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7)
- 2023(6831)
- 2022(5665)
- 2021(5710)
- 2020(4429)
- 2019(10557)
- 2018(10375)
- 2017(17863)
- 2016(10542)
- 2015(12248)
- 2014(12045)
- 2013(11219)
- 2012(10609)
- 2011(10089)
- 2010(10089)
- 2009(9003)
- 2008(8755)
- 2007(7818)
- 2006(7094)
- 2005(6631)
- 学科
- 济(39477)
- 经济(39443)
- 管理(22363)
- 业(21523)
- 中国(20233)
- 教育(19260)
- 企(16872)
- 企业(16872)
- 方法(15517)
- 数学(13872)
- 数学方法(13753)
- 贸(11248)
- 贸易(11240)
- 易(11127)
- 农(9811)
- 理论(8397)
- 发(8039)
- 学(7669)
- 业经(7230)
- 制(7154)
- 关系(7153)
- 财(7152)
- 发展(6877)
- 展(6755)
- 策(6718)
- 技术(6713)
- 教学(6486)
- 银(6479)
- 银行(6479)
- 行(6368)
- 机构
- 大学(146801)
- 学院(140048)
- 济(62853)
- 经济(61756)
- 研究(59182)
- 管理(46624)
- 理学(39800)
- 中国(39673)
- 理学院(39209)
- 管理学(38696)
- 管理学院(38359)
- 京(33759)
- 科学(30255)
- 教育(29119)
- 范(29003)
- 师范(28912)
- 所(28653)
- 研究所(26176)
- 财(25887)
- 师范大学(24188)
- 中心(23637)
- 北京(23137)
- 院(21080)
- 财经(21066)
- 经济学(20717)
- 江(20046)
- 经(19535)
- 经济学院(18621)
- 研究院(16358)
- 研究中心(16170)
- 基金
- 项目(87113)
- 研究(73226)
- 科学(71772)
- 基金(63203)
- 家(54085)
- 国家(53559)
- 社会(47009)
- 科学基金(44947)
- 社会科(44464)
- 社会科学(44458)
- 教育(41611)
- 基金项目(31053)
- 编号(30601)
- 省(30371)
- 划(29432)
- 成果(28169)
- 资助(26427)
- 自然(25066)
- 课题(24854)
- 自然科(24533)
- 自然科学(24528)
- 自然科学基金(24155)
- 部(23397)
- 教育部(21364)
- 重点(21351)
- 中国(20981)
- 发(20637)
- 年(20539)
- 性(19903)
- 国家社会(19756)
共检索到228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兴德
全球参与是高等教育适应全球化社会的新发展。从长远讲,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参与的价值追求是经略世界,高校要有系统的规划和发展的自信。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是我们的核心任务,合作与共享是我们最主要的路径依赖,开放而公平的生态环境则是必要的保障。咨询中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平
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全球化,客观分析并准确把握其特点,将有助于我们在挑战面前,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的放矢"地采取对策,趋利避害,转变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有效地适应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全球化 高校管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亢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迅速,政府持续推动、大学自发行动和市场开拓驱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主要动力来源。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不同阶段,政府、大学和市场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三种力量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呈现出三种基本模式,即计划模式、计划主导模式和市场主导模式。21世纪以来,在市场主导模式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表现出强劲的势头,与世界高等教育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中国与世界高等教育融合的关键在于开放和包容,只有开放包容、携手共进,才能实现世界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文钦 王东芳
阿特巴赫的中心-边缘理论将世界高等教育场域划分为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但是,该理论在事实层面忽略了中心内部的差异性,在理论层面无法解释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美国化趋势。从高等教育规模和高等教育质量两大维度出发,选取若干关键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可将世界高等教育划分为五大梯队。其中,处在第一梯队的美国在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高等教育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不断上升并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范本。美国的成功源自其在借鉴他国经验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因此中国要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应注重探索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在制度上形成比较优势。
关键词:
世界高等教育体系 五大梯队 战略决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秀兰 李佳宇
非洲高等教育卓越中心建设呈现出组织上的国际性、区域性和竞争性,管理上的主体多样性和过程规范性,目标导向上的发展性、应用性和公平性等特征。这些建设提升了各非洲高教卓越中心的关键能力,带动了非洲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有助于非洲树立赶超其他地区的信心和增强非洲大学的治理能力。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参与非洲高教卓越中心建设的机构很少且影响力有限。为此,我国应加强对非教育合作团队的培育,近期在参与高教卓越中心建设上要强调与世界银行合作,依托我国的优势和特色,结合非洲教育需求,开展科研、教学、学术方面的合作项目,谋求在合作中提升我国高教的自我能力并发挥中国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
非洲 高等教育卓越中心 中国参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晓萌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部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19期推出专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翁铁慧、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以及福建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黄红武撰文,探讨如何聚焦重点领域实施攻坚,当好教育综合改革探路者。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董云川 王果
语言内在于教育的所有环节,并外在地形塑着高等教育。具体表现为教育运行以语言为媒介展开,教育质量依赖语言进行甄别,语言运用也会影响到教育的生态。高等教育与语言的紧密关联,分别体现于两者间的历史同向性、知识关联性和功能契合性。而今,体制话语和技术表述双重助推促成了语言至上的趋势。一方面,纵向贯通且资源富集的教育体制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教育政令为表现形式的强势话语;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技术对教育学术话语的横向渗透和机巧性替代,使得高等教育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被技术语言冲击和捆绑。高等教育在多重力量的裹挟下形成了“表述重于本质”的行为倾向,教育过程出现了“概念与本质”和“名与人、事之实”的割裂现象。由于真实的人与事持续隐退于教育场域之中,因之而形成了“言甚于实”的教育标榜生态。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需要理性调适语言的定位,教育评价的原点应从人为的语言转向关注完整的人,教育的价值取向应从注重“表述”回归到“人事”本身,教育的生态逻辑应从语言竞争走向语言悠游。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语言 话语 技术 教育体制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宋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凤桥
在过去十年里,私立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扩张,私立高等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将私立高等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议题,会议《联合公报》指出,高等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该是政府承担的责任,并由政府提供经费资助,私立高等教育也应纳入公共政策范围,使其满足社会公益性要求。私立高等教育的公共规制系统包括法律、政策、质量保证机制、资助与激励、信息系统等要素。私立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要遵循适度性和渐进性原则,既要顾及一致性和稳定性,也要兼顾差异性和变动性。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对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私立高等教育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教育政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秀杰
本文在比较中提出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与别国不同的特色是 :高度自觉的质与量统一性特色 ;“一主多元”的发展模式特色 ;产生迟、发展快、发展不平衡的速度特色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中国 特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纪宝成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既要关注数量与质量问题,更要关注结构问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立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结构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均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虽然没有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 ,但当时已经有不少学者对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并产生了一批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成果 ,这些成果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近代中国 高等教育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向兵
作为高教领域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重要期刊,《中国高等教育》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积极迎接挑战,主动融入网络,确立竞争策略,愿景明确、规划到位、实施有力、效果彰显,走出了一条思想为魂、学术为本、技术为翼、特色强刊的新闻学术性期刊战略管理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