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1)
2023(12212)
2022(10335)
2021(9727)
2020(8383)
2019(19565)
2018(18908)
2017(36513)
2016(19804)
2015(22790)
2014(22447)
2013(22533)
2012(21251)
2011(19317)
2010(19325)
2009(18284)
2008(18461)
2007(16525)
2006(14285)
2005(13105)
作者
(57466)
(48064)
(47921)
(45898)
(30867)
(23107)
(22094)
(18586)
(18104)
(17023)
(16489)
(16220)
(15285)
(15254)
(15074)
(15037)
(14442)
(14248)
(13975)
(13885)
(11949)
(11814)
(11721)
(10902)
(10861)
(10854)
(10713)
(10416)
(9724)
(9584)
学科
(90298)
经济(90202)
管理(60275)
(58782)
(49417)
企业(49417)
方法(46116)
数学(40873)
数学方法(40599)
(26517)
中国(24287)
(22141)
(19090)
(18676)
贸易(18669)
(18183)
业经(17954)
(17903)
财务(17886)
财务管理(17844)
(17151)
企业财务(17109)
(15681)
银行(15644)
(15064)
金融(15062)
(14924)
农业(14422)
地方(13688)
(13520)
机构
大学(299079)
学院(293061)
(130969)
经济(128636)
管理(113856)
研究(100730)
理学(98501)
理学院(97412)
管理学(96114)
管理学院(95544)
中国(79857)
(62635)
(61928)
科学(57950)
(50650)
财经(49994)
(47634)
中心(45891)
研究所(45873)
(45789)
经济学(42443)
(41982)
业大(41253)
北京(39783)
经济学院(38477)
农业(37714)
财经大学(37602)
(36609)
师范(36275)
(35499)
基金
项目(190839)
科学(151762)
基金(143209)
研究(138394)
(124756)
国家(123762)
科学基金(106145)
社会(91689)
社会科(87098)
社会科学(87073)
基金项目(75081)
(70302)
自然(67281)
自然科(65784)
自然科学(65764)
自然科学基金(64709)
教育(64261)
(60569)
资助(59435)
编号(53815)
(45210)
成果(44881)
重点(43211)
(39817)
(39442)
教育部(39403)
国家社会(39343)
人文(37413)
科研(37128)
创新(36996)
期刊
(137399)
经济(137399)
研究(88121)
中国(54179)
(50111)
学报(45890)
科学(42325)
(41876)
管理(40091)
大学(35044)
学学(33053)
(29856)
金融(29856)
农业(28258)
教育(26463)
财经(26127)
经济研究(23454)
技术(22490)
(22473)
业经(19350)
问题(18819)
(17936)
(16575)
国际(15383)
世界(15104)
技术经济(15075)
统计(14553)
(13916)
理论(13756)
(12800)
共检索到433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刘绪光  陈靖涵  
本文沿着中国企业激励制度市场化改革和全球公司治理趋同这两条主线,基于超越最优契约范式的市场配置视角、经理权力视角以及契约订立过程中的参照点效应,提出了关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因素的三组理论假设。基于502家上市公司2001至2006年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高管薪酬水平的上升反映了市场对经理才能日益增长的竞争性需求,但旨在约束经理权力、构架"完备"的公司治理机制并未发挥有效作用。此外,国际同行的薪酬基准对中国公司的高管薪酬决策具有参照点效应,这种薪酬设定过程中存在的参照点效应因薪酬委员会的存在而被放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园园  马忠  
利用2008—2015年度系族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其高管薪酬契约制定过程中的双重参照效应。研究表明,系族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的制定既受到系族外部同行业高管薪酬参照基准的显著影响,同时还受到系族内部其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参照基准的影响,并且随着系族内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系族内部薪酬参照效应占优。进一步研究发现,内外部参照基准的使用存在权衡行为,系族上市公司倾向于加大两者之中较高者的参照作用。这说明心理因素是董事会制定高管薪酬时需考虑的重要因素,系族上市公司通过内外部双重参照基准的使用满足高管的公平偏好,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完善系族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决定机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细雄  谭瑾  
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的理论阐释,利用中国A股2004-2011年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契约的参照点效应及其治理后果。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呈现明显的参照点效应,即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显著受到同行业、本地区高管薪酬均值等外部参照基准的影响;(2)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引发的主观心理感知对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和主动离职行为等都有重要影响,具体来讲,当高管薪酬水平低于同行业、本地区高管薪酬均值时,企业高管将产生自我利益被侵蚀的消极心理感知,进而导致他们通过在职消费途径寻求替代性激励补偿的动机显著增强;同时,企业高管发生主动离职行为的概率也明显增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国萍  潘细香  
文章以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业绩、公司规模、独立董事比例、长期偿债能力等角度对高管薪酬影响因素提出了假设,运用SPSS16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企业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企业规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与长期偿债能力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与是否发行B股无正相关关系,而与其他因素关系不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胜利  翟艳玲  
本文试图通过在综合模型中同时考察可能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年度报酬的不同变量,从而全面地描绘出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年度报酬决定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规模、绩效、内部所有权、独立董事比例、多元化、总经理年龄与报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国有股、无形资产比例、公司风险、两职兼任、年龄的平方与报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对报酬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为公司规模、国有股比例、无形资产比例和绩效。此外,本文还发现,统计上的影响点是造成报酬实证研究出现矛盾结果的部分原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昆  徐智铭  
采用Demerjian等的DEA-TOBIT两阶段模型来估算高管才能,从行业属性和产权性质角度分析了契约参照点、高管才能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并使用2008-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显示:(1)高管才能越高,其薪酬水平越高;(2)高管薪酬契约中存在参照点效应,而国有企业和被保护行业更可能利用契约参照点来提升高管薪酬水平;(3)高管薪酬契约参照点效应中存在着高管才能高低的差异,拥有高才能高管的国有企业和被保护行业利用契约参照点拉动高管薪酬增长的倾向更明显。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江伟  刘丹  李雯  
通过总经理薪酬—业绩之间的敏感性来考察薪酬委员会特征(独立性、规模以及成员平均报酬)对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薪酬委员会特征确实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差异。对于国有公司而言,薪酬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尤其当薪酬委员会成员全部为独立董事时,以及薪酬委员会规模越大,总经理薪酬—业绩之间的敏感性越强;对于民营公司而言,当总经理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或者薪酬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越低,以及薪酬委员会规模越大,总经理薪酬—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代彬  刘星  郝颖  
建立有效的薪酬契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而高管拥有的权力可能引发其在薪酬激励方面的自利行为。以2004-2008年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发现:国有企业高管的权力越大,不但能获得更高的薪酬水平,还攫取了更多的超额薪酬,并且拉大了高管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表明国企高管的确通过权力的运用扭曲了薪酬激励机制。另外,虽然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整体上呈现不对称特征,但那些拥有较高权力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治联系的高管可能基于政治动因的考虑降低了薪酬粘性。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政府控制层级的提升和制度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国企高管攫取超额薪酬,但并不能有效约束薪酬差距的扩大。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上坤  陈冬华  
新兴与转型经济的中国,其政治、经济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之一就是,隐性的在职消费契约在高管激励体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薪酬契约组合中在职消费与货币薪酬契约如何达到均衡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国有企业中,经营不确定性是在职消费与货币薪酬契约相对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业绩波动性较大时,在职消费契约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代理成本,因而在契约组合中会更多被采用,这一推论得到了本文实证结果的支持;结果还显示,这一关系在保护性行业中更为明显。此外,本文首次提供了在职消费契约与货币薪酬契约灵活性比较的直接证据。本文的研究为Marino和Zabojnik(2008)的理论推导提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陈富生  沈永建  尤海峰  
工资是高管激励员工的主要工具,也可能是高管和员工侵犯股东利益的一种方式。本文以高管继任过程中职工薪酬的变化为背景,分析了高管实现控制权私利最大化过程中,以隐性契约为基础的公司政治的形成及经济后果。实证发现,上期职工工资越高,本期高管变更的可能性越低;在高管继任当年,变更企业的职工工资具有显著增长;相比内部提拔的高管,外部来源的高管会更大幅度地提高职工工资。进一步地,本文将高管继任过程中的工资增长分离为:经济激励动机的增长和公司政治动机的工资增长,我们发现,出于经济激励动机的工资增长对未来业绩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出于公司政治动机的工资增长则对未来业绩增长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这表明,高管和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哲  葛玉辉  
文章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以及各公司公布年报的基本数据为依据,并以"真空高管薪酬"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通过实证检验,得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建议应完善公司高管薪酬结构,以提高公司高管薪酬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涛  刘运国  
文章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凸性绩效奖金薪酬契约的特点。与线性薪酬契约相比,凸性绩效奖金薪酬契约激励强度更大。业绩压力较大,希望大幅度提升业绩的公司,更有可能采用凸性薪酬契约。采用凸性绩效奖金薪酬激励当年,案例公司业绩有了很好的提升,但凸性契约同时也存在诱导经理人盈余管理行为的缺陷。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侯金良  
以净资产收益率、高管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国有股比例和赫德芬指数等为解释变量,利用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深、沪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管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国有股比例和赫德芬指数等因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应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以高管期权等为激励手段的长期激励机制建设,并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恩众  张文彬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4年的年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影响高管薪酬水平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水平受公司规模的影响最大,这会激励高管把公司规模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甚至大搞多元化经营,而这些做法未必符合股东及社会的最佳利益。鼓励多元化薪酬模式、改进上市公司对审计机构的选择机制是我们给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涛  李红霞  
自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稳健性作为现代企业会计行为的基本准则被进一步重视。本文对公司实施稳健的会计政策与改善薪酬契约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可以优化管理层薪酬与企业业绩进行挂钩的契约机制,并揭示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机制差异,为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