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经营式农场主的投资和创新,而传统中国社会的制度环境却鼓励人才流向官僚阶层。受官僚阶层高报酬的吸引,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大都热衷于进入官僚阶层而无心从事农业经营。这种人才配置模式阻碍了经营式农业的发展,抑制了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经济因此陷入停滞状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毓良  武春友  江照华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的分配理论与方法,建立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核算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固定资本存量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制度创新、劳动力增长、环境外部性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研究表明,运用高科技及现代化农业运营方式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将成为推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宁  
农业保险作为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散制度,在补偿农业经济损失、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现有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基础上,从法规建设、大灾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基本构想,以期达到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之目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亨理  李淮滨  钟文田  苗微  唐亮  陈温福  
从生态经济学视角,深入分析由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所构成的世界不同农业结构类型,从中选择与我国农业结构类型相近的国家作为标尺进行比较,阐明资源相对匮乏国家只能走内涵延伸扩大再生产道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核心目标,运用科技与管理手段加速结构与功能的变换,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GDP增长显著超过发达经济体,部分省份已接近或实现现代农业。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并凸显出技术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的比较优势。因此,我国在不断提高单位农地产出量、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不同地域的自然禀赋加速优势区域布局,依靠创新驱动加速专业生产格局形成,在依...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甫宁  
在资源禀赋既定的情况下,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资源禀赋与政治经济制度相互作用,共同决定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言,生产的季节性、人口密度和经济活动强度也是资源禀赋的一部分,对经营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回顾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并以此为据讨论今后进一步演变的方向。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不仅取决于政治经济制度,也取决于具体的经营制度。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产权关系应当有利于激励农民做出更多努力,国民经济的发展应当有利于吸收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农业内部的经营制度应当正确反映农业生产的特点。未来的农业生产组织应当具有充分的弹性,能够像制造业的全球产业链一样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分工协作。"看得见的手"应当帮助生产者实现这种具有弹性的协作方式,而不是力图实现本社区、本地区的封闭式生产,在与外界的联系方面只重视生产资料、资金和商品的流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自忠  王明利  
为考察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包括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率、产业合理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及城镇化率等五个指标在内的制度变迁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制度水平,并借助MS-VAR模型就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经济影响的非线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条件下,我国农业经济运行存在明显的状态转换和阶段性特征,其在平缓和剧烈两种波动状态下频繁转换,运行区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1979-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1年、1992-1996年和1997-2015年;制度变迁对农业经济具有长期影响,且该影响在两种状态下呈现出差异性,剧烈波动状态下农业经济所受影响较平缓波动状态更大;制度变迁对种植业经济的冲击影响总体表现为负,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经济所受影响为正;渔业经济所受影响最大,其次为林业和畜牧业经济,种植业经济受影响较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晨沛  胡霞  计薇  
为分析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与其他国家的异同,研判未来农业经济增长潜力,本研究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从生产要素视角出发测度本世纪以来不同生产要素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并就不同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国际比较。结果表明:1)2000—2019年,资本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3.6%,是农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能;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2%,近年来贡献水平有所上升;土地、化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8%和4.4%。2)国际比较发现,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农业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增长仍是以资本驱动为主。3)通过不同发展阶段比较发现,随着一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将逐步由投资驱动转换为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仍表现出较强的资本依赖性,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将成为决定中长期农业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福生  
农业经营模式是农业经营形式与农业经营方式的有机统一。农业经营形式的变化是制度变迁的内容,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属于技术进步范畴。研究发现,以专业农户为基础适度规模的精准农业是农业经营模式的主导模式,多种模式并存是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格局和演变趋势;家庭经营为基础适度规模的精准农业包含七个主要特征;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扶持力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旸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三农"问题不可避免的变成了全国人民探讨的热点话题。农业经济生产和农业资本深化关联密切,两者相辅相成,难以分割。因此,本文对农业经济会因中国农业资本化而产生的影响做以深入分析,对目前我国农业资本深化现状做出解析,将农业经济与农业资本深化之间的联系明确指出,同时提出有效的促进策略,为中国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作以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薇  
中国传统农业的增长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增加化石资源的投入,在取得一定收益的同时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循环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对国外几种较为典型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进行概述,并分别总结其各自特点及取得的相关成功经验,从而为中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薇  
中国传统农业的增长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增加化石资源的投入,在取得一定收益的同时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循环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对国外几种较为典型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进行概述,并分别总结其各自特点及取得的相关成功经验,从而为中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丽  
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农业发展变革正在正逐步引向深入,农业现代化建设呼之欲出,从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变革入手,探讨我国农业转型的特点及趋势以及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变革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变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的研究,得出当代农业发展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创造性的打造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为推动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贡献,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了理论探讨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县永平  
该文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节水型区域的典型———甘肃省定西市农村发展沼气"三料"俱缺的现状,将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农业生产实际中去,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利用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采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关键技术,以沼气发酵生产为纽带核心,把种植、养殖联结起来,充分利用节水型区域的雨水集流,建立起"种草+养畜+水窖+沼气+太阳灶+高效农业"能源生态型良性循环体系,对定西不同区域条件下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型能源农业经济模式进行试验示范,开展对"三沼"综合利用的研究和推广,从而达到干旱半干旱节水型区域农村庭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村废物资源化、生活用能再生化,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晖  
互联网快速发展,诱导了"互联网+"产业行动计划的诞生,为传统产业实现新的突破了支持。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平台快速搭建,种类齐全,功能齐备,为农业经济大突破保驾护航。本文通过对电商平台"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的总结,提出了该模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质疑,并提出了解决质疑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